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位:詹才芳。詹才芳參加過黃麻起義,是木蘭山七十二英雄之一,也是紅四方面軍的一員傑出的將領。詹才芳在紅軍時期主要從事政工方面的工作,做過30團政治委員、12師政治委員、9軍政治委員、31軍政治委員等職務,許世友、陳錫聯、韓先楚、王近山等開國名將們都做過他的部下,資歷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了。
詹才芳從長徵結束後開始兼任軍事幹部,抗日戰爭時期轉為軍事幹部,擔任過冀熱遼軍區副司令員的職務,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東野的縱隊司令、軍長,成為林帥部下一員戰功赫赫的武將。1955年,詹才芳光榮地成為開國中將。
第九位:楊成武。楊成武紅軍時期主要做軍事幹部,與王(黃)開湘搭檔,擔任紅一團政委,指揮過激戰婁山關、飛奪瀘定橋等戰鬥,軍政雙優秀。解放戰爭時期,楊成武擔任過19兵團副政委、20司令員,無論是軍事還是政工,都是手到擒來,可以算的是一位萬金油將領了。
第八位:楊勇。楊勇前期主要是政工幹部,後期卻在軍事方面表現極為出色,做到了二野的兵團司令的位置。可以說,楊勇是二野軍政雙優幹部的代表人物了。
第七位:王震。王震以發展鄂東遊擊武裝起家,做到了紅六軍團政委的位置。抗日戰爭時期,王震轉型為軍事幹部,做過359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王震做到了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軍政兩手都硬,是一野軍政雙優幹部的代表人物。
第六位:王建安。王建安鄂豫皖蘇區時期也是主要擔任政工幹部,許世友擔任第四軍軍長時,王建安是政委。抗日戰爭時期,王建安被派往山東,擔任魯中軍區司令員,成為一位優秀的軍事幹部。王建安在解放戰爭中做到了三野的兵團司令的位置,參加了粟裕指揮的一系列大戰,還曾經跨過鴨綠江,與美帝較量,不愧是一員名將。
第五位:劉震。劉震是紅25軍出身的傑出將領。解放戰爭時期,劉震帶領四野39軍打出了赫赫威風,使得39軍成為人民軍隊中的王牌軍。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四野名將劉震,其實是政工幹部出身的。紅25軍長徵開始,劉震擔任連指導員。到東徵結束,做到了師政委,可以說是優秀的政工幹部了。前期政工,後期軍事,劉震表現得足夠出色。
第四位:鄧華。鄧華前期也是政工幹部,抗日戰爭時期,鄧華任八路軍四縱隊政委時在軍事方面表現不俗,開始兼任軍事幹部。解放戰爭時期,鄧華成為四野虎將,他帶領的第七縱隊是東北民主聯軍的王牌軍之一。
第三位:肖勁光。肖勁光土地革命戰爭早期是軍事幹部,主要擔任參謀長,後來紅五軍團成立後被任命為軍團政委,成為一位優秀的政工幹部。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肖勁光擔任南滿軍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率部堅守臨江,為人民軍隊從北滿的反擊創造了條件,可以說,肖勁光這一決定推動了我軍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
軍事、政工方面都有著傑出表現的肖勁光,在五五授銜時名列十大大將當中,他的能力、貢獻以及資歷,完全當得起這個榮譽。
第二位:陳賡。陳賡的履歷算得上跌宕起伏了,他出身於富裕家庭,在湘軍中當過兵,上過黃埔軍校,在上海做過地下工作,曾經受過重傷,曾經被捕入獄,還曾經救過老蔣一命。
在紅軍中,陳賡的經歷也是多姿多彩,他在紅四方面軍做過團長、師長,在紅一方面軍也做過團長、師長。解放戰爭時期,陳賡率太嶽縱隊打出了堪比野戰軍的戰績,軍事、政工都有著超高的水準,絕對稱得上是軍政全才了。
第一位:曾中生。曾中生是知識分子出身,當過小學教師。大革命時期,曾中生棄文從武,考入黃埔軍校,參加了北伐戰爭、東徵陳炯明等一系列戰鬥,並在同期入了黨,成為一位革命者。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中生進入大別山,做過紅四軍政委,是鄂豫皖蘇區和紅四方面軍崛起的大功臣。政工是他的拿手好戲,而他的軍事水平,也是出類拔萃的。鄂豫陝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是他的代表作,此戰殲敵過萬,俘虜五千人,繳獲槍炮2000多支,對鄂豫皖蘇區的發展至關重要。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