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又有臺灣「邦交國」部長來大陸了?還稱要評估「與臺關係」

2021-02-28 分母財經

索羅門群島派兩位部長訪問大陸,該國總理稱要評估「與臺關係」。

面對南太平洋「邦交國」索羅門群島派兩位部長訪問大陸,以及該國總理索加瓦雷設立跨黨派小組評估與臺灣的關係,臺灣「外交部」18日著急辯護稱,「目前索羅門群島政界無論是國會還是內閣,支持臺所關係的人仍佔多數」。而據《所羅門時報》網站18日報導,跨黨派外交政策工作組將審查該國與臺灣的「外交關係」,並考慮將關係轉向中國大陸的利弊。索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說,他知道最近幾周索羅門群島人對這個問題提出的許多關切。

臺「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18日稱,索羅門群島上周決定派部長和商務代表團訪問中國大陸,是為了制定原木價格。所國經濟高度仰賴木材出口,大陸是其木材主要輸出地,此訪是為廣泛搜集市場資料,以預估木材市場供需。他還稱,成立跨黨派小組是索羅門群島新政府先前宣示的「百日優先新政」項目之一,「目前索羅門群島政界無論是國會還是內閣,支持臺所關係的人仍佔多數,臺所關係穩健發展,各項合作計劃包括農業技術推廣、醫衛中心和臺灣獎學金等均成效卓著」。

「美國之音」18日稱,索羅門群島是臺灣在太平洋6個「邦交國」之一。近幾個月來,一直有索羅門群島即將與臺灣「斷交」,轉而承認中國大陸的傳聞。評論稱,人口只有60萬的索羅門群島地理位置優越,因此有分析認為,如果索羅門群島放棄臺灣轉而投向大陸,不僅讓北京再度成功地孤立臺灣,也可使中國大陸在印太地區獲得有利據點, 甚至能阻擋美軍協防澳大利亞。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6月初訪問索羅門群島,這是澳總理2008年來首次訪問這個隔海相望的島國。幾乎所有的西方媒體都將此訪與中國扯上關係,稱莫裡森此行意在「阻止索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阻擋中國在南太平洋影響力外擴」。不過莫裡森本人否認這些猜測。

《所羅門時報》網站18日稱,索加瓦雷總理一直受到親北京議員和官員的壓力,敦促他承認中國大陸。他表示,成立的跨黨派工作組將提供深入分析,以幫助政府制定方針,加強其外交活動並爭取機會,「這將確保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做出為了人民的利益、國家和平、經濟進步和繁榮的主權決定」。

延伸閱讀:臺「友邦」再生變?該國議員施壓總理:6個月內要與中國大陸建交

索羅門群島再度傳出與臺灣當局的「邦交」可能生變的消息。

據臺灣自由電子報5月19日報導,澳大利亞電臺駐索羅門群島記者瓦蘇卡在個人推特貼出《所羅門星報》頭版的報導,稱兩名來自最大省份的議員領銜施壓,要求總理索加瓦雷6個月內與中國大陸建交,否則將對他提出不信任案。臺「外交部」19日稱,本屆索羅門群島國會仍是多黨林立,內閣也屬多黨聯盟,難以形成共識或政策。有消息稱,美國國務院官員日前與索加瓦雷通話,要求其繼續與臺當局保持夥伴關係。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打臉稱,索羅門群島50席國會議員中,有22人支持與大陸建交,逼近半數,臺「外交部」不應再有恃無恐。

聯合新聞網19日回顧稱,索加瓦雷日前第四度當選索羅門群島總理。他對當地媒體表示,有意與臺灣「斷交」,跟中國大陸建交。

索羅門群島官員赴大陸招商,臺當局急忙澄清

2018年6月17日報導:2018年5月,多米尼加、布吉納法索兩個所謂「友邦」先後與臺灣「斷交」。如今,「友邦」一有風吹草動就讓臺當局緊張。

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總理「訪臺」過去還不到一月,據「中央社」6月16日報導,該國官員及國會議員,日前以「個人身份」前往大陸招商。消息傳出後,臺媒紛紛擔憂這是與臺「邦交關係」出現鬆動的信號,使得臺當局不得不回應。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民進黨「立委」王定宇通過社交媒體稱,據聞索羅門群島交通、工礦部長與一位反對黨議員,目前在北京洽商協助開採事宜,這是未經索羅門群島政府同意授權的個人行程,雖然不影響「邦交關係」,但確實是需要注意的負面信號。

臺當局外務部門發言人李憲章6月16日對媒體表示,索羅門群島將於明年舉行國會大選,若干有意爭取連任的部長與國會議員,「或因對大陸市場與資金存有幻想」,近日在未經該國政府授權的情況下,以個人身份前方大陸招商。

李憲章表示,臺當局對相關情況都有密切掌握,該國政府高層也告知臺「使館」,「此類行程未獲內閣授權,純屬個人利益考量,兩國『邦交』不受影響」。

索羅門群島總理何瑞朗於5月下旬「到訪」臺灣,何瑞朗當時提及,該國將在2023年舉行太平洋運動會,盼臺灣在「相關資金援助」方面儘早決定。現在索羅門群島官員又以「個人身份」赴大陸招商,不得不讓臺當局警覺。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直言,在沒有「邦交關係」之下,部長當然是用「個人身份」前往北京,因此不能因為這樣就認定不打緊。

江啟臣表示,索羅門群島總理前陣子才來訪,表示希望我方贊助他們9億辦2023年太平洋運動會,當局正在評估,但傾向會贊助經費。只是在目前兩岸關係比較緊繃之下,該國官員到訪北京,顯然是有意無意給我們的涉外單位提醒,甚至是壓力,逼我們不得不接受他們的要求。

相關焦點

  • 咦,怎麼又有臺灣「邦交國」部長來大陸了?
    索羅門群島派兩位部長訪問大陸,該國總理稱要評估「與臺關係」。
  • 遊錫堃:「民國邦交國」變少 就有「臺邦交國」
    原標題:「臺獨」分子「被斷交」發狂語,新黨:要「臺獨」?你死先!【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面對自身錯誤政策帶來的羞辱,蔡英文不僅不反思悔改,反而指責北京「片面改變臺海現狀」。臺「外交部」則打氣稱,將全力維護既存20個「邦交」關係,嚴防「斷交」重演。
  • 臺灣「邦交國」即將歸零!
    蔡英文上臺後的「斷交潮」 民進黨在臺灣二次上臺後,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阻撓兩岸關係發展,實施所謂「新南向政策」,結果不僅未能振興臺灣經濟,還將臺灣的南太「邦交國」推向大陸懷裡。 有趣的是,索羅門群島政府為了與臺灣斷交,專門派出代表團,對國際關係進行評估,得出了與臺灣保持關係毫無價值的結論。該國總理和內閣辦公室還發表聲明稱,自與臺「建交」以來,臺灣提供的發展援助金額,相較於臺灣同期在該國水域捕撈鮪魚(金槍魚)的經濟價值,出現嚴重失衡。換言之,援金還不如被撈走的金槍魚值錢。
  • 臺唯一的非洲「邦交國」私下斡旋與陸建交
    至此,非洲地區還剩下一個臺灣「邦交國」——史瓦帝尼(臺稱史瓦帝尼)。中國外長王毅稱:「希望所有非洲國家都能一個不少地出現在中非合作的全家福照片裡。」《多維新聞》昨日報導稱,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9月3日至4日舉行,臺灣唯一的非洲「邦交國」史瓦帝尼是否棄臺再成為輿論聚焦的重點。
  • 多米尼加與臺灣方面斷交:大陸要開始收統一答卷了!
    最有意思的還是今天台灣方面的反應。臺「外交部長」吳釗燮稱「『邦交國』多米尼加宣布今天和中國大陸建交,『我國』深感遺憾,為了維護主權和尊嚴,宣布中止『外交關係』」。吳釗燮表示,多米尼加從2016年起兩度和中國大陸談判,被臺灣列為「邦交不穩國家」;並「正告」中國大陸,對挖臺灣「邦交國」行為「深感不齒」,予以強烈譴責。 臺當局前駐多米尼加「大使」馮寄臺就顯得有些失態了:「這個國家不重要!
  • 外媒:臺灣20個「邦交國」有18個排隊等待與大陸建交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6月13日報導,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當日解釋採取這一步驟的原因是,中國大陸對這個中美洲國家的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樣一來,就只剩下20個大都很小的國家還和臺灣保持外事關係。根據「一個中國」原則,北京不允許任何國家既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又與臺灣保持外事關係。
  • 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與臺灣「斷交」臺「邦交國」僅剩15個
    這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016年上任至今與臺「斷交」的第7個國家,臺當局「外交部」今天下午1點召開記者會說明。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據傳吉里巴斯最近與中國大陸互動頻繁,打算以突襲方式與大陸宣布建交。如果依照吉里巴斯規劃,最快在本周內就會宣布與臺「斷交」,甚至還會比索羅門群島還早一步跟中國大陸建交。
  • 臺灣根本不配有「邦交國」
    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曾言,臺灣的國際空間「只有存量,沒有增量」。1月10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第19期「金臺沙龍」上,與會的兩岸問題專家再次提及這一概念。專家們指出,在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下,臺灣對外空間勢必將越來越小。臺灣「邦交國」正在持續減少,這是不爭的事實。
  • 臺灣的「邦交國」會被清零嗎?
    這表明,在中國日益崛起的情況下,部分臺灣「邦交國」開始迷途知返,加入到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框架的行伍中。雖然臺當局會負隅頑抗,堅持與中國大陸對抗,但其「邦交國」數量不斷下降將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2016年5月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先後有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米尼加和布吉納法索等4個臺灣的「邦交國」與大陸建交。
  • 臺灣又一「邦交國」亮紅燈
    臺媒7月20日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衝擊了臺灣在大洋洲的「邦交國」。帛琉共和國總統日前曾表示,美國因此「喪失了領導的機會」,為了減緩氣候變遷,他不排除與北京改善關係。加上陸客銳減造成帛琉經濟衝擊,讓當地臺商擔憂,帛琉恐很快會與臺灣「斷交」,改與大陸建交。
  • 今年拿掉臺灣幾個'邦交國'?」「哈哈哈哈」
    民進黨和「臺獨」人士一向視美國為最大靠山,任何情況都幻想美為其撐腰,因此網友諷刺綠營有個「美國爹」。問題是,在「維持邦交」問題上,美國能起多大作用還得打個大大問號。中南美洲一向被美國視為自家後院,可巴拿馬、多米尼加、薩爾瓦多都是頂住美國壓力選擇與臺當局「斷交」。
  • 必要時大陸會出手!
    據臺灣《旺報》11日報導,最新版NDAA中,涉臺部分包括法案第1260B、1260C和1260D共3條,主題分別涵蓋網絡安全、「與臺灣關係法」評估以及強化美臺防務關係。其中在「網絡安全合作」方面,美國國會要求國防部長在法案頒布後180天內,向國會軍事委員會提交報告,內容包括成立跨部會高階美臺工作小組以應對新興網絡安全問題,討論美臺網安活動現行與未來計劃及建立、執行或實施網安協議等。
  • 蔡英文主政下的臺灣當局涉外關係困境
    蔡英文還親自參與"第五屆臺日戰略對話",喊話稱希望日本"支持臺灣在區域及國際中扮演積極角色"。為炒作和助推與日本"安保"合作議題,2019年2月,蔡英文在接受《產經新聞》採訪時拋出建立"臺日安保對話"機制。但安倍政府始終未就此表態,僅低調回應"日本與臺灣一貫維持非政府間的實務關係"。連岸信夫也稱,雙方安保實務合作很有限,日本提供協助非常困難。
  • 臺灣,王小二「過年」!目前,只剩15個小小的「邦交國」了!
    但是,他又說,接連被「斷交」後,太平洋地區的4個國家有一些「症候」,當記者問到「症候」具體指什麼時,吳釗夑表示「沒有辦法講詳細的情形」,只說「症候」通常是看政府或商界的人物是否與中國大陸有密切往來。(註:臺灣剩餘15個「邦交國」包括太平洋地區4個,分別為諾魯、帛琉、吐瓦魯、馬紹爾群島。
  • 臺當局終於承認:存在0"邦交國"的可能
    據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8月24日報導,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訪「友邦」巴拉圭與貝里斯兩國返臺的第二天,薩爾瓦多就宣布與臺當局「斷交」。
  • 涉臺報導 | 2018年臺灣對外關係回顧
    回顧美臺關係發展歷程來看,美國如此密集地指派高層官員訪臺,特別是在臺灣重要選舉前夕訪臺,以往並不多見。美國此舉表面上是要製造美臺關係良好的跡象,但更為真實的目的,是想利用所謂的美臺關係良好來為蔡英文製造「政績」,以此來拉抬民進黨選情。除了邀請美國高官訪臺之外,蔡英文還積極出擊,利用「過境」美國時機,不斷強化與美高官的互動,頻頻製造美臺關係「突破」的假象。
  • 臺灣「邦交國」會被清零嗎?蔡英文上任年均丟2國
    2016年5月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先後有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米尼加和布吉納法索等4個臺灣的「邦交國」與大陸建交。目前,臺灣僅剩18個「邦交國」。  臺灣的「邦交國」之所以一個一個地「棄臺灣就大陸」,根本原因在於其國家利益的考量。以前,臺當局可以靠著「金元外交」,拿金錢收買很多小國藉以建立和維持所謂的「外交關係」。
  • 聖普與臺灣「斷交」 臺評論家:北京出手了!一切才剛開始
    聖多美普林西比部長理事會在會後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宣布了這一決定,該決定是在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的做出的。聲明稱:「聖多美普林西比共和國政府在與國家元首埃瓦裡斯託·卡瓦略商議之後,決定於今日正式與臺灣斷絕『外交關係』。」
  • 臺灣的「邦交國」,大陸曾這樣挺過
    、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國在內的多個中美洲「邦交國」「鞏固邦誼」,以修補搖搖欲墜的「邦交」關係。回顧新世紀以來的對臺當局「外交」鬥爭歷程,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臺灣當局越來越成為孤家寡人,僅存的幾個「邦交國」也危如累卵,這當然有賴於大陸各項實力的穩步增長。
  • 島內正忐忑:臺灣將失去最後一個非洲「邦交國」?
    史瓦帝尼 資料圖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即將在北京舉行,臺灣在非洲的唯一「邦交國」史瓦帝尼是否棄臺成為島內聚焦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