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鬥中,湧現出千千萬萬在一線抗擊疫情的勇士們。他們中不僅有衝鋒陷陣的男同志,也有巾幗不讓鬚眉的「戰疫女兵」,她們猶如一朵朵鏗鏘玫瑰,綻放在夷陵區防疫第一線。
90後的鄭溶溶曾服役於火箭軍某部隊,現工作在點軍區城管監察大隊橋邊聯勤中隊。在新冠肺炎「防疫戰」打響之初,她主動請纓,加入小區志願者隊伍,分班輪流值守小區大門,對出入人員進行登記、測量體溫,在業主群對防疫知識進行宣傳,並自駕車輛拖運防疫物資和蔬菜。
疫情防控,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她。在馮家灣社區的指導下,她牽頭建立了各單元樓的防疫微信群,實行樓長負責制。針對業主反映較多的生活物資不足、母嬰產品缺乏、燃氣卡餘額不足、日常藥物缺少等問題,她總是採取各種辦法,解決業主們的實際困難。對於獨居人員和留守老人,她帶頭上門查看,電話聯繫,幫助他們採購物資。
面對業主的不理解,她總是和顏悅色,耐心規勸解決問題,經常一解釋就是半個多小時。作為家中獨女,她放棄了陪伴母親的時間,主動請纓為民解憂,心態積極,且樂在其中。用她的話說,這是軍人的職責——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奉獻社會。
陳溫馨曾服役於火箭軍某部,現任夷陵區下堡坪鄉社會事務辦副主任。身為一名黨員,一名退役軍人,已為人妻為人母的她,自從防控新冠肺炎工作一開始,就毅然回到鄉裡投入到防控工作,將幼子交給爺爺奶奶照看。
自1月27日開始,陳溫馨就沒有離開過防疫一線。作為後勤保障組的組員,從制定物資保障方案,到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專項經費和應急物資儲備,她始終嚴謹細緻的做好每項工作。當過兵的她在工作中絲毫不讓鬚眉,不怕苦不怕累,經常像「女漢子」一樣搬運物資。
2月18日,結束完一天的工作,陳溫馨松松肩膀,照例打開微信視頻。「喲,你的頭髮這麼長了,像個小姑娘了。」陳溫馨逗著三歲半的兒子,視頻那頭,孩子不哭不鬧,只是不停地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啊?」
曾經的綠軍裝換成了現在的紅馬甲,曾經的軍臂章換成了現在的志願章……退役軍人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責任。以鄭溶溶、陳溫馨為代表的退役女兵,用自己的身軀為群眾築起一道道隔離病毒「安全網」,她們退役不褪色,在抗「疫」一線展現著退役軍人風採,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巾幗力量。
供稿:夷陵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終審:張麗娟 編審:張麗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