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應當以戰鬥力為標準,習主席也反覆提出,戰鬥力才是核心。
而如今更是閱兵臨近的緊張時刻,而看看我們的解放軍在做什麼?
閱兵飛行訓練進入集中合訓階段,正值北空某場站所處地區幼鳥出巢期,鳥類活動愈加頻繁,保障壓力大。而他們「不務正業」玩開了動物,還稱為「驅鳥三寶」。
他們玩動物玩的不亦樂乎:
飛鷹
驅鳥「第一寶」:該場站驅鳥隊不斷深化拓展常態化獵鷹生態驅鳥方法,已經形成了3種較成熟的日常獵鷹驅鳥方法。
走狗
驅鳥「第二寶」:驅鳥隊飼養訓練的「獵兔犬」可將機場草叢中的鳥類驅趕到空中,再由獵鷹驅散。
飛鷹走狗還不夠,居然耍猴!
驅鳥「第三寶」:驅鳥隊首創飼養訓練獼猴搗毀鳥窩,在驅鳥隊戰士的精心訓練下,獼猴熟練掌握了上樹拆除鳥巢的基本技能。據地方專家說,獼猴在拆除鳥巢過程中會在樹上留下氣味,對鳥類是一種威懾。獼猴所拆過鳥窩的位置,同一種群的鳥類再也不會在同一位置打窩。
簡直成了提籠架鳥的八旗子弟,走狗飛鷹的紈絝。而「不務正業」不僅僅在這裡。
不僅是玩,他們還吃
海拔4390米的邦達兵站是川藏線上最高的兵站,年平均氣溫不到12度,最低氣溫-35度,年冰雪期長達6-7個月,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50%。堪稱「生命禁區」。過去,海拔4000米以上的兵站生活保障基本靠內地供應,特別是新鮮蔬菜根本無法保障。
但是他們……
建起了蔬菜大棚
高寒地區種菜十分不易
養了鴨子
還餵了豬
吃的問題已經不大了
如今各兵站的肉菜自給率分別達到60%至100%,有的兵站自給有餘,還可以通過網絡相互調劑。
還自製燻鴨
邦達兵站自製的燻鴨
這就完了?沒有,高原條件差都能做成這樣,讓你們看看高科技的
這是科技武裝到「牙齒」的武警湖北總隊農副業生產科技示範園值班室的一幕。
採用高密度層疊式養雞方式,常年存欄蛋雞15000隻,集蛋、餵料、清糞、降溫全部自動化。農科園佔地面積140畝,修建有4200平方米的綜合培訓樓1幢、年發電量近20萬度的太陽能光伏電站1座,配套建設了三段地埋式沼氣池1座,利用魚塘邊坡打樁擴容建成了800平方米的現代化養雞場、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養豬場,建成智能型中空PC板連棟溫室大棚和普通連棟大棚各1座。
有的吃有的玩,運動也不能放下
還玩鴿子
軍鴿和訓鴿員親密接吻
成都軍區某部軍鴿向社會徵召新隊員。新裝入伍的信鴿要接受兩個月的「新兵」訓練,只有耐力、勇氣和服從性都通過考察,才能成為軍鴿隊的戰鬥隊員。
儘管如今已是資訊時代,但信鴿這種延續了千年的傳統通信手段,依然因人為幹擾小,傳遞信息準的特點,被各國軍隊保留了下來。
場站遛狗,我們也逗狗
跳繩是一門必修課,也是狗狗們很喜歡的一項運動
軍犬是一種具有高度神經活動功能的動物,它對氣味的辨別能力比人高出幾萬倍,聽力是人的16倍,視野廣闊,有弱光能力,善於夜間觀察事物。經過訓練後,可擔負追蹤、鑑別、警戒、看守、巡邏、搜捕、通訊、攜彈、偵破、搜查毒品和爆炸物等任務。
跑馬
甘南獨立騎兵連連長豐淑福做出的乘馬高揚絕活
騎兵作為一個兵種在我軍已經消失了。但目前全軍還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目的是為了展示人民解放軍過去的騎兵風貌,讓中外人民了解、目睹現代條件下的這個古老的兵種,有時還擔負影視片的拍攝任務。
馬就完了?騎著駱駝運動一圈
內蒙大漠戈壁八千裡邊防線西端的解放軍駱駝兵
巡邏歸來
沙海拉練
途中小憩
清河口,位於內蒙古八千裡邊防的最西端,方圓300多公裡無人煙;滴水貴如油。只有沙漠之舟駱駝和像胡楊一樣紮根大漠戈壁的官兵保護著這條邊防線。
「不務正業」?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時代,這些動物,這些可愛的官兵們,用著看似古老的方式彌補著科技的死角。堅守著最艱苦的崗位。解放軍永遠是最可愛的人,永遠保護著國家與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