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今天海上的巨無霸,它是海上作戰能力最強,威懾力最強、噸位最大和造價最為昂貴的水面作戰艦艇。從二戰至今,它的地位和作用都無法被其它艦艇所取代,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航空母艦的設計和建造越來越複雜,要想建造一艘航空母艦,必須要有強大的國防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在全球當今所有的國家中,能夠製造航母的僅有中美印英法五個國家。昔日超級大國的第一繼承國俄羅斯,因為經濟萎縮,軍費縮減,已經不具備製造航空母艦的能力。
儘管今天隨著各種反艦飛彈和打擊手段的升級,很多國家都宣布具備反航母的能力,蘇聯時期甚至研製了一系列的所謂的航母殺手。我國也在近些年接連亮相了東風-21D和東風-26等具備反艦的彈道飛彈,俄羅斯等國也在研製更加先進的反艦飛彈,這些武器雖然不斷的湧現,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各個國家對航母發展的堅定決心。過去美國甚至宣稱,反艦飛彈的快速發展,航母將成為移動靶標,戰爭中難擔重任。而事實卻證明,美國人只是在蠱惑其它國家,自身的航母發展從未停止過。
因為不管是什麼反制手段,對航母的威脅都是有限的,飛彈的射程有限,殺傷力有限。而航母的威懾可以遍布全球,它就是一座海上移動的軍事基地。同時還有強大的防衛能力,航母本身雖然沒有反擊或者自衛能力。但它的行動一般都不只是一艘航母,往往都有1-2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1-2艘核潛艇、1-2艘綜合補給艦和部分支援艦組成,擁有強大的防護能力和補給能力。
滿編或執行戰鬥任務的航母防禦半徑可以達到500公裡,由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組成一道屏障,而航母則在防禦半徑的中心。按照各國現有的反艦飛彈射程,根本無法威懾到航母本身,就連蘇聯時期號稱航母殺手的P-700反艦飛彈射程也不過500千米左右,現如今的艦載和空射型反艦飛彈更難達到這麼遠的射程。所以在防區外想直接攻擊航母幾乎不太可能,而且這些驅逐艦和巡洋艦有著強的防空和反潛能力,即使發射出去,也有很大的概率會被攔截到。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在海軍相對薄弱的情況下,為威懾美國的航空母艦和其它艦船,發展了最早的東風-21飛彈,後又發展出了東風21道導反艦飛彈和射程更遠的東風-26,這是今天全球現役唯一具備反艦飛彈的彈道飛彈,專門用於攻擊大型艦船和航母等大型水面目標,依靠較遠的射程、超強的突防能力和毀傷能力攻擊目標。
那麼一枚東風-21D型反艦飛彈能夠擊沉一艘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嗎?我們給出的答案是基本不可能。東風-21D反艦飛彈雖然有著近2000公裡的射程和超強的突防能力,但即使突防了美國航母艦隊的防禦系統,擊中了航母。但也無法擊沉航母本身。不過完全能夠讓航母喪生戰鬥能力,讓其損失慘重。
因為美國現役的航空母艦在設計之時早已考慮到了被飛彈擊中帶來的風險,為此在設計的時候,將重點放在了航母的水下和水面的防護上,採用高強度的特種鋼建造。水下還採用了大大小小上千個氣密艙浮箱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帶來的好處就是一個艙室被飛彈擊中,也不至於航母大面積進水,影響航行和重心。看下圖,航母水面部分的兩側還採用了多層的設計,早期的尼米茲級採用了6層的設計,今天的福特級增加到了9層,以防止飛彈擊中後直接貫穿內部,而且這些部位都採用了超過500毫米高強度特種鋼,普通飛彈別說擊沉航母,恐怕就連擊穿一層鋼板都極為困哪。
2005年美國海軍以美國號航母作為靶標進行打靶實驗就已經讓各國震驚不已,各種飛彈對這艘退役的航母輪番轟炸,先後動用了聯合制導炸彈、鑽地彈、魚雷、小牛飛彈等等,始終沒能將這艘航母擊沉沒,最後不得已在25天後在航母上安裝炸藥將其炸沉。
所以,要想依靠一枚反艦飛彈擊沉一艘10萬噸的航母,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東風-21D這樣的飛彈只能從高空高速突防,擊中也僅能貫穿多層甲板,讓其喪失作戰能力,以達到制止戰爭和保衛國家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