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人首入抗日英烈︱重識國軍十大抗日名將

2021-02-13 中國新聞周刊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之際,官方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引起外界關注。首批名錄中,國民黨抗日將士有91名英烈在名單內,佔三分之一。這不僅是官方首次公布抗日英烈名錄,也是首次將國民黨方面的抗日將士視為抗日英烈。

稍早之前,官方在紀念「七七事變」中曾釋放過肯定國民黨軍隊抗日的相關信號。活動中習近平與國民黨老戰士共同為「獨立自由勳章雕塑」揭幕。紀念儀式後,習近平參觀「偉大勝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大型主題展覽」時,特曾詢問講解員列出的290多個名字是否包括國共兩黨。

讓我們記住下面這些名字,他們是抗戰時的國軍十大名將,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歷史不應當忘記他們。

---

張自忠:第一名將。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臺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將。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先打出裡程碑的一戰,然後銷聲匿跡。臺兒莊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臺兒莊戰役後,李雖然又參加了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但沒出什麼彩。後來,乾脆被蔣介石高吊了起來,和馮玉祥、李濟深等一樣,位高權輕。不過,只憑臺兒莊一戰,李宗仁也可以無愧於抗日名將的稱號。

杜聿明:第三名將。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崑崙關大捷而一舉成名。雖然有人認為這次勝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5軍作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火力強於日軍,但對手畢竟是號稱日本鋼軍的坂垣師團中村旅團(薛嶽萬家嶺戰役面對的則是一個二流師團)。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徵軍副司令出徵緬甸,雖然戴安瀾在東瓜獲勝,孫立人在仁安羌也大敗日軍,但最終遠徵軍還是失敗了。對於這段歷史,眾說紛紜,功過是非很難說清,因為有些戰略決策不經過親自實踐,很難判斷對錯。

孫立人:第四名將。新1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的功勳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徵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了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勳章,由此聲名大振。

薛嶽:第五名將。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徵戰,功勳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讚此戰與平型關、臺兒莊三足鼎立。有人稱薛嶽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就數量而言,薛嶽是受之無愧的。不過,薛嶽雖軍事上成就顯著,但治理湖南卻頗遭物議,為了謀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廣東,結果使湖南百姓在豐收之年餓死無數,百姓編民謠罵他。

衛立煌:第六名將。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抗戰時他指揮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戰役,該戰役對日軍進行了沉重打擊,殲敵數萬,如果不是劉峙在河北大潰退,使得娘子關門戶大開,也許會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戰役畢竟是個不敗而敗的戰役。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徵軍司令長官時遠徵緬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實的勝仗,該戰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成果輝煌。衛立煌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但其他四將都是空有其名,只有衛是名副其實的虎將,但恰恰是這員虎將最不為蔣信任。

傅作義:第七名將。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北方最著名的國軍抗日將領。33年就參加了長城抗戰,36年又大敗進犯綏遠的日軍和蒙奸德王的偽軍部隊,取得了百靈廟大捷。七七事變後,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太原保衛戰等。40年,傅作義又殲滅日軍和王英的偽軍數千人,收復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這是全國抗戰以來國民黨軍隊第一次收復失地的戰役,影響很大。林彪在平型關戰鬥後的總結中曾表示了對晉綏軍的不屑,晉綏軍的戰鬥力也的確一般,但傅作義顯然是晉綏軍中的一個異數。

戴安瀾:第八名將。第5軍200師長。曾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臺兒莊大戰等。在崑崙關戰役中,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直至身負重傷才下戰場。1942年作為遠徵軍先頭部隊赴緬甸作戰,在著名的東瓜保衛戰中,率孤軍與數倍於己之敵作戰,擊斃日寇5000餘人,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後又率200師收復棠吉。因上級指揮失誤,遠徵軍被迫撤退回國,途中被日軍伏擊,戴安瀾負傷不治,壯烈犧牲。戴安瀾與杜聿明的關係頗似張靈甫與王耀武的關係,兩位長官的結局相同,兩位同為抗日名將的下屬結局卻大相逕庭,令人感慨不已。

張靈甫:第九名將。第74軍58師長。張靈甫曾三次聞名,一次是抗戰前因殺妻而聞名,再一次是作為解放戰爭時被我軍擊斃的為數不多的國軍高級將領而聞名(蔣介石曾尊張靈甫為民國第一烈士)。這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張靈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戰八年間,他跟隨王耀武,幾乎年年對日作戰,戰功赫赫。尤其是在萬家嶺戰役中,擔任團長的張靈甫率一支小部隊偷襲德安張古山,隨後又堅守該陣地數晝夜,身負重傷,消滅日寇數以千計,對萬家嶺大捷的取得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後,郭沫若專門派田漢編劇,歌頌德安大捷,張靈甫在劇中以真名出現,一時間聞名天下。

王耀武:第十名將。第74軍長。37年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38年參加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39年參加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41年指揮74軍參加上高會戰,重創日寇,被譽為抗日鐵軍。後參加第二次、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45年指揮了國軍抗戰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湘西雪峰山會戰。從抗戰之初到抗戰結束,王耀武年年對日作戰,幾乎是無役不予,而且戰績頗佳。王耀武精明強幹、頭腦清晰,被中共高級將領稱為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

(來自新華網)

小夥伴,看完一定要轉呀,順便給勤勞的周刊君點個讚(拍磚也中)↓↓

認識周刊君的小夥伴

反觀(ID:dongdianlishi)

掌門人「小史」恭候,以史窺今 & 定期送書。信小史,漲姿勢!

回復 會員,來「兌吧」攢人品,抽大獎~

相關焦點

  • 國軍抗日10大名將!
    國軍抗日10大名將!來源:被遺棄的夏天
  • 八路軍抗日十大名將排名
    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人民軍隊浴血奮戰,書寫了一幕幕英雄的抗日讚歌。以陝北紅軍為班底組建的八路軍,更是在敵後戰場給了日寇很大的打擊,使得日寇在1940年後,將大量的兵力投入到所謂的「華北治安戰」中,大大減輕了國軍在正面戰場上遭受的壓力,八路軍,也成為抗日敵後戰場上的中流砥柱。那麼,八路軍抗日戰爭中戰績最為突出的十位將領是誰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 抗日名將廖耀湘
    八年抗戰的較量,中國軍隊在戰爭中也飛速成長,湧現出了很多抗日名將,其中率領國軍精銳新六軍的廖耀湘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根據廖耀湘的黃浦同學李以劻回憶,1930年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及南京政府決心整軍,決定從黃埔六期畢業生中選拔精英,送往歐美各國深造。廖耀湘的兵器學、築城學、戰術學、交通學成績都是優良,外語也不錯,通過努力從3000名黃埔六期生中脫穎而出,進入1930年留學預備班。
  • 國民黨抗日名將孫連仲駐守南陽
    國民黨抗日名將孫連仲駐守南陽在「受降主官」下簽字,接受侵略者交出屠刀的,正是國民黨抗日名將孫連仲上將。他是國民黨抗日名將,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戰爭時期因堅守臺兒莊而聞名中外,被譽為「孫鋼頭」和「關鐵拳」。曾官至二級陸軍上將軍銜。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軍鐵蹄踏進中原。從1939年5月起至1945年8月抗戰結束,日軍先後五次大規模侵犯南陽。日軍在南陽所犯的滔天罪行,擢髮難數,罄竹難書。1940年5月,孫連仲任國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駐防南陽。
  • 欣賞這些抗日名將的書法,很多寫得都不賴!
    衛立煌(1897~1960),國軍名將,中華民國高級將領,愛國人士。字俊如,又字輝珊,安徽省合肥縣東鄉衛楊村(今肥東縣)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軍銜。蔡廷鍇的抗日壯舉使得世界上知道了中國還是有一批能打和熱血的軍人。蔡廷鍇也從此深得全國人民和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的擁護和愛戴,被譽為「一代名將」、「抗日民族英雄」。蔡廷鍇書法▼
  • 抗日名將,民族英雄-張發奎
    5月,汪精衛、孫科、鄒魯、陳濟棠、李宗仁等國民黨內及地方實力派,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形成寧粵兩個政權;遂開始了長達五年的寧粵對峙。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佔領東北。張發奎多次向國民政府及當時的廣州政府請求出兵抗日:「餘願率一旅之孤軍奮起抗敵,期有報國讎於萬一也。」但正值寧粵對峙(廣東事變)時期,國內各方勢力,都忙於內鬥。
  • 「為什麼強調抗日?不準提抗日英烈!」
    「為什麼強調抗日?不準提抗日英烈。」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為了準備明年1月的「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目前正緊鑼密鼓展開提名作業,其中可能被提名的名單裡,包括自稱是「永遠反對黨」的島內女作家、資深媒體人黃智賢。
  • 民國風雲 | 抗日主戰場的著名戰役與抗日名將
    蔣介石為國民政府抗日將領講解作戰陣列張自忠、薛嶽、王耀武、李宗仁、衛立煌、杜聿明、戴安瀾、孫立人、傅作義、張靈甫等被稱為國民政府抗日十大名將,薛嶽有「抗日戰神」、孫立人有十大名將後來命運各不相同——除張自忠、戴安瀾犧牲於抗日戰場,杜聿明、王耀武在解放戰爭中被俘,張靈甫在解放戰爭中戰敗自殺,傅作義在平津戰役中舉行北平和平起義,李宗仁與衛立煌先後出走美國香港後回歸大陸,薛嶽、孫立人隨蔣退到臺灣。
  •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抗日名將孫立人
    國民黨遠徵軍將領孫立人在緬甸作戰,俘虜了不少日本兵,部下請示他如何處理,孫立人說:「這些狗雜種,你再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今後就這麼辦!」字撫民,號仲能,安徽廬江人,抗日名將。歷任國民政府師、軍長,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中華民國陸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總統府參軍長。                                                                                     抗戰時期,參加「八一三」淞滬會戰;中國遠徵軍入緬甸後,取得仁安羌大捷。
  • 紀念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17周年:呂金成詩10首
    值孫立人將軍誕辰117周年之際,刊發10首所寫關於孫立人將軍的詩,以作紀念。(一)上海廬江商會赴孫立人故居開展祭拜活動清明故裡盡芳菲,滬上精英祭拜回。浩氣長存輝日月,木瓜葉翠共鶯飛。(二)祭拜抗日名將孫立人清明祭拜憶硝煙,義勇忠誠百戰酣。常嘆臺中囹圄苦,一生跌宕付香櫞。
  • 臺「國防部」紀念抗日殉國將領 左權在列
    名冊令大陸學者「眼前一亮」根據北青報記者獲得的月曆名冊顯示,該名冊援引何應欽上將《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的信息,列出的抗戰「殉國將領」共計268人,其中,在「國軍少將」部分,左權位列其中。根據公開資料,抗日戰爭爆發後,左權歷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他協助指揮八路軍,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戰役、戰鬥的勝利。
  • 抗日英烈名單疑似32處錯誤
    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 武平籍抗日英烈藍挺將軍本月23日入祀臺北忠烈祠
    一封忐忑匆草的美國來信,喚醒了後人對抗日烈士、國民黨陸軍少將藍挺的追憶。
  • 日本人眼中的十大抗日名將
    黃埔軍校第三期學員,1930年中原大戰中屢建戰功升至團長。  1912年開始,就讀北京清河鎮第一陸軍中學,1915年升入保定軍官學校,1918年9月,傅作義從保定軍校畢業。在閻錫山的晉軍,從少尉見習官,一路升遷到第4師中將師長。
  • 日本人心中的十大抗日名將:劉伯承墊底,彭德懷只能排第三名
    百科故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國經歷了一段水深火熱的抗日時期。在這起關乎於國家的存亡與榮譽的戰爭之中,無數將士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在追憶過去的同時,還經常會想起那些在抗日戰爭中有傑出表現的優秀將領,至於哪些人能算得上十大抗日名將,我們怎麼說都說不清,倒不如來看一看日本人對此的看法。
  • 中華民國系列之六:中國抗日名將
    中華民國抗日名將多如繁星燦爛,不勝枚舉。今只雲兩例以代之,有意者可統觀之。
  • 抗日英雄李繼昌烈士墓周邊環境堪憂
    然而卻很小有人知道在縣武裝部旁的小山崗上長眠著一位抗日英雄一一李繼昌烈士。三湘英烈傳,雙峰縣誌,雙峰古今200名人傳為都為李繼昌烈士立傳.      李繼昌(1903一一1939)湘鄉縣和風總(現雙峰縣和塘街)人,自幼隨父習武臂力過人20歲時雙臂能挽300多斤重,縣立雙峰高級小學畢業後考入黃埔軍校第七期,思想激進因發表反蔣言論被清除出校.1929年考入國民黨中央騎兵軍官學校,後任國民黨陸軍第五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一營營長,1939年12月17日著名的「崑崙關大戰」打響,第五軍第一師為主攻師李繼昌為反攻崑崙關尖刀營營長
  • 中國抗日名將決死誓言錄(絕對震撼)
    抗日名將決死誓言錄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聖戰,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
  • 永垂不朽 | 46位抗日名將和他們的抗日宣言
    傅作義通告全軍:「愛國軍人守土有責,我們一定要打!」並示了上述抗日決心。後指揮百靈廟大捷,擊斃日軍千餘人,俘敵200餘人,綏遠抗戰勝利結束。13、「家仇國恨,等待何時!1933年5月,與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四縣,將日軍驅出察境。後被國民黨親日派殺害。21、「千萬頭顱共一心,豈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斷頭不做降將軍!」
  • 雲陽人民抗日紀實!
    雲陽人民從日本侵略中國的那一刻起,同仇敵愾,積極參與抗日救亡。國民黨雲陽縣政府(以下簡稱縣政府)和中共雲陽黨組織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備戰,在合作與對抗中,在雲陽本土及縣外,抒寫了抗日救亡的不朽篇章。組織機構1931年九一八事變揭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雲陽雖為大後方,積極組織抗日,縣政府成立兵役科,主要承辦壯丁調查、徵集、組訓及管理在鄉軍人等事宜。1936年3月1日,雲陽縣抗日防空支會成立。隸屬縣政府,受萬縣抗日防空指揮部指揮,負責全縣防空事宜。支會設會長1人,副會長2人,總幹事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