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虛擬化KVM-Qemu分析(一)

2022-01-01 LoyenWang

收錄於話題 #Linux虛擬化 13個

背景Read the fucking source code!  --By 魯迅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By 高爾基

說明:

工具:Source Insight 3.5, Visio1. 概述從這篇文章開始,將開始虛擬化的系列研究了,大概會涉及到ARM64虛擬化支持、KVM、QEMU等分析;虛擬化相關的實踐與操作有且僅有:VMware/VirtualBox等虛擬機使用、QEMU使用、QEMU源碼修改模擬IO設備;Show me the code,一切從原始碼出發;

本文作為開篇,從宏觀方面來進行介紹,有個初步認識,不涉及到具體原理分析。

2. 概念2.1 虛擬化


什麼是虛擬化?

虛擬化是一種資源管理技術,在非虛擬化系統中,單個作業系統管理和使用所有的硬體資源,而在虛擬化系統中,硬體資源可以被抽象和分割成多個虛擬的實體用於支持多個作業系統,多個作業系統可以共享所有的實體硬體資源,從而達到物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Virtual Machine Monitor(VMM),虛擬機監控器,也叫Hypervisor,向下管理實際的物理資源,向上給不同的虛擬機提供邏輯資源;Virtual Machine(VM),虛擬機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運行不同的OS(Guest OS),它會認為自己獨享硬體;虛擬化的好處就是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比如當前計算機的配置資源都很高,實際的利用率比較低,如果進行統一管理並進行虛擬化,那就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戶來合理利用了;2.2 軟體虛擬化和硬體虛擬化2.2.1 軟體虛擬化

通過軟體模擬來實現VMM層,比如QEMU,還是以圖片來舉例說明下:


以典型的場景為例(ARM+Linux的模擬環境):在PC機Ubuntu系統中使用Qemu來模擬ARM64處理器,並在ARM64中運行Guest OS,假設Guest OS也為Linux;在沒有硬體虛擬化的支持下,QEMU本質上完成的工作是二進位的翻譯,這個問題怎麼來理解呢?比如Guest OS運行時,APP和OS都認為自己是運行在ARM64中,執行文件也都是交叉編譯器生成的,我們都知道不同的處理器架構,指令集都不一樣,ARM上運行的程序放置到X86運行是無法執行的,Qemu的出現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硬生生轉換翻譯過去;Qemu的翻譯過程為:將Guest代碼指令翻譯成TCG(Tiny Code Generator)中間代碼,最終翻譯成Host架構支持的代碼指令;2.2.2 硬體虛擬化

純軟體行為來翻譯指令,顯然是一件很低效的事情,硬體虛擬化的支持可以提高整體的性能,硬體虛擬化指處理器本身提供能力來讓客戶機指令獨立運行。


KVM (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基於內核的虛擬機,實現對CPU和內存的虛擬化,以及硬體I/O虛擬化的攔截,Guest的I/O被KVM攔截後交給Qemu去處理;KVM是內核的一個Module,可以讓Linux變成一個Hypervisor;KVM需要Host處理器本身支持虛擬化擴展,比如intel VT,AMD-V等;2.3 半虛擬化和全虛擬化


半虛擬化(Para-Virtualization):客戶機作業系統知道自身運行在虛擬環境裡,進行定製化修改,以配合Hypervisor進行工作,優點是半虛擬化的架構更精簡,性能上有一定優勢,缺點是客戶機OS需要修改,用戶體驗偏差;典型的半虛擬化技術virtio,需要宿主機/Hypervisor和客戶機都安裝對應的驅動;全虛擬化(Full Virtualization):客戶機作業系統不需要任何改動,使用簡單,由於全虛擬化需要模擬出完整的,和物理平臺一樣的平臺給客戶機,因此也增加了Hypervisor的設計難度;2.4 Type1虛擬化和Type2虛擬化


從軟體的框架角度,根據Hypervisor是直接在硬體之上,還是在宿主機作業系統之上,可以將虛擬化分成Type1和Type2;Type1虛擬化:native/bare-mental Hypervisor,直接控制硬體資源和客戶機,典型的是Xen;Type2虛擬化:Hypervisor運行在宿主機作業系統之上,典型的比如:VMware Workstation, KVM等,Hypervisor只是宿主機作業系統的一個應用程式;2. kvm-qemu框架

從上文的虛擬化分類來看,我們研究目標KVM+Qemu,是採用硬體虛擬化技術的全虛擬化方案(Type2)。


Qemu (Quick Emulator):是虛擬化方案的用戶態組成部分,它有兩種模式:1)Emulator,模擬器,模擬各種硬體,使用的是二進位翻譯技術;2)Virtualiser,虛擬機,通過ioctl與KVM內核模塊進行交互,完成虛擬化功能;Qemu為每個VM虛擬機創建一個進程,針對每個vCPU虛擬CPU創建一個線程,Guest的系統和應用運行在vCPU之上;Qemu能模擬I/O功能,而這部分功能KVM可能並不是全部支持,執行流程如下:虛擬機VM中的程序執行I/O操作,VM退出進入KVM,KVM進行判斷處理並將控制權交給Qemu,由Qemu來模擬I/O設備來響應程序的I/O請求;KVM內核模塊,依賴於底層硬體的虛擬化支持,主要的功能是初始化CPU硬體,打開虛擬化模式,將虛擬化客戶機運行在虛擬機模式下,並對虛擬化客戶機的運行提供一定的支持;KVM內核模塊,實現CPU的虛擬化、內存的虛擬化等,而外設IO的虛擬化,通常不由KVM模塊負責,只有對性能要求很高的虛擬設備才需要由KVM內核模塊來負責,因此也就有KVM + Qemu的組合方案了;

本文純當掃盲貼了,至於具體技術細節的深入分析,後續會進行不定期更新。

3. 參考

《KVM實戰-原理、進階與性能調優》


歡迎關注公眾號,不定期更新技術文章。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就點個在看吧,謝謝。

讚賞一下,讓它充滿銅臭味吧!

相關焦點

  • Linux虛擬化-KVM-虛擬機安裝
    虛擬機可以使用真機物理硬體,性能高,需要改內核;全虛擬化:直接使用物理硬體,性能高;Vmware:支持仿真虛擬化;xen半虛擬化:REHL5自帶xen,安裝時需要安裝內核rpm -ivh kernel-xen-xxx.rpmkvm 全虛擬化:RHEL6自帶kvmShell是一個命令解釋器,它在作業系統的最外層,負責直接與用戶進行對話,把用戶的輸入解釋給作業系統
  • Linux虛擬化技術KVM
    在Windows平臺上我們習慣於使用VmWare或者virtual box來實現虛擬化,雖然它們擁有Linux版本,但大多數企業都選擇了使用KVM來做Linux平臺的虛擬化,因此學習掌握KVM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安裝KVM以centos為例,下面是安裝KVM虛擬化的命令。
  • CentOS下KVM虛擬化學習筆記
    ,kvm全稱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 其實kvm只是一個內核模塊,提供虛擬cpu和內存管理的模塊,至於其它的設備是由qemu模擬的,如網卡,顯卡,磁碟等。後來redhat聯合IBM以及Linux社區創造了libvirt,模擬的設備性能要比qemu的好很多,並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工具和api,整個集成了kvm虛擬化的解決方案。Linux(redhat系)裝載kvm模塊後,妖神一變成為了VM Monitor,也稱為Hypervisor,部署使用簡單,需要硬體支持虛擬化。一.
  • KVM虛擬化
    虛擬化技術: 仿真虛擬化    [對系統硬體沒有要求,性能最低] 半虛擬化       [虛擬機可以使用真機物理硬體,性能高,需要改內核] 全虛擬化       直接使用物理硬體,性能高 vmware     支持仿真虛擬化 xen 半虛    REHL5自帶 xen, 安裝時需要安裝內核  rpm -ivh  kernel-xen-xxx.rpm
  • Qemu,KVM,Virsh傻傻的分不清
    命令qemu命令qemu-kvm命令qemu-system-x86_64命令這些之間是什麼關係呢?於是qemu採取半虛擬化或者類虛擬化的方式,讓Guest OS加載特殊的驅動來做這件事情。例如網絡需要加載virtio_net,存儲需要加載virtio_blk,Guest需要安裝這些半虛擬化驅動,GuestOS知道自己是虛擬機,所以數據直接發送給半虛擬化設備,經過特殊處理,例如排隊,緩存,批量處理等性能優化方式,最終發送給真正的硬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性能。
  • linux安裝kvm虛擬機軟體
    大家好我是sean,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linux安裝kvm虛擬機軟體,廢話不多說,教程開始1.首先你需要查看下你的系統版本
  • 如何在 Ubuntu 18.04 伺服器上安裝和配置 KVM | Linux 中國
    KVM(基於內核的虛擬機)是一款為類 Linux 系統提供的開源的全虛擬化解決方案,KVM 使用虛擬化擴展(如 Intel VT 或 AMD-V)提供虛擬化功能。第一步:確認您的硬體是否支持虛擬化執行 egrep 命令以驗證您的伺服器的硬體是否支持虛擬化,linuxtechi@kvm-ubuntu18-04:~$ egrep -c '(vmx|svm)' /proc/cpuinfo1如果輸出結果大於 0,就意味著您的硬體支持虛擬化。
  • Linux系統——KVM虛擬機安裝與管理
    /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6.5 (Final)[root@Centos ~]# uname -r2.6.32-431.el6.x86_64本文不是在真實伺服器上安裝操作,因此VM 也要開啟支持虛擬化功能,實際生產環境的伺服器支持虛擬化功能是在
  • 一文讀懂 Qemu 模擬器
    正因為 Qemu 是純軟體實現的,所有的指令都要經 Qemu 過一手,性能非常低,所以,在生產環境中,大多數的做法都是配合 KVM 來完成虛擬化工作,因為 KVM 是硬體輔助的虛擬化技術,主要負責 比較繁瑣的 CPU 和內存虛擬化,而 Qemu 則負責 I/O 虛擬化,兩者合作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相得益彰。
  • 在deepin作業系統上使用KVM虛擬機
    (並且在BIOS裡打開虛擬化選項),效率可達到物理機的80%以上。在amd64架構的deepin系統上安裝qemu以及virsh虛擬機管理工具:python-libvirt qemu-efi uml-utilities virtinst qemu-system 系統通過加載諸如kvm-intel.ko(基於 Intel 的機器)和kvm-amd.ko(基於 amd 的機器)的內核模塊,使其成為管理程序hyervisor。
  • 使用 qemu-kvm 安裝和運行 Vagrant | Linux 中國
    檢查機器是否支持虛擬化$ sudo lscpu | grep VirtualizationVirtualization type: full安裝 qemu-kvmsudo dnf install qemu-kvm libvirt libguestfs-tools virt-install
  • Linux運維基礎 - KVM(接上篇)
    -d /var/kvm/images ];thenmkdir -p /var/kvm/imagesfivirt-install \--name kvm_ctos6-2 \--ram 1024 \--diskpath=/var/kvm/images/kvm_ctos6-2.img,size=10 \--vcpus 1 \--os-type linux \--os-variant rhel6 \--network
  • 準備 KVM 實驗環境 - 每天5分鐘玩轉 OpenStack(3)
    Ubuntu、Redhat、CentOS 都可以,這裡我們以 Ubuntu14.04 為例。基本的 Ubuntu 作業系統裝好之後,安裝 KVM 需要的包$ sudo apt-get install qemu-kvm qemu-system libvirt-bin virt-manager bridge-utils vlan通過這些安裝包我們順便複習一下上一節介紹的 KVM 的相關知識。
  • 使用 GDB + Qemu 調試 Linux 內核
    概述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對於內核中的流程進行分析,雖然通過 BPF 的技術可以對於函數傳入的參數和返回結果進行展示,但是在流程的調試上還是不如直接 GDB 單步調試來的直接。$ apt install qemu qemu-utils qemu-kvm virt-manager libvirt-daemon-system libvirt-clients bridge-utils把上述編譯好的 vmlinux、bzImage、rootfs.img 和編譯的源碼拷貝到我們當前 Unbuntu 機器中。
  • Linux虛擬化-KVM-virsh常用實例
    uuid生成:uuidgen命令隨機生產uuid[root@test ~]# uuidgen92462c61-35c8-4504-9d40-32386a17bab6修改配置文件:[root@test ~]# vi centos68.xml<domain type='kvm
  • 在KVM下使用ubuntu19.10安裝Anbox
    一、為什麼Anbox啟動失敗呢?在ubuntu18.04使用cirrus顯卡時可以正常啟動。按照網上的知道anbox也能正常的安裝,但是在啟動anbox Application Manager的時候失敗了。啟動的窗口一閃而過。查看anbox的啟動日誌,發現中有大量的報錯。
  • 怎樣在 ubuntu 和 debian 中通過命令行管理 KVM
    第一步:確認你的硬體平臺支持虛擬化第一步,首先要確認你的 CPU 支持硬體虛擬化擴展(e.g.,Intel VT 或者 AMD-V),這是 KVM 對硬體的要求。下面的命令可以檢查硬體是否支持虛擬化。$ sudo apt-get install qemu-kvm libvirt-bin安裝期間,libvirtd 用戶組(在 debian 上是 libvirtd-qemu 用戶組)將會被創建,並且你的用戶 id 將會被自動添加到該組中。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你可以以一個普通用戶而不是 root 用戶的身份去管理虛擬機。
  • Qemu-KVM的CPUID初始化和自定義CPU Model顯示
    知道了相關代碼的關鍵字,找相關的邏輯就不難了,在target/i386/kvm.c文件裡,定義了一個int kvm_arch_init_vcpu(CPUState *cs)函數:int kvm_arch_init_vcpu(CPUState *cs){ struct { struct kvm_cpuid2
  • 在KVM加速的Qemu中運行Android Oreo
    我當前正在使用的是以下網絡腳本,用於我所有的qemu模擬。你也可以根據你的需要隨時進行更改。在我們的Linux x86_64主機上,我們需要以下腳本:/etc/qemu-ifup#!同時,請確保你將Android iso移動到了該目錄$ mkdir $ANDROID-QEMU$ qemu-img create -f qcow disk.img 10G接下來,我們將使用以下加載腳本運行安裝程序qemu-system-x86_64 -enable-kvm
  • 如何在 Ubuntu Linux 上使用 KVM 雲鏡像 | Linux 中國
    基於內核的虛擬機(KVM)是 Linux 內核的虛擬化模塊,可將其轉變為虛擬機管理程序。你可以在命令行使用 Ubuntu 為 libvirt 和 KVM 提供的虛擬化前端通過 KVM 創建 Ubuntu 雲鏡像。這個快速教程展示了如何安裝和使用 uvtool,它為 Ubuntu 雲鏡像下載,libvirt 和 clout_int 提供了統一的集成虛擬機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