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村霸的印度,為何不敢兼併近在咫尺的小國馬爾地夫?

2021-03-02 奇聞奇事館

....

...

印度在南亞地區可謂是獨樹一幟,實力最強、也是最霸道的國家,在印度的眼裡,整個南亞都應該是印度的,吞併南亞其他國家一直是印度的夢想,當然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馬爾地夫也不例外;而印度時常和巴基斯坦開戰,也是因為要爭奪克什米爾的地盤,為此已經打了半個世紀之久。

可以說印度的胃口十分大,只要自己能夠吞下去的領土都不會放棄。目前也算實現了一點自己的夢想,那就是那就是1975年不動聲色的吞併了我們的鄰國錫金,現在的錫金已經成為印度的一個邦。在南亞這麼霸道、實力這麼強的印度為何不敢吞併近在咫尺的馬爾地夫呢?

原因這幾點:

1、馬爾地夫的戰略位置重要。

馬爾地夫這個國家我們非常熟悉,是一個風景秀麗的群島國家, 也是世界著名旅遊勝地,很多國人都到馬爾地夫去旅遊過。馬爾地夫陳列在北印度洋上,距離印度南部600公裡距離,西斯裡蘭卡西南部有750公裡。它由26個自然島礁,1192個珊瑚島,分布在9萬平方公裡的海域中,這些島嶼中約有200個島嶼有人居住,總面積為298平方公裡,是亞洲最小的國家。

馬爾地夫的東北部與斯裡蘭卡相距675公裡,北部與印度米尼科伊島只有113公裡,南部的赤道海峽和一度半海峽,是印度洋上的交通要道。正是馬爾地夫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印度洋上佔有一席之地,曾經受到了美國和蘇聯的青睞。所以印度要膽敢吞併馬爾地夫,註定會受到國際社會的幹涉,雖然印度在南亞地區很強大,但在世界上還真不行。即使印度出兵佔領了馬爾地夫,最終還會在世界大國的幹涉下撤軍退出。

2、美國人根本不會允許。

另外印度如果要吞併馬爾地夫必然會侵犯美國人的利益。看似印度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掌控著整個印度半島,有地利優勢能夠控制印度洋。但印度洋上還有另外一個玩家,那就是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美國在印度洋上的利益主要在於控制中東地區(石油利益)。

而美國的印度洋軍事基地在迪戈加西亞島,這個島嶼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島最南端的珊瑚島,是英屬印度洋領地的一部分。現在這個島嶼已經被英國租給美國當做軍事基地,島上駐紮著一支3000人的軍事力量。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美國的這個軍事基地離馬爾地夫也非常近,如果印度控制了馬爾地夫必然會影響美國控制印度洋,最終可能導致印度與美國衝突。

所以像馬爾地夫這樣的小國,地處一個有利的戰略位置,就是有好處。只要國家領導人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左右逢源,不僅能獲得其他大國的經濟援助,還能保持自己的國家在大國之間實現獨立發展。

...

相關焦點

  • 印度在南亞為何獨一檔存在?
    南亞有七個國家,尼泊爾、不丹是內陸國,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是沿海國,斯裡蘭卡、馬爾地夫是島國。這七個國家中,印度可以說是獨一檔的存在,另外六個領土面積之和也沒有印度大,人口之和也沒有印度多。當年南亞還有個國家叫錫金,於1975年被印度兼併了。其他與印度陸地相鄰的國家只有巴基斯坦在反抗,另外三個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都是提心弔膽過日子。斯裡蘭卡和馬爾地夫是島國,受到的影響稍微小一些。
  • 印度為何佔據安達曼群島,卻放過馬爾地夫?
    從印度獨立以來的種種表現來看,恢復英屬印度的榮光似乎是數代人共同奮鬥的目標,印度人將原本英國治下的安達曼群島收入囊中也就在情理之中。不過順著印度次大陸向南看,在與印度和安達曼群島之間相同的距離上還有另一片被稱為「碎珍珠」的群島——馬爾地夫。對於這一處戰略位置至關重要,而且同為英國原屬地的領土,印度卻無法據為己有,那麼其中又有著什麼樣的曲折呢?
  • 印度不吹牛必有大事!果然,這個南亞「親華國家」遭暗算
    事件背景:本月1日馬爾地夫最高法院突然發布裁決令,要求亞明總統釋放9名反對派領導人,4日最高法院再次發布裁決令,稱將彈劾亞明總統。亞明總統的反應迅速、敏捷、強硬。在5日宣布全國緊急狀態後,警方深夜逮捕了81歲前總統,曾執政30年加堯姆。他是亞明同父異母哥哥,但他已經與反對派結盟。
  • 「南亞霸主」被嚴重羞辱,「大印度」夢該醒了!
    中國資金在馬爾地夫推進基礎設施開發。據民主黨估算,馬爾地夫對外債務的70%以上是對華債務。此外,鄰國斯裡蘭卡為壓縮對華債務,將漢班託塔港的99年使用權轉讓給中國。《日本經濟新聞》認為,馬爾地夫或成為第二個斯裡蘭卡。近日,這個南亞島國馬爾地夫出現政治危機。印度外交部立即明確表態,要求馬爾地夫行政當局「必須尊重和遵守最高法院的命令」。
  • 南亞格局悄然改變,印度你不要怕
    如果印度在南亞,在印度洋,沒有邪惡念頭,又怎麼會害怕中國呢?恨中國,就是因為中國可以幫助南亞各小國擺脫印度的敲榨和勒索,不是嗎?馬爾地夫亞明總統將全國緊急狀態延長到三十天,大力清除親印政治勢力,從2月1日到今天,印度說對馬爾地夫局勢嚴重關切,敦促亞明總統恢復正常狀態,釋放被捕的法官和議員以及前總統。
  • 印度在南亞霸權對中國的威脅
    南亞七國之中,就實力(人口,面積,經濟,軍事)而言,印度是當然霸主,接受印度單方面援助的國家有孟加拉國,斯裡蘭卡,不丹,尼泊爾,馬爾地夫,印度宣稱這是一種不求回報的援助。巴基斯坦則是印度在該地區的死敵,宿敵。除了巴基斯坦之外,印度最擔心的就是中國對南亞事務介入。
  • 馬爾地夫總統粉碎「親印派」陰謀,印度不敢出兵因忌憚中國?
    印度2018年1月27日與扼守印度洋重要航道的塞席爾籤署了一個租約:塞席爾將阿索普申島租借給印度。印方將在這個島上修建飛機場和港口。但塞席爾禁止印度在戰時使用該島,以保證本國不會捲入戰爭。馬爾地夫前總統納希德已經呼籲印度出兵。而印度媒體也鼓譟「莫迪政府想看到親華總統亞明下臺」。
  • 地緣政治:在印度洋,中國幹了一件美國都不敢幹的事!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南亞次大陸的地頭蛇,是一個區域大國,在南亞次大陸,印度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周邊都是極其小的國家,比如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斯裡蘭卡和馬爾地夫等,其實力根本無法與印度相提並論可以說,在美國全球戰略中都不曾敢把手伸向印度這個地頭蛇。美國深受《海權論》影響,在各大洋的重要位置,在各個大國的「身邊」都部署了大量的軍事基地,但是恰恰就不敢染指印度洋的斯裡蘭卡——斯裡蘭卡離印度太近了!
  • 頭條 | 港媒:印度試圖掌控南亞小國,正迫使這兩個國家「遠印親華」——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近日發表M·K·巴德拉庫馬爾的文章《尼泊爾和馬爾地夫準備脫離印度軌道》稱,印度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衰退,既疏遠了尼泊爾
  • 是誰阻止我們相約馬爾地夫?印度半島主要矛盾在爆發.
    但是世界是多級的,印度洋也是屬於全人類的,不論是原料基地還是生產基地,都不希望海上貿易通道被印度一家掌控,因此海上貿易通道的所有權、控制權註定與印度有緣無分。錫蘭和馬代不僅在交通要道,而且地理位置優越剛好處於原料基地還是生產基地的中間位置,是極佳的補給站與中轉站;當然印度也處於中間位置。
  • 印度出兵馬爾地夫日,就是印軍徹底被消滅之時!
    莫迪這張老臉真是不值錢了,中國去年年末有施工隊去藏南地區了,估計今年藏南就跟洞朗似的,該收回來啦,莫迪你搞的越兇,中國收的也就越快。除此外,中印之間的問題更多的展現在了這個南亞小國中。日前印度經濟報刊發評論員文章稱:「印度必須和歐美日本等國保持高度政治互動,聯手以強力的措施確保馬爾地夫恢復過去的「民主統治」,並且印軍不排除以武力幹涉的方式改變馬爾地夫的政治局面。」此消息一出,輿論一片譁然。納希德等人歡呼雀躍,馬爾地夫反對力量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四處橫衝直撞,印軍也開始蠢蠢欲動。一時間,亞明如同被惡浪掀到了峰頂的一葉孤舟,危機四伏。
  • 你不知道的馬爾地夫
    1552年,希拉蕊王朝的蘇丹王哈桑九世,因對伊斯蘭教不敬而遭到廢黜,於是逃往印度西海岸的葡萄牙軍隊基地尋求政治庇護。他在當地居住了兩年,並且皈依基督教取名為唐伊·曼紐爾,又與一位葡萄牙貴婦結婚,繼續請求葡萄牙的支援,以奪回蘇丹的王位。1552年,葡萄牙艦隊捲土重來,企圖再度佔據馬爾地夫首都馬列。但在馬爾地夫全民英勇的的抗之下,未能得逞。
  • 因為馬爾地夫,中國和印度又槓上了?這才是真相!
    文 | 毛克疾 南亞觀察員本文來源於觀察者網,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1最近,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的政治危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流亡海外的前總統納希德在推特上「請求印度派遣由印度軍方支持的特使前往馬爾地夫,敦促政府釋放被逮捕的法官和其他人」,這激起了印度媒體對於出兵幹涉的赤裸裸討論。與此針鋒相對,亞明也派出包括經濟發展部長在內的特使前往中國等友好國家,旨在「說明」當前馬爾地夫的嚴峻局勢。
  • 中國龐大艦隊駛向馬爾地夫?馬代剛闢謠,印度海軍的大動作就曝光了!
    澳大利亞新聞網站news.com.au也引述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執行董事彼得·詹寧斯的話表示,(中國)將軍艦派至馬爾地夫這一新的事態發展令人關注,因為它表明中國正試圖在印度的戰略眼光下對小國施加影響,新德裡將此視為「令人擔憂的遷移」。詹寧斯認為,這將加劇戰略競爭,並導致中印間不信任的增加。
  • 印度對這個「親華國家」下黑手?印媒叫囂扶植「親印派」上臺!
    1月31日,印度第三艘「國產」魚級柴電潛艇在孟買舉行了隆重的服役儀式。反常的是,印方居然不吹牛了,謙虛地表示本國水下艦隊與北方鄰國相較而言「不可相提並論」,而且規模也小得多。考慮到東亞大國的潛艇已經在數年前就遊弋印度洋,印方這一番言論是踏實和中肯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印度難得一次不吹牛,必有大事。三哥這次憋了個大招,暗算南亞一個「親華國家」。
  • 印度為什麼沒有吞併斯裡蘭卡?
    印度國土298萬平方公裡,人口13.5億,領土、GDP、人口分別是其餘七個印度洋鄰國總和的1.6倍、4倍、3倍,所以印度自恃大國,自獨立建國以來不斷蠶食、吞併鄰近的小國。1949年起印度先後派出軍官,架空了不丹的海關、軍事、金融、交通部門。1971年,印度出兵擊敗並肢解巴基斯坦,使得巴基斯坦東邊一半的國土獨立成孟加拉國。1975年,印度出兵吞併錫金。
  • 大國小民閒話小國故事
    小國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街景筆者生活在當今世界上絕對敢與美國一比高低的第二超級大國,雖然自己僅為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頭小民
  • 為何說古印度文明不在印度 看看地圖就知道了
    為何說古印度文明不在印度,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 不丹對印度斷水?南亞要集體「多重列印??
    印度對鄰居幹了不少缺德事,在克什米爾地區跟巴基斯坦來回炮擊;跟孟拉加有飛地之爭;跟尼泊爾在邊境齜牙咧嘴;因為漢班託塔港跟斯裡蘭卡爭吵;幹涉馬爾地夫內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昨天有不少媒體報導,連「最乖」的南亞小夥伴--不丹也對印度出手了。
  • 2020年,中國與南亞國家發展關係新機遇
    南亞國家在民族主義標誌下舉行了選舉印度和斯裡蘭卡主要政治事件中的共性問題。俄專家阿列克謝·庫普裡揚諾夫注意到,莫迪和拉賈帕克薩都想建設新的印度和斯裡蘭卡民族。他說:「共同點是,都有鞏固民族的訴求。他們的發展綱要都是基於健康的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