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真正對裝甲技術懂行而不是人云亦云者,大多明白當今全球裝甲技術實力前三強到底是誰。這前三強中英國和美國可以各自算一個,另外一家就不用多說了。注意這是當今全球的前三強,而不是二戰期間或者二戰以前的三強。也就是說,基本是從1980年到2020年的這40年來算的。英國之所以能夠入圍,是因為其發明了喬巴姆陶瓷複合裝甲,基本算是從坦克誕生以來鋼鐵裝甲之外的一次G命性的裝甲實力的提高。當然坦克本身也算是英國人的原創。喬巴姆複合裝甲可以以同樣的重量實現相對於純鋼裝甲2倍以上的防穿能力。雖然其面臨長杆穿甲彈等動能彈的防護效果不如防破甲效果,但是同等重量下和鋼鐵裝甲差不多。現代坦克在戰場上面臨破甲彈頭的威脅遠大於穿甲彈頭,因為幾乎所有的反坦克飛彈都是破甲彈頭,因此喬巴姆一類的陶瓷複合裝甲的實戰性能還是可圈可點的。
美國的裝甲實力能進前三,自然和貧鈾絲編織的裝甲的出現脫不開干係。貧鈾複合裝甲缺點很多,比如過重和有輻射,但是總算其裝備後的防穿防破能力算是對比以前的裝甲有翻倍式的提高,因此也算是一項有實戰意義的發明。當代美國陸軍主要是用貧鈾絲裝甲和喬巴姆複合裝甲相互結合。而全球裝甲技術的另外一家大牛基本是集東西方最強裝甲技術之大成。在被動複合裝甲之外更注重重型爆反和其他先進裝甲技術的突破,包括主動防禦系統。在這點上基本走到了全球的前列。不過有一點比較奇怪的是,最近30多年來的全球坦克實力排名。長期佔據第一位的,卻不是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提到的這三家,德國的豹2系列坦克每10次評選中至少有8.5次是位列全球坦克綜合排名的第一位。那麼豹2系列中的A6甚至A7真的對這個全球第一的排名實至名歸嗎?
真實情況未必是這樣。到目前豹2A6和A7沒有上過戰場的記錄,不過A4等改進型卻已經上過戰場,實戰表現相當不堪,和豹式坦克長期以來的全球盛名差距甚大。而A6隻不過是在A4的陶瓷基甲的前面再加上了一套內部是空心的鋼製楔形前裝甲。其實最多起到一個提前引爆破甲彈的作用,面對長杆穿甲彈基本沒什麼用,因此被行家笑話為「空心N罩」。換句話說,如果A6和A7等也上了戰場面對和A4一樣的威脅環境,那麼結果基本是一樣的。加裝了巨大的楔形裝甲的豹2基本是中看不中用的存在。那在豹2系列這個繡花枕頭被大體揭穿以後,為何還有人對德式坦克繼續「迷信」呢?狼山認為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德國坦克和裝甲車輛在二戰中的表現突出,在坦克和裝甲車輛的整體技術上長期在美蘇英等其他的二戰參戰大國之上,最終失敗是因為對手生產海量坦克群毆的結果,而二戰中德式坦克的個體技術優勢不能否認的。這個印象分的紅利可以說一直吃到現在。
第二,德國坦克在發動機技術、傳動技術、火控技術和高膛壓坦克炮等技術上到目前在全球仍然都屬於第一集團,絕大部分西方坦克仍然採用萊茵金屬的原裝高膛壓坦克炮。可以說整體技術的一流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德國坦克裝甲技術不思進取的巨大弱點。第三。德國在民用車輛上的品牌優勢也一定程度上給德國坦克增加了新印象分,至今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民用車輛技術優勢可以立即轉換成坦克裝甲車輛的技術優勢。實際上兩者基本是不相干的兩個領域。坦克技術和拖拉機與推土機技術水平的關係遠遠大於汽車類。現在德國國內只剩下500多輛豹式A6和A7,生產線大半已經荒廢。只對外出口炮管等成品和技術。這种放棄坦克整車生產的做法,其坦克技術的江湖地位是很難長期維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