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總統川普「有點兒煩」。日前,美國媒體曝出,川普在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面時,向俄方洩露了高度機密信息,被洩露的情報來自美國的盟國,此事件或將引發盟友對美國的信任危機。消息一出,引起一片譁然。
被質疑向俄高官「洩密」 川普到底說了什麼?
根據《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報導,川普的「洩密」內容包括:極端組織如何策劃在飛機上使用筆記本電腦進行恐怖襲擊的細節。
今年3月,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出於反恐安全考慮,在中東和非洲8個國家的10個機場,禁止乘坐直飛美國航班的旅客隨身攜帶規格大於手機的電子設備登機,應將這些電子設備託運。隨後,英國政府也頒布了類似禁令。
當時美國並沒有透露這些禁令是基於怎樣的情報,因為情報屬於最高保密級別,包括極端組織已經掌握在筆記本中安裝炸藥並且避開安檢的技術手段等敏感內容。
△資料圖/視覺中國
美媒:情報「洩露」內容多於盟友分享
報導指出,川普雖然沒有透露具體的情報搜集手段,但是他透露了美國的情報盟友在極端組織控制區獲取情報的具體位置。報導認為,這樣的信息可能破壞情報搜集來源。此外,還有美國媒體還指出,川普與拉夫羅夫分享的內容比和這些盟友的分享還要多。
△5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白宮會見。(圖/視覺中國)
美國國會向白宮討要說法
「洩密」風波曝光後,一些美國國會議員要求白宮對此事要「有個交代」。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稱,有關「洩密」事件的報導「令人深感不安」,這可能會影響盟友、以及合作夥伴與美國共享情報的意願。
此外,昨天美國民主黨議員埃爾·格林還呼籲啟動彈劾川普,原因是川普「妨礙了司法公正」。本月9日,被川普解職的聯邦調查局前局長詹姆斯·科米在一份備忘錄中說,川普曾向自己施壓,要求他停止調查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可·弗林是否與俄羅斯存在不正當關聯。(詳情點擊:熱聞 | 美對川普「通俄」調查升級 有議員呼籲彈劾川普)
「通俄門」仍在發酵,再加上美國媒體又爆出向俄外長「洩密」一事,川普將如何化解這輪信任危機?
從現有信息看,川普與俄方交流的信息恐怕涉及極端組織的恐怖分子欲利用筆記本電腦在飛機上實施爆炸襲擊,而情報的來源則指向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以色列。
儘管美國官方和以色列官方都沒有證實,以色列駐美大使在發給紐約時報的郵件中重申美以仍將保持親密的反恐關係。但有美國媒體曝出,以色列情報官員對川普「洩密」嚴重關切,不滿川普未經以色列同意即與俄羅斯共享情報。以色列內部反對與美定期進行情報交換的意見會因此強化。
擁有最終解釋權 川普不會因「洩密」獲罪
報導公開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表示,川普和拉夫羅夫「沒有討論涉及情報來源或者情報獲取方式,也沒有討論未經公開報導的軍事行動」。川普則在社交媒體上聲稱自己是想與俄方分享與反恐及航空安全有關的事實,並強調「作為總統有絕對的權力」這樣做。
上述表態傳遞出兩方面信息。第一,川普重在與俄分享事實,並未透露更多敏感細節,尤其是情報來源。第二,川普擁有對文件機密程度的最終解釋權,可以避免因此獲罪。
川普面臨最大問題仍是「通俄門」
川普「非建制派」的特性為其執政帶來重重困難。民主黨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挑戰川普的機會,共和黨內部對川普的不滿也不絕於耳。川普與傳統媒體之間針鋒相對的情況愈演愈烈。
當前,川普面臨的重大難題是正在發酵「通俄門」。川普解職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被指是報復科米不肯放手「通俄門」的調查。美司法部已任命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穆勒為調查俄羅斯介入2016年大選的特別檢察官。而美媒體對川普「洩密」的憤怒,很大程度是因為信息的獲得方是俄羅斯,似乎可以由此進一步坐實川普「通俄」嫌疑。
俄美之間橫亙著嚴重的信任鴻溝,美精英層對俄疑慮和防範阻礙川普調整對俄政策,美俄關係重啟難度頗大。
文丨 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蘇曉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監製/唐怡 主編/李浙
編輯/王爍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