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門群島派兩位部長訪問大陸,該國總理稱要評估「與臺關係」。
面對南太平洋「邦交國」索羅門群島派兩位部長訪問大陸,以及該國總理索加瓦雷設立跨黨派小組評估與臺灣的關係,臺灣「外交部」18日著急辯護稱,「目前索羅門群島政界無論是國會還是內閣,支持臺所關係的人仍佔多數」。而據《所羅門時報》網站18日報導,跨黨派外交政策工作組將審查該國與臺灣的「外交關係」,並考慮將關係轉向中國大陸的利弊。索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說,他知道最近幾周索羅門群島人對這個問題提出的許多關切。
臺「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18日稱,索羅門群島上周決定派部長和商務代表團訪問中國大陸,是為了制定原木價格。所國經濟高度仰賴木材出口,大陸是其木材主要輸出地,此訪是為廣泛搜集市場資料,以預估木材市場供需。他還稱,成立跨黨派小組是索羅門群島新政府先前宣示的「百日優先新政」項目之一,「目前索羅門群島政界無論是國會還是內閣,支持臺所關係的人仍佔多數,臺所關係穩健發展,各項合作計劃包括農業技術推廣、醫衛中心和臺灣獎學金等均成效卓著」。
「美國之音」18日稱,索羅門群島是臺灣在太平洋6個「邦交國」之一。近幾個月來,一直有索羅門群島即將與臺灣「斷交」,轉而承認中國大陸的傳聞。評論稱,人口只有60萬的索羅門群島地理位置優越,因此有分析認為,如果索羅門群島放棄臺灣轉而投向大陸,不僅讓北京再度成功地孤立臺灣,也可使中國大陸在印太地區獲得有利據點, 甚至能阻擋美軍協防澳大利亞。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6月初訪問索羅門群島,這是澳總理2008年來首次訪問這個隔海相望的島國。幾乎所有的西方媒體都將此訪與中國扯上關係,稱莫裡森此行意在「阻止索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阻擋中國在南太平洋影響力外擴」。不過莫裡森本人否認這些猜測。
《所羅門時報》網站18日稱,索加瓦雷總理一直受到親北京議員和官員的壓力,敦促他承認中國大陸。他表示,成立的跨黨派工作組將提供深入分析,以幫助政府制定方針,加強其外交活動並爭取機會,「這將確保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做出為了人民的利益、國家和平、經濟進步和繁榮的主權決定」。
延伸閱讀:臺「友邦」再生變?該國議員施壓總理:6個月內要與中國大陸建交索羅門群島再度傳出與臺灣當局的「邦交」可能生變的消息。
據臺灣自由電子報5月19日報導,澳大利亞電臺駐索羅門群島記者瓦蘇卡在個人推特貼出《所羅門星報》頭版的報導,稱兩名來自最大省份的議員領銜施壓,要求總理索加瓦雷6個月內與中國大陸建交,否則將對他提出不信任案。臺「外交部」19日稱,本屆索羅門群島國會仍是多黨林立,內閣也屬多黨聯盟,難以形成共識或政策。有消息稱,美國國務院官員日前與索加瓦雷通話,要求其繼續與臺當局保持夥伴關係。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打臉稱,索羅門群島50席國會議員中,有22人支持與大陸建交,逼近半數,臺「外交部」不應再有恃無恐。
聯合新聞網19日回顧稱,索加瓦雷日前第四度當選索羅門群島總理。他對當地媒體表示,有意與臺灣「斷交」,跟中國大陸建交。
索羅門群島官員赴大陸招商,臺當局急忙澄清2018年6月17日報導:2018年5月,多米尼加、布吉納法索兩個所謂「友邦」先後與臺灣「斷交」。如今,「友邦」一有風吹草動就讓臺當局緊張。
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總理「訪臺」過去還不到一月,據「中央社」6月16日報導,該國官員及國會議員,日前以「個人身份」前往大陸招商。消息傳出後,臺媒紛紛擔憂這是與臺「邦交關係」出現鬆動的信號,使得臺當局不得不回應。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民進黨「立委」王定宇通過社交媒體稱,據聞索羅門群島交通、工礦部長與一位反對黨議員,目前在北京洽商協助開採事宜,這是未經索羅門群島政府同意授權的個人行程,雖然不影響「邦交關係」,但確實是需要注意的負面信號。
臺當局外務部門發言人李憲章6月16日對媒體表示,索羅門群島將於明年舉行國會大選,若干有意爭取連任的部長與國會議員,「或因對大陸市場與資金存有幻想」,近日在未經該國政府授權的情況下,以個人身份前方大陸招商。
李憲章表示,臺當局對相關情況都有密切掌握,該國政府高層也告知臺「使館」,「此類行程未獲內閣授權,純屬個人利益考量,兩國『邦交』不受影響」。
索羅門群島總理何瑞朗於5月下旬「到訪」臺灣,何瑞朗當時提及,該國將在2023年舉行太平洋運動會,盼臺灣在「相關資金援助」方面儘早決定。現在索羅門群島官員又以「個人身份」赴大陸招商,不得不讓臺當局警覺。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直言,在沒有「邦交關係」之下,部長當然是用「個人身份」前往北京,因此不能因為這樣就認定不打緊。
江啟臣表示,索羅門群島總理前陣子才來訪,表示希望我方贊助他們9億辦2023年太平洋運動會,當局正在評估,但傾向會贊助經費。只是在目前兩岸關係比較緊繃之下,該國官員到訪北京,顯然是有意無意給我們的涉外單位提醒,甚至是壓力,逼我們不得不接受他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