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年一度的勝利日(День Победы)如約而至。
近些年來,俄羅斯已經成為了出國留學的熱門國家,節日作為一個國家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了解這個國家的節日是十分必要的,張老師現在帶你走近俄羅斯,了解這些俄羅斯的節日~
今年是俄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莫斯科時間4日上午10時,隆隆的飛機引擎聲劃破莫斯科的寂靜,一架架戰機飛越莫斯科上空,它們正在為勝利日空中閱兵進行緊張的彩排。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裡號軍艦上舉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第一次全面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之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對蘇聯正式籤訂投降書,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無條件投降(蘇聯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紀念日。而5月7日,納粹德國在盟軍司令部向美英法等盟國軍隊投降,因此美國及西歐國家定於每年的5月8日,俄羅斯定於每年的5月9日。
俄總統普京表示:「儘管俄羅斯目前受疫情影響,但5月9日勝利日當天仍將舉行空中閱兵並鳴放禮炮,現代戰機和直升機將升空接受檢閱。」
在莫斯科的空中閱兵規模將是國內最大,將有150架飛機和直升機接受檢閱,這些俄主力機型將從各地區的數個機場飛來。共有75架戰機和直升機參加此次彩排,其中包括4架可攜帶「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系統的米格-31K戰鬥機、4架蘇-57戰鬥機,以及A-50預警機、伊爾-76運輸機、圖-95MS戰略轟炸機、圖-160戰略轟炸機、圖22M3遠程轟炸機、蘇24戰鬥轟炸機、蘇34戰鬥轟炸機和米-28N武裝直升機等。
每年這天,莫斯科都要舉行隆重的集會和閱兵式,領導人前往紅場的無名烈士墓前敬獻花圈,在莫斯科的無名戰士墓長明火旁設立固定哨位進行哀悼。
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紀念那個歷史性時刻。許多人在胸前和手臂佩戴一條黃黑條紋相間、被視為勇敢和勝利象徵的「喬治絲帶」,還有人把絲帶系在汽車天線和反光鏡上,有的年輕母親把絲帶系在孩子的小推車上,構成勝利日紀念活動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其中最虔誠的是二戰老兵,他們是這個俄羅斯傳統節日的主角,也是最受尊敬的人。
「勝利日」存在閱兵的傳統,如今,紅場的閱兵式每年都舉行。在這一天,人們通常聚集在一起,紀念英雄,向英雄敬獻花圈、燃放禮炮。
舊曆(儒略曆)的新年為1月13日,公曆(格列高利歷)的新年為1月1日。現在俄羅斯人在1月1日慶祝新年,在1月13日慶祝舊曆新年。
俄羅斯新年是一年中最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羅斯傳統節日。每一年的1月初,是俄羅斯人狂歡的日子,新年、聖誕匯聚於此,長達3個星期的狂歡日,除了在餐桌上度過,長久以來,俄羅斯人習慣於購買新年禮物,添置歡樂飾物,舉辦家庭派對,或者出國旅遊。直到 1月19日的耶穌受洗節,人們仍然保持著高漲的情緒,繼續製作美味的菜餚,繼續到親朋好友家串門。
公曆1月7日是俄歷聖誕節——俄羅斯東正教的節日,在俄羅斯被認為是除復活節外最重要的宗教節日,聖誕節的傳統活動是聖誕前夕守夜,守夜活動主要在教堂舉行。
根據東正教的曆法,聖誕節要比歐洲聖誕節晚兩個星期。也就是說,1月7日才是真正的俄羅斯聖誕節。對於東正教來說,「聖誕節」是僅次於復活節之後的第二大教會節日。
在聖誕節前夕,東正教徒要進行齋戒。聖誕前夜,要特別嚴格地遵守齋戒。晚餐過後,人們都要圍坐在聖誕樅樹旁邊,等待分發禮物。
聖誕節期間,到處都充滿歡樂的氣氛,人們走親訪友,很是熱鬧。
「祖國保衛者日」始於1918年,當時,列寧籤署了關於組建工農紅軍和工農紅海軍的法令。後來,每年的2月23日就被當成紀念蘇維埃紅軍的日子。直到1995年,根據國際杜馬通過的《關於俄羅斯軍人榮譽日》的聯邦法,此節被正式定名為「祖國保衛者日」。
每年的這一天都會舉辦各類慶祝活動。這個原本屬於軍人的節日現在已經變成了全體男人的節日。在這一天裡,女性要向男性表示祝賀並贈送禮物,男士們則可以在自己的節日裡盡情享受生活,開懷暢飲。
謝肉節又稱送冬節,烤薄餅周,是一個從俄羅斯多神教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傳統俄羅斯節日。後來由於俄羅斯民眾開始信奉東正教,該節日與基督教四旬齋之前的狂歡節發生了聯繫。謝肉節的開始日期為每年東正教(基督教的分支)復活節前的第8周,例如2009年的謝肉節從2月23日一直持續到3月1日。
此周過後即進入長達40天的東正教大齋期,期間禁止人們娛樂、吃肉,故名「謝肉節」
太陽比星辰高出多少,復活節就比其他俄羅斯傳統節日重要多少」,早在古時,俄羅斯的基督徒就對復活節極為推崇。復活節的隆重在於,它體現了東正教信仰的精髓,即頌揚耶穌。他能夠將全人類的罪惡攬於己身,通過受難,指示通往上帝及永生之路。在現在大多數俄羅斯人眼中,除了俄羅斯新年和衛國戰爭勝利節,就數俄羅斯復活節最為隆重了。對於那些虔誠的信奉東正教的人們來講,俄羅斯復活節更是一個大典!
復活節的象徵之一便是鮮豔的彩蛋,他們被放置在特意栽培的嫩草(通常是小麥或是燕麥苗)上。另一不可或缺的點綴是為節日烤制的圓柱形麵包,它用加牛奶、黃油和雞蛋的麵粉,佐以葡萄乾、果脯等烤制,再抹上甜甜的雞蛋糖衣,灑上各色穀粒。民間認為,成功的復活節麵包應該是誘人而美味的,預示著全家一整年都會幸福美滿。擺在麵包旁邊的是復活節的當家菜餚,名字也叫復活節,但烹飪方法卻各有千秋。
復活節的象徵之一便是鮮豔的彩蛋,他們被放置在特意栽培的嫩草(通常是小麥或是燕麥苗)上。另一不可或缺的點綴是為節日烤制的圓柱形麵包,它用加牛奶、黃油和雞蛋的麵粉,佐以葡萄乾、果脯等烤制,再抹上甜甜的雞蛋糖衣,灑上各色穀粒。民間認為,成功的復活節麵包應該是誘人而美味的,預示著全家一整年都會幸福美滿。擺在麵包旁邊的是復活節的當家菜餚,名字也叫復活節,但烹飪方法卻各有千秋。
「俄羅斯日」是俄羅斯最年輕的國家節日之一,始於1990年。當時處於蘇聯解體前夕,蘇聯前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在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俄羅斯國家主權,後來6月12日就簡單地被稱為獨立日。自2002年起,俄聯邦新勞動法生效。隨後,該節日也獲得了官方稱謂——俄羅斯日。目前有一部分俄羅斯人將「俄羅斯日」看作是國家歷史的開端。
最近幾年,俄羅斯日具有了全民節日的特點。這個節日為俄羅斯人帶來了法定的假期。雖然這一天官方的活動較少,但是人民大聯歡、廣場演出、體育比賽、音樂與娛樂活動、煙花匯演等民間節目增多。
俄羅斯日也是青年的節日,是在民主的俄羅斯國度內走向人生的青年一代的節日。
樺樹節源自古代的夏至節。夏至節本來定在6月22日,後來東正教把夏至節與聖三主日結合在一起,將時間改在6月24日,因為東正教在這一天紀念施禮約翰誕辰。節日期間教堂用樺樹枝裝飾起來,教徒們也手持樺樹枝來做禮拜。民間還把這一天看作是悼亡節,都要去上墳。
樺樹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用樺樹枝、矢車菊、鈴鐺裝飾房間。節日裡還要舉行聯歡會,女主持人被稱作「小白樺」,還有化裝遊行,遊行隊伍簇擁著樺樹。
1612年11月4日,民間義勇軍在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的帶領下,將莫斯科從波蘭侵略者的手中解放出來。為了紀念這一事件,2004年12月,俄羅斯總統下令,將11月4日定為「民族統一日」。
「民族統一日」於2005年11月4日首次被當作俄羅斯一個全新的全民族節日來慶祝。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籤署了2020年節假日調休安排政府令,相關決議發布在俄羅斯政府網站。
節假日中若有周六、周日,則相應的假日移至工作日。根據文件,2020年假期安排如下:2020年的新年假為1月1日至1月8日,5月有兩個小長假,分別為:5月1日至5月5日,5月9日至5月11日。
1月4日、1月5日(周六、周日)為雙休日,兩天假期將移至5月4日、5月5日。因此,對於上班的人來說,明年新年假期為8天:1月1日至1月8日。
2020年新年假後就是為期三天的祖國保衛者日假期:2月22日至2月24日。然後是3月7日至3月9日的三天假期。五一勞動節假期為期5天(5.1-5.5),之後是5月9日至5月11日的三天假期,再之後是6月12日至6月14日。11月4日慶祝民族統一日,放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