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回 美帝催歐亞制裁 普京作戰爭宣示

2021-02-08 明見天下

2014年第25回 美帝催歐亞制裁 普京作戰爭宣示(總第82回)

二,美國著力打造亞洲「獵俄」陣線

(一)就制裁俄羅斯,圍繞中國展開的中美俄互動攻防

在往期,我曾經說到:自烏克蘭危機以來,主要基於三重因素,中國將「制裁俄羅斯」劃為語言交談「禁區」,至令任何國家——包括美帝在內,在與中國交往的任何公開場合,都必須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閉嘴。哪三重因素呢?其一,中國並非美帝麾下之「盟友」;其二,中國自身至今還遭受美歐等發達國家的軍售制裁;其三,矛頭針對中國的MH370客機失聯至今沒有下落。有此三項,中國有充足權利,頂住美帝壓力,至今在對俄制裁上保持「不粘鍋」的超然「中立」地位。

但是,世事關聯,各國相互糾纏,在此重大衝突關頭,中國又怎能輕易「獨善其身」。這不,藉由加拿大外長訪華,中國就對俄制裁問題,很彆扭,或曰很別致地發出了一個信號。

上期提到:加拿大外長28日起的訪華之旅,值得注意——在美帝策劃發起力推的「圍獵俄羅斯」之役,因在MH17慘遭擊落之後,歐盟終於推出重磅制裁措施而方興未艾之際,加國外長來華,肯定不同尋常:他當然是奉有美帝的「懿旨」,並有多方面的訪談內容。

那麼,我們看看公開報導——

——7月30日,「李源潮會見加拿大外長貝爾德」。雙方都是對雙邊關係「良好」表示滿意,並願意進一步發展。云云。屬於提升禮儀級別的「應酬」。(當然,這「應酬」本身就是雙方實質關係的一部分)。

——7月29日,「王毅談當前巴以衝突:珍視生命立即停火」。各位看官,光看這個標題,你能認出來它是有關中加兩國外長正式會談的新聞麼?而且,假如你百度「中國、加拿大外長會談」或「王毅會晤加拿大外長貝爾德」之類的話,你根本搜不到雙方這次會見的任何新聞!也就是說,「王毅談當前巴以衝突:珍視生命立即停火」,是這一新聞的通用標題,而它的內容,意外的長、意外的怪——「外交部網站消息,7月29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同來訪的加拿大外長貝爾德會談時,就當前巴以衝突闡述中方立場。。。王毅強調,當務之急是衝突雙方響應國際社會的普遍呼聲,立即無條件實現停火。。。王毅說,巴以衝突不斷的根源在於巴勒斯坦問題長期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決。。。 王毅說,中國中東問題特使一月內兩赴地區,為止戰促和積極奔走。。。」王毅說了這麼多的話,而沒聽到貝爾德一個字!

這是不是在搞笑或「高級黑」呀?一個加拿大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只為傾聽中國外長類似於「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般,就與己不搭界的中東巴以問題唾沫橫飛的「吐槽」?

要的就是這樣戲劇化的效果!這條新聞,就是要用這樣張冠李戴文不對題的標題,及完全不對等、與雙邊關係無關的內容,以欲蓋彌彰的形式,向外界強烈暗示雙方談了一些極端重要的事情。這麼做,不是為了隱藏,而是為了彰顯。

當然還有與此相關聯的配套動作——

——7月29日,「王毅談馬航墜機:當務之急是切實履行安理會決議」。王毅在和誰「談」馬航墜機呢?——「外交部長王毅29日應約就馬航MH17航班墜毀事件同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通電話。畢曉普介紹了澳方參與事件調查的最新情況。王毅再次向澳大利亞遇難乘客及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

——7月29日,「王毅:烏克蘭危機負面效應已開始外溢」。王毅又是和誰在說烏克蘭危機呢?——「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9日應約同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通電話。王毅祝賀哈蒙德就任英國外交大臣。。。」

當我們將上述新聞排列於此的時候,就會合理、自然地推導出結論:在7月29日同一天,中國外長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外長,分別面談或通話,這樣的安排,當然是刻意的,是為了向外界發出某種信息。

以如此特別的方式,是要發出一種什麼樣的信息呢?概而言之,就是我此前多次強調過的——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中國會儘可能置身事外,並在制裁初期,在戰略上與美國保持某種遙遠、隱晦到幾乎聯繫不起來的默契與合作。而這種「默契與合作」,必須煞費苦心地通過上述如此這般曲折、隱晦但又明確、清楚的方式,傳遞給相關各方——歐盟,尤其是德法,還有日本等。

可見,上述集中在同一日的會見與通話,是中美之間的安排,而作為美英帝國體系成員的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外長,只是執行者。

中國以此方式,「承認」美英帝國體系在當今國際秩序中的主導地位,「承諾」不對美帝的「獵熊」行動實施破壞性活動。當然,這些「承認」與「承諾」,都屬於臨時「約定」的「肢體性」語言,是因局勢變化而隨時可以「撕毀」的。

在目前階段,美帝需要中國的類似「承諾」和「配合」,來脅迫歐盟、尤其是德國、日本,儘快衝到「獵熊」第一線。

中國則需要這樣的表態,來「鼓勵」美帝糾合歐盟德國日本等制裁俄羅斯,同時換取美帝對自己置身「獵熊」事外的默認。

中美兩國,在此問題上成功地相互利用,暫時達成了一致。

作為「附加值」,「中國歡迎加拿大總理哈珀出席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其實,對這條新聞,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加拿大(更主要是美國)不會對北京APEC會議予為難,而是支持。

當然,中國與加拿大(實則是整個美英帝國體系)之間,不可能沒有矛盾,所以,又有這樣的新聞予以「點綴」——「加拿大稱中國黑客攻擊其國家研究院中方:無端指責」。

有人不理解:現今大勢,是中俄聯合抗美反美,中國怎麼可以任憑美歐削弱俄羅斯,更甚而至於與美帝「合作」呢?俄羅斯一旦倒下,難道下一個不是中國嗎?或者俄羅斯不堪制裁壓力,掉頭與美歐合作,轉而圍攻中國,那中國不就完蛋了?呵呵,這個擔心,雖有道理,卻是多餘,是過於拘泥傳統思維模式而泯於現實與未來趨勢的「杞人之憂」。理由是:1,今日中國,已巨大到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將之「包圍」;2,即使俄羅斯與美帝西方一起對付中國,也絲毫不足懼——因為除了軍事上核武對決同歸於盡之外,世上已沒有任何力量(如經濟制裁),可以制服中國。這是美歐經濟制裁可以施於俄羅斯而不能施於中國的原因;3,「崩潰」乃至「肢解」中國,對其他任何國家、對整個人類沒有好處,而只有壞處,這是美歐經濟制裁可以施於俄羅斯而不可能、不可以施於中國的內在決定性因素;4,中俄之間地緣衝突的風險,遠高於中美之間;5,從中國利益、中俄關係世及人類長遠利益出發,俄羅斯的削弱利大於弊;6,更關鍵、更可能的是:中國在制裁初始乃至此後相當長期階段,完全可以保持「中立」,採取「不幹涉主義」,任由美歐日制裁俄羅斯,最多偶爾為俄羅斯提供戰術性支持,以避免俄羅斯被驟然擊倒;但在制裁進行到最後階段時,中國再相機介入——我此前提到:中國最終可以出手拯救俄羅斯,但必須是在俄羅斯連「戰略預備隊」都「打光」的時候。這其實就是對美帝的另類「半渡而擊」。

當然這是中國的如意算盤。美俄及其他諸強,均不會允許中國輕鬆坐擁如此優越戰略地位,勢必竭力拖中國下水,以抹殺或弱化中國戰略優勢。在本周時段,美俄對華關係方面,均有相應動作——

美國的動作——

除與中國一起策劃了加、澳、英三國外長與中國外長王毅於7月29日的罕見互動之外,美國還有以下「自選」動作:

1,新聞——「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的話稱,美國助理國務卿哈勒爾本周穿梭於亞洲國家,已會見了韓國、中國、新加坡的政府官員,周五還將會見日本官員,討論對俄羅斯的最新一輪制裁。。。」

大家看清楚:美國助理國務卿哈勒爾本次「巡訪」亞太諸國中,包括中國。中國的媒體,對他的來訪,幾乎完全忽略。哈勒爾此訪的使命,就是遊說亞太諸國參與制裁俄羅斯。——我前面說過:中國不允許任何國家與自己公開提起制裁俄羅斯的話題,但這不妨礙任何私下溝通。哈勒爾有無達成使命?種種跡象——包括「兩名加拿大籍公民涉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被審查」、「12名中國漁民在菲律賓被判6—12年監禁」——顯示,他此行勞而無功。大家想想,如此重大的歷史性機遇,中國會輕易讓步鬆手?7月初克裡率一大幫人,牛皮哄哄來北京進行「戰略對話」,大話炎炎要中國「與其坐而論,不如起而行」,但中國以同日接待俄羅斯「辦公廳主任」的「肢體性」語言,強行封口克裡,將他的「制裁俄羅斯」生生逼回肚子裡。現在,眼看大頭搞定,歐盟終於在對俄制裁方面「上路」了,美帝又馬不停蹄來亞太遊說,哈勒爾竟還「潛入」中國,做「策反」工作。——我說山姆,你丫性子還能更急點麼?你丫智商還能更低點麼?現在才剛哪兒到哪兒呀?就指望我上你丫賊船?你安生去弄自己的事,好好對付毛熊,不要就打我主意!該現身的時候,爺自會不請自到!而今眼目下,爺自己家裡事好多咧,哪有功夫和心情跟你瞎參乎。。。

2,12名中國漁民在菲律賓被判6—12年監禁」——「5日,菲律賓一家法院判決去年4月被捕的12名中國漁民「非法捕魚」罪名成立,他們被判6至12年不等的監禁。。。」這條新聞,意義重大。

或許有人會說:這不是菲傭幹的壞事嗎?怎麼也算到山姆頭上?當然要算在山姆頭上。沒有山姆策劃和撐腰打氣,菲傭既想不到、也沒膽量這麼幹——因為這明明是在往中國的刀鋒上撲嘛。於此,我們看到美帝在使用菲傭時的冷酷無情。

但對中國而言,要破解此招,異常棘手。此前,對菲傭的任何無理挑釁,中國明面上都或不理睬,或寬大處理,並不較真——中國知道它不過是美帝的傀儡,與它較真,山姆嘴會笑歪。中國對菲越挑釁的忍讓應對,使美帝抹黑中國的企圖沒有得逞,甚或在國際上贏得加分。這當然是美帝所不樂見的。於是,使出毒計——在對中國漁民罕見拘押數月後,竟判決其重罪入獄。這對中國的忍耐力和智慧,提出了新挑戰——回應既不能「硬」(因為任何硬的回應,都是美帝所期待的),也不能像以前那樣 「軟」——再裝沒看見或「不理睬」或「冷處理」,就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它不再是悄無聲息的關押,而是公開審判入獄,這既是大庭廣眾之下公然挑釁中國意志,冒犯中國權威,更是直接以「合法」的形式,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人身權利。如果這也「軟」應對的話,就真有如韓信受「胯下之辱」了。

「判決」的時機,也是精心挑選——東協外長峰會,即將在緬甸舉行。中日韓外長及美國國務卿都將與會。中國是因此發作呢,還是不發作呢?一幹小馬仔,都在盯著。難辦吶。

暫時,中國只是在8月5日,由媒體轉登了一份韓國《周刊東亞》4日的報導——「中國強硬要求韓國停止贈送菲律賓軍火 史無前例」。

3,歐巴馬強硬發聲。

新聞——「歐巴馬:俄羅斯成不了主角 西方必須對中國強硬」:8月3日訊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稱,俄羅斯是「什麼也不能製造的國家」。與此同時,西方各國必須對中國保持「強硬態勢」,否則後者可能「得寸進尺」。。。歐巴馬說,俄羅斯吸引不到各國優秀移民,加之其總人口數量在不斷萎縮,很難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主角。他認為,美中之間矛盾是可管的,西方既要讓中國知道「什麼是犯規」,又要讓它看到「美好的未來」。。。

此前提到:針對中俄,美帝預設了兩個「主戰場」——針對中國的南海紛爭和針對俄羅斯的烏克蘭危機,而南海方向只是「佯攻」,對俄制裁才是美帝主攻方向。現在,歐盟基本被「搞掂」,亞太主要國家如日韓印等,也不愁搞不掂。加上自己的親兄弟「五虎將」,世界範圍內的「獵熊」陣勢基本成形。主要國家中,獨缺中國了。

因要動員中國參與對俄制裁,或確保中國至少保持「中立」,美帝就從「佯攻」南海著手。這樣,就先有菲律賓判決中國漁民重罪入獄,後有克裡出席東協外長會及預期中的中美對壘——菲律賓已經糾合印尼、越南和汶萊,準備在會上提交新的南海提案。而歐巴馬,發出了打響南海戰役的衝鋒令。

但既然是「佯攻」,就註定不會有事關死活的較量和值得誇耀的戰果。美帝糾合中國周邊諸小國騷擾、刺激、挑釁、冒犯中國,為的就是牽制中國,並激怒中國,使中國失態、失控,從而失去統治力和統治區域的正當性。

歐巴馬的訪談,很顯然是事先精心炮製的政策宣示。他將中俄並列,實則是將兩者嚴格區分;他雖說要對中國「強硬」,實則是在向中國「示好」;他貶俄褒中,實則是離間中俄。他稱俄羅斯成不了「主角」,實則也是對拉夫羅夫此前宣稱俄羅斯永遠是國際格局中的「大玩家」的否定回復——美帝不允許俄羅斯做「大玩家」了。從這裡,我們也可看到美國制裁俄羅斯到底的決心與意志。

俄羅斯成不了新秩序中的「主角」,但是,中國可以。——這是歐巴馬的潛臺詞。在制裁俄羅斯的時候,美帝是一定要牢牢看住、拉住中國的。因為中國是決定成敗的最終關鍵因素。

俄羅斯的動作——

1,「俄外長:俄羅斯與中國將進一步加強反恐力度」——「俄通社-塔斯社7月31日消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聲明表示,俄羅斯與中國將進一步加大打擊恐怖主義的力度。。。在談及烏克蘭問題時,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希望中國支持俄在烏東部建立人道主義代表團的提議。拉夫羅夫還感謝中國為在俄烏東部難民提供幫助,他說道,這種友好的姿態會提醒國際社會注意烏克蘭正在發生的悲劇」。。。

閱讀這條新聞,要注意兩點:

其一,注意這條新聞的重點,不是什麼「反恐」,而是——「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希望中國支持俄在烏東部建立人道主義代表團的提議」中的「希望」!這個「希望」,可視為俄羅斯在公開場合,首次要求中國在烏克蘭危機(已演變為對俄制裁)中,向俄羅斯提供「支持」。

對於俄羅斯以「希望」的形式,所表達出來的「要求」,中國暫無回應——因為雖然形式上顯得委婉,但內容卻很棘手,涉及到了中國的戰略底線和原則立場:中國追求「中立」,俄羅斯卻要求中國「支持」。

大家在此回顧、設想下: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曾幾次試圖在安理會通過有關在烏克蘭東部設立「空中走廊」、實行人道主義求援等議案,但是,不要說通過議案,連議案進入討論程序,估計都很困難——如果不能爭取到至少一個「常委」支持的話,連「提議」都顯得無趣、無聊。相反,如果俄羅斯能爭取到中國支持的話,那麼即使最終因有美英法或其中任何一個的「否決」而使議案無效,也足以形成在安理會的對立與交鋒,就像此前美英法炮製敘利亞議案,雖屢遭中俄否決,卻屢否屢提,不厭其煩,其目的就在於:在交鋒中彰顯道德優勢。而俄羅斯此前的幾次涉烏議案,都默無聲息的「流產」,就在於它既沒有得到美英法的支持,也沒有得到中國的力挺。

現在,承受著美歐制裁重壓的俄羅斯,有點不耐煩了,公開「希望」中國介入危局,提供實質性支持。

其二,注意拉夫羅夫提出「希望」的時機——7月30日至31日,上合組織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外長會,中國外長王毅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皆出席會議。而從公開報導看,中俄外長沒有任何單獨接觸,這與前一天即7月29日王毅與加拿大、澳大利及英國外長的高頻互動形成鮮明對照。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國依然刻意保持與俄羅斯的距離。無奈之下,俄羅斯則已公開「希望」的形式,向中國主動「出擊」。

在拉夫羅夫向中國公開提「希望」之際,俄羅斯也有相應配套措施:

2,「俄羅斯確定在遠東地區建14個經濟特區」——「俄羅斯聯邦遠東發展部30日宣布,根據俄遠東發展部和遠東各地區政府圍繞400多個經濟特區的建議,最後確定在遠東地區的14個地點建立經濟特區。。。」

為求得中國的援手,俄羅斯也不斷拋出「胡蘿蔔」。看起來,俄羅斯在遠東地區一下子弄出「14個經濟特區」,是一個大手筆,對中國應該有不小的誘惑力?其實不然,它的這14個經濟特區,與李源潮所提的「統一區」,兩者差著十萬八千裡呢,有著質的不同。中國所期望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是涉及土地主權的「統一區」,而不是什麼商業性的「經濟特區」。因此,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擬將成立的「14個經濟特區」,中國將只把它看做是可以賺錢的機會而已。

不到末日來臨,中國不會主動參與制裁俄羅斯,俄羅斯對此大可放心;但是,如要爭取中國破襲對俄制裁,為俄解困抒難,也只有在俄羅斯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在此之前,俄羅斯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它必須「升級」思維模式。

3,「上合組織外長會:須公開獨立調查MH17航班悲劇原因」——

外長們對今年7月17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客機在烏克蘭墜機罹難者家屬深表同情,強調必須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第2166號決議規定,為查明悲劇原因開展公開、公正、獨立調查和全面合作。。。

往期提到:俄羅斯之所以策劃擊落MH17,其目的一則是威嚇歐盟謹慎制裁;再則就是試圖通過擊落MH17,追查擊落MH17的真相原因,過渡到對MH370的真相調查上,以此扭轉受美帝制裁困局。——相比而言,其第一重目的是戰術性的,其第二重目的才是戰略性的。懷此戰略目的之俄羅斯,還會害怕調查MH17墜毀真相嗎?絲毫不——誰知道是哪個烏東「親俄」或「不親俄」分子幹的!

中國以副外長赴大馬駐華使館弔唁之實際舉動,含蓄呼應了俄羅斯沒有說出口的意圖;大馬隨後提出:準備起訴烏克蘭,也是暗中配合之舉:儘量將事態往真相調查方向引。然而,這條真相調查之路,是美帝必須堵死的——它深知:MH17被擊落的真相,永遠會是一筆糊塗帳,最多由烏東親俄分子以「誤擊」而「認領」,根本扯不到俄羅斯頭上。。。什麼衛星照片、什麼黑匣子,都根本確定不了下手者是俄是烏或者是「烏東親俄」!也就是說,它可能永遠沒有真相。或者,它的真相就是——MH17是被擊落的,僅此而已!

但是,MH370就不同了——僅憑如此神秘蹊蹺的「失聯」,即可判定美帝「有罪」!而且,美帝是唯一嫌犯!

因此,美帝對調查MH17真相沒有興趣——不僅不可能因此指認俄羅斯是元兇,反而可能因此將MH370牽扯進來,使自己接受全世界的真相拷問。美帝避之猶恐不及呢。

因此,美帝很快將精力、火力調整、集中到制裁上,對真相調查敷衍塞責,聽之任之。大馬的「起訴」烏克蘭,也沒有反響和下文。

現在,上合組織強硬發聲,要調查,求真相,且打著聯合國安理會的旗號——「落實安理會決議」! 中俄就此若即若離咬住山姆心懷之鬼胎,也多少會對它形成某種威懾,或心生顧忌,難以全力進攻,甚至難以全身而退。

隨後,一條消息,如暗夜中的閃電般抓人眼球——

「馬海軍前往印度洋繼續搜尋MH370」——中新社吉隆坡8月4日電馬來西亞皇家海軍水文測量艦「珍珠號」4日啟程前往南印度洋,繼續搜尋MH370。。。

茫茫印度洋中,「馬來西亞皇家海軍珍珠號」,亮了!

在此,我們是不是應該真心為它喝一聲彩呢——

大馬海軍,壯哉,V5!呵呵呵。

(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長篇微信連載大國爭霸——國際時事周評。微信公眾號:明見天下liulawyer1989 亦可登錄我的騰訊微博:http://t.qq.com/lawyerliu1989

相關焦點

  • 第125回(之二) 克裡忍氣求中國 普京用心罵列寧
    2016年第3回 克裡忍氣求中國 普京用心罵列寧(總第125
  • 普京萬歲?中美洲爆發大規模示威,痛斥政府忘恩負義、支持美帝
    正當美國捆綁美洲國家組織和大部分歐盟國家一起聯手在國際範圍內全面碾壓南美國家委內瑞拉,逼迫該國當選總統馬杜羅給反對派領袖瓜伊多讓位的時候,中美洲小國海地突然爆發大規模反政府反美示威活動,示威者喊出驚天口號:
  • 普京:川普執政近4年,美對俄羅斯制裁了46次,美如何做到的?
    俄羅斯-1電視臺2020年10月7日播出了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專訪,普京在專訪裡無奈地表示,在川普執政的近四年時間裡,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或擴大制裁高達46次!如果加上歐巴馬、小布希執政期間對俄羅斯的制裁,制裁次數翻番了。
  • 烏克蘭總統制裁中企後第16天,普京強勢出手,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1月29日烏克蘭突然對中國出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籤署相關行政令,決定製裁中國企業,隨後引起中方不滿。
  • 被川普制裁後,俄羅斯7天力挺中國3次!普京:支持中國!
    被川普制裁後,俄羅斯7天力挺中國3次!普京:支持中國!
  • 這回中國絕對不吱聲
    中國不經濟制裁日本、菲律賓,第一次經濟制裁就落到了朝鮮身上,朝鮮不買帳。在朝鮮人眼裡這和鮮血鑄就的友誼掛不上號。相比於美韓強大的軍事同盟,年年不盡的超大規模軍演,朝鮮發展核武自保的成分居多,有自衛的正義性,全是被霸權逼的。既不能給朝鮮提供安全保護,又反對人家發展核武自衛,站在朝鮮人的角度看就是有點不地道。
  • 普京為何發飆吞併南奧塞梯,對世界有何影響?
    這意味著,南奧塞梯只要展開一個公投,然後再宣布加入俄羅斯,就可以稱為俄羅斯的加盟共和國。雖然喬治亞斥條約破壞其主權和領土完整,稱是俄羅斯全面吞併喬治亞的前奏,美國、歐盟及北約也均強烈譴責事件,拒絕承認條約,但面對普京的強勢,誰也無能為力。普京為何突然發飆「吞併」南奧塞梯?難道他不怕激怒美國和北約?這一動作又會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呢?
  • 北約蹬鼻子上臉,終於把普京惹毛了
    這三國不僅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還和俄羅斯接壤,直接扼制俄羅斯波羅的海出海口,葉爾欽都無法接受的事兒普京卻接受了,普京在訪美期間公開表示不反對三國加入北約,三國有選擇的自由。911事件後,普京第一個給小布希打去電話慰問,在阿富汗戰爭中,俄羅斯還允許美國軍事力量進入自己的後院中亞。 兩位總統還私交甚篤,2001年11月14日,小布希邀請普京到自家私人牧場做客,第二年,普京又邀請小布希到自己老家聖彼得堡做客。
  • 二戰時期的「全美國人」第82空降師
    "ALL AMERICANS"---全美國人二戰時期美軍第82空降師是美軍最早組建的空降部隊,迄今為止美國戰鬥力最強的一隻空降部隊,傘降次數最多,戰場跨度最大,第82空降師目前隸屬於美國第18空降軍,劃歸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為美軍具有傳奇色彩的精銳部隊之一。
  • 武兵 | 策動委國政變 美帝本性難移——回眸1·23政變與反政變鬥爭20天
    近幾年,由於美國的制裁和石油價格大幅度地下跌,導致委內瑞拉這個世界上盛產石油的國家物資短缺、通貨膨脹、經濟困難,甚至一些老百姓吃不飽肚子,但是,誰是誰非,誰好誰壞,老百姓心裡還是有桿秤的。馬杜羅政府同查維茲時期一樣,是一個致力於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政府,馬杜羅堅定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外敵對委內瑞拉的侵略與掠奪,在維護和平與國家穩定方面,要比親美的反對派瓜伊多們好得多。
  • 百戰之師:美國陸軍現役作戰部隊之第82空降師
    首任師長李奇微少將和部屬在歐洲戰場二戰早期,美國陸軍部於1942年3月重新組建第82步兵師,後來在歐洲戰場出任美第12集團軍群的布萊德雷將軍為師長;8月,82步兵師因其出色的訓練水平和高昂士氣,被陸軍部下令正式改編為美軍第一個空降師
  • 美軍第82空降師集結華盛頓,什麼來頭?
    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將派成千上萬全副武裝的軍人平息騷亂後,美軍第82空降師士兵已從其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的基地移至華盛頓特區附近。
  • 【財經匯】普京總統團隊降薪10% 疑為應對西方制裁
    BBC | 普京總統團隊降薪10% 疑為應對西方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決定將他的總統行政人員隊伍減薪
  • 美國為何現在制裁土耳其?
    美土關係進一步緊張目前還不清楚美國的制裁將對土耳其國防部門產生什麼影響。國防工業局局長以前是土耳其政府內部的一個副部長,但在2018年被納入埃爾多安辦公室直接領導。局長伊斯梅爾·德米爾經驗豐富。有外媒注意到,美國的制裁沒有針對埃爾多安或政府高官。
  • 美帝的螺旋槳飛機,依舊是螺旋槳飛機
    美軍宣布取消了原定今年進行的中東地區實戰測試,改為進行第二輪對比飛行試驗,按計劃,美軍將採購數百架「輕型攻擊機」,以降低打擊恐怖分子的作戰成本。大概就是他兩啦也就是說,無論選誰,可以肯定 ,美軍未來的輕型攻擊機將是螺旋槳飛機了,呃 這可以說是很倒退了吧,小編完全已經可以想像,在未來那一天駕著這樣攻擊機的美帝飛行員被人擼下來後
  • 美82空降師,2500名士兵為何突然要從中東撤離?杜文龍一句話挑明
    圖為美軍82空降師士兵  近期,中東局勢極具升溫,駐紮在中東地區美軍的日子也越發得不好過。
  • 歷史美帝是如何成為我們敵人的?
    1950年11月的一天,北京市石景山發電廠舉行控訴美帝大會。主席臺旁懸掛著兩幅大畫,一幅是日寇、美帝拿著刀的兇像,一幅是被槍殺、鞭打、火燒、強姦的中國人;牆上是「血債血還」四個大字。裝管工人劉星辰控訴的時候,哭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他說:「我 們村裡有三百多戶、一千多口人。在抗戰中,我們的村子被日本鬼子全燒了。糧食剛放在場上,眼巴巴地看著被燒光了。
  • 美叫囂圍堵俄羅斯!但突然發現過去制裁太多,現已沒啥能制裁的了
    然而向來對俄羅斯和伊朗非常不友好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卻反常表示美國不會制裁俄羅斯,而原因是非常奇葩的因為美國過去對俄羅斯和伊朗施加的制裁次數太多,已經幾乎用光了美國能夠「制裁」這兩個國家的一切手段,因此美國想要繼續制裁俄羅斯和伊朗,已經沒有新的手段和措施了。
  • 普京的眼淚!看似無限風光,其實內心也相當悽涼
    可能非普京同志莫屬了。仿佛開掛了一樣,2016,普京取得了之前多年無法想像的勝利。  之前,因為烏克蘭問題,他被踢出了八國集團,歐巴馬對他揮舞大棒,歐盟也對他制裁相加。在東歐,很多國家基於對蘇聯的痛恨和恐懼,更對俄羅斯心懷不滿。  在敘利亞,去年土耳其突然背後一刀,悍然打下了一架俄羅斯戰機。這被認為是韓戰後,北約國家第一次直接擊落俄羅斯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