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25回 美帝催歐亞制裁 普京作戰爭宣示(總第82回)
二,美國著力打造亞洲「獵俄」陣線
(一)就制裁俄羅斯,圍繞中國展開的中美俄互動攻防
在往期,我曾經說到:自烏克蘭危機以來,主要基於三重因素,中國將「制裁俄羅斯」劃為語言交談「禁區」,至令任何國家——包括美帝在內,在與中國交往的任何公開場合,都必須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閉嘴。哪三重因素呢?其一,中國並非美帝麾下之「盟友」;其二,中國自身至今還遭受美歐等發達國家的軍售制裁;其三,矛頭針對中國的MH370客機失聯至今沒有下落。有此三項,中國有充足權利,頂住美帝壓力,至今在對俄制裁上保持「不粘鍋」的超然「中立」地位。
但是,世事關聯,各國相互糾纏,在此重大衝突關頭,中國又怎能輕易「獨善其身」。這不,藉由加拿大外長訪華,中國就對俄制裁問題,很彆扭,或曰很別致地發出了一個信號。
上期提到:加拿大外長28日起的訪華之旅,值得注意——在美帝策劃發起力推的「圍獵俄羅斯」之役,因在MH17慘遭擊落之後,歐盟終於推出重磅制裁措施而方興未艾之際,加國外長來華,肯定不同尋常:他當然是奉有美帝的「懿旨」,並有多方面的訪談內容。
那麼,我們看看公開報導——
——7月30日,「李源潮會見加拿大外長貝爾德」。雙方都是對雙邊關係「良好」表示滿意,並願意進一步發展。云云。屬於提升禮儀級別的「應酬」。(當然,這「應酬」本身就是雙方實質關係的一部分)。
——7月29日,「王毅談當前巴以衝突:珍視生命立即停火」。各位看官,光看這個標題,你能認出來它是有關中加兩國外長正式會談的新聞麼?而且,假如你百度「中國、加拿大外長會談」或「王毅會晤加拿大外長貝爾德」之類的話,你根本搜不到雙方這次會見的任何新聞!也就是說,「王毅談當前巴以衝突:珍視生命立即停火」,是這一新聞的通用標題,而它的內容,意外的長、意外的怪——「外交部網站消息,7月29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同來訪的加拿大外長貝爾德會談時,就當前巴以衝突闡述中方立場。。。王毅強調,當務之急是衝突雙方響應國際社會的普遍呼聲,立即無條件實現停火。。。王毅說,巴以衝突不斷的根源在於巴勒斯坦問題長期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決。。。 王毅說,中國中東問題特使一月內兩赴地區,為止戰促和積極奔走。。。」王毅說了這麼多的話,而沒聽到貝爾德一個字!
這是不是在搞笑或「高級黑」呀?一個加拿大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只為傾聽中國外長類似於「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般,就與己不搭界的中東巴以問題唾沫橫飛的「吐槽」?
要的就是這樣戲劇化的效果!這條新聞,就是要用這樣張冠李戴文不對題的標題,及完全不對等、與雙邊關係無關的內容,以欲蓋彌彰的形式,向外界強烈暗示雙方談了一些極端重要的事情。這麼做,不是為了隱藏,而是為了彰顯。
當然還有與此相關聯的配套動作——
——7月29日,「王毅談馬航墜機:當務之急是切實履行安理會決議」。王毅在和誰「談」馬航墜機呢?——「外交部長王毅29日應約就馬航MH17航班墜毀事件同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通電話。畢曉普介紹了澳方參與事件調查的最新情況。王毅再次向澳大利亞遇難乘客及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
——7月29日,「王毅:烏克蘭危機負面效應已開始外溢」。王毅又是和誰在說烏克蘭危機呢?——「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9日應約同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通電話。王毅祝賀哈蒙德就任英國外交大臣。。。」
當我們將上述新聞排列於此的時候,就會合理、自然地推導出結論:在7月29日同一天,中國外長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外長,分別面談或通話,這樣的安排,當然是刻意的,是為了向外界發出某種信息。
以如此特別的方式,是要發出一種什麼樣的信息呢?概而言之,就是我此前多次強調過的——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中國會儘可能置身事外,並在制裁初期,在戰略上與美國保持某種遙遠、隱晦到幾乎聯繫不起來的默契與合作。而這種「默契與合作」,必須煞費苦心地通過上述如此這般曲折、隱晦但又明確、清楚的方式,傳遞給相關各方——歐盟,尤其是德法,還有日本等。
可見,上述集中在同一日的會見與通話,是中美之間的安排,而作為美英帝國體系成員的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外長,只是執行者。
中國以此方式,「承認」美英帝國體系在當今國際秩序中的主導地位,「承諾」不對美帝的「獵熊」行動實施破壞性活動。當然,這些「承認」與「承諾」,都屬於臨時「約定」的「肢體性」語言,是因局勢變化而隨時可以「撕毀」的。
在目前階段,美帝需要中國的類似「承諾」和「配合」,來脅迫歐盟、尤其是德國、日本,儘快衝到「獵熊」第一線。
中國則需要這樣的表態,來「鼓勵」美帝糾合歐盟德國日本等制裁俄羅斯,同時換取美帝對自己置身「獵熊」事外的默認。
中美兩國,在此問題上成功地相互利用,暫時達成了一致。
作為「附加值」,「中國歡迎加拿大總理哈珀出席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其實,對這條新聞,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加拿大(更主要是美國)不會對北京APEC會議予為難,而是支持。
當然,中國與加拿大(實則是整個美英帝國體系)之間,不可能沒有矛盾,所以,又有這樣的新聞予以「點綴」——「加拿大稱中國黑客攻擊其國家研究院中方:無端指責」。
有人不理解:現今大勢,是中俄聯合抗美反美,中國怎麼可以任憑美歐削弱俄羅斯,更甚而至於與美帝「合作」呢?俄羅斯一旦倒下,難道下一個不是中國嗎?或者俄羅斯不堪制裁壓力,掉頭與美歐合作,轉而圍攻中國,那中國不就完蛋了?呵呵,這個擔心,雖有道理,卻是多餘,是過於拘泥傳統思維模式而泯於現實與未來趨勢的「杞人之憂」。理由是:1,今日中國,已巨大到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將之「包圍」;2,即使俄羅斯與美帝西方一起對付中國,也絲毫不足懼——因為除了軍事上核武對決同歸於盡之外,世上已沒有任何力量(如經濟制裁),可以制服中國。這是美歐經濟制裁可以施於俄羅斯而不能施於中國的原因;3,「崩潰」乃至「肢解」中國,對其他任何國家、對整個人類沒有好處,而只有壞處,這是美歐經濟制裁可以施於俄羅斯而不可能、不可以施於中國的內在決定性因素;4,中俄之間地緣衝突的風險,遠高於中美之間;5,從中國利益、中俄關係世及人類長遠利益出發,俄羅斯的削弱利大於弊;6,更關鍵、更可能的是:中國在制裁初始乃至此後相當長期階段,完全可以保持「中立」,採取「不幹涉主義」,任由美歐日制裁俄羅斯,最多偶爾為俄羅斯提供戰術性支持,以避免俄羅斯被驟然擊倒;但在制裁進行到最後階段時,中國再相機介入——我此前提到:中國最終可以出手拯救俄羅斯,但必須是在俄羅斯連「戰略預備隊」都「打光」的時候。這其實就是對美帝的另類「半渡而擊」。
當然這是中國的如意算盤。美俄及其他諸強,均不會允許中國輕鬆坐擁如此優越戰略地位,勢必竭力拖中國下水,以抹殺或弱化中國戰略優勢。在本周時段,美俄對華關係方面,均有相應動作——
美國的動作——
除與中國一起策劃了加、澳、英三國外長與中國外長王毅於7月29日的罕見互動之外,美國還有以下「自選」動作:
1,新聞——「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的話稱,美國助理國務卿哈勒爾本周穿梭於亞洲國家,已會見了韓國、中國、新加坡的政府官員,周五還將會見日本官員,討論對俄羅斯的最新一輪制裁。。。」
大家看清楚:美國助理國務卿哈勒爾本次「巡訪」亞太諸國中,包括中國。中國的媒體,對他的來訪,幾乎完全忽略。哈勒爾此訪的使命,就是遊說亞太諸國參與制裁俄羅斯。——我前面說過:中國不允許任何國家與自己公開提起制裁俄羅斯的話題,但這不妨礙任何私下溝通。哈勒爾有無達成使命?種種跡象——包括「兩名加拿大籍公民涉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被審查」、「12名中國漁民在菲律賓被判6—12年監禁」——顯示,他此行勞而無功。大家想想,如此重大的歷史性機遇,中國會輕易讓步鬆手?7月初克裡率一大幫人,牛皮哄哄來北京進行「戰略對話」,大話炎炎要中國「與其坐而論,不如起而行」,但中國以同日接待俄羅斯「辦公廳主任」的「肢體性」語言,強行封口克裡,將他的「制裁俄羅斯」生生逼回肚子裡。現在,眼看大頭搞定,歐盟終於在對俄制裁方面「上路」了,美帝又馬不停蹄來亞太遊說,哈勒爾竟還「潛入」中國,做「策反」工作。——我說山姆,你丫性子還能更急點麼?你丫智商還能更低點麼?現在才剛哪兒到哪兒呀?就指望我上你丫賊船?你安生去弄自己的事,好好對付毛熊,不要就打我主意!該現身的時候,爺自會不請自到!而今眼目下,爺自己家裡事好多咧,哪有功夫和心情跟你瞎參乎。。。
2,12名中國漁民在菲律賓被判6—12年監禁」——「5日,菲律賓一家法院判決去年4月被捕的12名中國漁民「非法捕魚」罪名成立,他們被判6至12年不等的監禁。。。」這條新聞,意義重大。
或許有人會說:這不是菲傭幹的壞事嗎?怎麼也算到山姆頭上?當然要算在山姆頭上。沒有山姆策劃和撐腰打氣,菲傭既想不到、也沒膽量這麼幹——因為這明明是在往中國的刀鋒上撲嘛。於此,我們看到美帝在使用菲傭時的冷酷無情。
但對中國而言,要破解此招,異常棘手。此前,對菲傭的任何無理挑釁,中國明面上都或不理睬,或寬大處理,並不較真——中國知道它不過是美帝的傀儡,與它較真,山姆嘴會笑歪。中國對菲越挑釁的忍讓應對,使美帝抹黑中國的企圖沒有得逞,甚或在國際上贏得加分。這當然是美帝所不樂見的。於是,使出毒計——在對中國漁民罕見拘押數月後,竟判決其重罪入獄。這對中國的忍耐力和智慧,提出了新挑戰——回應既不能「硬」(因為任何硬的回應,都是美帝所期待的),也不能像以前那樣 「軟」——再裝沒看見或「不理睬」或「冷處理」,就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它不再是悄無聲息的關押,而是公開審判入獄,這既是大庭廣眾之下公然挑釁中國意志,冒犯中國權威,更是直接以「合法」的形式,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人身權利。如果這也「軟」應對的話,就真有如韓信受「胯下之辱」了。
「判決」的時機,也是精心挑選——東協外長峰會,即將在緬甸舉行。中日韓外長及美國國務卿都將與會。中國是因此發作呢,還是不發作呢?一幹小馬仔,都在盯著。難辦吶。
暫時,中國只是在8月5日,由媒體轉登了一份韓國《周刊東亞》4日的報導——「中國強硬要求韓國停止贈送菲律賓軍火 史無前例」。
3,歐巴馬強硬發聲。
新聞——「歐巴馬:俄羅斯成不了主角 西方必須對中國強硬」:8月3日訊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稱,俄羅斯是「什麼也不能製造的國家」。與此同時,西方各國必須對中國保持「強硬態勢」,否則後者可能「得寸進尺」。。。歐巴馬說,俄羅斯吸引不到各國優秀移民,加之其總人口數量在不斷萎縮,很難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主角。他認為,美中之間矛盾是可管的,西方既要讓中國知道「什麼是犯規」,又要讓它看到「美好的未來」。。。
此前提到:針對中俄,美帝預設了兩個「主戰場」——針對中國的南海紛爭和針對俄羅斯的烏克蘭危機,而南海方向只是「佯攻」,對俄制裁才是美帝主攻方向。現在,歐盟基本被「搞掂」,亞太主要國家如日韓印等,也不愁搞不掂。加上自己的親兄弟「五虎將」,世界範圍內的「獵熊」陣勢基本成形。主要國家中,獨缺中國了。
因要動員中國參與對俄制裁,或確保中國至少保持「中立」,美帝就從「佯攻」南海著手。這樣,就先有菲律賓判決中國漁民重罪入獄,後有克裡出席東協外長會及預期中的中美對壘——菲律賓已經糾合印尼、越南和汶萊,準備在會上提交新的南海提案。而歐巴馬,發出了打響南海戰役的衝鋒令。
但既然是「佯攻」,就註定不會有事關死活的較量和值得誇耀的戰果。美帝糾合中國周邊諸小國騷擾、刺激、挑釁、冒犯中國,為的就是牽制中國,並激怒中國,使中國失態、失控,從而失去統治力和統治區域的正當性。
歐巴馬的訪談,很顯然是事先精心炮製的政策宣示。他將中俄並列,實則是將兩者嚴格區分;他雖說要對中國「強硬」,實則是在向中國「示好」;他貶俄褒中,實則是離間中俄。他稱俄羅斯成不了「主角」,實則也是對拉夫羅夫此前宣稱俄羅斯永遠是國際格局中的「大玩家」的否定回復——美帝不允許俄羅斯做「大玩家」了。從這裡,我們也可看到美國制裁俄羅斯到底的決心與意志。
俄羅斯成不了新秩序中的「主角」,但是,中國可以。——這是歐巴馬的潛臺詞。在制裁俄羅斯的時候,美帝是一定要牢牢看住、拉住中國的。因為中國是決定成敗的最終關鍵因素。
俄羅斯的動作——
1,「俄外長:俄羅斯與中國將進一步加強反恐力度」——「俄通社-塔斯社7月31日消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聲明表示,俄羅斯與中國將進一步加大打擊恐怖主義的力度。。。在談及烏克蘭問題時,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希望中國支持俄在烏東部建立人道主義代表團的提議。拉夫羅夫還感謝中國為在俄烏東部難民提供幫助,他說道,這種友好的姿態會提醒國際社會注意烏克蘭正在發生的悲劇」。。。
閱讀這條新聞,要注意兩點:
其一,注意這條新聞的重點,不是什麼「反恐」,而是——「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希望中國支持俄在烏東部建立人道主義代表團的提議」中的「希望」!這個「希望」,可視為俄羅斯在公開場合,首次要求中國在烏克蘭危機(已演變為對俄制裁)中,向俄羅斯提供「支持」。
對於俄羅斯以「希望」的形式,所表達出來的「要求」,中國暫無回應——因為雖然形式上顯得委婉,但內容卻很棘手,涉及到了中國的戰略底線和原則立場:中國追求「中立」,俄羅斯卻要求中國「支持」。
大家在此回顧、設想下: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曾幾次試圖在安理會通過有關在烏克蘭東部設立「空中走廊」、實行人道主義求援等議案,但是,不要說通過議案,連議案進入討論程序,估計都很困難——如果不能爭取到至少一個「常委」支持的話,連「提議」都顯得無趣、無聊。相反,如果俄羅斯能爭取到中國支持的話,那麼即使最終因有美英法或其中任何一個的「否決」而使議案無效,也足以形成在安理會的對立與交鋒,就像此前美英法炮製敘利亞議案,雖屢遭中俄否決,卻屢否屢提,不厭其煩,其目的就在於:在交鋒中彰顯道德優勢。而俄羅斯此前的幾次涉烏議案,都默無聲息的「流產」,就在於它既沒有得到美英法的支持,也沒有得到中國的力挺。
現在,承受著美歐制裁重壓的俄羅斯,有點不耐煩了,公開「希望」中國介入危局,提供實質性支持。
其二,注意拉夫羅夫提出「希望」的時機——7月30日至31日,上合組織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外長會,中國外長王毅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皆出席會議。而從公開報導看,中俄外長沒有任何單獨接觸,這與前一天即7月29日王毅與加拿大、澳大利及英國外長的高頻互動形成鮮明對照。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國依然刻意保持與俄羅斯的距離。無奈之下,俄羅斯則已公開「希望」的形式,向中國主動「出擊」。
在拉夫羅夫向中國公開提「希望」之際,俄羅斯也有相應配套措施:
2,「俄羅斯確定在遠東地區建14個經濟特區」——「俄羅斯聯邦遠東發展部30日宣布,根據俄遠東發展部和遠東各地區政府圍繞400多個經濟特區的建議,最後確定在遠東地區的14個地點建立經濟特區。。。」
為求得中國的援手,俄羅斯也不斷拋出「胡蘿蔔」。看起來,俄羅斯在遠東地區一下子弄出「14個經濟特區」,是一個大手筆,對中國應該有不小的誘惑力?其實不然,它的這14個經濟特區,與李源潮所提的「統一區」,兩者差著十萬八千裡呢,有著質的不同。中國所期望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是涉及土地主權的「統一區」,而不是什麼商業性的「經濟特區」。因此,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擬將成立的「14個經濟特區」,中國將只把它看做是可以賺錢的機會而已。
不到末日來臨,中國不會主動參與制裁俄羅斯,俄羅斯對此大可放心;但是,如要爭取中國破襲對俄制裁,為俄解困抒難,也只有在俄羅斯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在此之前,俄羅斯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它必須「升級」思維模式。
3,「上合組織外長會:須公開獨立調查MH17航班悲劇原因」——
外長們對今年7月17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客機在烏克蘭墜機罹難者家屬深表同情,強調必須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第2166號決議規定,為查明悲劇原因開展公開、公正、獨立調查和全面合作。。。
往期提到:俄羅斯之所以策劃擊落MH17,其目的一則是威嚇歐盟謹慎制裁;再則就是試圖通過擊落MH17,追查擊落MH17的真相原因,過渡到對MH370的真相調查上,以此扭轉受美帝制裁困局。——相比而言,其第一重目的是戰術性的,其第二重目的才是戰略性的。懷此戰略目的之俄羅斯,還會害怕調查MH17墜毀真相嗎?絲毫不——誰知道是哪個烏東「親俄」或「不親俄」分子幹的!
中國以副外長赴大馬駐華使館弔唁之實際舉動,含蓄呼應了俄羅斯沒有說出口的意圖;大馬隨後提出:準備起訴烏克蘭,也是暗中配合之舉:儘量將事態往真相調查方向引。然而,這條真相調查之路,是美帝必須堵死的——它深知:MH17被擊落的真相,永遠會是一筆糊塗帳,最多由烏東親俄分子以「誤擊」而「認領」,根本扯不到俄羅斯頭上。。。什麼衛星照片、什麼黑匣子,都根本確定不了下手者是俄是烏或者是「烏東親俄」!也就是說,它可能永遠沒有真相。或者,它的真相就是——MH17是被擊落的,僅此而已!
但是,MH370就不同了——僅憑如此神秘蹊蹺的「失聯」,即可判定美帝「有罪」!而且,美帝是唯一嫌犯!
因此,美帝對調查MH17真相沒有興趣——不僅不可能因此指認俄羅斯是元兇,反而可能因此將MH370牽扯進來,使自己接受全世界的真相拷問。美帝避之猶恐不及呢。
因此,美帝很快將精力、火力調整、集中到制裁上,對真相調查敷衍塞責,聽之任之。大馬的「起訴」烏克蘭,也沒有反響和下文。
現在,上合組織強硬發聲,要調查,求真相,且打著聯合國安理會的旗號——「落實安理會決議」! 中俄就此若即若離咬住山姆心懷之鬼胎,也多少會對它形成某種威懾,或心生顧忌,難以全力進攻,甚至難以全身而退。
隨後,一條消息,如暗夜中的閃電般抓人眼球——
「馬海軍前往印度洋繼續搜尋MH370」——中新社吉隆坡8月4日電馬來西亞皇家海軍水文測量艦「珍珠號」4日啟程前往南印度洋,繼續搜尋MH370。。。
茫茫印度洋中,「馬來西亞皇家海軍珍珠號」,亮了!
在此,我們是不是應該真心為它喝一聲彩呢——
大馬海軍,壯哉,V5!呵呵呵。
(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長篇微信連載:大國爭霸——國際時事周評。微信公眾號:明見天下或liulawyer1989 亦可登錄我的騰訊微博:http://t.qq.com/lawyerliu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