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司令、大使輪番叫囂核戰,深夜中國打出直拳!美國人只認這個

2021-02-23 一號哨所

  

  雖然我們已經擁有了相對規模的核武庫,但是美國的「核訛詐」仍然無處不在。

  最近美國接連放出「核戰」的言論,在美司令、前大使剛叫囂完,中國在深夜直接重拳出擊。

  最近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查爾斯·理察刊文,再次老調重彈談「中俄核威脅論」,中俄正積極擴充核武庫,如果美國放任不管,將增加核衝突風險。他這次還把威脅論拔高到驚人地步,「與中俄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真實存在」。

  隨後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也在華盛頓智庫發言時警告稱,美國決策者在臺海問題上必須考慮中美之間可能因此爆發軍事衝突升級為核戰的風險,他擔心中美可能因臺海引爆核戰爭。這是危言聳聽嗎?  

  這種核衝突最不穩定因素就是美國,美國是世界上唯一將核彈用於實戰的國家,而且麥克阿瑟和當時的杜魯門總統就曾有打不過就用核彈的計劃。

  而且近些年美國不斷退出軍控協議擴充核武庫,同時還發展低當量核武器,試圖降低核戰的門檻,但是一旦發生核戰誰還管你是高當量還是低當量,無非是自欺欺人罷了。

  再加上中國常規力量上升速度太快,美國常規武器優勢不明顯,動核戰的歪心思也更多了。所以我們要做兩手準備 ,首先是胡錫進說的要增加中國的核力量其實是合理的,其次我們應該也要發展防禦力量,誰也不知道美國會做出什麼瘋狂舉動。

  對於美國的核訛詐,中國做出了最直接的反應,直擊美國核訛詐命門。 

  在2月4日深夜,中國國防部宣布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這是我國軍方第五次對我公開宣布成功進行陸基反導技術試驗,雖然和前四次措辭差不多,但根據局勢還是釋放出巨大的信息量。

  這次官方直接在當天就主動對外公布,表明我國陸基反導攔截技術日益成熟。

  在4日當天「中國航天科工」也發文稱,「成了!我們成了!」這對於二院「御天長劍」團隊成員來說,他們整整等了幾十年。  

  據悉,陸基反導就是為了遏制核大國對中國的大規模核打擊,中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針對中遠程乃至洲際彈道飛彈,在大氣層外進行攔截。
  不過因為目標距離遠,對反導系統的雷達探測距離、攔截彈速度和加速度要求更高,技術難度極高,而中國是繼美國後第二個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國家。  而中國進行中段反導攔截試驗也是為了應對外部不穩定因素,除「核訛詐」之外,美國還曾叫囂要在中國周邊部署中遠程彈道飛彈。  我們這是在向敵對勢力宣告,中國打造的飛彈防禦體系足以維護國家安全。  讓敵人不敢發動戰爭的最好方式不是說自己熱愛和平,而是要用美國人聽得懂的語言,講道理行不通,他們只認拳頭。

中烏沒鬧掰,中企籤下馬達西奇8億航發大單,美國的贏面被翻盤?

印媒算了筆帳:和中國耗不起,印國防預算超百億但很多東西還沒買

印陸軍參謀長:中巴聯合構強大威脅!把印度逼上「死路」的卻不是中巴

杜特爾特:再次靠實力贏!多國領導人接種中國疫苗,美疫苗成笑話

黑到深處自然粉?印國防部長在公開演講中,暗指中國是超級大國

相關焦點

  • 推特改名的臺「駐美代表」深夜發文承認,「駐美大使」不是美國官方承認的稱謂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
  • 叫囂完中美不能相提並論後 美國大使連遭三重擊
    「中國和美國能不能相提並論?」這個或許本不該成為問題的問題,最近兩天卻在全球引發了廣泛討論。
  • 美前駐華大使警告:當心美中因臺灣爆發核戰爭
    「美國決策者必須考慮美中之間可能因為臺灣問題爆發軍事衝突升級為核戰的風險因素。」  據香港中評社4日消息,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 J。Stapleton Roy)3日在華盛頓智庫發言時警告稱,美國決策者在處理臺灣問題時,必須考慮美中之間可能因為臺灣問題爆發軍事衝突升級為核戰的風險因素。
  • 美國前駐華大使警告:當心美中因臺灣爆發核戰爭!
    「美國決策者必須考慮美中之間可能因為臺灣問題爆發軍事衝突升級為核戰的風險因素。」
  • 美國把核武器當作敲打他國的「核大棒」
    這種叫囂核戰的觀念已經落後於時代,各個核國家現已基本達成核武器是一種政治工具而非戰爭武器的共識。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做出該評價。據《華盛頓時報》報導,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查爾斯·理察警告說,美國要為與中國或俄羅斯的核戰爭做好準備,並尋求新的方法來阻止兩國使用最新獲得的先進戰略武器。
  • 英媒預言:朝鮮高空核試爆 將引爆半島核戰
    (歐新社)來源:江南隱士朝鮮上周揚言要在太平洋上空試爆威力強大的氫彈,嚇壞國際核武專家,其實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早在8月5日即預言,朝鮮準備在高空進行核試爆,是逼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對朝鮮動武、引爆朝鮮(專題)半島核戰的關鍵。
  • 中國駐美大使就美艦闖南海舌戰CNN主播
    2015年10月27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阿曼普欄目採訪,就美國軍艦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闡明中方嚴正立場。  阿曼普:在過去24小時,美中兩國首都之間上演了「口水戰」。美國防部長稱,美方艦機將繼續駛入或飛越有關海域,因為有關海域是「國際水域」,並且美方行動得到了地區盟友的支持。但中國外交部表示,如果美方「一再製造緊張」,中方將不得不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中方確實有必要加強、加快相關能力建設。那意味著什麼?
  • 和拜登「親如一家」,這個人即將成為美國駐歐盟大使
    近期,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這本書的作者、現年 74 歲的吉滕斯坦(Mark Gitenstein)即將成為美國駐歐盟大使。吉滕斯坦是拜登三十餘年的親密工作夥伴和長期密友,親密程度幾近家人。從1987年起,他們就開始緊密合作。
  • 美第三艦隊換帥,太平洋艦隊核潛艇軍演,叫囂若戰必勝
    據《觀察者網》報導稱,負責東太平洋的美國海軍第三艦隊迎來新任司令史蒂夫·科勒中將,接替第30位美海軍第三艦隊司令斯科特·科恩中將,美海軍突然更換第三艦隊根本不是尋常舉動,但史蒂夫·科勒中將被任命為第三艦隊第31任司令已成事實。
  • 臺「駐美代表」自封「大使」
    臺灣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日被曝將社交媒體上的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引發網友熱議。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有網友諷刺蕭美琴「只會自嗨」,還有網友質疑:「這個人是要將臺灣推向戰爭邊緣,以獲取個人最大利益才高興?」蕭美琴個人推特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
  • 「異塵餘生」 ——核戰年代的美國民間避難所文化
    上個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冷戰高峰期,在世界大戰壓力威脅下的美國比中國先行一步,早早開展了「深挖洞,廣積糧」的全民運動。
  • 沒禮貌、不正常——美駐華大使突然「不辭而別」,預示著……
    今天上午,美國駐華大使突然辭職,中國外交部表示並不知情。
  • 大批美軍裝甲車被炸毀,白宮深夜召沙特大使訓斥:最少也得賠百億
    沙特聯軍經過多年戰鬥,在葉門中部地區構建了一個防線,然而隨著聯軍在哈茲姆附近失敗後,這個防線開始持續崩潰。沙特軍隊也沒能抵抗住胡塞在馬裡卜省以東的進攻,目前大量的部隊開始從前線撤退,並丟棄了大量的裝備。
  • 咄咄逼人┃ 美國有線電視CNN主播專訪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
    遺憾的是,一些國家,尤其是美國,千方百計想要插手,在該地區派遣軍力,強化軍事存在,強度、頻度都非常高。而頗具諷刺的是,美國至今還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這一點。扎卡裡亞:我想問問關於香港的問題。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出臺意味著中國政府實質上是將大陸法律強加於香港。
  • 臺灣可以在美國有「大使」?大陸和美國:啪啪!
    >日前,臺灣地區新領導人任命高碩泰為新任臺方駐美代表,並稱其為「大使」。對於這一稱呼,大陸和美國一眼就看穿了。  現任臺灣當局「駐美代表」沈呂巡在蔡英文上任後第一天就被要求於最遲6月5日去職,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一直到23日下午都不願證實,當日晚間則發布「總統令」稱:「『駐美國大使』沈呂巡已準退職,應予免職。特任高碩泰為『駐美國大使』。」
  • 陳中華:面對美國公開發出的核威脅,我們中國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從目前美國內政、外交來看,轉移敵對情緒的一個快捷出路,就是繼續對華施壓,而且施壓越強、甚至爆發衝突,敵對情緒似乎釋放得也就越快。今後,美國(並聯合其盟國)只會蓄意對華增加更多、更危險的挑釁,尋釁鬧事的潛在可能和風險越來越高。因此,無論是其他國家與中國爆發戰爭,還是美國直接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美軍參戰都不可避免,而美軍強調「核戰可能」就是事先張揚的鋪墊。
  • 美將領叫囂:因為中俄犯了錯,美國可能發動核戰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查爾斯·理察上將最近警告說,美國與俄羅斯或中國發生核戰爭並不是沒有可能,而是有「非常現實的可能性」,美國必須採取緊急措施應對中俄構成的
  • 美叫囂抓住中國的三大弱點,可高度稀釋中國軍力!真有這麼簡單?
    自美新任總統上臺以來中美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矛盾,一方面美總統要求美軍儘量避免與中國對抗,而另一方面美軍卻頻頻對中國施壓。
  • 愛懟中國的美國四星上將被換了
    本月9日,白宮宣布,總統川普提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哈裡斯出任已空缺17個月的駐澳大利亞大使。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關注到這條消息,是因為這件事與亞太局勢息息相關。先來說四星上將哈裡斯,相信不少小夥伴曾經聽說過這位屢屢因為涉華言論「出名」的美國鷹派將領。今年62歲的哈裡斯在美軍服役近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