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那麼多大作戰 目的為何? 效果咋樣?

2021-02-15 海峽新幹線

臺行政機構昨天啟動「紅害減半大作戰」。回顧政黨輪替短短一年多,蔡當局推出多項「大作戰」,包括「搶救『母語』」、「反空汙」、「節電」、「反毒」、「防疫」,及「反紅害」等,都要加上「大作戰」,幾乎是平均每三個月就「開戰」一次。

  

  

不過作戰的戰果如何,也有多寡之別。

蔡英文(右)與「客委會主委」李永得

今年六月中,蔡英文作為來賓參加「講客(客家話)廣播電臺」開播,她在開播時宣示,「搶救『母語』大作戰」已開始。

    

蔡英文當時說,客語是客家人與客家文化的根,當局會全力挺客家,絕不讓客語消失。當局的手段是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公家機關將逐步提供客語服務、中小學也會把客語列必修,如今已在臺立法機構審查。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蔡當局也在整合公共電視臺的資源,包括把客家電視臺重新納入公共廣播集團之中,讓所有語言都能藉由公廣集團的平臺被重視,只不過,公共電視條例的修訂涉及臺立法機構議事進行,何時才能兌現,還有待觀察。

 民進黨曾一力推動廢核   

今年六月蔡當局推動的節電大作戰,要求百貨公司、大賣場、銀行、旅館等二十多類服務業場所,室內冷氣不得低於26度、減少冷氣外洩。而且要進行稽查,從每年稽查三萬家,擴大提高到三萬八千家以上,不改善者,將開罰二萬到十萬元新臺幣。

    

只不過,雖有罰則卻鮮少聽聞有人遭罰;而公家機關更首當其衝成為政策配合的基本單位,比一般民間被要求的不得低於26度還嚴格。不幸的是,今年七月底的和平電廠因颱風倒塌,全臺進入大限電,八月十五日大潭電廠因人為疏失而導致機組停機,兩次的電力缺損讓臺當局推動的節電措施破功,節電造成臺灣社會怨聲四起。

   

 賴清德(左起) 張景森  賀陳旦  李應元昨上午說明空氣汙染防制行動方案

今年四月,時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親自舉行記者會,宣布展開「反空汙」大作戰,包括三年內淘汰二行程機車超過一百萬臺,且當局補助淘汰的機車數量無上限;裁汰一、二期柴油大貨車三年八萬輛;三期柴油大貨車加裝濾煙器,三年補助逾三萬臺。另外,在節能減碳方面會逐步更新火力發電廠等設備,使汙染排放接近天然氣排放標準。

    

後來在賴清德上任後延續政策方向,於是接著推出「紅害減半大作戰」。賴清德主要還針對空汙法提出修正草案,但能否收到成效恐怕也涉及到民進黨能源政策的競合。


2017新世代反毒反詐騙策略論壇    

臺灣的校園毒品問題,被蔡當局列為五大社會安定計劃中重要一環,也是林全時期推動的「大作戰」項目之一。林全當時表示,「反毒經費無上限,該花的沒有限額!」

    

不過,反毒是否有成效?當局做法相較於過去確實有改變,但是否因此能有效打擊毒品泛濫,恐怕還要多加一把勁。

    

今年二月,「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一上任就宣布「防疫大作戰」。他在就職致詞時說,他上任後第一大戰,就是H5N6防疫,宣布成立一級應變委員會,避免疫情擴散,儼然成為林聰賢上任的第一把火。

蔡當局上臺沒兩年,頻頻「開戰」,好戰當然是原因之一,更大的原因恐怕是轉移民眾的視線,一來掩蓋其施政不力的事實;二來也是掩悠悠眾口,「宣戰」的不那麼緊要,像是真正能置對手於死地的「國民黨黨產」之類的硬仗那是絕口不能提的。

相關焦點

  • 【臺海新觀察】蔡當局鼓吹「非核家園」有何目的?
    馬英九還聲稱,反核不再是世界趨勢,呼籲蔡當局勿把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訂死。 美日敢用,為何臺灣人就不能用核電呢? 眾所眾知,「反核」是民進黨神主牌之一,長期以來,民進黨炮製「使用核電肯定會出事,會產生汙染」等等謬論,用這些理論給臺灣民眾洗腦,這種洗腦理論經過不斷的宣傳,已經在泛綠陣營入腦入心了,民進黨明白要是「擁核」就會得罪綠營基本盤,所以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 蔡當局要如何應付日本的「嬌嗔」?
    首先,日本對赤間訪臺為何如此「主動」,民進黨當局反而顯得被動?這次赤間赴臺,是由日本交流協會主動發布消息;而安倍誇讚臺日關係,則是在與自民黨青年局長鈴木馨佑私下會面時所說的話,卻由內閤府主動對外發布,顯示這是日本政府刻意對臺灣人民釋放善意。問題是,赤間訪臺期間卻不談日本魅力,反而大談福島食品議題,盼臺灣早日解禁。
  • 臺軍為何為在蔡當局官邸周邊配備「紅隼」飛彈?
    那麼,這兩年,「紅隼」飛彈為什麼又火起來了呢?臺灣方面主要有兩個考慮。第一是性價比。美國售臺武器的最大特點就是貴。以2015年臺當局購買價為例,「標槍」飛彈每枚27.4萬美元,「陶式」2B型反坦克飛彈單枚價格高達34.8萬美元。而此次臺軍採購的「紅隼」每枚也是3000美元左右,相差百倍。而且美制飛彈的訓練效果也差強人意。
  • 蔡當局大舉進軍太空領域
    臺灣前民意代表林郁方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採訪時表示,臺當局要對所謂「太空產業」做推動,還有一個目的當然就是軍民兩用之間的協調問題。他認為,太空產業不會是純民間的、純經濟的,跟軍事都是緊緊相扣的。「福衛7號」搭乘SpaceX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升空臺灣的太空技術發展到什麼水平呢?
  • 美打「臺灣牌」,蔡當局切莫高興過頭!
    而蔡當局對美國出臺此類法案則得意表示,該法案通過代表「美國對臺灣各方面展現的支持」,蔡英文更是在美國「外交政策」上發專文指出,臺灣需要美國夥伴關係,誓言打造自由的印太區域。美通過涉臺法案,全力遏制中國崛起意圖明顯。
  • 如果能將氫彈的體積縮小到10克,那麼它的威力有多大?
    導語:如果能將氫彈的體積縮小到10克,那麼它的威力有多大?氫彈是原子彈的升級版,破壞力更加誇張,而且最主要是,氫彈需要原子彈作為引子才能引爆,過程相對比較複雜。除此之外,氫彈的打造還有保存,花費都遠遠超過一核武器,這也是為何各國都主動銷毀掉氫彈的原因,之所以咱們能夠一直擁有,還得感謝于敏構型,它的出現讓氫彈的維護費用減少一大半,截至目前位置,世界上未來最大的氫彈屬於沙皇大戰,達到5000萬噸TNT當量,本來是想造一億噸的,但生怕造成的破壞力太誇張,因此直接減半,但即便如此沙皇炸彈仍舊是個大殺器,有滅絕生物的能力。
  • 臺軍為什麼要在蔡當局官邸周邊部署「紅隼」飛彈?
    那麼,這兩年,「紅隼」飛彈為什麼又火起來了呢?臺灣方面主要有兩個考慮。第一是性價比。美國售臺武器的最大特點就是貴。以2015年臺當局購買價為例,「標槍」飛彈每枚27.4萬美元,「陶式」2B型反坦克飛彈單枚價格高達34.8萬美元。而此次臺軍採購的「紅隼」每枚也是3000美元左右,相差百倍。而且美制飛彈的訓練效果也差強人意。
  • "慶富案"再反轉 | 到底是馬英九清者自清,還是蔡當局政治追殺?
    馬英九接受採訪據臺媒報導,近日蔡當局頻頻放話,馬英九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時,臺當局為慶富案轉兩封「密件」公文予行政部門,官員語意間曖昧、保留,好像馬英九涉弊;但是臺當局發言人林鶴明證實,蔡英文上任後,慶富也來函陳情
  • 五角大樓給咱挖了個坑,目的已顯而易見
    近日,五角大樓發布新報告,渲染中國的軍事威脅,在其中,中國核彈數量也首次被公開,五角大樓給中國挖了個坑,目的顯而易見,但中國不會上當,發展國力是中國的必然選擇,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發展軍事力量。美國的圖謀是什麼此次軍力報告大肆渲染中國軍事力量,白宮的目的顯而易見。首先,就是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川普想要外界知道"沒人比他更懂中國",以此來為自己競選助力。
  • 九節鞭的實戰效果怎樣?
    九節鞭的表演效果不錯,呼呼生風,加上自己的上躥下跳,閃展騰挪,很是吸引眼球。二、從殺傷效果來說,如果這種兵器很牛逼,為何在冷兵器時代沒有實戰的例子?為何在一切以保命殺敵為目的的戰場上沒有採用?三,從技法上來說,軟兵器本身缺乏進攻的持續性,必須靠速度取勝,所以我們在使用過程中也要加上腿法、腳法的配合,這樣更能增加它的實際作戰效果。九節鞭攻擊距離長,劈撩掃揮怎及得當頭一棍來得直接和迅捷?很多人覺得九節鞭厲害,但是跟玩刀的一戰,誰勝誰負?
  • 臺學者:一旦越過3大紅線,大陸武力攻臺勢在必發,蔡當局仔細聽
    二是美臺軍事重大合作,例如美軍登上太平島、美航母停泊高雄港蔡英文登船、臺灣部署薩德、路基神盾系統,或美國海軍陸戰隊大規模駐臺,以及臺灣參加美國大規模軍事作戰演習等。要知道,面對美國的戰略利用,蔡當局甘當棋子,競選期間就反覆明確表態要「融入」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2020上臺後更積極尋求進入美國對華遏制的戰略布局。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之下,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臺當局加緊投靠美國,借疫謀「獨」,在世衛組織問題上與美國聯手上演「臺灣加入WHO」的鬧劇,推高兩岸對抗。
  • 「《反滲透法》」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
    臺灣退役上校李天鐸質疑,蔡當局知道「滲透」兩個字怎麼用嗎?在軍事行動上,是滲透敵後,破壞、接應、打擊;情報作為則是派遣、滲透、建立據點。他炮轟「綠委」為了貫徹「聖旨」,一定要在31日前完成「立法」。一個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情況的「法案」,「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舉行記者會呼籲民進黨不要為了選舉趕在31日通過「反滲透法」。
  • 五千萬噸當量的氫彈重量為27噸,那麼1克的氫彈,威力有多大?
    導語:五千萬噸當量的氫彈重量為27噸,那麼1克的氫彈,威力有多大?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首次使用核武器之後,開啟了核時代的篇章,越來越多的國家打造核武器,對人類的威脅也越來越大。最早投擲到廣島上的原子彈,只有2多萬TNT大量的威力,相對比現在來說威力算是比較小的,但重量卻達到了幾噸,而赫赫有名的沙皇炸彈重量為27噸,當量卻達到了5600多萬噸TNT,假如造出一枚只有1克的氫彈,威力能有多大?很多人都好奇這個問題,大夥其實稍微計算一下就大概知道一個範圍了,1克差不過也就1.3-1.5萬噸左右,相當於投擲在長崎的原子彈差不多,將一座小型城市摧毀還是綽綽有餘的。
  • 各國士兵為何要穿迷彩服作戰,二戰中的首次嘗試效果如何?
    不過,有一點可能被很多人忽略,那就是,蘇德戰場上,近現代意義上迷彩服正式接受實戰的考驗,成為人類在戰爭藝術中融入戰場環境保護己方作戰力量的一次偉大嘗試。由於其在植被茂密的環境中隱蔽效果很好,即使警覺敏銳的鳥兒也難以發現。根據一些廣為流傳的說法,近現代迷彩服的前身是英國軍隊19世紀下半葉使用的一種帶有偽裝性顏色的軍服。1864年12月,英軍上尉哈裡·巴納特·拉姆斯汀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區組織了一支非正規的「英國陸軍偵察隊」。當地黃土地裸露多、風沙大,為了偵察時便於偽裝保護自身,拉姆斯汀發現使用土黃色軍服效果極佳。
  • 蔡當局為牟取選票大撒錢,將留下三大禍患
    據中評社6月25日電,蔡當局推出的「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針對回鄉設廠的臺商提供補貼優惠貸款,由「國發基金」提供1.5%補貼。應對屏東縣人口老化,屏東醫院2年前於醫療大樓前方興建高齡醫學大樓。蔡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選在啟用之前視察相關建設,更在眾人面前直接建議,何不把整棟屏東醫院換新、蓋得大大的,才能與時俱進。蘇貞昌還說,趁我還在(任「行政院長」)的時候來爭取。
  • 為何一個旅團都那麼難打
    一般情況下,各國都可以根據作戰單位的規模進行國家軍事實力的比較。而在戰場上,好的軍隊編制能讓其更好地展開作戰計劃並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都知道,日本最鼎盛的時期可能就是二戰時期,而在二戰期間,軍隊中比較常見的作戰單位就是師團和旅團。那麼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一個旅團有多少兵力,為何一個旅團那麼難打呢?
  • 「天弓」飛彈到底有多大威脅?
    最近一段時間,「天弓2」飛彈已然成為了一款「明星」武器,對於這款防空飛彈來說,其到底有著多大的威脅?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2.射高:20公裡~30公裡在打擊高度方面,「天弓」系列防空飛彈受發動機的限制,其打擊高度在超過23公裡之後將出現動力速度明顯減慢的情況,因此,在高限位置打擊的效果相對較差,應對高空偵察機、高空轟炸機將存在速度劣勢
  • B52到底有多大?把它P到核航母上才明白,什麼叫空中巨無霸
    《B52戰略轟炸機到底有多大?把P到核動力航母上比就明白了》我們都知道,B52戰略轟炸機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威懾力,航程最遠的戰略轟炸機之一,也是美國三位一體核打擊的核心力量之一。而今天,各國的防空飛彈系統更為先進,戰鬥機作戰能力也更為強悍,B52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將還會更低。然而,就是這樣一款轟炸機,卻沒有被後來的B1B「槍騎兵」和B2「幽靈」兩款更先進的戰略轟炸機所取代。
  • 為何運算速度那麼慢?
    那麼核動力航母為何如此備受追捧,難道都沒有與核動力巡洋艦相同的短板嗎?小鷹級的航空燃油裝載量只有不到6000噸,武器只有1800噸,而企業級達到了接近8000噸航空燃油,接近3000噸武器,等於是持續作戰能力提升了近一半,為了這樣的作戰能力花點錢是很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