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員公海遇險,海上空中救援

2021-02-06 Seaman Crew


1月10日下午,一架救援直升機飛抵澳門以南約100海裡公海海面,懸停在一艘貨輪之上,一場海上空中救援隨即展開。機上兩名醫生「從天而降」,救起一名受傷船員後,直升機調轉方向,載著受傷船員向深圳飛去。

到底怎麼一回事?這得從一通求助電話開始說。

1月10日下午3時,中信海直救援值班室接到緊急求助電話。一艘剛剛由深圳蛇口碼頭出發的貨輪,在途經澳門海域時因風浪過大,船體突然發生傾斜。貨輪上一名船員猝不及防摔倒,頭部與船體發生猛烈碰撞,大量出血。隨船醫生立即對受傷船員進行了緊急現場處置,但因傷情嚴重,需要馬上轉移回陸地醫院進一步救治。

隨即,貨輪船長向地面發出求助,希望能派遣醫療救護船隻趕來進行救援、轉運。但由於貨輪已開航一段時間,距離港口較遠,船隻趕來救援所需時間過長,無法及時對傷員進行救治。

隨後,船長馬上與中信海直取得聯絡,希望可以派遣一架醫療救援直升機趕來緊急救援。


接到貨輪求助,中信海直應急救援中心啟動緊急響應,地面指揮、機組人員、醫療人員組成了救援小隊。接到求助30分鐘後,起飛前的各項準備以及消殺、防疫工作全部完成,螺旋槳開動,兩名來自經緯航空醫療的急救醫生隨機起飛。

起飛28分鐘後,這架「A332美洲豹」海直直升機到達貨輪上空。機艙門打開,鋼索放下,兩位醫生及救生員索降至貨輪甲板,而傷員也已被運至甲板等待救援。

根據甲板條件和傷員情況,直升機現場指揮官決定使用直升機絞車救援。已到達甲板的兩位醫生和救生員立即對傷員進行固定,絞車手隨後拉升絞車將救生員、傷員、醫生依次拉升回機艙內。


當天18時05分,直升機載著傷員降落在海直基地,海直經緯救護車早已準備就緒。深圳交警鐵騎在前方開路,救護車拉響警笛,僅用時10分鐘,就將傷員送至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此時,北大深圳醫院急診綠色通道已開啟,救護車一到,立即與急救醫生進行交接。

目前,傷員生命體徵平穩,正在繼續治療中。

      如需船員服務和諮詢,請關注公眾號與視頻號後,即可諮詢查詢↓↓↓


相關焦點

  • 小艇海上遇險緊急呼救,沒想到竟等來一艘「龐然大物」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奧斯卡級巡航飛彈核潛艇是俄海軍的一種殺手鐧武器,但這型核潛艇扮演起救援船,場面就頗為友愛了,2014年,俄海軍北方艦隊一艘奧斯卡級核潛艇,就曾營救一艘海上遇險的小艇
  • 馬籍拖船臺東外海遇險海空救援11人
    ▲第一三岸巡隊接送船員至隊部休息安置,並提供熱粥、早餐、熱水及休息室。
  • 救援場面堪比大片!浪高4米,滄州海域一油船失去動力,隨時傾覆......
    這時,「鷺盛白2」油船的船尾部分已經沉到海平面以下,6名船員都聚集在船樓處焦急地等待救援。「風雲」艦一邊派出救援小組尋找最佳救援時機,一邊通過電臺不斷喊話,安撫遇險船員情緒。同時,指揮員結合現場情況,制訂了兩種緊急救援方案。一種方案是,海警備好救生圈、軟繩等急救設備,然後讓遇險船員跳水,再將他們救起。由於海浪很大,這種方案的危險性很高。「風雲」艦指揮員多方考慮後,放棄了這一方案。
  • 突發 | 2艘油輪被襲擊,爆炸起火,船員棄船!
    目前美國海軍和伊朗方面分別表示對兩艘油輪的船員進行了救援。在美伊關係如此緊張的時刻,美國和伊朗方面的表態使油輪遇襲事件變得撲朔迷離。總部設在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發言人Joshua Frey表示,他們分別於早上6點12分和7點左右收到遇險信號。目前美國海軍已經在這一區域並進行救援。
  • 【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 參照世越號模擬救援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和大陸海上搜救中心合辦海上聯合搜救演練,今天下午1時登場,以韓國世越號事件為參照,模擬執行「小三通」客船救援與傷員轉移,實施海上人命救助和搜救。臺灣「海巡署」表示,「2014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藉由海上實際演練,整合兩岸海難搜救資源,共同維護臺灣海峽航行安全及海洋環境,演練由大陸海上搜救中心主辦,「海巡署」協辦。「海巡署」說,演練有三大主軸,包含兩岸共同策劃參演、演練內容具實質意義、同臺指揮和觀摩及演練。
  • 18年6月馬士基航運旗下船舶在義大利公海救起113人
    6月21日晚,在收到義大利羅馬海上救援協調中心發出變更航線以協助搜救行動的請求後,馬士基航運旗下的貨櫃船「亞歷山大·馬士基」輪(Alexander Maersk)於中歐時間6月22日凌晨4:30左右在義大利公海救起
  • 【事故】兩艘油輪在阿曼海爆炸起火44名船員獲救丨海員之家
    目前美國海軍和伊朗方面分別表示對兩艘油輪的船員進行了救援。在美伊關係如此緊張的時刻,美國和伊朗方面的表態使油輪遇襲事件變得撲朔迷離。總部設在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發言人Joshua Frey表示,他們分別於早上6點12分和7點左右收到遇險信號。目前美國海軍已經在這一區域並進行救援。
  • 海洋科普 | 臺媒稱大陸運砂船澎湖外海翻覆9人落海,AG600成功進行海上首飛
    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上午9時28分許,AG600飛機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飛行約28分鐘後順利抵達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10時14分,AG600穿雲破霧輕盈入水,平穩地貼著海面滑行,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一氣呵成;10時18分許,AG600再次迎浪騰空,直插雲霄,圓滿完成海上起飛。
  • 乘客在豪華郵輪上突發疾病, 新加坡空軍冒惡劣天氣火速救援全過程~
    接到求救之後,空軍立即派遣直升機和醫護人員前往郵輪所在的公海領域,將遊客接回市區醫院搶救。2日傍晚,新加坡空軍部隊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視頻,就是講述了在元旦當天發生的這起緊急救援事件。新年第一天,新加坡遭遇幾十年未遇的大雨,海面上還有陣陣大風,天氣狀況十分惡劣。
  • 救援奇兵!他們上天能跳傘,下海能潛水……
    「一艘漁船在某海域『傾覆』,命你部迅速前出救援!」接到指令後,直升機騰空而起,直飛目標海域展開搜救。初秋時節,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航空救生分隊一場實戰化航空救生演練就此拉開序幕。「航空救生『快』是第一要義,我們早到一秒,遇險者生還的機率就增大一分。」航空救生分隊分隊長韓春說,擔負值班任務的救生員24小時備勤,始終保持時刻準備出動的戰鬥狀態。
  • 為救生艇插上翅膀,小談各國空投式海空救援設備(蘇聯篇)
    在通過救生艇上搭載的雙向求生無線電確認所有遇險人員都已安全登船後,機組將切斷遠程遙控,將救生艇交由遇險人員自行操縱,同時告知距離他們最近的海岸或救援船隻的方向。600至1500米的空中離開An-12PS的貨艙。
  • 萬噸貨船在東海失蹤,載有43名船員和5800頭牛,日本緊急進行救援
    據悉,日本海上保安廳此前聲稱一艘載有43名非日本籍船員,以及約5800頭牛的貨船,在東海海面上正常行駛之際,突然失聯。隨後日本自衛隊就派出大量人員進行搜救工作,其中還包括一架P-3C反潛偵察機在空中進行勘測,以便海上救援隊可以順利施救。
  • 船隻起火救起5名船員:原來是在走私毒品...
    據悉,美國海軍巡邏艇 「USS Sirocco」號在阿曼灣發現一艘燃燒的船隻,並從船上救出五名船員。
  • 北部灣海域颳大風致4艘釣魚船23人遇險 仍有4人失聯
    受此影響,在廣西北部灣海域先後有4艘釣魚船因風浪大遭遇險情,導致23人遇險。目前,其中3艘船共19人已被安全救起,還有1艘船及船上4人處於失聯狀態,目前海事部門仍在緊張搜尋中。3月30日00:23,北海海上搜救中心接到報警,2艘無名釣魚船在北潿油田鑽井平臺附近海域因風浪大被困,船上共計13人遇險。
  • 彭于晏領銜救援小隊,2021年大年初一《緊急救援》
    林超賢這次將鏡頭對準了海上救援隊。先簡單科普下海上救援隊:自1951年8月24日中國救撈系統成立以來海上救援隊始終以拯救生命為己任。共救助遇險人員8萬名以上。遇險船舶5000多艘。稱得上當之無愧的「海上守護神」。
  • 空中救援:救護直升機及其救護體系
    美軍專為海上救援研發了 CH - 46E「海上騎士」,該機由於採用了縱列式布局,具備優異的海上抗側風能力,是現役最適合進行海上救援的直升機之一。瑞士裝備現狀瑞士在裝備的阿古斯塔公司生產的 A109K2 和歐直生產的 EC - 145 直升機上裝備了手術單元、護理單元以及其他先進的機載醫療器械,為醫護人員實施空中緊急手術提供了技術條件,因此這些救護直升機又被患者叫做「空中特護室」。
  • 船員剛獲救,貨船即沉沒
    (新民晚報/新民網 記者 陳浩 通訊員 郭餘供圖)7月1日晚上18時40分許,一艘滿載黃沙的貨輪在東海舟山黃龍島附近海域觸礁沉沒,所幸4名船員已先一步被海上搜救志願者「海港30輪」的船員救起,沒有人員傷亡。
  • 波西米亞互動利用VBS4平臺推出虛擬實境空中救援訓練系統
    BISim的VBS4和VBS Blue IG為他們的全球培訓學院開發虛擬實境集體船員培訓(飛行員/副駕駛員和船員),搜索和救援,炮兵,精確射擊技術和戰術培訓系統。優先級1空中救援(P1AR)當前為許多國內組織(包括美國海岸警衛隊)進行搜救(SAR)吊裝操作的培訓。P1AR還為多個歐洲MOD機構培訓戰鬥搜索和救援(CSAR),航空炮和精確槍法。P1AR在亞利桑那州的梅薩和法國的波爾多設有兩家世界一流的搜索與救援/戰術培訓學院(SART / T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