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航母和國產兩棲攻擊艦紛紛南下去「新家」過冬後,一段時間內我們沒有看到更多相關消息了。但是可以猜測,在這一段時間中國產兩棲攻擊艦一定還在積極進行了相關測試,為之後的入列形成戰鬥力做準備。
而其後續艦艇也是馬不停蹄,其3號艦或正在進行下水準備,之後就可以進行後續的舾裝工作了。
根據社交媒體上的通知顯示,最近黃浦江浦東一側滬東船廠將有新船出塢,部分江面禁止通行。而通知中顯示至少有2條新建船隻一次出塢,而其中一條可能就是國產兩棲攻擊艦的3號艦。
之前我們看到圖片顯示,這條艦除了艦島部分還有腳手架外,主體部分基本完成,因此在最近下水基本符合預期進度。
而一旦下水後,國產兩棲攻擊艦3號艦的建造就只剩下最後的舾裝部分了。而由於有了前兩艘同級艦的舾裝經驗,可以說第三艘的舾裝進度只快不慢,而完成後目前已經的3艘艦艇就全部完工,這離第一艘下水不到2年時間,可以說在全球範圍內這種建造速度都是驚人的。
目前來看,在所有3艘國產兩棲攻擊艦建造完成後,還將要刷號和命名工作。
而根據社交媒體的圖片來看,在去年的12月時,某碼頭上還集中停泊了大量的新建造的水面艦艇,其中至少包括一艘國產兩棲攻擊艦,一艘055型萬噸大驅,一艘052D型驅逐艦,和一艘071綜合登陸艦,這些艦艇都在等待刷號之中,也意味著目前下餃子的趨勢其實還在持續,隨時都有著大批的新建造艦艇等待刷號入列。
當然,關於國產兩棲攻擊艦的刷號問題,目前還完全無法得知,因為這是一種國內全新的艦艇類型,之前沒有過兩棲攻擊艦,這點和國產航母的出現是比較相似的。
因此不排除和055萬噸大驅一樣啟用101這樣的有意義的舷號,需要等待後續進一步消息。除此之外目前除開三號艦正在舾裝外,首艘和二號艦雖然已經下水,但是也都沒有命名。
雖然071型綜合登陸艦的命名是以各地「山川」命名,但國產兩棲攻擊艦雖同為兩棲作戰艦艇,卻可能採用更高規格命名。之前海軍發言人在接受採訪時,在回答國產航母命名方式時,就提到了巡洋艦和兩棲攻擊艦,以及更高級別艦艇都會採用行政省和直轄市的命名方式,和航母命名方基本相同。
而這也是根據1986年對「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中的補充和修訂後的內容決定的。而從噸位上來看,國產兩棲攻擊艦接近4萬噸,已經遠超很多的國家主力航母,加上大量的艦載機搭載能力,因此使用和航母相同的命名方式也並無不妥。
總體來說,目前國產兩棲攻擊艦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建造速度,而在3艘艦艇完成後,我們暫時沒有看到第4艘的建造跡象。而目前長興島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其中就有滬東未來搬遷後所使用的大型船塢和巨型室內船塢。
因此未來的國產兩棲攻擊艦後續艦,是否會在長興島滬東新船廠建造,這點還有待觀察。
也不排除在之後會直接建造制海能力更強的076新型兩棲攻擊艦,該型艦艇安裝有電磁彈射器,可以搭載更多的長航時的攻擊無人機。而提前建設076,也可以早日出現國產兩棲攻擊艦+新型076攻擊艦的艦艇組合,這比繼續建造075相對來說戰略意義更大。
當然以上也都是猜測,不過按照個趨勢繼續下去,不管建造哪個型號,國產兩棲艦艇的規模都將迅速超過西方主要大國。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新刀口談兵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並經過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