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諾曼第戰役之血戰卡昂,德國10個裝甲師幾乎全軍覆沒

2021-02-13 軍迷小視窗

凱琳娜:「就在今天早上盟軍登陸了,遠處巨大爆炸聲,和天空戰機引擎聲整整一天沒有消停過,由於猛烈的空襲我只能和我父母親躲在地窖之中,冒險出去買東西的父親告訴我,外面已經亂成一團駐紮在附近的德國人的坦克跟盟軍在卡昂城外與解放者發生了交火,我們渴望這解放但沒想這一天來得這麼突然,這麼惶恐。」凱琳娜6月7日的日記。盟軍的進攻是突然的,法國在卡昂的居民大多數人沒防備,很多人在以後的日子會受到盟軍的空襲而喪生。然而德國守軍必須利用房子對盟軍進行阻擊,結果連屋子裡的平民都招到盟軍的炮火打擊。

D日盟軍登陸的第一天駐守在卡昂的21裝甲師的一個坦克營率前跟英軍空降第6師接上火,戰鬥持續3天後第21裝甲師才接到出擊命令,當時的德軍第21裝甲師是德軍距離前線最近的裝甲力量。當時德國還有3個精銳裝甲距離德國諾曼第不過一天的路程,一個德軍精銳黨衛武裝力量第12黨衛軍裝甲青年師,2個是德國國防軍滿編的116裝甲師,國防軍精銳的130重裝教導師。

然而在盟軍登陸的第一天反擊的命令卻遲遲沒下達,21裝甲師的師長還不見蹤影,還是德國國防軍84軍長,馬爾克斯親自對21裝甲師下達出擊郊外的命令。然而在等待了整整一天的第12黨衛軍裝甲青年師,卻在安耐不住了,6月7日黨衛軍第12裝甲師就已經到達距離卡昂城以南的150公裡處,掩護了21裝甲師的側翼並與21裝甲師側翼盟軍空降師交上了火,6月8日黨衛軍第12裝甲師才接到正式出擊的命令,在前線死扛2天半之久的21裝甲師第100裝甲團被打殘,只能邊打邊撤,德國716步兵師,殘部配合掩護第100裝甲團後撤隨後參加了卡昂會戰,當21裝甲師撤回到卡昂時,第12黨軍衛軍裝甲師2個裝甲團擲彈已經在卡昂城完成布防,21裝甲師的敗退導致,黨衛軍12裝甲師第12裝甲坦克團的側後翼暴露出極大空缺讓英軍50步兵師有了可乘之機,而然英軍第50步兵師的包圍很快被在6月9日趕到戰場增援的130年教導裝甲師狠狠咬了一口只能被迫撤退,在混戰中130年教導裝甲師跟英軍第8裝甲師展開了短暫的交手不分勝負,卡昂城的血戰在6月10日拉開序幕,3個裝甲師集合卡昂。

21裝甲師守衛卡昂左翼和716步兵師殘部組成一個戰鬥群,,黨衛軍12裝甲師和組成正面防禦力量,130教導裝甲師在右翼於916海防師殘部和352步兵師殘兵組成右翼防守力量,此時黨衛軍重裝甲營快要到達卡昂。6月13日的三天防守卡昂的德軍三個裝甲師都陷入苦戰,面對源源不斷的盟軍士兵潮水式的進攻黨衛軍12裝甲師損失極大。這時急需援軍而116裝甲師,卻在前往支援卡昂的路上遭到了盟軍的阻擊不能前進。德國116裝甲師當時是諾曼第前線最弱的一支裝甲部隊,全師坦克才90多輛,但如果當時116裝甲師能及時趕到的話可能德軍反擊成功率會更大一些。

當天雖然堅守卡昂的德軍部隊等不到116師裝甲師支援,但被譽為戰場的及時雨的,黨衛軍米歇爾•魏特曼的101重裝甲營卻及時趕到了,德國黨衛軍101重裝甲營當時在東線幾乎讓蘇軍聞風喪膽該裝甲營當時戰績超過一個裝甲師的單位。6月13日黨衛101重裝甲師37輛虎式坦克一到卡昂外圍就打一個漂亮的伏擊戰。當時英軍第7裝甲師和一個步兵團正向著德軍130裝甲教導的方向的陣地前進,而到達郊外森林中的101ss重裝甲團正在修整。米歇爾•魏特曼當時駕駛的虎式坦克剛到卡昂郊外就拋錨了,說來也巧米歇爾•魏特曼換坦克時發現遠處英軍第7裝甲師正在向卡昂進發,當時米歇爾•魏特曼,目測一下敵人的距離大概是一千米的距離,隨即向上級匯報。當時德國的虎式坦克有效打擊距離為1600米,就是1.6公裡,當時101ss重裝坦克團,只有25輛虎式隨時可以參加戰鬥,隨即調轉炮塔,向英軍阻擊。

一名在戰鬥倖存的英軍坦克炮手在日記中是這樣描述6月13日當天的戰鬥:「6月13號進攻的命令已經下達我和指揮官都興奮不已,對於新兵來說能參加這場戰鬥十分榮幸,然而那天的經歷讓我對戰爭的憧憬陷入恐懼。當時我們即將到達德軍防守卡昂的右翼,我們這次行動是突襲行動,然而距離進攻地點還有10公裡處我們隊形遭到突然猛烈的打擊,打擊的10分鐘裡我們亂成一團,不知道炮彈從哪裡打過來,等我們清楚以後我們已經有11輛坦克被德軍擊毀,我的連長的坦克在我面被德軍虎式坦克直接打爆頓時一片火海,往往一次爆炸聲後天空就落下無數殘肢斷臂。」 英軍第7坦克師隨後的部隊趕到對歇爾•魏特曼重裝甲營發起圍攻,混戰中英軍在損失十多輛坦克。此時的戰鬥讓130教導師有所察覺,急忙向英軍發起主動出擊壓迫英軍,最終英軍吃大虧無奈 只能後撤避免被夾擊。


在卡昂3個月的血戰中,面對盟軍200多萬人,德軍一共投入了10個裝甲師,分別是第2裝甲師,第21裝甲師,第116裝甲師,第10黨衛軍裝甲師,第12黨衛軍裝甲師,第2黨衛軍裝甲師,第9黨衛軍裝甲師,第一黨衛軍裝甲師,第二黨衛軍裝甲師,「勒爾」裝甲師,還有第第503重型坦克營,654重殲擊營,101黨衛 軍重裝坦克營,第第17SS裝甲擲彈兵師,和第33坦克團。共計1500多輛坦克參戰,10個裝甲師都受到毀滅性打擊,卡昂之戰結束後德軍敗退時只剩下了74輛坦克。

卡昂城戰前7萬平民戰後不到2萬人超過4分之3的法國平民在戰場血戰中喪生。如今法國的卡昂人口超過了10萬人口增長的速度可謂十分緩慢,卡昂人最喜歡中國的名牌女鞋,跟中國貿易往來十分頻繁。

相關焦點

  • 二戰1944年6月諾曼第戰役,為什麼德國最終慘敗
    716師在線抵抗盟軍的3天受到重創,隨後被德國21裝甲師解救,後跟隨德國21裝甲師防禦卡昂,1944年7月防守在卡昂一線德軍在盟軍的猛烈的進攻下即將崩潰,一名716步兵師義大利籍貫下士軍官在日記中這樣講述當時卡昂前線戰場的殘酷
  • 二戰諾曼第戰役美軍眼鏡蛇行動德軍第77步兵師戰鬥群的成名之戰
    1944年6月10日,德國第77步兵師只剩下不到3000人到達德軍萊塞小城一帶的防線,在跟243步兵師,和91步兵殘部並肩作戰了10天後,243
  • 諾曼第登陸的6支盟軍部隊
    一、走向諾曼第:戰爭態勢和戰役準備 1、戰爭態勢 1.1 1941年12月美國對日本宣戰,加入二戰。前期將主要精力投入太平洋戰場,對日作戰。中途島戰役後,遏制了日軍進攻,開始將目光投向歐洲戰場。 1.2 決意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減輕蘇聯壓力。
  • 德國21裝甲師,352步兵師經歷了整整三天的絕望後終於,看到希望
    戰績如下:東非防守戰中重創英軍第7裝甲師,1942年6月20日早晨6時,德軍以第21裝甲師為先導,在第15裝甲師的支援下,協同義大利部隊對託布魯克展開總攻。經14小時的戰鬥,要塞司令、第2南非師師長克洛普將軍下令投降,這個曾被譽為"不屈的要塞"在一天內便落入隆美爾之手。還有最經典的一戰發生在1943年4月末隆美爾曾親率第21裝甲師取得凱塞林山口之戰。在次傳奇第21裝甲師的最後一場勝利。
  • 西線風雲:諾曼第登陸
    實際上,1942年英國人完全可以開闢西歐戰場,因為當時的德國精銳部隊都在東線和蘇聯玩命。德國一共304個師,其中179個師布置在東線,佔總部隊的60%,而西線只有60個師,只有東線的三分之一。當時大西洋壁壘也只是個空殼子,軍事設施幾乎為零。只要有美國的幫助,穿越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完全沒有任何障礙。
  • 激戰卡昂機場:諾曼第登陸中一整月的拉鋸
    卡昂機場,也就是卡爾皮屈埃是法國在二戰前匆匆修建的,1940年法國戰敗之後,這裡為德軍所用,德軍增建了新機庫,把跑道延長至2.3千米。
  • 諾曼第登陸二十世紀最大規模的登陸戰
    進攻諾曼第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空降作戰、大規模的空中轟炸。而兩棲登陸戰則在1944年6月6日早上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樸茨茅斯。諾曼第戰役持續了超過2個月,最終,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並在1944年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結束諾曼第戰役。
  • 《軍人志》鐵甲先鋒陷樹籬:1944年6月維利耶爾突出部之戰(上)
    美軍除了遭到頑強難纏的德國守軍節節阻擊外,還受到諾曼第戰場上特殊的樹籬地形的阻滯,這種天然與人工結合而成的防禦屏障明顯增加了美軍取得突破的難度。1944年6月底,初出茅廬的美軍第3裝甲師奉命向聖洛以北的維利耶爾-福薩爾小鎮發起進攻,消除德軍在此扼守的突出部,打開通往聖洛的大門,而他們的對手就是曾在奧馬哈海灘上給盟軍造成D日最大傷亡的德軍第352步兵師。
  • 玩過《使命召喚 二戰》,來聊聊歐洲西線戰場的那些戰役
    為了讓盟軍能夠建立一個穩固的立足點,「海王星行動」便成為了「霸王行動」的第一步,而這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於1944年6月6日展開的諾曼第登陸(D-Day)。根據D-Day博物館中所述:盟軍使用的行動代號是指具體軍事行動的規劃和執行。霸王行動是盟軍進攻西北歐的行動代號。海王星行動被稱為霸王行動的突擊階段。
  • 二戰美國人的最經典的一役,突出部戰役德國第二帝國裝甲師的絕唱
    1944年1944年12月16日晚,啊登寂靜的森林突然傳來坦克轟鳴聲,美國大兵從睡夢中驚醒,隨之是德軍2000門火炮炮彈迎面打來,德軍當晚出動24
  • 「沙漠之狐」——德國陸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
    埃爾溫•隆美爾1942年時候的隆美爾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1944),德國陸軍元帥,是德國極少數以中產階級出身以及未進入過參謀學校而獲此頭銜的軍人,史稱「沙漠之狐」。
  • 二戰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德軍77步兵師,慘烈突圍師長戰死幾乎團滅
    諾曼第戰役打響時,德軍的77步兵師,一直在91步兵師,243步兵師,和703步兵師的後面,瑟堡被圍之時,77步兵師是唯一在包圍圈以外,隆美爾得知
  • 諾曼第登陸:歷史上最大的兩棲登陸戰
    諾曼第登陸,是二戰盟軍在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代號"霸王行動"。到7月24日,雙方約有24萬人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4萬人。至此,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二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德軍:大西洋壁壘、隆美爾蘆筍】為抗擊盟軍在西線登陸,1942年希特勒下令從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構築由1.5萬個堅固支撐點組成的防線,就是大西洋壁壘。
  • 二戰時期的德國傘兵部隊,諾曼第1944年,德國第6傘兵團
    說到二戰傘兵部隊1944年,盟軍的傘兵空降部隊,在諾曼第戰役中,美軍和英軍都有空降部隊,並且在戰鬥中大出風頭。
  • 再次登陸諾曼第 找尋七十一年前的二戰記憶 全球GO
    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是「霸王行動」(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第。
  • 諾曼第登陸:你可能不知道的10個秘密
    1944年6月6日清晨,十餘萬盟軍先頭部隊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法國諾曼第海岸。代號「霸王行動」的諾曼第戰役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登陸戰役,它使二戰的態勢和走向發生根本性變化。此後,盟軍勢如破竹,開闢歐洲大陸第二戰場。11個月後,希特勒的納粹德國被擊敗,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 諾曼第登陸為什麼會選在1944年6月6日?
    摘要:1944年6月6日諾曼第登陸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戰役,
  • 關島戰役: 日軍幾乎全軍覆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日本總共發生了兩次關島戰役。其中第一次發生在1941年,第二次發生在1944年,兩次共間隔三年時間。
  • 情報分析案例之諾曼第
    德國空軍情報部門一位負責人認為,德軍諜報局提供的人力情報「幾乎是在開玩笑」,說這些材料的價值遠遠比不上無線電偵察、戰俘審訊和敵方的報刊。所以,倫內還是更信任通信偵察團。在西線,具體負責無線電偵察任務的是第五通信偵察團,第五團包括三個通信偵察營和四個固定監聽站。
  • 二戰1944年12月16日阿登戰役,德國第二裝甲師的最後突擊
    1944年12月希特勒計劃已久,阿登戰役即將打響,德國黨衛軍「帝國」裝甲師從東線調到西線加入了這場歷史上的著名戰役,黨衛軍「帝國」裝甲師是當時全世界公認精銳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