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帝國獲得了空前的大勝,全國上下歡欣雀躍,可在分割戰利品的時候,遭到俄、法、德等列強的阻撓。日本人預計在戰後獨佔朝鮮,並儘可能的攫取在中國東北的利益。這個想法和俄國獨吞中國東北、強佔旅順的想法非常衝突,所以俄國「粗暴」的拒絕了日本人的想法,僅僅是讓日本獲得在朝鮮的部分權益。倒是俄國人依靠各種手段,趁中日關係交惡的時候,獲得了在中國東北的大部分利益,各個列強用心真是歹毒。
上圖:被圍攻的定遠
日本是島國,海洋圍繞著整個日本,所以對日本來說,建立一個強大的海軍尤為關鍵。尤其在受到「三國幹涉還遼」的奇恥大辱之後,日本便開始了與俄國的軍備競賽。明治天皇親自下旨,增加海軍建設經費,馬關條約賠款的一大部分都用在了海軍建設上面。
其實,早在撥下經費之前,日本海軍就已經考慮花錢計劃。當時日本海軍的假想敵是剛剛欺負過自己的德、法、俄三國海軍。通過一段時間對旅順等地的經營,截止到1896年底,俄國在遠東建立了一支實力不弱的艦隊,包括各類艦隻三十餘艘,總噸位大約15萬噸,加上法國、德國在中國的艦隊,總噸位超過20萬噸。反觀當時日本海軍,雖然獲得在甲午海戰大勝的佳績,但其主力仍然拿不上檯面,跟各國列強根本無法相比。舉個例子,甲午戰爭前用於克制北洋海軍「定遠」和「鎮遠」的「三景艦」,其實是法國和日本海軍一次不成功的嘗試,存在明顯問題。就算加上戰後從清朝那裡得來的「鎮遠」等軍艦,日本海軍對比西歐強國艦隊,仍然像叫花子一樣。
上圖:日俄戰爭
日本人盤算著以後還得脫亞入歐呢,海軍實力不足可不行。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日本海軍艦政局長佐雙左仲提出了一個方案:海軍十年發展規劃,也就是常說的六六艦隊。佐雙左仲在日本海軍中屬於具有真本事的一位,沒錯,就是那個當年主張日本海軍全部換速射炮的人,倡導「快船快炮」學說,他後來還激烈抨擊過白勞易設計的「三景艦」,導致白老爺生氣回國了。相對於法國人的設計,佐雙左仲更推崇英式巡洋艦的設計,事後證明,在造船方面法國人比英國人還要差一截,也印證了佐雙左仲的觀點。
上圖:俄軍主力艦炮擊
六六艦隊的核心是計劃在未來十年之內,日本海軍購置六艘主力艦(前無畏艦)和六艘裝甲巡洋艦,並以六六艦隊為基幹,算上各類二線戰鬥力量和輔助船隻,使日本海軍的總噸位和整體實力可以匹敵西歐列強布置在遠東的海上力量。說白了,主要是針對俄國太平洋艦隊。該計劃在提出時,頭幾年在英國採購的兩艘富士級主力艦(富士號和八島號)已經回國,如要湊夠「六六艦隊」的話,日本實際上還需要購買四艘主力艦和六艘裝甲巡洋艦。可是,如果大規模購置軍艦,必然會引起列強們對日本接下來企圖的疑慮。為了暫時安撫西洋人,日本採用了分批購買軍艦的策略,將預算分成多年支出。最終俄國人還是著了道,成了被日本人溫水煮的青蛙。
上圖:炮擊中的日軍戰艦
相比虎頭蛇尾的「八八艦隊」,「六六艦隊」的主要目標最終基本完成。六艘主力艦包括:富士、敷島、初瀬、朝日、三笠、八島,六艘裝甲巡洋艦包括八雲、吾妻、磐手、出雲、淺間、常磐,以上十二艘戰艦全部參加了日俄戰爭,除初瀬和八島觸雷沉沒外,其餘均未受到嚴重打擊。各戰艦如下:
需要提及的是,除了購置六艘主力艦(前無畏艦)和六艘裝甲巡洋艦外,「六六艦隊」計劃還包括增加十艘輕型巡洋艦,以及為了滿足日軍水雷需求而大批量採購的雷擊艦和魚雷艇,如果算上數量眾多輔助類船隻,「六六艦隊」整個計劃中涉及到新建和採購的軍艦總數超過100艘,使日本達到亞洲艦隊的最強水平。
上圖:秋山真之
最後說一下,日本人的投入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在1904-1905年間的日俄戰爭中,日軍海陸並進,陸軍依靠眾多傷亡代價,把俄軍趕到奉天以北。而海軍則幾乎沒有付出重大代價(最疼的恐怕還是損失了兩艘主力艦),就讓俄國損失了全國2/3的船隻。尤其是對馬海戰,日軍幾乎以零損失獲得絕對勝利,更捧出軍神東鄉平八郎和秋山真之等一大批偶像。但也正因為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兩次大海戰決定了戰爭走向,使得日本人在之後一直認為未來面對的強敵也可以用「最終艦隊決戰」的模式來一決勝負。
上圖:遠道而來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
上圖:對馬海戰後被奉為軍神的東鄉平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