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波音787被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公布存在電力供應問題,當電力控制單元長時間一直工作後會自動關閉發動機的電力控制單元,這是一個潛在的安全隱患。從 波音的表述來看應該是一個軟體問題,但是從根本上來講應該是試驗不充分而導致這個問題沒有能夠在早期發現,慶幸的是這只是個軟體問題。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5月1日發布適航指令表示,由于波音787可能在電力供應方面存在缺陷。彭博社5月1日報導稱,美國監管機構要求對波音787夢想客機的電力系統進行維護,以防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發生電力故障。
FAA根據實驗室測試結果表示,波音787的發動機在持續供電248天後,將引起發動機的電力控制單元自動關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如果任其發展不進行維護,將導致波音787的機組人員無法操縱飛機。
波音表示,此次FAA的適航指令是基于波音公司2015年4月19日向航空公司所發出的建議。但由于波音的建議對航空運營商來說不具備強制性,所以FAA才發布了更具強制性的適航指令。
波音還表示,這種連續工作八個月以上引起發動機電力控制單元關閉的情況,其實不太可能出現。「我們日常對運營商進行機隊維護的記錄顯示,所有的在役飛機都經歷過開電、關電的周期。」她說,只是為了引起航空公司的重視,FAA才發出這樣的適航指令,讓航空公司適時的開關電源,降低相關風險。FAA在適航指令中也提到,這種情況只是在實驗室中所發生的。
「這項指令是臨時性的,到2015年第四季度公司做出相應的軟體升級後,指令就失效了。」波音(中國)傳播事務部方面表示,到時候的升級軟體系統會應用於在役和在生產的波音787飛機中。
這款中型雙發動機寬體中遠程運輸機,在2004年正式啟動研發,但交付過程卻幾經拖延。2009年12月,波音787試飛成功。波音公司最初計劃在2008年上半年交付日本全日空航空第一家飛機。但由於零部件進度拖延、新產品陸續出現問題和罷工事件的影響,波音公司先後五次推遲了波音787的首航計劃。2011年9月,首架波音787在美國西雅圖埃弗雷特波音工廠交付全日空。
投入使用後,波音787就麻煩不斷。
2013年1月,全日空一架波音787在美國波士頓機場電池冒煙起火。不到10天的時間,全日空另一架波音787在日本飛行途中電池冒煙,飛機緊急降落。此事令全球50架波音787停飛,波音公司隨後對電池進行改進,並加入一些隔熱及防漏裝置。直到當年6月初,波音787客機才陸續復飛。
2013年11月,波音警告稱部分747及787客機引擎存在結冰風險。
2014年1月,日本航空的一架波音787客機,在成田機場起飛前,機上電池再次冒煙,主電池組內的鋰離子電池出現發熱痕跡。
2015年4月,日本《朝日新聞》消息稱,從泰國曼谷飛往日本關西機場的日本航空公司728次航班發現輪胎的氣壓異常。該航班為波音787-8機型,疑似有一個輪胎爆裂。
波音787是波音公司1990年啟動波音777計劃後,14年來推出的首款全新機型。波音787的特點是機體結構的一半左右都用更輕、更堅固的複合材料代替鋁合金,是第一款以複合材料為主體材料的民用噴氣式客機。
來源91質量網論壇網友,僅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