研製AK系列突擊步槍的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公司新聞處表示,該公司和俄內務部正準備籤署採購「列別傑夫」緊湊型手槍的合同,以取代該部目前裝備的「馬卡洛夫」手槍。
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公司「列別傑夫」手槍 資料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3日報導,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公司稱,目前的「列別傑夫」手槍訂貨方是俄內務部,該手槍將取代其使用的「馬卡洛夫」手槍。「列別傑夫」緊湊型手槍在內務部的試用正接近尾聲,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和內務部正準備籤署合同。
報導稱,用新的「列別傑夫」手槍取代內務部人員的「馬卡洛夫」速度將由訂貨方決定。目前俄羅斯強力部門目前共計裝備有大約10萬支「馬卡洛夫」手槍。
對於這一消息,俄羅斯內務部暫時沒有發表評論。
卡拉什尼科夫公司整合了伊熱夫斯克地區的一系列公司,極大地擴展了它的產品豐富性。現在是俄羅斯軍工巨頭,除了輕武器(種類非常多,不說壟斷俄羅斯輕武器,也是佔據了大半江山),還造巡邏艇、無人機和巡飛彈。
KYB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
蘇聯/俄羅斯的手槍發展到現在也算是有聲有色了,之前蘇聯/俄羅斯不怎麼重視手槍的發展。相比於大名鼎鼎的AK系列步槍名聲不是很響。
蘇聯三大手槍
沙俄時代,俄羅斯軍事工業能力薄弱,手槍非常雜亂,各國的都有,主要的自產手槍是M1895納甘轉輪手槍,它是埃米爾和列昂·納甘在19世紀90年代在比利時設計的。1898年沙俄帝國購買了該槍的設計專利,開始全面生產。俄國圖拉兵工廠、伊熱夫斯克機械廠生產負責製造,這種轉輪手槍的轉輪彈巢容彈量7發。
這把槍並不能把彈巢「擺」出來或者「折」開來裝彈,而是從側面一發一發塞,然後子彈比較奇特,是一種縮頭彈,彈殼是包住彈頭的,有些時候稱之為埋頭彈。
納甘轉輪手槍結構堅固、可靠耐用,但是裝彈非常麻煩,同時扳機力很重,很不合適作戰。
其他的還有史密斯·威森-NO.3俄國型轉輪手槍和毛瑟1896型手槍等等,蘇俄內戰打成一鍋粥,加上各國幹涉軍,武器也是大雜燴。
當蘇聯國內穩定後,蘇聯開始研發新手槍取代各種雜牌手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TT30/33型手槍,這款槍械最早在1930年的新式軍用副武器選型中出場,擊敗了盧格P08型手槍、毛瑟C96型手槍、科洛文型手槍和普利諾斯特斯基型手槍後被定型為TT-30手槍,於次年開始少量生產。在這款型號量產試用了幾千支之後又進行了小規模的改動,這次改動以提升內部結構的簡潔性和生產的工藝性為目的,改進完畢的槍械被重新定型為了TT-33型手槍,成為了二戰前後蘇軍的主力副武器,產量超過100萬支。
TT-30/33手槍是非常經典的一款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式結構和槍尾偏移式閉鎖結構,使用7.62X25毫米手槍彈(這款手槍彈是從7.63X25毫米手槍彈發展過來的,以至於我國在建國初期曾經給毛瑟手槍用7.62X25毫米手槍彈),威力大,穿透力強,作為軍用手槍在當時是很不錯的。生產極快、結構極度簡單,但槍械內部的擊髮結構和保險結構也因此高度簡化,導致保險性能很簡陋,安全性不太好,很容易走火。
這把手槍除了蘇軍自己裝備,還大量援助給友好國家,比如我國的54手槍就是仿製TT-33手槍。
雖然蘇聯工業能力很強,但是在慘烈的蘇德戰爭中,蘇聯集中工業能力生產主要軍事裝備。手槍這種可有可無的裝備優先度比較低,蘇聯沒有出現《兵臨城下》中那樣的兩個人一支步槍。但是手槍就只能「現地自給」了。
這張著名的照片裡手槍就非常雜,有盧格手槍和毛瑟手槍。
戰後,隨著蘇聯更新新一代步兵武器,蘇聯也開發了新一代手槍,一共是兩款,馬卡洛夫手槍(PM)手槍和斯捷奇金APS手槍。前者是用於裝備士官、軍官、執法部門、軍用民用機組、飛行員和太空人等作戰單位的自衛手槍,8發彈匣,廣泛的裝備了華約組織的各國軍隊,我國的59式手槍也是其中之一的仿製品。後者屬於大型軍用全自動手槍,裝備特種作戰單位和坦克車組乘員等,定位有點類似現在的PDW單兵自衛武器,採用20發彈夾,進行半自動和全自動射擊,由於在全自動射擊時要求容易操控,並要求可駁接槍託,所以也被稱為衝鋒手槍。
馬卡洛夫(PM)手槍
加了槍託的斯捷奇金APS手槍,蘇聯特種部隊經常拿它當衝鋒鎗用
兩款手槍都是9X18mm馬卡洛夫手槍彈,這款子彈後坐力小,易於控制。但是威力小,而且蘇軍當時不重視手槍彈武器。因為蘇聯認為在核背景下的世界大戰中手槍沒有意義,蘇聯甚至就沒發展過用手槍彈的衝鋒鎗——如果AKS-74U不算的話。
AKS-74U短突擊步槍後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APS手槍的位置
在蘇聯解體後的混亂裡,俄羅斯發現馬卡洛夫手槍,或者說9X18mm手槍彈威力非常弱——蘇聯解體後的混亂中,大量蘇軍防彈衣等防具和自動武器流落到社會。手裡拿著馬卡洛夫手槍根本無力應付,根本打不穿防彈衣。俄軍和強力部門也發現自己要應對大量反恐行動,需要採用手槍彈的衝鋒鎗。AKS-74U打的5.45X39mm步槍彈在這種場景下威力太大了。
俄軍和強力部門甚至採購過一些外國手槍,比如格洛克17手槍。但是隨著歐美關係惡化這明顯是不可持續的,俄軍開始招標新手槍,子彈全部要求為9X19毫米帕拉貝魯姆彈。
目前來看,雅麗金PYa/M443「烏鴉」手槍和GSh-18都有裝備,前者俄軍評價更好一些。
雅麗金PYa/M443「烏鴉」手槍是響應1993年開始的俄羅斯軍隊新型手槍試驗而研發。2003年,它被俄羅斯軍隊和執法機關以下的各個部隊所採用,與GSh-18和SPS一樣作為制式手槍。
俄羅斯GSh-18手槍是由俄羅斯KBP(儀器設計局,КБП)研製的。在2001年開始,GSh-18被俄羅斯司法部、內務部和俄軍的特種部隊所少量採用,並在同年開始出口國外。不過由於俄羅斯軍方已經大量採用雅利金PYa作為新的制式手槍,同時在特種部隊中還有謝爾久科夫SPS作為競爭對手,所以GSh-18的裝備數量始終很低。
SPS手槍屬於特種武器,彈匣容彈量為18發,其配用的高速手槍彈共有四個種類,分別是SP-10鋼芯穿甲彈,SP-11鉛芯普通彈,SP-12空尖彈和SP-13鋼芯穿甲曳光彈。其中,SP-10和SP-13的鋼芯都暴露在鉛套之外,表面塗以黑色油漆以示區別。
但是由於俄軍軍費緊張,導致新手槍裝備數量並不多。可能也只有特種單位能夠做到全部換裝。
俄軍特種部隊試驗,三個人三種槍,由遠到近:MP443,格洛克17,馬卡洛夫。
這次估計也就是部分採購,給部分特種部門和強力部門用用,俄羅斯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