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是小米的十周年,雷軍發表了一個十周年的演講,我從頭到尾的看完了演講稿。朋友圈一堆人刷屏,也足以見得雷總的感染力了。
聽完整個演講,我才突然意識到這個企業才做了十年?十年間,雷軍從0把小米做到了世界的五百強,市值做到了三千六百多億,此時的格力集團市值是三千四百億,以微弱的優勢高于格力。
7 年前雷軍和董大姐下了五年的賭約,賭小米未來五年會超越格力,賭金是10個億。第五年的時候小米沒有超越格力,第六年的時候小米超越了。所以說雷總應該是很虧的,不知道這10億兌現了沒有。
我是在大學的時候開始知道小米的,那時候大概是大二或者大三,也就是在2015/2016年的樣子,身邊有朋友在用小米,我們經常拿小米開玩笑,譬如調侃為發熱而生,現在想來那基本是小米最早款的手機了。
那時候我們對小米的態度大多是:一款網際網路山寨機,質量不怎麼行,但是價格便宜。當然了,小米自然也有他的一篇天地,有他的一批忠實用戶在。
再後來看到的就是小米的出貨量一直在漲,甚至做國際化業務之後,在印度市場做得風生水起,雷軍在印度的那句A U OK廣為流傳,昨天的演講中雷軍說小米在50個國家做到了出貨量前5,這個戰績還是很厲害的。
雖然小米的出貨量一直在漲,但是我發現身邊用小米的人非常少,尤其是工作後幾乎就沒人用小米手機了。所以我還特地去翻了一下購買小米的用戶群體特徵,看起來確實跟我身邊的朋友交叉不大。
雖然不用小米手機,但是工作這幾年,我逐漸的成為了小米的忠實用戶,主要迷失在了他的生態鏈中。為了打造智能家居系統,從此以後頭也不回的邁入了小米之家(下面是我的小米智能設備列表的一部分,因為剛搬了家,有些設備現在都是離線狀態,還沒聯網)
運用了一系列的小米智能設備組合之後,可以做出很多騷操作,比如可以檢測溫度自動開空調調溫、自動開加溼器調溫、位置播報、房間安全警報、聲控空調等等。
一旦你買了小米生態鏈(其實具體說應該是智能家居)中的某一個配件,那麼以後你的所有配件將都會從小米中購買,因為智能家居這東西是配套的,你買了別家產品,沒法互相連接。
所以在我的眼裡,小米的牛不是手機的牛,未來的發力一定是整個生態鏈系統。
昨天雷軍的十周年演講裡面說了不少創業中的經歷,比如第一款手機面世的時候,比如第一次發布會的場景,又比如組建創始團隊的時候。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點:
1、在小米創辦的第一年,雷軍花了80%的時間在招人。組建創始團隊的時候,雷軍的目標非常明確,要用網際網路模式做手機,所以他就要找最好的軟體公司、硬體公司、網際網路公司的人來組合。於是他去了摩託羅拉、微軟、谷歌去請人。雖然困難重重,很多人拒絕,但是他最終還是如願以償了。
為了招一個人,前後聊了超過十次,有時候聊天超過十個小時,那真的也是沒誰了。
優秀的公司,是由優秀的人組成的,沒有優秀的人才再好的公司也會做黃。雷軍帶著這個觀點走到現在,在後來的投資生涯中,也一直是人大於項目。只要人靠譜,他就願意投。
人就是一切!
2、用心做產品,培養一批自己忠實的用戶,服務好這批人。在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正是因為有米粉這個群體,幫助小米渡過了從0到1的過程。一傳十,十再傳百,人的效應比廣告的效應好多了。
這個觀點說實話不是什麼新鮮觀點,到現在也一直被效仿,因為大家都發現了只要服務好忠實用戶,至少自己活的就不會太差,比如寫公眾號的你有100個忠實讀者就行了,比如做App冷啟動的,你有一百個忠實用戶也就不差了。
昨晚看完這個演講,還是有些觸動的,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建議大家讀一讀雷軍的這個十周年演講文字版全文,也許會給你一些觸動:「雷軍萬字總結」小米十周年公開演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