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各地拒服兵役現象屢禁不止,牽扯了軍地雙方大量精力,造成徵兵工作極大被動。那麼,又該如何破解這一困局?
有關專家表示,要大力加強對青少年的國防教育,使他們時刻繃緊「國防弦」,同時,要做好徵兵宣傳工作,大張旗鼓地宣講國防知識,普及國防法規,使廣大青年依法服兵役成為行動自覺。
將拒服兵役者列入徵信黑名單,也是一個創新之舉。2016年7月,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武部代表區徵兵辦,與神舟鵬元徵信有限公司籤訂了將公民服兵役情況納入個人信用徵信系統的合作協議。這一「徵信模式」,既加重對此類違法行為的懲戒,也有效規範了兵役登記、兵員管理等問題。
「必須通過加強役前教育管理,夯實適齡青年建功軍營的思想根基。」山西省軍區參謀長吳國志建議,在體檢、政審雙合格的基礎上,通過役前訓練全面考察、優中選優,把真正能夠適應部隊戰備訓練要求的合格兵員選出來。以山西為例,2016年全省全面展開役前集訓,119個縣(市、區)人武部紮實開展不少於3天的役前訓練教育,篩選淘汰了各類身體、思想退兵隱患93人,在助力「準新兵」順利入營上收到了良好成效。
山東省軍區司令員榮森之認為,要大力推進以政策落實為重點的優撫安置機制,各省市區可出臺具有地方特色的優撫安置政策。同時,還需對地方民政、人社、財政、教育等部門的職責任務進行細化明確,狠抓督導落實,以優撫安置政策的及時兌現落實,激勵青年參軍入伍熱情,助推徵兵工作科學發展。
根治少數公民逃避、拒服兵役的問題,必須完善相關法規制度。鑑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與《兵役法》配套的法規規範,可主要通過健全和完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性規章的途徑來解決。經實踐證明較為有效的制度,應在不斷完善後以規章、法規甚至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依法開展兵役工作的有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