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潔怡
編 / 蓊蓊
許多中世紀騎士文學的愛好者都熟悉《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在這首著名傳奇敘事詩的改編作品中,大衛·洛維版的《綠衣騎士》確實是個奇特的存在,這位《鬼魅浮生》的導演把電影處理得典雅迷離,又詭異怪誕,強烈的美感和晦澀的隱喻讓影片褒貶不一。
《綠衣騎士》的原故事來自14世紀後期的韻文敘事詩《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該詩被認為是中世紀英語韻文的代表之作,代表了中古時期英格蘭北部頭韻體詩歌的最高成就,因為它表現了中世紀的騎士制度和騎士精神,語言優美、人物豐滿。這首詩創作於英格蘭米德蘭茲地區,講述了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的故事,史詩全長2530行,分為101詩節,前半部分用頭韻體詩寫成,後半部分採用「短行與副歌」的形式。目前為止作者不詳,有人將其稱為「高文詩人」或「珍珠詩人」。
電影《綠衣騎士》依循了高文爵士和綠衣騎士的故事主線。楔子發生在亞瑟王與圓桌騎士在宮殿中歡慶聖誕節上,一名綠衣騎士突然闖進大廳,一手拿著冬青,一手拿著斧頭,揚言要向亞瑟王的圓桌騎士挑戰,看哪位騎士敢用斧頭砍下他的頭顱。亞瑟王的侄子高文爵士挺身而出,一刀砍下了綠衣騎士的頭,沒想到綠衣騎士竟然舉著被砍的頭顱要求高文爵士在下一年的聖誕節,必須回到綠色教堂找他,並接受他的回砍。一年後,高文爵士履行承諾,踏上了前往綠色教堂的旅程,故事主體在旅程中展開。
《綠衣騎士》和其他的冒險片、公路片頗多相似,主人公從家出發,旅途中不斷遇到困難和危險。比較特別的是,男主角一路上遇到的考驗都與騎士精神相關。何為騎士精神?可以參考電影中亞瑟王項鍊上五角星的隱喻。在《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中,五角星被認為是騎士的五個品質的象徵:虔誠、慷慨、善行、貞潔、友誼。遺憾的是,這五個方面的考驗男主角都沒有通過,這也使得電影在立意上有別於其他冒險成長型電影。
——忽視虔誠。當母親在聖誕節詢問高文是否有做禮拜時,高文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也沒有為聖誕節做準備,很明顯高文是不夠虔誠的,母親為此產生擔憂,這也引出了後面綠衣騎士砍頭的考驗。
——不夠慷慨。在前往綠色教堂的途中,高文遇到在戰場上尋找親人屍體的男孩,高文向其問路,男孩索要報酬,高文回答:「感謝便是報酬。」男孩認為這並不夠,也不是騎士該有的表現。高文因此遭遇了搶劫,男孩與同伴搶走了高文帶在身上的所有物品。
——不為善行。被搶劫後的高文遊蕩到了一間房屋,他以為房屋沒有人的,沒想到裡面有一個女人的鬼魂,這個鬼魂請求高文爵士幫她在水池中找回自己的頭顱,也許是因為鬼魂的美貌、也許是因為找頭顱這件事的驚嚇、也許是白天被搶劫的經歷,高文選擇了跳入池中幫女鬼魂找頭顱。但是,他希望得到女鬼魂的回報。然而,真正騎士的善行品質是不求回報的。這又一次證明了高文爵士還不是騎士。
——失去貞潔。高文爵士在途中莫名其妙地被一座城堡的主人收留,並熱情地招待他,這裡又出現了一次類似於綠衣騎士砍頭契約的奇怪約定——城堡主人將打獵到的獵物給高文,而高文要給城堡主人休息期間所獲得的東西。在城堡居住期間,城堡女主人主動引誘高文,在女主人的連番引誘下,高文投入了女主人的懷中。女主人隨即臉色變嚴肅,對高文說:「你不是一個騎士」。高文沒有做到騎士該有的——保持個人貞潔,不接受有婦之夫的追求。高文仍然沒有經受住騎士精神的考驗。
——放棄友誼。對於高文來說,他的朋友是那隻狐狸,狐狸一直伴隨著高文前往綠色教堂,當高文快要到達時,狐狸神奇般地開口說話,勸高文不要前行,但是這時的高文鬥志昂然,迫切地想要到達綠色教堂,於是他揮起板斧,趕走狐狸。他也因此失去了旅途的伴侶,沒有通過友誼的考驗,
在原詩中,高文爵士克服了困難,經受住了考驗,成為了真正的騎士。而電影《綠衣騎士》的男主角卻在結尾構織了一個崇高的謊言。電影的末尾,從綠色教堂回到宮殿的高文披著金光,所有人都以為他戰勝了綠衣騎士,亞瑟王封他為騎士,並助他登頂王位。當我以為高文就這樣有驚無險地完成了成長,卻沒想到虛偽必以頭顱為代價,最後嗜血的結局,才吻合這版《綠衣騎士》的詭異調性。
《綠衣騎士》的主色調是綠色。無論布景、道具、人物服飾,還是室內外場景都籠罩在一層綠色的迷霧中。綠色在影片中有多層含義,其一是死亡。西方神話中有末日四騎士之說,分別代表著人間四難:黑衣騎士代表饑荒,白衣騎士代表瘟疫,紅衣騎士代表戰爭,綠衣騎士代表死亡。因此,綠衣騎士出現在亞瑟王的聖誕晚宴時,帶來一股陰惻惻的氣息。他穿著青銅色的鎧甲,臉部卻是乾枯的樹人模樣,這是一種腐朽的綠色,他對眾人的挑戰可以視為一種死亡的召喚。
其二,綠色更常見的意義當然是大自然。原著《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對大自然的描寫尤為突出,其中富於魅力的大自然描寫是整部史詩最具藝術表現力的部分之一。在電影中,導演對綠意蔥蘢的大自然做了許多藝術化的處理。鬱鬱蔥蔥的森林看起來危機四伏,莽莽原野則崎嶇難行,是男主前行的必經考驗。最具意味的一幕出現在影片的結尾,綠色教堂中,等待許久的綠衣騎士已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逆光拍攝使他身體周遭的綠葉抹上了一層金色聖光。這時的綠衣騎士,已經不同於開場的死亡象徵,他代表著大地的歸宿,充滿悲憫的意味。
在不了解故事背景的情況下,很難看懂這部電影,甚至會覺得節奏拖沓、對白晦澀,情節不連貫。再加上總體色調慘綠陰暗、光影運用詭譎神秘,頗具恐怖的氣氛。男主角內心的勇氣並不能突破如此氛圍,引領觀眾走向聖潔光明,這在結尾處高文和綠衣騎士的對話可見端倪。
「你有過一年的時間尋找勇氣。」
「時間再長也沒用」。
是的,這終究不是一出騎士斬龍的童話,只是我們內心重重溝壑的映射,只是但願成長沒有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