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的蘇-30戰機和日本自衛隊的F-15戰機,在東海上空「折騰」出了大新聞,引發關注。中國國防部7月4號向外界披露,日本自衛隊戰機上月開啟火控雷達照射中國戰機。中方果斷處置,最終日機逃逸。
這起事件到底是如何發生的,日方背後的意圖又是什麼呢?
兩架蘇-30戰鬥機(資料圖)
北京時間7月4號下午,中國國防部發布消息稱,有記者問: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稱,最近發生多起中國軍機向釣魚島南下的事件。6月17號,中國軍機南下釣魚島方向,日航空自衛隊派F—15戰機緊急起飛。日機接近中國軍機並進行警告,但中國軍機沒有立刻撤離,日機與中國軍機多次正面相對。日機為躲避風險,發射了紅外幹擾彈。然後飛離空域。中方能否證實並介紹上述事件有關情況?
國防部新聞局回應「中日軍機釣魚島正面相對」事件時表示:
日方有關言論純屬顛倒黑白、混淆視聽。6月17日,中國軍隊兩架蘇-30戰鬥機在東海防空識別區例行性巡航。日兩架F-15戰機高速逼近挑釁,甚至開啟火控雷達對我照射。我軍機果斷應對,採取戰術機動等措施,日機投放紅外幹擾彈後逃逸。日機的挑釁性行動極易引發空中意外事件,危害雙方人員安全,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中國軍隊維護領土主權和國家安全的決心意志堅定不移。中方要求日方停止一切挑釁行為,同時儘早同中方相向而行,排除有關談判障礙,為啟動和運行中日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創造條件。
F-15發射紅外幹擾彈(資料圖)
開啟火控雷達,意味著將對方戰機視作「敵方」,只要一方開啟火控雷達,就表明它有攻擊意圖,在和平時期、非戰爭時期,一般開啟火控雷達是一種或威懾、或挑釁的作態,並不是一定要發起武器攻擊,但這是一種非常不友好的行動,開啟火控雷達是進行攻擊的先兆。
在日本戰機做出挑釁動作後,中方戰機採取了戰術機動等措施,最終日機投放紅外幹擾彈後逃逸。所謂「紅外幹擾彈」指的是軍機如果在空中受到威脅時,釋放的一種曳光彈,可以誘騙對方紅外製導武器脫離真實目標,可以被稱作戰機的一種保命手段。
中國戰機到底做出了什麼樣的動作,導致日本戰機倉皇而逃呢?
我軍戰機一旦被照射後,不管是哪種狀態,戰機上都有雷達報警,戰機會大角度盤旋或繞至對方後部,飛到對方後面,中國戰機可以鎖定、也可以威懾,所以雖然日機首先暴露敵對意圖,但最終處於被動挨打狀態,面對中國戰機的動作,日機飛行員可能會心慌,它就會放出「紅外幹擾彈」逃離。
日方自衛隊飛機的嚴重挑釁之舉是飛行員魯莽之舉,還是有高層授意?
一種可能是日本一線飛行員可能不夠冷靜,可能蓄意製造事端,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日本自衛隊內部或已制定交戰規則,允許對中國戰機開啟火控雷達交戰規則,規定滿足某些條件後,就可以開啟火控雷達。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中國國防部:中國軍隊維護領土主權和國家安全的決心堅定不移
中國國防部4號強調,中國軍隊維護領土主權和國家安全的決心意志堅定不移。中方要求日方停止一切挑釁行為,同時儘早同中方相向而行,排除有關談判障礙,為啟動和運行中日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