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裏海怪物出沒

2021-02-13 軍武次位面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美國間諜衛星在對前蘇聯裏海軍事基地的一次照像偵察中,發現他們正在秘密試航一種既像飛機又像船的怪東西,與水上飛機不同,它幾乎貼著水面高速航行。整個西方一時間找不到類似的裝備進行參考,也就更別說分門別類了。於是,西方鑑於是在裏海發現的它,給它起了個獨特的名字——「裏海怪物」。

 

 

  海怪  只能貼著水面飛

直到冷戰結束,蘇聯大批資料解密,裏海怪物的秘密才終於真相大白。原來 「裏海怪物」是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利用地面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

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造船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最終製造時,飛行器長106米,重495噸。

這樣的龐然大物能夠運動靠的是——「翼地效應」(地面效應亦稱為翼地效應或翼面效應)。是一種使飛行器誘導阻力減小,同時能獲得比空中飛行更高升阻比的流體力學效應,當運動的飛行器距離地面(或水面)很近時,整個飛行器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這種現像在飛機或是賽車產生的氣流被地面或水面影響時就會發生。8臺VD-7渦扇發動機每臺能產生12萬7千牛的推力,這可以讓它獲得很高的速度,並在地面與機翼之間產生一個高壓氣墊而使機翼獲得額外的強大升力——這也意味著裏海怪物只能貼著水面飛行。

 


事實上,「裏海怪物」應該一直是對蘇聯地效飛行器原型機的稱呼,其真正的量產服役型號1987年才真正生產服役:它的正式名稱是「鷂式」地效飛行器(北約代號Duck),在動力系統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縮小了尺寸和重量(最大起飛重量380噸)。但是載重能力仍然達到了驚人的137噸(600到800名士兵或者4到5輛BMP)。即使體積如此龐大,「鷂式」也能保持高速航行:它的一般巡航速度達到了驚人的450km/h,最高速度更是有550km/h。即使是現代最快的登陸氣墊船,最高速度也僅僅是它的三分之一。2000公裡的續航能力足以保證大部分登陸作戰的需要。同時「鷂式」在背部加裝了6個P-270白蛉式反艦飛彈發射架(射程120km),以應對近程小型艦艇的威脅。

 
▲裏海怪物的VD-7引擎


 飛機   是   船舶

儘管看上去更像是一架大型水上飛機,但是地效飛行艇在國際慣例上被列為船舶。從內部結構來說它也更像是船舶。「鷂式」艙壁被分成十個水密艙,中間被鋁鎂合金為主的異型材分成了三層甲板,充分保證了艦艇的存活性。但是試航得出的結論看來,傳統船舶布局對於在高速航行中發生的事故並沒有多少實際防護效果。

如果說美國的V-22魚鷹將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結合,為兩棲登陸作戰錦上添花。那麼「裏海怪物」就是蘇聯嘗試將飛機和船舶進行結合,並且徹底改變了兩棲作戰的戰術和裝備。與傳統兩棲作戰裝備相比,地效飛行艇有很多的優勢。首先是速度,300海裡左右的驚人速度是傳統艦艇無法比擬的。這不僅增加了裝備的戰術存活性,也讓為島嶼快速提供兵力援助成為可能。面對突發的戰爭和事件,這種快速反應能力是地效飛行器的核心優勢。


行動更加   隱秘  

我們都知道,當飛行器在超低空飛行的時候,飛機自身反射的雷達波會和地面上的建築、樹木、巖石等混在一起。地效飛行器的飛行高度為5米以下,反射的雷達波與海浪類似。此外,「鷂式」具備衛星定位、彈道計算、服務運載、反艦攻擊等多種能力。從快反登陸作戰上來說它不需要多少支援艦艇和氣墊船等小型艦艇,直接就能在灘頭登陸場降落展開登陸。這使得它的行動更加隱秘。

 


▲行進中發射飛彈的「鷂式」地效飛行器


化整為零,  以量取勝  

再次就是它的經濟性。無論80年代的蘇聯還是現在的俄羅斯,海軍的主要任務從遠洋進攻變成了近海防禦。毛子意識到和美國一樣造大型航母並不適合這樣的戰略目標。經濟的長期低迷也使建造大型艦力不從心。於是二戰中總結出的「化整為零,以量取勝」的教誨再次煥發生機。相比於傳統兩棲作戰艦艇,地效飛行器造價低廉,且燃料消耗相對較低。只需要15個人操控就能正常作戰(6名軍官,9名士兵)。在作戰時不需要大量的支援艦艇。對補給港口的基礎設施要求也低。屬於造出來就能馬上能列裝使用的產品。再加上速度快、運量大,地效飛行器經濟實惠的優勢也就凸顯出來了。


  全方位  快速攻擊

最後,地效飛行器也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未來地效飛機將綜合運用各種隱形技術,降低雷達、紅外、聲、光、電磁等物理信號特徵,並應用更為先進的綜合電力超導推進系統,消除噪聲、降低紅外輻射,從而大大提高地效飛機的隱形能力、快速機動能力、突防能力;未來或將裝備對空、對海、對地武器裝備,實施動中打擊;具有停靠、倒退、垂直起降等多種功能,配備飛彈後,可實施全方位快速攻擊。由於地效飛機具有上述特點,因此在未來戰爭中,它將被廣泛用於登陸、機降、運輸補給、反艦作戰、反潛作戰、掃雷布雷、偵察巡邏。既可在水面和陸地上起飛、降落,也可在浪高1.5米以下水面穩定疾飛,飛越一般地面交通物障,越過沙漠、沼澤、江河、雪地。既能掠海和掠江河湖面飛行,也可在水面上滑行,也能在地面、冰面或雪面上進行低空飛行。同時在民用層面的救災,運輸,客運遊覽等方面也有著很大的潛力。

 


▲ 《衝突世界:蘇聯進攻》遊戲CG中登陸中的「裏海怪物」


  為什麼  蘇聯當初沒有大量的製造裝配呢?

那麼既然「裏海怪物」好處這麼多,為什麼蘇聯當初沒有大量的製造裝配呢?原因很簡單,試飛事故。「裏海怪物」經歷過兩次事故,一次是在1969年,因海面大霧,飛行員無法分辨地平線,導致大浪拍打機身,最終失事。另一次在1980年,事故原因是飛行員操作失誤。這兩次事故都證明,大型地效飛行艇在技術驗證方面存在問題。耐浪性嚴重不足和地形適應能力差是主要短板。這也是「裏海怪物」最終沒能走出裏海的決定性因素。

 


▲ 新型的地效飛行器A-505在」裏海怪物」的基礎上研製


時至今日,唯一一艘倖存的「裏海怪物」靜靜的停泊在裏海岸邊,見證了一個紅色王朝的逝去。然而時至今日,它的祖國母親又要讓它再煥青春!2010年,俄羅斯海軍計劃研發或引進一批兩棲作戰用艦艇。新的地效飛行器和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被同時提了出來。鑑於俄軍工研發重心不在此處,毛子選擇了後者。然而,隨著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內戰的爆發,法國的「西北風」被轉賣埃及。15年10月,俄羅斯隨即宣布:針對民用的A-050新型地效飛行器開發完成。包括中國再內的三個國家都對該型裝備的進口有濃厚興趣。「裏海怪物」似乎睜開了它沉睡已久飛雙眼……


 

隨著俄羅斯在北方四島和黑海、波羅的海方向上的外部壓力日益增強,俄羅斯迫切需要增強其近海防禦和兩棲登陸作戰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新的「裏海怪物」很快就會誕生,並且很快邁進大洋。

《軍武次位面》官方新浪微博:@軍武視頻 @crazy262

《軍武次位面》總導演的個人微信號:crazy262a0

歡迎廣大粉絲關注互動!


想了解更多關於軍事知識的朋友們歡迎在各大視頻網站觀看《軍武次位面》系列節目,在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搜狐視頻、鳳凰網、土豆網、樂視網、ACfun、Bilibili、網易等視頻網站,每周五晚同步更新!

相關焦點

  • 帝國日暮 裏海怪物
    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間諜衛星在對前蘇聯裏海軍事基地的一次照相偵察中,發現他們正在秘密試航一種既像飛機又像船的怪東西,與水上飛機不同的是它幾乎貼著水面高速航行,因為是在裏海,所以西方取名為「裏海怪物」。
  • 首發 |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
    當時,一顆美國的間諜衛星在一次對蘇聯裏海地區進行的例行偵察中,發現那裡正在試航一種奇怪的龐然大物。它外形既像艦船又像飛機,可以貼著水面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航行。由於不明事理,美國軍事專家就給這種飛行器起了個「裏海怪物」的名字。不過,在其後的幾十年時間裡,「裏海怪物」似乎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 裏海怪物為何最終無人問津?
    現在在俄羅斯的裏海之濱,有一堆無人問津的東西,全世界惦記他的,不是俄羅斯人倒是我們,這就是被稱為「裏海怪物」的世界最大地效飛行器。
  • 「裏海怪物」重出江湖,有人歡喜有人愁~
    圖片來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其實,自從2015年,俄羅斯宣布要復活「裏海怪物」以來,大家一致對此保持高度關注,畢竟那是大名鼎鼎的裏海怪物啊~「裏海怪物」這個名字最初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給起的名字,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通過偵查衛星發現前蘇聯在裏海那裡試驗一種像船又像飛機,但是和水上飛機以及氣墊船完全不同的巨型飛行器,西方人也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於是乎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裏海怪物」。
  • 「裏海怪物」謝幕,曾是世界最大最重飛行器
    文|鐵血君裏海怪物「裏海怪物」體量巨大,起飛重量500噸。翼展50米,能夠加載約200噸。航程7500千米,能夠以800千米的時速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攻擊火力強大,裝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
  • 裏海怪物回歸!俄重啟地效應飛翼船計劃
    海軍情報網(navyrecognition)報導,俄羅斯軍方似乎有意重新啟動地面效應飛翼船(ground effect vehicle,GEV),而且尺寸相當大,令人聯想到它的前身「裏海怪物冷戰期間蘇聯開發名為903計劃(Project 903 )的大型GEV,蘇聯稱為花尾鴿(Lun-class),而北約則暱稱「鴨子」,但還有另一個別稱叫「裏海怪物」。它的起飛重量為380噸,並安裝6枚大型反艦飛彈。然而,在蘇聯解體之後,裏海怪物的項目被擱置了。
  • 俄羅斯曾經有個五大三粗的傻大個-「裏海怪物」
    在1980年代,前蘇聯實驗性地開發出噴射推進的Ekranoplan,就是一種翼地效應機,其極限飛行重量可達1,000公噸,由於當時還處於冷戰時期,西方國家對於蘇聯在隱密情況下測試的此種飛行器了解不多,只能暫時以「裏海怪物」統一代稱。
  • 網紅級前蘇聯海邊打卡合影聖物 - 裏海怪物
    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間諜衛星在對前蘇聯裏海軍事基地的一次照相偵察中,發現他們正在秘密試航一種既像飛機又像船的怪東西
  • 蘇聯時代留下的裏海怪物 另一架隱藏數十年後被發現
    蘇聯時代研製裏海怪物,被賦予903工程之下,其設計機構是阿列克謝耶夫設計局,從1975年開始研發,到蘇聯解體時項目停擺。建成的那架裏海怪物,俄羅斯海軍曾經使用了一段時間。而第二架為完工的裏海怪物,長期處於封存狀態。
  •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8臺渦噴發動機,猶如外星巡洋艦!
    「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的原理是利用飛行器貼地飛行時形成氣流堵塞、使機翼升力增加。「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攻擊火力強大,背部搭載的三座雙聯裝日炙超音速反艦飛彈,對大型軍艦構成嚴重威脅。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繼續使用著「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直至1999年才退役。退役後,「裏海怪物」擱在卡斯皮斯克船廠之內,這一放就是20年。
  • "裏海怪物"驚現南海,連美軍都退避三舍
    「我們會在我們選擇的時間和地點進行此類行動。」面對美國的傲慢,中俄的一個動作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這是個什麼動作呢?最新情報顯示,俄羅斯工程師近日已經完成了對重型飛艇「裏海怪物」的產品原型進行設計,中央水翼船設計局正與包括對此很感興趣的中國客戶等數個潛在買家談判。鷂級地效飛船(簡稱GEV)何為「裏海怪物」?
  • 「裏海怪物」似飛機又似船,俄羅斯正在悄悄復活它……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說起「裏海怪物」,很多軍迷恐怕並不陌生。它的外形既像艦船又像飛機,可以貼著水面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航行。如今,人們都知道,「裏海怪物」就是地效飛行器。    彰海雄分析,「從俄羅斯公布的消息看,『奧蘭』級地效飛行器最主要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詞:體型大,預計和『裏海怪物』的尺寸相近;載重大,可以搭載上百噸的載荷;火力猛,是世界唯一使用反艦飛彈的地效飛行器。」
  • 解放軍「裏海怪物」僅此1艘 部署中俄邊界任務特殊
    ▲裏海怪物  世界上最有名的地效翼船,莫過於蘇聯的「裏海怪物」(KM)及其後繼者——「花尾鴿」(Lun),前者在裏海被發現時曾轟動了整個西方,後者的機背裝有3組2聯裝SS-N-22「日炙」超音速反艦飛彈,被認為是極具暴力美學的代表,除了蘇聯之外,中國和美國也都對地效翼船進行過研究和探索。
  • 裏海終於又要有怪物了!它精通「水上漂」,能貼著水面飛5000公裡
    利刃/冬陽被稱為裏海怪物的一款蘇聯地效飛行器冷戰期間,蘇聯研製了大量極具創新意義的武器,"裏海怪物"在這些武器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 |「裏海怪物」的前世今生
    他們部署在蘇聯和伊朗之間廣闊的內陸水域,因此獲得了「裏海怪物」的綽號。The "Lun" ekranoplan was one of the last designs to come out of the Soviet ground effect vehicle program.
  • 「裏海怪物」可攻擊航母?貼海飛行的地效翼船被中國造出來了!
    而20世紀八十年代的「裏海怪物」,對當時的美軍來說,或許就是蚩尤一般的存在。▲「裏海怪物」長106.1米(348 英尺),翼展50米,能夠加載約200噸,航程7500千米,能夠以800千米的時速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攻擊火力強大,裝有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而且不會被任何雷達發現。
  • "海雕"將大幅提高我軍投送力|裏海怪物|地效翼艇|地效飛行器|獨家...
    有人說海雕680是中國版「裏海怪物」地效翼飛行器。但從它的布局上來看,其更類似於鷂式地效飛彈艇的救援型。海雕680地效翼飛行器一旦研製成功並裝備部隊,其將大大提高我國海洋方向的投送能力。圖為「裏海怪物」地效翼飛行器。升阻比大是地效翼飛行器另外一個優點,由於它充分利用了地面效應進行增升,所以飛機的升阻比較大,它的全機升阻比是普通運輸機的1.5-2倍左右,升阻比越大,飛機航程、載荷性能越好,在同樣發動機的情況下,飛機的航程越遠、載荷越大,或者同樣規格的情況下,需要的發動機功率較小,所以我們看到地效翼飛行器的噸位上升速度遠遠超過飛機的發展速度。
  • 俄正復活蘇聯「怪物飛行器」
    來源:科技日報融合艦船與飛機的地效飛行器想像圖說起「裏海怪物」,很多軍迷恐怕並不陌生。它的外形既像艦船又像飛機,可以貼著水面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航行。如今,人們都知道,「裏海怪物」就是地效飛行器。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近日刊發了一篇題為《俄羅斯海軍研製融合艦船與飛機的地效飛行器》的報導。
  • 裏海非海
    也正因為如此,裏海的海底是標準的大洋玄武巖,而不是大陸花崗巖體。由於裏海獨特的「前世身份」,裏海的地層中沉積了大量的有機物質。然而就在蘇聯解體以後,裏海的歸屬權該如何切割,就陷入了長達20餘年的爭端中,裏海沿岸五國長期為各自國家在其中的利益爭論不休。直至2018年8月12日,五個裏海國家在哈薩克斯坦阿克套共同籤署了《裏海法律地位公約》。
  • 國產版「裏海怪獸」來了?彩虹T1地效無人機,專門打航母的軟肋
    早在冷戰時期蘇聯就研發出了被稱為「裏海怪物」的大型地效飛行器,最高時速也可以達到800公裡,航程可以達到7500公裡。而這款彩虹T1又絕非是「裏海怪物」的單純複製品,它是以地效飛行器為載體,結合無人機技術而形成的專門反艦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