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也就是2016年1月26日,印度進行了他們一年一度的閱兵式,慶祝共和國日。在這場閱兵式中,印度閱兵的壓軸仍然是摩託車開掛(原名摩託車特技隊),其挺拔的英姿、高超的技藝令我這個看過無數雜技表演的人都被深深折服。(不服不行啊,軍隊特技隊啊!)
下面是一些印度閱兵場景,讓大家開開眼。
◆ ◆ ◆
我靠,這個牛X,估計還沒上戰場呢,就可以把地方嚇趴下在印度,開掛風氣無處不在,這不印度的火車也不甘落後:咱也玩一把開掛。這真是高手在民間啊,古人誠不欺我。
我只想說,開車的司機看得到路嗎?還有最下面的朋友,你是用生命前行嗎?當然印度不僅僅有開掛景觀,還有悠久的歷史人文、文化古蹟及花樣繁多的美食,大叔作為一名吃貨,對美食自然偏愛,肯定不會錯過印度美食滴。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鬱。
在某種意義上說,印度飲食文化也可以稱為咖喱文化,這種飲食文化以香辣味道為特色。人們談到印度飯,首先想到的十之八九是咖喱飯。咖喱飯可以是素食,也可以是葷食;可以是米飯,也可以是麵食。
什錦咖喱鮮蔬: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蔬菜類的菜品在餐桌上必不可少。「什錦咖喱鮮蔬」就是將菜花、土豆、豆角、胡蘿蔔等蔬菜切成各種大小不等的塊,放在一起清炒,最後放入咖喱進行調味。這也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
在中國流行的「印度飛餅」,在印度稱之為「加巴地」,也是印度人的主食。印度飛餅用的麥麵都是沒有去掉殼的,而中國的「印度飛餅」,用的都是去掉殼的精粉,其口感與印度的餅其實不一樣。
印度人吃米飯或吃餅時,喜歡用手把菜卷在餅內,有的像中國人吃北京烤鴨,或用手把菜和飯混在一起,在盤裡攪拌幾下,抓起來捏一捏,然後送進口內。
「泊蘭饢」是將未發酵的麵粉和勻,放在烤爐中烤成的薄餅。「泊蘭饢」相當於西餐中的餐包,味香且有嚼勁,也因此不同於「印度拋餅」。
印度炒麵道味道非常特別的麵食。由於meegoreng是馬來文,所以又有人稱之為馬來炒麵。其實,這道麵食是出自印裔回教徒(又稱嘛嘛mamak)。
「印度拉茶」也叫「香料印度茶」,主要是因為它裡面放有馬薩拉調料(MASALA)。「印度拉茶」冬夏皆宜,冬天飯後熱飲,更有助於暖身。
看了這麼多印度美食,是不是想馬上嘗試一下,那還等什麼,開吃啊。
Peter/text&edit
Peter/photo
·本文章謝絕轉載
轉載請留言
▼
過年了,認真生活的你,值得頂級年味享受。鮮食一刻產品主材選用「豬肉的最高峰」的中國四大名豬之首兩頭烏,純手工技藝精製,其不僅是三高肉食者福音,還是年輕白領的美顏佳品。
年前購買還能領取優惠券,購買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