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這個神奇的公眾號
傳播美好,普惠共享
1. 德國外科學家Friedrich von Esmarch(1823.1.9-1908.2.23)
他發明了急救包和三角巾,他還提議為軍隊和平民降解急救知識,他編寫的戰傷外科技術手冊是該領域最權威的書籍。Esmarch繃帶是一種亞麻布或棉布製成的三角巾,長邊大約4英尺,可以有多達32種不同的摺疊或包紮方法,Esmarch強烈建議每一名士兵隨身攜帶一個這樣的三角巾。他還發明了一種止血帶,可以用於戰爭時期緊急止血以及截肢手術時減少出血,這種止血裝置現在仍在臨床應用。
2. 1880年1月9日,英國醫學家William Budd(1811.9.14-1880.1.9)去世。
他闡明了傷寒的發病本質,認識到它的傳染性,基本病理變化是小腸淋巴組織的增生、壞死,並提出了一系列預防措施。
3. 印度裔美國生物化學家Har Gobind Khorana (1922.1.9 - 2011年11月9日)
他因闡明遺傳基因編碼和它們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與Marshall W. Nirenberg和Robert W. Holley分享了196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1972年Khorana在實驗室製造了第一種完全人工合成的基因。
4. 英國遺傳學家Alec Jefferys(1950.1.9-)他發明的DNA指紋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技術帶來了遺傳學和法醫學上的革命。Jefferys畢業於牛津大學默頓學院(Merton College)生物化學專業業,隨後又在該校獲得遺傳學博士學位。1977年起,他一直任職於萊斯特大學。他領導的研究組主要研究可以分析人類染色體基因突變的方法,以便了解人類的個體特性、致病性突變的由來以及人類進化的過程。在1984年Jefferys第一次將DNA指紋分析技術用於一起強姦案的調查,通過DNA確定嫌疑犯並證明其有罪,現在DNA指紋已經廣泛應用於刑事偵緝、親子鑑定、身份確認等領域,CSI裡就經常能見到該技術的身影。由於他在遺傳學上的貢獻,Jefferys在1994年受封為爵士。
5. 2002年1月9日,中國醫師協會在北京成立。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周光召等題詞祝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彭珮雲,衛生部部長張文康,中國科協副主席張玉臺等出席會議。協會名譽會長吳階平,會長殷大奎。
6. 2009年1月9日,在英國倫敦誕生了全球第一個在胚胎階段就接受乳腺癌基因篩查的女嬰,被稱為「無癌寶寶」(cancer-freebaby)。這名女嬰是一名試管嬰兒,胚胎形成之後幾天就接受檢查是否攜有BRCA-1基因,BRCA-1基因和乳癌與卵巢癌的發生有關,帶有這種基因的人患乳癌或卵巢癌的機率高達50%-80%。這種技術的誕生是基因醫學劃時代的裡程碑,但同時引發了基因篩選標準過低可能引起的倫理爭議。因為這不是根除乳癌的療方,而是禁止任何有可能患乳癌的人出生。而實際上帶有BRCA-1基因的胚胎長大成人後,還有20-50%的機率不患癌症,且這種癌症也不一定致命,這種技術必然會增加墮胎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