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天,太空漫步
入住「天宮」,太空授課
中國航天一次次的突破
每一位中國人都銘記於心
這背後
離不開中國航天員及其團隊的艱辛努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
今天是你的20歲生日
生日快樂!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科研訓練中心,大廳懸掛著「從這裡走向太空」7個大字
1998年1月5日,從全軍數千名優秀飛行員中選拔出的首批14名航天員進駐航天城,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正式成立。
這一天,從此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生日。
此後的20年,航天員大隊圓滿完成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多人多天、太空出艙、交會對接、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後有11名航天員被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
2017年7月28日,習近平主席籤署通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記一等功。
今天,我們走進這個光榮的群體,走近這些航天英雄。
2003年10月15日
中華民族迎來飛天夢圓的一天
這一天
38歲的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
環繞地球飛行14圈
歷時21小時23分
圓滿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成為第一位踏入浩瀚太空的中國訪客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神舟五號飛船搭乘新型長徵二號火箭成功發射
「神五」飛行中,拋掉逃逸塔火箭後,發動機與箭體產生共振形成強烈振動。
楊利偉至今還記憶猶新,他回憶道:「當時明顯覺著自己快頂不住了,在幾十秒內有死亡的感覺。」
楊利偉在自傳《天地九重》一書中寫到:「起飛那一刻,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的自拍照,這也是中國航天員的第一張「太空自拍」
當時北京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內鴉雀無聲,當楊利偉的畫面從屏幕上一閃而過時,突然有人喊道:「他的眼睛在動,他還活著!」
昏眩中的楊利偉,通過耳機隱約聽到陣陣掌聲和歡呼聲。這時,他才意識到:「我還活著。」
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凱旋
待返回艙著陸後,楊利偉探出頭來,向著人群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2005年10月12日,是費俊龍和聶海勝圓夢的日子。
這一天,費俊龍和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飛向太空,在軌飛行5天5夜後,平安返回地面。
在模擬訓練中,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在飛船返回艙內進行訓練。
費俊龍太空中的第一個滾翻
「神六」凱旋後,費俊龍被人們稱作「太空歸來的『中國龍』」。
艙內,他半蹲在座椅上,用雙手撐住座椅的邊緣,然後輕輕一翻,完成了中國人在太空中的第一個滾翻。
望著正為自己拍照的聶海勝,費俊龍又調皮地翻了3個筋鬥。這4個筋鬥,大約用了3分鐘,以當時飛船的飛行速度計算,這條「中國龍」一個筋鬥「翻」了約351公裡。
2008年9月25日,同年出生、同年招飛、同進大隊的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3人,乘坐神舟七號飛船再次出徵。但這次任務中的一次險情,至今提起他們仍心有餘悸。
「神七」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出徵前訓練
9月27日16時,翟志剛準備執行中國首次太空出艙活動任務,就在準備出艙那一刻,飛船突然報起火警。他們深知,艙外航天服一旦著火,後果將不堪設想。
劉伯明當即報告地面,並認真檢查艙內電路,卻未查出原因。
「出艙!」危急關頭,顧不上猶豫,翟志剛果斷決定開門出艙。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邁出了「太空步」。
2008年9月27日16時39分,翟志剛執行中國首次太空出艙活動任務
後經查,火警是因煙火敏感器對高真空環境適應性不好所致。在清華大學的一場報告會中,當有學生問起「擔不擔心回不來」時,劉伯明的回答撼動人心:「即便是死,我們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2012年6月16日,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九號飛船再次升空。
34歲的劉洋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中國女性。
2012年6月16日,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九號飛船出徵
天宮一號內,劉洋「躺」在固定在艙壁的睡袋裡準備休息。
80米,60米,30米,10米……在首次實施飛船與天宮一號手控交會對接時,劉旺完美地打出一個「太空十環」。
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手控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為了這一天,劉旺準備了14年。為了這一刻,他在地面完成1500餘次手控交會對接訓練之後,成功率保持在100%。
劉旺完成中國首次太空中手控交會對接
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飛船穿越大氣層,環遊外太空。這是中國建立空間站的一次重要飛行。
「神十」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出徵前
這次飛天,使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並由她實施第一次「太空授課」。
失重下的水球是啥樣?陀螺在太空中如何旋轉……40餘分鐘的太空授課,讓全國青少年乃至世界人民大開眼界,全國6000萬名師生同步收看了電視直播。
王亞平實施太空授課」
2016年10月17日,景海鵬和陳冬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再次造訪「天宮」,執行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
這一次,他們飛得更久、任務更重,共飛33天。景海鵬也成為中國唯一三入太空的航天員。
景海鵬:「爽不爽?」
陳冬:爽!」
航天員艙內的私房話,也成為了這次飛行的經典時刻。
景海鵬和陳冬入住新的「太空家園」——天宮二號
50歲的景海鵬,還在飛行中迎來他的第一個「太空生日」。
2016年12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及參研參試人員時對景海鵬說:
「我聽說,你是在天上過的生日,這可是個『高水平』的生日啊。你三次上太空,而且是將軍上太空,希望你繼續努力,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二十年來,航天員一次次載譽歸來,一次次成為我國載人航天的佳話。
這背後,有著航天員艱苦卓絕的長期訓練,有著航天員背後團隊所有無名英雄的無悔付出和默默堅守,更有著幾十萬航天人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
20歲
中國航天員大隊
還是風華少年
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新時代,實現更多航天夢
為你們點讚
為默默奉獻的中國航天人點讚!
費俊龍在飛行中抓攝的我國內蒙古地區巴丹吉林沙漠
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黨建》雜誌《逐夢太空寫忠誠》
編輯: 董靜雪
為中國航天人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