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經濟發展水平為南亞地區最低

2022-01-11 外貿發展局

 

       巴基斯坦《論壇快報》8月8日發表評論文章,稱巴基斯坦上財年取得4.7%的GDP增長率,儘管政府對此表示滿意,但該年度南亞地區緬甸GDP增長率高達8.6%,不丹8.4%,印度7.5%,孟加拉國6.6%,均高於巴基斯坦。

報導稱,緬甸歷史上長期閉關鎖國,但自2013年施行「經濟社會改革框架」以來,經濟表現遠超巴基斯坦,其發展經驗值得同年上臺的本屆政府學習借鑑:

一、 實行對外開放,融入國際市場。3年來緬甸國際貿易佔GDP比重由37%提升至47%,而巴基斯坦則由33%下降至28%。

二、堅決推行稅收體制改革,降低國際貿易稅率。緬甸是東協自貿區成員國,對該區域93%的進口產品免稅;而巴基斯坦則不斷取消免稅進口產品,雖然關稅收入增長32%,但導致其出口減少和經濟更加孤立。

三、充分吸收外資,拉動國內產業發展。緬甸上財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總額達94億美元,而巴基斯坦由於不斷出臺產業保護主義政策,吸引外資持續下降,上財年僅約10億美元,無法起到經濟促進作用。

總體來說,本屆政府的民族主義經濟理念已經使巴基斯坦經濟孤立於周邊和全球經濟,而其他南亞國家正致力於實現區域和世界經濟一體化。巴基斯坦亟需正視其所謂經濟成就,轉變經濟政策,才能避免成為南亞地區最貧窮的國家和被周邊國家遠遠甩開。

資料來源:駐巴基斯坦經商參處


相關焦點

  • 論南亞地區社會衝突的特點與根源 ——以巴基斯坦為視角
    南亞地區正經歷著某種程度的帶有極端色彩的宗教復興運動。每當我們問及為什麼會存在相互仇恨甚至兵戎相見時,答案總是與恐懼有關。那些生活在社會邊緣和感覺政治、經濟權利被剝奪的人一旦佔據了社會的絕大多數,就會導致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活動成為政治化的常態。這種權利的「相對剝奪感」把穆斯林佔多數的巴基斯坦引入了一個周期性的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活動時期。
  • 地圖看世界;世界三大經濟中心之一東北亞、最貧窮地區之一南亞
    (世界燈光圖)當前東北亞地區是亞洲經濟與文化最發達的區域,和歐盟,北美一起並列為當今世界最發達的三大區域。南亞區域內的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裡蘭卡、尼伯爾、不丹和馬爾地夫,此外緬甸、中國西南在文化上亦受到南亞影響很大,所以有時亦被納入南亞的範圍。
  • 安高樂:南亞東南亞及西歐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及地區特點
    各個地區的恐怖主義有著不同的特徵,南亞既是恐怖主義的重災區,又是恐怖主義的庇護所,恐怖主義以跨境襲擊居多;東南亞地區以「伊斯蘭祈禱團」為主體的恐怖主義組織與南亞的「基地」組織相比結構較為鬆散,多以西方人出入的景點、餐館和酒店為襲擊目標;西歐的恐怖主義大多數都在首都或者重要國際組織所在地發動襲擊。本文擬從三個部分進行考察:第一部分對恐怖主義的歷史進行簡要的回顧。
  • 俾路支省投資潛力大,巴基斯坦成立專門機構統籌發展
    烏邁爾表示,為落實總理伊姆蘭·汗關於重視發展俾路支省特別是該省南部落後地區的指示,聯邦政府已組建兩個特別委員會,以統籌制定瓜達爾港和俾路支省的發展計劃。第一個委員會由計劃發展部計劃委員會副主席穆罕默德·詹漢布·汗(Mohammed Jehanzeb Khan)領導,職責是為改善俾省水資源、農業、能源、基礎設施和旅遊業等領域制定具體發展計劃。
  • 巴基斯坦經濟的落後到底是缺少了什麼因素?
    巴基斯坦原為英屬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1947年由於英國實施「蒙巴頓方案」推行印巴分治,巴基斯坦於是成為了獨立國家。獨立後的巴基斯坦一度經濟發展很快,但時至今日它仍然屬於欠發達國家,2019年巴基斯坦的GDP為2782.22億美元,要少於智利(2823.18億美元)略多於越南(2619.21億美元);在2019年世界各國競爭力排行榜上,巴基斯坦名列第110位,與尼加拉瓜、加納、寮國、塞內加爾等國相差無幾。為什麼巴基斯坦至今仍然屬於相對貧窮落後的國家呢?
  • ​巴基斯坦以印度為中心的外交政策的觀念與現實
    某些目標,如生存、主權、領土完整、同其他國家建立友好關係、發展和人民的經濟福利,是所有國家的共同目標。但是,對於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來說,由於其鄰近地區產生巨大的安全威脅,生存和維護領土完整成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另一方面,還有一些更廣泛的目標沒有得到所有國家的遵守,例如在區域或國際一級取得權力,其他國家承認這種權力,以及在該區域的軍事統治。這些利益被稱為雄心勃勃的目標。
  •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影響遍及南亞,為什麼不算世界級的宗教?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尼泊爾,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以及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眾多信徒。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是擁有4億信徒佛教的2.5倍。然而,印度教人口眾多,卻並未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這是什麼情況?
  • 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勢頭向好
    今年早些時候,亞洲開發銀行也對巴基斯坦本財年的經濟增長給出了比較樂觀的估計。根據亞行今年發布的《2021年亞洲發展展望》,巴基斯坦的商業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的第二年開始逐漸恢復,預計2021/2022財年巴基斯坦的GDP增長率將達到4%。
  • 俄羅斯玩轉南亞,關鍵時候向巴基斯坦軍售,讓印度很無奈
    有人說印度本來就是一個原料大國,其實印度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後,發展基礎很好,特別是工業基礎,在亞洲首屈一指,但印度沒能抓住機會發展。當然英國也不可能讓其發展。這就造成了印度工業停滯,導致軍工產業發展也慢。有人說印度是一個「萬國武器博物館」,各國武器都有,其實印度主要以俄制武器為主,也是俄制武器的最大買主。
  • 孟加拉國: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讓印度成為南亞區域霸權?
    印巴分治界線將英屬印度分成2個國家,也將南亞大批穆斯林人口分成3個區塊。在新的南亞次大陸版圖中,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區域裡,伊斯蘭成為最大的少數族群;伊斯蘭為主的印度河流域與孟加拉地區,則成為巴基斯坦。因此,巴基斯坦在建國之初是個擁有2塊國土的異常國家;印度河區域的西巴基斯坦與東巴基斯坦(現在的孟加拉),中間被印度領土隔開,僅靠飛越外國領土的飛機航班連接。
  • 世界新格局——印度、巴基斯坦,南亞國家正如火如荼地拆船
    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南亞國家拆船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土耳其拆船可以拆一些小型船舶、無動力船舶、軍船以及升級為拆一些環保拆船,雖然拆船出價沒有南亞拆船國的價格高,但由於地理位置和政策導向的因素,拆船市場也運行良好。 中國拆船從2018年12月31日開始禁止進口廢鋼船進行拆解。 由於中國進口拆船的關閉,此消彼長,其他國家的拆船必然會壯大或發芽。
  • 「幼象」組織在南亞地區的網絡攻擊活動分析
    相比於早期未成章法的探索嘗試,如今該組織已形成了幾套較固定的工具組合模式,可供在新攻擊節點中部署使用,且攻擊目標也從初期僅為南亞地區開始指向我國境內。這與2013年後「白象」組織攻擊目標重點逐漸從南亞地區遷移至中國有類似之處。總結幼象組織長久以來攻擊向量的首次出現時間和累計樣本數量如下圖,其中除了自解壓誘餌鮮有再現以外,大多手法如今依然保持活躍更新。
  • 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
    1980年宣布三年計劃,使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躍居南亞地區首位。雖然每次的經濟發展計劃都有提到要振興俾路支地區的經濟,但制定五年經濟發展計劃的學者大部分是旁遮普人或者信德人,對俾路支地區的情況根本不了解。再加上戰亂,從1955年至70年代的數次五年經濟發展計劃,都沒有在俾路支地區落實。
  • 援助那麼久,為何仍然發展不起來?
    而這個地處南亞的「老鐵」,除了與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外,還有個共同點常被人們所忽視,那就是中巴皆為有核國家。不過,有了安全保障不代表國家經濟就能騰飛。如今的巴基斯坦依然是一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甚至在南亞國家中也屬於靠後的一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軍武菌就帶你去了解一個真實的巴基斯坦。
  • 「南亞霸主」被嚴重羞辱,「大印度」夢該醒了!
    長期以來,印度視南亞地區為其勢力範圍,對鄰國與其他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耿耿於懷。前不久,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稱,尼泊爾、不丹、緬甸、孟加拉國、斯裡蘭卡和阿富汗需要與印度站在一起,印度應該全力支持這些國家,以應對中國的影響。目前,不丹的外交和軍事事務由印度負責,印度在不丹駐紮軍隊,外交政策上不丹都要請示印度。
  • 印度在南亞霸權對中國的威脅
    南亞七國之中,就實力(人口,面積,經濟,軍事)而言,印度是當然霸主,接受印度單方面援助的國家有孟加拉國,斯裡蘭卡,不丹,尼泊爾,馬爾地夫,印度宣稱這是一種不求回報的援助。巴基斯坦則是印度在該地區的死敵,宿敵。除了巴基斯坦之外,印度最擔心的就是中國對南亞事務介入。
  • 天山編譯·第3期|川普與南亞:巴美關係的政治透視
    自2014年以來,中國對阿富汗的外交政策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充滿活力,旨在幫助阿富汗與其鄰國進行協調,巴基斯坦應該支持這一點。川普對這一政策背後的願景尚未完全表露出來。因此,無論如何,在當前巴基斯坦應該清楚地了解與美國對抗和合作的代價與好處。巴基斯坦政府應該與美國接觸,因為在官方或外交層面完全脫節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但同時,巴基斯坦必須根據該地區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調整其政策。
  • 巴基斯坦首都原來在喀拉蚩,為何遷到伊斯蘭瑪巴德?
    巴基斯坦是個南亞國家,原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根據《蒙巴頓方案》,英屬印度分為印度與巴基斯坦等國。
  • 依靠中國,為何巴基斯坦經濟總是發展不起來?內部原因危害巨大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依靠巴基斯坦復興經濟的承諾,贏得巴基斯坦總理大選,相反,他的任期見證了巴基斯坦全國2億人滑入貧困線以下。巴基斯坦全國貧困率為31.3%; 到2020年中期,這一數字將猛增至40%以上,到現在將進一步增加。巴基斯坦人民的消費成本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結果,市場需求變得疲軟,而通貨膨脹率保持在兩位數。隨著生產成本的上升,企業也遇到了萎縮的市場需求,這增加了巴基斯坦人的困難。
  • 2020年,中國與南亞國家發展關係新機遇
    雙方一致認為,此次會晤為發展國家關係定下了基調。同樣重要的是,此次會晤就解決邊境問題達成了共識。2020年是兩國建交70周年,雙方有意慶祝這個周年節日。總體來說,比較中肯的觀點是:兩兄弟2020年的對華貸款政策將是謹慎的,但並不會有損於發展基礎設施合作,不會影響中國公司在該國經濟中的成長。南亞國家在民族主義標誌下舉行了選舉印度和斯裡蘭卡主要政治事件中的共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