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外媒關注中國軍改:已洞察俄軍與西方的軍改得失

2021-03-0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正經歷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大的改革和重組。這次重組伴隨著創建21世紀戰鬥力的現代化改革,也是這次現代化改革的重要補充。中國希望打造一支裝備更精良、可以完成多項目標的模塊化部隊。

據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3月28日報導稱,這些改革及計劃不是憑空產生的。中國軍方密切關注著其他國家的軍事現代化計劃,尤其是2008年入侵喬治亞後俄羅斯軍隊的改革,而且借鑑了其中的一些主要理念。

不僅如此,俄羅斯的軍工產業也將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俄羅斯和蘇聯時期的軍事遺產將作為中國最新軍事力量的關鍵要素。


喬治亞戰爭後不久,俄羅斯國防部長阿納託利·謝爾久科夫便發起了對俄軍的全面重組。雖然謝爾久科夫的軍事重組只是在2020年前重新武裝、改革俄羅斯軍隊三部曲宏大計劃其中的一部分,這次重組到目前為止是改革中最有爭議的。

在四年內,俄羅斯軍隊捨棄了許多根深蒂固的做法。俄羅斯大幅削減軍官數量,軍隊從蘇聯時期的師級建制改為北約式的旅級作戰結構,其軍事教育體系也進行了根本調整。

俄羅斯突然吞併克裡米亞及目前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令不少專家宣稱俄羅斯軍隊是一支重整旗鼓的現代化作戰機器——這似乎是肯定了謝爾久科夫的做法。一些中國軍事評論家也表達了對俄羅斯最新軍事改革的讚賞,並且公開呼籲中國人民解放軍把俄羅斯的軍事改革作為模板。然而,這樣的觀點並不是普遍的。


資料圖片:9·3大閱兵

中國國防大學的王寶付教授表示,無論在烏克蘭還是敘利亞,俄羅斯大多使用的是蘇聯時代的武器和技術。裁員和士氣令俄羅斯再續軍事輝煌,但是俄軍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支依賴於過時武器的部隊。

俄羅斯的「東方」、「西方」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也給海內外觀察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在遠東地區的「東方2014」演習,暴露了俄軍在協調方面以及缺少現代化軍事裝備的長期問題。

表面上看,解放軍的重組和軍事改革計劃與俄羅斯不久前的軍事重組的多個關鍵目標是一致的。兩國的軍事戰略家一致認為,在指揮控制一體化的架構內組建快速反應部隊是重中之重。儘管中國的軍事專家認為,模仿美國的軍事模式對中國或俄羅斯並不可行,但是西方的旅級指揮結構廣受青睞。

報導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踏上了雄心勃勃的改革重組之路。僅是替換過時裝備一項任務,就將貫穿至2020年。中國認真學習著西方和俄羅斯軍事改革的得失,洞察最佳的做法和潛在的危險。雖然目前就評價中國的軍事改革仍為時過早,但是中國做出重大改革的能力不容小覷。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取其精髓,為我所用。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外媒是怎樣看待中國軍改的?
    「此次軍隊改革的意義可與當年毛澤東在古田會議上的政治建軍相媲美」,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26日對《環球時報》說,這次軍改的高度是要解決「大國軍隊走向世界」,軍改的重要方向之一是現代化,參照了包括美國、俄羅斯等大國軍隊在內的成熟軍隊的建設經驗。
  • 【軍改】「歪果仁」眼中的中國軍改
    2015年底以來,中國軍隊對領導管理和作戰指揮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相繼成立,軍委機關由4個總部改為15個職能部門,7大軍區調整劃設為5大戰區,海軍、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機關完成整編工作,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形成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這些變化引起了外軍學員的高度關注。
  • 軍改|中國成立新軍種,老外是怎麼看的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必將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載入人民軍隊的史冊。這一消息迅速被境外媒體捕捉,中國軍改再度成為他們競相報導的熱詞。  各國媒體普遍關注到首次成立的陸軍領導機構。
  • 軍改啟動鍵已敲——改變的是界面,不變的是內存
    改革不是改向,變革不是變色。改革必須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改什麼、不改什麼的問題上要有戰略定力,決不能在根本政治原則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無論是為了不暴露目標任烈火燒儘自己的邱少雲,還是奮然躍起用身體堵住敵人機關槍噴吐火舌的黃繼光,中華民族歷來不乏血性之師,中國軍隊從來不缺血性軍人。血性軍人,字典裡沒有畏懼二字。
  • 【軍改】再見了集團軍!陸軍或軍改師!
    ),拆出來的師,人員規模基本在1.6-1.8萬人左右,目前人員規模較小的軍,基本上就是直接改,像20軍、40軍、12軍等,直接改為20師、40師、12師,而人員規模比較大的集團軍,估計會出現一拆二的情況,像16軍、54軍等等,此次軍改,將進一步提高合成度,步兵旅將撤銷旅屬炮兵團,將炮兵融合進合成營中,同時增加營一級的參謀數量,進一步減少指揮層級,使軍委直接指揮營連這種以前只在美國大片裡出現的鏡頭成為可能
  • 你真的看懂中國軍改?聽聽解放軍上將怎樣解讀
    軍改由人來改。軍改首先改人。劉伯承元帥說:「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最難是幹部的培養,而培養幹部最難的又是高級幹部的培養。」人永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因素。1947年8月,豫東戰役結束後,毛澤東說:「解放戰爭好像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
  • 專家:中國軍改絕非照抄外軍模式 「四總部只留總參」傳言不實
    這次會議,標誌著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全面展開,國際輿論對此高度關注。對於一些媒體報導,中國照抄照搬美軍模式,11月27日,軍事專家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給予批駁,表示肯定不是照搬照抄外軍,借鑑了外軍一些先進經驗,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的強軍之路。
  • 軍改這幾年,我是呼嘯的箭
    本期推出「貫徹主席訓詞·建設新型陸軍」之「強軍思想引領我成長」(110):《軍改這幾年,我是呼嘯的箭》習近平發出改革強軍號令,作出改革戰略部署。此次最強軍改挺進「深水區」,不做淺表皮肉手術,在「腦袋」「心臟」「中樞」等要害敏感部位動刀子。既動「棋子」,又動「棋盤」動「棋規」。單位撤併降改、個人進退去留,軍改時代答卷時刻考驗著每名官兵。利益考驗見黨性,得失面前顯擔當。
  • 抗戰後期國民政府面臨的「軍改」問題
    高層調整,軍事改革進入深水區 1930年3月,何應欽繼馮玉祥後擔任軍政部長,開始長期掌管全國陸海空軍行政事宜。抗戰軍興,統帥部改組,軍政部名義上隸屬行政院,實際仍受軍事委員會指揮。陳誠所言「預算最大,浪費最多」之單位暗指軍政部,陳與何素有齟齬,但軍政部作風拖沓乃不爭事實。
  • 劉亞洲:軍改是一場革命 軍人需有譚嗣同精神
    國防大學政治委員、空軍上將劉亞洲12月30日在參考消息撰文《軍改是一場革命》談軍改。他在文中指出,軍改是一場革命。今天,不改革是中國軍隊最大的風險。不改革的癥結在於改革動力不足。但無情的事實是,俄軍在新軍事革命中大幅落後。今天,不改革是中國軍隊最大的風險。不改革的癥結在於改革動力不足。動力不足的癥結在於不願觸及個人的利益。然而,嚴酷的現實是,只要是私利,就終究會被打破。不被自己打破,就被別人打破。今天不打破,明天必打破。
  • 軍備解析 梳理軍改上半場的進展
    此次軍改是從兩年前就開始醞釀的,9.3閱兵習主席宣布裁軍30萬,軍迷們開始關注軍改。
  • 為什麼說這些年的中國軍改是「史上最牛」?
    讓我們來回顧這些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改革,到底改了什麼,又帶來了怎樣的影響。2015年9月3日,中國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中,軍隊統帥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三十萬,吹響了軍隊改革的號角。閱兵前,政治局常委會、軍委常委會已經通過軍隊改革方案。閱兵後,軍改的相關細則不斷下發。
  • 改文職還是轉業,軍改考卷的正確答案在何方?
    她從醫專畢業後就分配到部隊醫院工作,至今有22年軍齡了,像她這個歲數還在護理一線崗位工作的現役軍人已為數不多,後上來的一批都是年輕的文員護士長。身為現役軍人,除了和文員護士一樣要做好本職工作,還有很多額外的軍事任務要執行。林護士長是戰區醫療應急救援分隊的護理骨幹,同時又是「野戰救護所」的護士長,每年至少有三四個月時間要抽組到訓練基地拉練。
  • 軍改後什麼軍人最有發展?說出來你可能並不信!
    先點擊"愛笑幫",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
  • 軍改關鍵當口 這「三有」你必須擁有
    「史上最牛軍改」啟動後,迅速搭起「四梁八柱」,完成首戰定局。2015年11月24日,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召開。12月31日,習主席為新成立的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授旗。2016年1月11日,軍委機關15個部門組建完成。2月1日,五大戰區成立。
  • 軍改,我想對你說句心裡話
    軍改進行時,我將更加堅定的幹好本職工作,同時也期待在軍人子女教育問題上得到政策支持,防止因為工作變動而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上尉張政今年剛剛和對象領證,正準備在駐地買房子安定下來,恰逢「脖子以下」改革,原來的計劃只能暫時擱一擱了。希望軍改之後,對於軍人的婚姻能夠有更多的保障,對於軍人的家庭生活給予更多的關注。
  • 軍情 再不改就晚了?中國軍改內幕大揭秘
    林長盛:其實美國方面最關注的是戰略支持部隊,因為在全世界只有中國成立這麼一個新的軍種,到底它有什麼組成?現在基本看來,它的主要任務就是:情報、電子偵察、電子對抗、網路攻防、衛星管理。 邱震海:臺灣的李將軍,您還是堅持認為「火箭軍」會把海軍的核力量納入其中?
  • 軍改後首批新晉中將 南海有人趕來
    撰文|高樓7月29日下午四點,本輪軍改後的首次上將晉升儀式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西部戰區政治委員朱福熙、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乙曉光正式晉升上將軍銜。每年「八一」前晉升上將是解放軍的傳統,今年晉升人數是十八大以來最少的一次,2013年為6人,2014年為4人,2015年為10人。
  • 軍改後陸航作戰旅全部亮相:中國陸軍「飛」起來!
    猛虎師:經過軍改調整轉隸,13個集團軍等機動作戰部隊已經基本調整到位。
  • 軍改意見發布,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是什麼力量?
    ▌本文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網、中國軍網△視頻:火箭軍等舉行成立大會這幾天最熱的莫過於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