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卡舒吉進入總領館最後畫面。(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10月2日沙特籍專欄作家賈邁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踏入沙特駐伊斯坦堡領館不久,就在總領事穆罕默德·奧塔比(Mohammad al-Otaibi)的辦公室內被殺害,並被肢解。
據土耳其當局掌握的音頻記錄,卡舒吉在遇害前並未接受所謂的審訊,但遭到了侮辱和毆打。當時,沙特駐伊斯坦堡總領事奧塔比也在現場。隨後,奧塔比被要求離開辦公室,來自沙特的解剖和驗屍專家薩拉赫·穆罕默德·圖拜吉(Salah Muhammed A Tubaigy)對其進行了肢解。這一過程持續了7分鐘。
在動手肢解時,圖拜吉帶上耳機開始聽音樂,並建議其他人也效仿。「在我做這工作時我會聽音樂,你們也應該這麼做。」他在錄音中如此說道。
沙特記者卡舒吉現年59歲,為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供稿。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因多次採訪賓·拉登而聲名鵲起。近年來,他對沙特政府的內外政策持不同看法,逐漸與沙特政府對立。10月2日,卡舒吉為了跟自己的土耳其女友結婚,前往沙特駐伊斯坦堡的領事館辦一個單身證明。此後便再未露面。
卡舒吉失聯後第三天,他供職的《華盛頓郵報》專欄非常罕見地開了無字天窗。
圖拜吉是土耳其方面公布的涉嫌參與卡舒吉案的15人「暗殺小隊」成員之一。他們被曝於卡舒吉失蹤當日分乘兩架私人飛機抵達伊斯坦堡阿塔圖克機場,在卡舒吉之前進入了沙特領館。
據《紐約時報》披露,圖拜吉等人入境時,還攜帶了一把骨鋸。
據土耳其自由報每日新聞網(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沙特記者失蹤案中的另一名嫌疑人博斯塔尼(Mashal Saad al-Bostani)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一場「可疑車禍」中喪生。
媒體稱,消息人士沒有透露有關這起交通事故中的任何細節,博斯塔尼在沙特記者失蹤案中的角色尚不清楚。
當沙特籍記者卡舒吉被曝在沙特駐土耳其的領事館內被殘忍殺害並肢解之後,全球在震驚之餘,也紛紛呼籲對此事情進行全面調查。
面對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美國國內輿論巨大,要求沙特方面給出合理解釋。然而,在美國媒體連篇累牘的報導下,美國總統川普一反常態,十分「低調」。
據《華盛頓郵報》10月18日報導,川普身邊的官員和顧問表示,無論是在和沙特王室通電話的過程中,還是在橢圓辦公室內辦公期間,川普總是在尋找保護美沙關係的理由。
起初,川普強調稱,儘管卡舒吉一直住在美國維吉尼亞州並為《華盛頓郵報》寫作,但這位記者是沙特公民——這暗示著即便卡舒吉失蹤了,也不一定是美國的問題。
在15日和沙特國王薩勒曼通電話後,川普又稱,他相信有其他人在沙特王室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了這件事——儘管越來越多外媒掌握的證據顯示,如果沒有33歲的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的直接參與,這起離奇的案件很難發生。
美國當地時間18日,川普再次強調,自己沒有包庇沙特政府,他已要求土耳其方面提供可以證明卡舒吉遇害的關鍵錄音和視頻。川普說相信會在本周結束前得知真相,「如果錄音存在的話」。
與此同時,川普與沙特20多年來的各種商業往來都被翻了出來,問題轉向作為美國總統的川普對國家利益是否忠誠?是否被外國收買在政策上假公濟私?10月16日,川普在推特上憤怒發文自證清白,推文寫道:「有據可查,我在沙特沒有金融利益。凡是認為我在沙特有金融利益的都是假新聞!」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北京時間10月18日,11名美國參議員發表給川普的聯名信,列舉了川普過去和沙特相關的多次交易,要求川普在一個月之內公開所有沙特與川普家族商業利益相關的金融聯繫。
11名美國參議員發表給川普的聯名信
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群的話來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前親赴沙特、土耳其斡旋就是去滅火的,想儘量平息該事件的後期影響。雖然事與願違,但不論出於政治考慮還是個人原因,不難看出川普在沙特問題上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滕建群分析稱,「其實從美國來說的話,民眾的感情對沙特並不是很好,因為我們知道911恐怖襲擊事件當中,19個恐怖分子當中有15個是來自沙特的。所以老百姓對沙特印象並不是很好。」
但是,從國家層面來看,川普上臺以後,實際上是重新回歸傳統的美國中東政策,即依靠以色列、沙特等盟國來推行自己的中東政策。
滕建群說,「川普上臺以後,第一站就是出訪沙特,沙特也非常給川普面子,買了上千億美元的軍火。那麼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的話,美沙關係實際上在川普上臺以後,改變了歐巴馬期間那種冷淡狀態。所以出於地緣政治需要,出於美國國家安全政策的考慮,川普還是在沙特問題上顯得有點睜隻眼閉隻眼。」
(本文綜合:海外網、中新網、澎湃新聞網、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