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瓊坦克」耗時30年研發.印度:亞洲第一!國外:一堆廢鐵!

2022-01-31 英語六級詞彙

提起印度,不得說不他是個神奇的國家。他們喜歡在「乾淨」的恆河裡洗澡,甚至喝恆河水來預防疾病。並且他們還侍奉「牛」為神,對於牛屎牛尿,更是~

除了生活奇怪外,印度還總喜歡和我國進行對比,在他們眼裡,印度是要比我國繁華的,是要比我國先進的。當然了,對於他們的這種莫名的自信,我們都會一會而過。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印度「阿瓊」坦克服役的時候嗎?當時印度號稱阿瓊坦克的性能遠在我國某主戰坦克之上,甚至號稱「阿瓊」為亞洲最先進的坦克!對於這些口號,可能也就印度人自己買單吧~

阿瓊主戰坦克的奇葩研製經歷

要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印度方面就要求自主研發一款新型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但是印度本國的工業基礎完全還沒達到那個水平,這也是給了相關人員莫大的壓力(可能研發人員都在想,自己幾斤幾兩,心裡沒數嗎?)。

最終,在1974年,印度方面開始和德國豹2坦克的製造商開始合作,所以阿瓊坦克的外觀也是和早期的豹2坦克極為相似,換句話說,也可以把阿瓊理解為豹2最不得意的私生子。


從1974年開始研製,再到1984年一輛阿瓊坦克原型車下線,10年的時間,就造了一輛原型車!從1984的第一輛原型車,再到2004年,進過20年的精心研製!第一輛生產型「阿瓊MK1」終於交給陸軍使用。從2004年的第一輛阿瓊MK1,經過11年的使用,阿瓊MK1憑藉那「出色」的性能,到了2015年,絕大多數的阿瓊MK1坦克都被停駛!這也就是說花了30年精心研製的阿瓊MK1,用了11年就趴窩了!性價比真的無法形容!

在1988年8月對阿瓊原型車進行第一次廣乏技術試驗前,人們都會其信心滿滿,但是被現實狠狠的打臉了,其技術故障多到無法形容的地步!其實對於阿瓊坦克的性能,印度陸軍也一直表示懷疑。直到1991年底時,陸軍方面實在是對阿瓊坦克的問題放心不下。出於為了陸軍的安全,陸軍方面要求放棄阿瓊坦克這個項目。但是哪有那麼簡單?政府方面果斷拒絕了陸軍的這一要求!阿瓊項目繼續進行。


在1994年和1995年對阿瓊坦克的降低要求試驗中,結果阿瓊坦克還是不達標。這可把原本就對阿瓊不滿意的陸軍氣壞了,在試驗報告中,印度陸軍直言不諱的稱阿瓊坦克「不適宜上戰場」~而此消息一出,媒體更是把「阿瓊主戰坦克」戲稱為「阿瓊主敗坦克」~阿瓊的負面新聞一波為了,下一波又緊隨其後,時間僅過了一年,在1996年,阿瓊坦克又在試驗中出現嚴重故障!陸軍這一次更是直言說「阿瓊坦克是一個無用的累贅東西」!雖然阿瓊坦克備受置疑,但好在政府部門的臉皮夠厚,後續還是繼續進行著研發。

萬國造的阿瓊坦克

上面也說了,在阿瓊坦克項目下來後,負責研發的人員腦殼都大了!由於本國並沒有完全自主研發生產第三代坦克的能力,所有很多主要東西還只能靠買買買,等買回來後再進行武裝,然後又說是阿瓊坦克是自主生產~真的是打腫臉充胖子,自欺欺人~


一開始,印度本是打算用自己生產的12缸風冷柴油機裝在阿瓊坦克上的,但是搗鼓了10多年,其技術質量始終不合格~於是就去購買了德國的柴油發動機,而為了提高坦克的整體性能,又從很多國家購買了各種自己無法生產的先進裝備。

其火控系統計算機買的是西班牙伊諾薩公司的。炮控系統是由德國FWM公司提供。履帶板由迪爾公司提供,履帶橡膠又是由clouth公司提供。經過東拼西湊,總算看起來像樣了。但是,坦克的重量也很大程度地增加了,直接來到了58噸(後期改進型重68噸),這樣的重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世界其他主戰坦克的重量。


高昂的價格

在1999年時,政府一開始是計劃以235萬美元的單價用於生產124輛阿瓊坦克。但是計劃卻延遲了,直到2000年,才開始正式生產,但是這時候印度的戰車研究所卻初步預算了阿瓊坦克的最低單價將會高達470萬美元~但這還不是最終的正式生產價格。雖然陸軍對阿瓊坦克的性能和單價十分不滿,但是迫於政務壓力,還是以1760億盧比下了124輛阿瓊坦克訂單~(這不就是強買強賣嗎?)這批阿瓊坦克訂單,徑過「短短的」4年時間,在2004年就生產出了第一輛阿瓊MK1型坦克交付印軍。雖然交付了,但是坦克的問題還是一大堆!


阿瓊MK1坦克參數

其車長達到了10.194米,寬度3.874米,全車高3.32米,車底離地間隙0.45米,整車戰鬥全重58.5噸(改進後重68噸),車組人員4名。可跨越2.43米寬的溝,翻過0.8米高的牆,最大可爬38度的坡,車身最大可側傾22度。

發動機安裝的是德國的水冷柴油發動機,最大馬力為1400匹,公路最高時速72公裡每小時,越野最大時速40公裡每小時,油箱容積1610升,最大行程450公裡。採用的「倫克」液壓機械變速箱,共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懸掛裝置為液氣懸掛,裝甲為「坎昌」複合裝甲。


主炮裝備的是一門120毫米口徑的線膛炮,採用的是電-液炮控系統。其主炮的最大射速為每分鐘6發。副武器為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搞笑的阿瓊坦克

一開始的阿瓊MK1坦克本來只有58噸多,但是經過一系列改裝升級後的阿瓊MK2坦克,其重量更是達到了68噸!雖然很多性能得到了提升,但是還有存在著許多問題,就比如動力裝置故障多、彈藥裝填慢、射擊瞄準精度差、車體太重等。

雖然印度政府大力支持阿瓊坦克項目,並且也砸下了207億美元研發,雖然打著自主研發的口號,但是實際生產的阿瓊坦克的進口零部件比例高達百分之60!成為一臺不折不扣的組裝貨!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還想看

都說開不爛的豐田,真的是因為它質量太好了嗎?老車主告訴你真相

自駕遊買硬派SUV,這3款是首選,275馬力+10AT,四驅帶大梁,真牛

開了五年車,還不知道「三角窗」的作用?車主:早知道就好了

相關焦點

  • 印度阿瓊坦克遇到中國99A坦克怎麼辦,這一缺陷註定阿瓊坦克完敗
    印度缺乏國防工業基礎,武器自主研發能力弱,武器裝備主要靠進口,雖然印度人均GDP僅僅為中國的四分之一,但是其在購買軍火上的投入可以與中東土豪國家不相上下。當然印度也希望發展自己的軍工實力,實現武器裝備的國產化,這些年陸續研發了「阿瓊」主戰坦克、「光輝」戰機、「維克蘭特」號航母等武器裝備。
  • 體重創世界紀錄 "阿瓊"坦克暴露印度自主國防軟肋
    上世紀70年代「阿瓊」坦克設計藍圖定下後,1996年才決定量產,直到2010年印度陸軍才訂購了124輛,整個過程耗時近37年。圖片來源:俄羅斯軍事觀察網  改進後的「阿瓊」坦克創下了一項世界第一——戰鬥全重達68噸。其原因是各系統、部件之間缺乏體系化設計,只能採取「片面」解決的方式,即缺什麼補什麼。  近日,印度總理莫迪在視察印度軍隊時乘坐了印度國產的「阿瓊」主戰坦克。
  • 「體重」創紀錄的阿瓊坦克,暴露了印度自主國防軟肋
    不久前莫迪政府宣布,將在未來5年停止進口大炮、輕型軍用運輸機、常規潛艦、遠程飛彈等100種武器,以實現自主國防,而『阿瓊』是首款印度國產主戰坦克,對印度自主國防具有重要意義,莫迪顯然是為『阿瓊』站臺而來。不過對於印度這支『萬國牌』的軍隊而言,實現完全自主國防還是很難。」
  • 耗費207億美元,印度的阿瓊坦克是如何淪為國際笑話的?
    如今的印度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還在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工業方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隨著經濟和工業水平的提高,印度對於軍事實力的提高也變得越來越重視,並開始走上自主研製軍備武器的道路,並製造出了一款現代化主戰坦克——阿瓊坦克。上世紀七十年代,印巴爆發了第三次戰爭。
  • 印度「魔改」阿瓊坦克,誓要領先中國99式
    據印媒近期消息,印度欲將三代國產坦克阿瓊,升級為3.5代阿瓊mk2主戰坦克。如此大的升級力度,印度只是為了確保其超越中國三代99式主戰坦克。1974年阿瓊研發工作已經開啟,如今,40餘年已經過去,印度再欲對其升級,其到底有何高明之處呢?
  • 印度耗資207億美元的阿瓊坦克,為何會成為國際的笑話?
    冷戰結束後,以中國為代表的多個第三世界國家隨著全球化的進行獲得了快速發展,當今世界呈現出一超多強的發展趨勢,在世界各國聯繫日益緊密的情況下,不少國家的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印度就是其中之一,靠著英國殖民時打下的工業基礎,在人口紅利、經濟對外開放策略等因素的推動下,印度迅速崛起,而成為軍事大國一直都是印度的發展目標之一
  • 吐槽系列6:痴迷於自主研發的南亞白象,印度阿瓊主戰坦克
    曾讓我國和和巴基斯坦都非常緊張的傢伙,印度自主設計和研發的最致命陸上武器。印媒高呼,再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夠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的主戰坦克。國產率達到驚人的百分之九十,看到數據讓很多軍迷驚掉下巴的存在,印度的阿瓊主戰坦克。
  • 印陸軍購買118輛阿瓊坦克,印網友:不要叫阿瓊,應該叫垃圾更貼切
    一直以來,印度「阿瓊」坦克就宛如童話故事裡的主人公。在不少軍迷心中,印度「阿瓊」坦克的研製過程是一個典型的失敗案例。但這一次,「阿瓊」MK-1a坦克是這次真的要服役了?
  • 阿瓊出馬,一個頂倆!印度國產明星坦克,為啥又貴又重?
    在中國15式坦克與印度阿瓊坦克的噸位比拼中,阿瓊坦克可以說是「一個頂倆」;同時阿瓊坦克採用了過多國外核心部件,再加上國內製造的緣故,價格奇高,若與本國軍隊裝備的T90坦克相比,價格方面也可以說是「一個頂倆」。作為印度的明星武器,又貴又重的阿瓊坦克在軍迷朋友中知名度是很高的。
  • 印度又要採購俄坦克!國產「阿瓊」坦克和「光輝」戰機一樣不受印度...
    號稱「陸戰之王」坦克的黃金時代雖然已經不再,但是誰也不能否認現代陸軍的主要裝備還是坦克,一個國家能否研發先進坦克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工業的重要標誌。印度既然以「南亞霸主」自居,怎麼能少得了一支強大的坦克部隊呢?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從1974年正式啟動研發,從阿瓊MK1升級到阿瓊MK2,幾乎全部關鍵子系統都採用進口產品,所謂"國產"只是進行整車設計、部件整合工作。這導致其單價高達800多萬美元,位列全球主戰坦克之首。
  • 亞美尼亞起訴印度軍隊,劣質雷達貽誤戰機,4000萬美金買來一堆廢鐵
    「施瓦提」炮兵定位雷達 2020年3月2日,亞美尼亞國防部與印度籤訂合同,亞美尼亞軍方以此外亞美尼亞還發現「施瓦提」炮兵定位雷達使用了許多二手零部件,懷疑是印度軍隊裝備的「二手貨」,對於亞美尼亞還說相當於花費4000萬美元換來了一堆廢鐵,亞美尼亞已經對印度國防部展開起訴,要求賠償亞美尼亞在戰爭中的損失。
  • 張召忠評價印度阿瓊坦克 印度人聽了能氣吐血【2】
    摘要:印度阿瓊主戰坦克是印度自行研發和製造的第三代坦克。起初命名為MBT80,後以印度教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戰神阿周那(Arjuna)的名字改稱為「阿瓊」。1972年,印度陸軍提出用新型主戰坦克替換正在生產中的勝利式(Vijayanta)坦克的要求,同年8月,印度戰車研究院即開始新型主戰坦克方案研究。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是印度自行研發和製造的第三代坦克。起初命名為MBT80,後以印度教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戰神阿周那(Arjuna)的名字改稱為「阿瓊」。
  • 講武談兵|印度改進「阿瓊」坦克:期望、吞金巨獸與軍工困境
    近日,據印度媒體報導稱,印度國產新一代改進型「阿瓊」主戰坦克計劃於2020年列裝印度陸軍。該型坦克於2019年在拉賈斯坦邦西部地區完成了最後的性能測試,印度國防部認為其已經達到了可以服役的狀態,因此批准列裝。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改進型「阿瓊」主戰坦克最初進行展示的時候是以「阿瓊」Mk2的型號出現的。如今,在印度媒體的報導中卻稱其為「阿瓊」Mk1A。
  • 印度坦克連破世界紀錄,令99式坦克望塵莫及,西方:能存在百年
    在中國,遇上沒什麼發展前途的東西就會將其稱為「扶不起的阿鬥」,這句話放在印度的軍工產業上可以說是無比合適。印度自主研發出來的武器,印度軍隊都不想拿來用,主要是由於質量非常差勁,性能又不好。實際上印度的軍工起步也不算遲,在自主研發成為主流時,印度其實比中國還早開始。
  • 印軍方推遲阿瓊坦克訂單,俄專家:阿瓊無法滿足印度需求,明顯不如T-90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6日報導,俄羅斯軍事專家費奧多爾·博爾德列夫表示,印度推遲生產該國阿瓊坦克的訂單是由於該坦克在很多方面尚未滿足印度的需求,並且明顯不如俄羅斯的T-90S坦克。
  • 印度的國產坦克「阿瓊」,外表挺酷,實戰怎樣?看完後明白了!
    由於從1987年就開始研製的「阿瓊MKⅠ」型坦克一直就性能極差,印度已經放棄了該型號的製造,改為生產在MKⅠ的基礎上升級的MKⅡ型,也就是圖片上這輛坦克。
  • 俄專家:印度阿瓊坦克明顯不如T-90坦克
    (觀察者網訊)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7日報導, 俄羅斯軍事專家費奧多爾·博爾德列夫表示,印度推遲該國生產阿瓊坦克的訂單是由於該坦克在很多方面尚未滿足印度的需求,並且明顯不如俄羅斯的T-90S坦克。
  • 印度軍工三大坑,除了「阿瓊」坦克「光輝」戰機外,還有一個是什麼?
    阿瓊坦克 坦克作為陸戰之王,針對陸軍部隊要求,和現代化戰爭的需要,印度要實現軍工體系的國產化,首先就要研發自己的坦克,針對這個問題,1973年5月中旬,印度國防部長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印度議會上說,印度自行研製一種稱為印度豹(Chetak)的新型主戰坦克。
  • 印度阿瓊坦克能否用於邊境對峙 印媒:還得靠T90
    「阿瓊」主戰坦克項目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但該坦克的前兩個團直到2004年才開始進入印度陸軍服役。而憑藉「阿瓊」坦克,印度也加入了全球10個能自行設計並生產主戰坦克的國家。這些國家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以色列、韓國、俄羅斯、日本和中國。
  • 為何印軍有了阿瓊,還要購買T-90?印度人:阿瓊無法應對中國坦克
    而印度這個南亞第一大國,也是亞洲戰爭麻煩最大的國家,他需要保持一支實力強勁的裝甲力量,依靠裝甲洪流,形成類似蘇聯壓迫西歐的那種戰略壓力,保持對巴基斯坦的戰略優勢。所以印度一直高度重視裝甲部隊和主戰坦克的發展。這裡相信有人就會好奇了,印度不是有國產的阿瓊主戰坦克嗎,放著自己國產的坦克不用,為啥非要用從別人家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