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自研洲際飛彈為何發射車卻需進口?全球曾只有一個國家能造

2021-02-25 彼岸超越者

中國在軍工出口方面限制相當寬鬆,目前已轉讓的最先進技術之一,當屬向白俄羅斯轉讓的A200遠程火箭炮技術,稱為:「波羅乃茲」。關於這個轉讓項目,讓許多人感覺很是奇怪,中國與白俄羅斯的關係似乎不是非常密切,白方卻以前所未有的優惠待遇,不僅是完全轉讓,還可以追加後繼的技術,比如:M20,更擁有對外出口權,等於可以與我們搶市場。

A200

還有一點,這款遠火連我軍自已都沒有列裝,為何技術卻完整轉讓給白俄羅斯?其實,原因很簡單,白俄羅斯方面對我們也一樣大方,轉讓了多項先進技術給中國,其中之一:重型軍用越野卡車技術,目前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我軍的各個領域,主要用於東風飛彈發射車,至於在民用市場也有不小的份額。

A200

中國能自研洲際飛彈,為何發射車卻需進口?沒錯,看似簡單的發射車,確實為高技術,當年全球曾只有一個國家能造,那就是白俄羅斯,僅由明斯克重型車輛廠生產。到目前為止,美歐國家,則由需求與理念問題,至今沒有形成類似產品的生產能力。全球也只有三個國家可以實際生產,一個是俄羅斯,近年才利用擁有許多配套企業的關係,也組建起自已的重型車輛生產線,另一個是中國。

以前用拖車

直到上世紀70年代我們才第一次接觸到這一技術,當時從埃及獲得一輛MAZ-543飛彈車,後來隨著我軍試圖發展機動發射能力,從80年代開始研發自已的產品,但是性能並不理想,尤其是更重型的車輛技術掌握不了,比如:8軸車,故而早期的東風31飛彈只能算是拖車發射方式,後來才有了從白俄羅斯引進的相關技術,這才實現機動發射的要求。

早期的發射車

也許我們自已努力下去,也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所需的時間與成本將相當高。重型軍用越野卡車雖說為卡車技術的一個衍生品,但是其要求過高,不是簡單的放大一點的問題,即要求有相當的載重能力,又要求有相當的機動性,尤其是越野條件,那麼造成的後果就是技術上的複雜性,白俄羅斯之所以能掌握這一技術,屬於長期大量試驗的結果,在研發早期投入相當大的精力,故而解決起來已有相當的經驗。

國產品

我們直接從白俄羅斯引進技術,實際可以大大加強相關項目的研發進度,否則真要花費不少。再加以自身的不斷努力,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了相關的技術,形成自已的重型軍用越野卡車系列,現役東風31AG飛彈,以及東風41飛彈都可以使用國產車輛進行機動與發射,具備了極強的戰場機動性。

巴鐵也在用

如今不僅具備滿足了我軍自用的需求,而且還可以出口給了巴基斯坦等幾個國家,成為國際市場上,少量可以供應此類產品的國家。

相關焦點

  • 為何說原子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能造,沒有美國
    不過法國人馬塞爾·比希開發了一個製造原子筆工藝流程,這讓原子筆的成本大大降低,在價格的攀比當中,由原來的10美元,下降到了10美分,每天將近有數百萬支的原子筆流向市場。繼中國之後,日本也開始生產原子筆,日本也是銷量原子筆最多的國家之一,僅僅一年就要消費4億支,但日本正處在戰後經濟恢復期,價格高昂的原子筆,他們用不起,於是日本人就自己造。
  • 東風-41飛彈發射車不再靠進口?改用山東泰安的國產車了!
    上世紀90年代初,泰安特種車研發出了TAS5380重型特種車,該車享有中國越野汽車史上「四個第一」的美譽,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型全面通過國家汽車試驗場綜合性能試驗和可靠性試驗的超重型越野汽車。第一輛通過國家級鑑定的超重型越野汽車;第一輛通過國家戰略定型委員會正式定型並被定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的超重型越野汽車;第一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重型越野汽車。
  • 洲際飛彈發射一個月後,中國成為了聯合國五常
    五大常任理事國任意其一,對地球上任意一個地方的事務說不,如果其他國家敢亂來,他都有能力能給你攪黃,這才叫常任理事國。所以,雖然1969年中蘇衝突裡,中國再次證明了自己陸軍的實力,但是中國離常任理事國的實力,的確還差了一點。中國軍力的海外投送能力,太弱了。
  • 俄羅斯發射一枚白楊M飛彈需25億人民幣,我國東風41洲際飛彈呢?
    要知道,目前美國在役射程最遠的民兵3飛彈射程也只有12000公裡,所以我國東風41的確堪稱世界領先級。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所以一款性能如此強悍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如果真要發射攻擊的話,發射一枚到底要耗費多少錢呢?
  • 遠方青木 | 洲際飛彈發射一個月後,中國成為了聯合國五常
    五大常任理事國任意其一,對地球上任意一個地方的事務說不,如果其他國家敢亂來,他都有能力能給你攪黃,這才叫常任理事國。所以,雖然1969年中蘇衝突裡,中國再次證明了自己陸軍的實力,但是中國離常任理事國的實力,的確還差了一點。中國軍力的海外投送能力,太弱了。
  • 為何說原子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製造,卻沒美國
    繼中國之後,日本也開始生產原子筆,日本也是銷量原子筆最多的國家之一,僅僅一年就要消費4億支,但日本正處在戰後經濟恢復期,價格高昂的原子筆,他們用不起,於是日本人就自己造。雖說,中國擁有3000多家制筆企業,20餘萬從業人員,每年生產400多億支原子筆,是原子筆第一大國。但一連串值得驕傲的數字背後,卻是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泛濫的尷尬局面,早期我國大部分的原子筆頭,從生產設備到原材料,都要依賴瑞士、日本等國家進口。為了給數百億支原子筆安上「中國筆頭」,國家早在2011年就開啟了這一重點項目的攻關。
  • 全球覆蓋的洲際飛彈到底能打多遠?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國洲際飛彈打多遠雖然全球能自主研發製造洲際彈道飛彈的國家不多,但中國就是其中一個。
  • 連續35次發射成功,日本火箭逐步軍用化,與洲際飛彈相差無幾
    H2A運載火箭的近地運載能力超過15噸,地球同步規定運載能力也能達到6噸,技術指標遠高於普通彈道飛彈,完全可以搭載多枚彈頭,搖身一變成為洲際彈道飛彈。XASM-3反艦飛彈日本的火箭技術已經非常紮實,H2A運載火箭已經連續35次成功發射,成功率達到97.5%,在全球範圍內都屬於一流水平
  • 世界最大公路機動洲際飛彈誕生,11軸發射車,射程覆蓋美國全境
    除了此前外界已經見過的「火星」-15洲際飛彈之外,還展示了兩款全新的飛彈:一個是北極星-4A潛射彈道飛彈,一個是使用11軸的TEL(運輸-起豎-發射)三用車運載的更大型洲際飛彈。另外兩款最先進的固體洲際飛彈,大家想必都知道,那就是俄羅斯的「亞爾斯」(白楊-M的新改型)和中國的東風-41,這兩款飛彈都是採用的8軸發射車。採用如此之大的11軸發射車,只能說明這款飛彈重量和體積之龐大。由於目前還不知道具體的名稱,故暫且以「火星」-16稱之。在閱兵解說中,主持人將這一飛彈稱為「大型戰略核力量」。
  • 24顆衛星將全部到期,全球第二大定位系統名存實亡,只有中國能救
    據觀察者網報導,由于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的24顆衛星即將到期,全球第二大定位系統其實名存實亡,危急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請求中國幫助。 然而這樣的後遺症就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髮射那麼多一次性衛星,導致這次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出現了大問題,24顆衛星再過幾年即將報廢,這下俄羅斯人慌了,一時間沒有財力物力突然造
  • 當代中國,為何不再直接向太平洋試射洲際飛彈?
    中國火箭軍曾多次在境內試射了,據傳是東風41洲際戰略飛彈。美軍的天基和地基飛彈監視系統,也對這些試射進行了跟蹤和證實。美軍方面宣布:這些試射,大多數是從位於中國山西和東北的飛彈基地發射,彈道由東向西,彈頭的落點在中國新疆的沙漠地帶。美軍曾經觀察到兩個分飛彈頭同時在飛行,同時宣布中方的部分新型洲際飛彈是從鐵路上發射的。
  • 洲際飛彈發射成本對比:美國2億,俄羅斯2.5億,中國呢?
    前段時間朝鮮閱兵,新式洲際飛彈作為壓軸最後亮相,讓全世界為之震驚 。洲際飛彈確實是一個國家的利器,沒有他就挺不直腰杆。所以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一個國家而言都是具有非常強大衝擊力的。僅僅是發射成本, 飛彈不能單獨發射,所以就需要建造供飛彈發射的發射井和發射車,再加上需要矯正彈道的衛星系統和各種地面上配合的設施。並且各種飛彈後期的保養與維修費用也是非常昂貴的,這些加起來就將近三億美元。民兵洲際飛彈省錢主要是省在他的製造上,他的設計結構都比較落後。所以沒有近年來研製出的洲際飛彈的成本高。但製作出一枚,也將近兩千萬美元。
  • 為什麼中國發射洲際飛彈都要飛越北極圈,不走太平洋,會被俄羅斯攔截嗎?
    如果這樣打,從中國東北跨越北極圈打到美國舊金山,只需要8000公裡左右的射程。從環渤海地區打到美國東海岸的華盛頓,也只有11000公裡射程。從大西北的飛彈基地打到美國華盛頓,還用不到11000公裡。這個跨越北極彈道的原理,就跟中國的民航客機飛美國的航班,都是跨越北極圈是一個道理。因為地圖欺騙了我們,從中國去美國,走北極才是捷徑,跨越太平洋反而是繞遠了。
  • 圍剿不成,反倒逼出一個中國智造,可還行?
    第一次是遇到了上世紀冷戰中的蘇聯,其GDP的巔峰值曾達到過美國的60%;第二次則是1995年前後的日本, 該年GDP將近佔到了美國的70%。如今,這兩位曾經的「世界老二」,一個早已解體,另一個則多年停滯。美國經濟全球老大的地位一時全球無兩,直到遇見了21世紀的中國。2020年,美國的GDP約為20.64萬億美元,中國的GDP約為15.82萬億美元,中國GDP佔到了美國的76.6%。
  • 其恐怖程度超乎想像,為何全球只有中國有氫彈?
    氫彈目前構型有兩種,一種為美國構型,這種構型俄羅斯和英國也採用了這種構型,而另一種就是中國的「于敏」構型,這種構型採用內爆式,在材料的使用率上有更好的能佔比,同時在引爆時,還可以釋放出更多的能量,說通俗一點就是,同樣的材料,
  • 能讓美軍這樣的國家屈指可數,我國就算一個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網站日前發布消息稱,美國空軍一架B-1B轟炸機在8月中下旬成功發射了第一枚戰術遠程反艦飛彈(LRASM)。
  • 朝鮮發射洲際飛彈:半島局勢路在何方?
    邱震海:過去美國人說兩個底線是不可突破的,第一個是核試驗,第二個是發射飛彈、發射洲際飛彈。現在核試驗沒有做,洲際飛彈發射了,今天在我們節目播的時候都已經是12號了,你看他們都發射8天了,你們也沒有任何舉動,給他們暗示以後還可以繼續發射。方恩格:它這次發射的飛彈,到底它的科技能力有多強我們還不知道,美國情報部門還在評估當中。
  • 能造5代機,卻造不了空空飛彈?韓國為何要從美國進口115枚AIM-9X空空飛彈?
    此次韓國購買的AIM-9X Block II這筆合同比較有意思,畢竟出口對象是出了名的韓國,一個正在造五代機的國家,竟然連空空飛彈都生產不了?但實際上,韓國確實造不出堪用的空空飛彈。注意,這裡不是說韓國造不出空空飛彈,而是說韓國造不出堪用的空空飛彈。什麼是堪用的空空飛彈?首先,飛彈本身的性能要合格,其次,自己空軍的戰鬥機要用得上這些空空飛彈?
  • 印度接收最新美式裝備,全世界目前只有一國家能造,隨時能上高原
    印度空軍購買這款直升機實際上還是提升部隊的運輸能力,並且和之前進口的M777型榴彈炮搭配使用,這種組合能在極大提升作戰能力的同時保證一定程度上的快速突擊能力。實際上,CH47F一開始研發就是為了執行突擊任務使用,因此美軍這款戰機實際上主要是為了執行突擊任務,因此CH47F研發初期就考慮的了在戰艦上以及各種狹小地區執行立體突擊任務,從設計上這款戰機就沒有採用一般直升機常有的模式,而是選擇了縱列雙旋翼的結構保證載荷和體積,對於印度來說,這款戰機實際上非常適合在山區使用,尤其是可以吊裝超輕型榴彈炮和裝甲突擊車的設計更是相當完美。
  • 繼樂視,蘋果造車後,網傳小米確定造車並視為戰略決策,小米到底有沒有實力?
    一位知情人士稱,小米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消息一經發布,小米集團當日港股快速拉升,現漲近11%,市值重回8000億港元關口。而在當日早盤,小米還曾一度下跌4%。毫無疑問,網際網路親自下場造車已經成為抬升股價的「靈丹妙藥」,前有國內三大巨頭蔚來、理想、小鵬也相繼登陸美股,勝利會師美國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