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問題仍在持續發酵。
在塔利班迅速奪取政權後,阿富汗局勢陷入混亂,恐慌情緒在民間蔓延。大量阿富汗人已經或試圖逃離,規模或高達數百萬之多。
要不要接收阿富汗難民,以及接收多少難民合適,現在是擺在世界各國,尤其是阿富汗鄰國面前的難題。
1
當地時間上周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出呼籲,敦促所有歐盟成員國接受阿富汗難民,並承諾歐盟會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
馮德萊恩還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問了位於西班牙的一座軍事基地。這裡現在成了臨時接待中心,來自阿富汗的各類人員在基地被分配好,然後會被送往歐盟各國。
馮德萊恩的態度很明顯,她希望歐盟不要對阿富汗難民關上門,稱這是「我們的道德責任」。
然而馮德萊恩話音剛落,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就在採訪中明確表示,在他任內,接受阿富汗難民對奧地利來說不是一個選擇。
不僅僅是小國奧地利,德法這樣的大國也表態了。
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坦承,德國無意接收大量來自阿富汗的難民,除了那些「直接向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的人」;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示,法國優先考慮的是確保法國「不受大規模難民潮的影響」。
立場很明確了,管它什麼「道德責任」。
歐洲國家也是被搞怕了。六年前的敘利亞危機時,當時在「紅衣男孩之死」的輿論浪潮下,歐洲各國大開門戶,接收了大量敘利亞難民。
後果我們都看到了。
成千上萬難民湧入歐洲後,很快成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不少人成為恐怖分子,在歐洲本土發動了多起恐襲事件。
歐洲國家基於過去的經驗教訓,謹慎對待阿富汗難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作為阿富汗危機的始作俑者,美國至今未明確表態接收阿富汗難民,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拜登周日在白宮發表講話時強調,阿富汗難民進入美國前將接受徹底審查,但未明確表示將接收多少難民,這些難民是否是之前幫助過美軍的阿富汗人。
阿富汗人看來只能靠自己了。
2
阿富汗這次「變天」後會產生多少難民?
據聯合國難民組織的統計,阿富汗的常年戰亂已經產生了約數百萬難民,而今年以來持續的軍事衝突,又導致約350萬阿富汗人無家可歸,主要分布在阿富汗的各個邊境地區。
他們如何離開阿富汗?
能坐飛機離開的畢竟是極少數,他們要麼是原阿富汗政府高官,要麼是和美軍或北約聯軍關係密切的人。絕大多數想逃離阿富汗的普通人,只能通過陸地逃往鄰國。
同樣有著伊斯蘭文化的巴基斯坦和伊朗,成了阿富汗難民的聚集地。
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巴基斯坦前後接收了大約145萬阿富汗難民,伊朗接收了大約78萬阿富汗難民。
在這份榜單中比較意外的是幾個歐洲國家。德國接收了18.1萬,奧地利、法國、希臘、瑞典、瑞士等國都接收了數萬阿富汗難民。
難怪之前庫爾茨在作出拒絕表態時提到,在接受阿富汗難民問題上,奧地利已經做出了「大大超出比例」的貢獻。
而這一次歐洲關上大門後,阿富汗難民的唯一出路只剩鄰國了。
伊朗政府在和阿富汗接壤的三個省份,設置了大量臨時帳篷安置阿富汗難民,同時也在嚴控邊境入口。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由於邊境管控一直比較嚴,都在有意控制接收阿富汗難民的數量。
所以對阿富汗難民來說,目前最理想去處是巴基斯坦。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邊境線長達2640公裡,再加上複雜的地形,阿富汗人可以不用太費力氣就能跨越邊境線。
3
然而阿富汗周邊國家大多數本身實力有限,加上疫情導致經濟下滑,大量湧入的阿富汗難民意味著額外的財政負擔。
據伊朗內政部高級官員表示,一旦阿富汗局勢有所好轉,伊朗極有可能會將難民遣返。巴基斯坦近期有消息稱,未來可能會關閉與阿富汗的邊境。
對阿富汗的主要鄰國來說,難民中會不會滋生恐怖分子,或者有極端分子混入難民中,也是他們不願大規模開放邊境線的重要原因。
哈卡尼網絡、蓋達組織等恐怖主義團夥,曾活躍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邊界地區,他們會不會乘阿富汗局勢不穩重新招兵買馬?
要知道,在難民營這類場所傳播極端思想、發展恐怖分子,已經成了一些恐怖組織的「擴大生源」的必經之路。
如今,面對規模數百萬的阿富汗難民,各國政府面臨兩難境地。接收吧,擔心再現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的狀況;不接收吧,從道義和責任上又說不過去。
英國《衛報》周日的一篇評論文章就直接指出,英國官員們不應一邊吹噓一邊無所作為,因為阿富汗現在的爛攤子也有英國的份,並呼籲英國接收更多的阿富汗難民。
美國同樣焦頭爛額。
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拜登就任半年多以來,不支持率首次超過支持率。面對阿富汗混亂的局勢,他一時半會很難拿出合適的方案來,美國完全撤出阿富汗的計劃還有可能要延遲。
儘管國際航線已經暫停了,仍有上萬人擁擠在喀布爾國際機場內外,只為等待一個縹緲的離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