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200期】擁有700顆鋼珠的闊刀地雷,一爆炸能讓對手殘廢,至今仍然在使用

2021-02-20 武器大講堂

 文|老白

200 擁有700顆鋼珠的地雷

我們之前做過非常多的武器視頻,但是有一種武器我們很少做,這種武器就是地雷,因此,今天大講堂的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M8A1闊刀地雷。


▲講堂200期視頻

一爆炸能讓對手殘廢,至今仍然在使用

闊刀地雷是一種定向人員殺傷地雷,在當年的越南戰爭中,美軍經常用來狙擊敵人,由於M18A1闊刀地雷本身比較輕,因此除了埋在地上之外,還能夠掛設在樹幹或木樁上製成詭雷。

這款地雷包涵700粒鋼珠,主要目的是使敵人在戰場上受傷而不能行動,這樣的話,就會形成大量的傷員,因而成為敵方的負累。

那麼,這款地雷有什麼樣的特性呢?M18A1闊刀地雷的長度為8.5英寸(21.59mm),寬1.4英寸(3.55mm),高3.2英寸(8.12mm),所以整體的尺寸不是特別大,再加上重量只有1.5kg。因此在快節奏的森林戰場上,可以輕鬆攜帶並且在沿路設計地雷陷阱。

在外觀的設計上,設計成了弧形、凸面的方形外殼,在下方有兩個角架,腳架可以調節支撐的角度,因此能夠配合上地雷上的瞄準具確定爆炸的方向。闊刀地雷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具有精準而簡易的瞄準具,通過地雷上方的缺口進行瞄準安置。

M18A1闊刀地雷的爆炸殺傷範圍有三個維度,第一個是前方,前方的殺傷範圍為50米,而這個50米是包括以地雷為中心,前方60度廣角的扇形範圍擴散,第二個殺傷高度最高為2.4米。

當然,還有第三個就是M18A1闊刀地雷的鋼珠,鋼珠可打擊的範圍就更廣了,其鋼珠的最遠射程可達250米,其中鋼珠能夠對敵人造成中度殺傷的範圍在100米左右,所以這款地雷的威力輻射面積那是相當的廣啊。

當年在1960年美軍入侵越南的時候,廣泛使用這款地雷,在戰場上顯現出非常大的威力,並取得非常優秀的效果,可見這種地雷的威力多出色。

-關注武器大講堂獲取節目索引-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700顆鋼珠將敵人轟成渣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一提起顧名思義,定向地雷的特點就是「定向」,採用凸形裝藥的聚焦爆炸原理,能夠使地雷爆炸以後的殺傷威力以一定角度的擴散。定向地雷的外形是一個弧形的方盒子,寫有「此面向敵」的凸面內部鑲嵌著大量的鋼珠,地雷通常用插腳直立部署於地面,或者掛在樹木等物體上面,被引爆時,炸藥爆炸的能量會沿著垂直於弧形凸面的方向擴散,推動鋼珠或破片以一定的扇面角度打擊敵人。
  • 700顆鋼珠將敵人轟成渣!
    顧名思義,定向地雷的特點就是「定向」,採用凸形裝藥的聚焦爆炸原理,能夠使地雷爆炸以後的殺傷威力以一定角度的擴散。定向地雷的外形是一個弧形的方盒子,寫有「此面向敵」的凸面內部鑲嵌著大量的鋼珠,地雷通常用插腳直立部署於地面,或者掛在樹木等物體上面,被引爆時,炸藥爆炸的能量會沿著垂直於弧形凸面的方向擴散,推動鋼珠或破片以一定的扇面角度打擊敵人。
  • 外殼鑲嵌4000顆鋼珠的手雷?這些武器威力如何?
    玻璃子彈只有在接觸目標之後才會碎裂,在人體內碎裂之後產生的玻璃渣子會在人的體內擴散,無法完全的清除掉玻璃碎片,從而達到傷人致死的目的,而鋼釘的嵌入更為狠辣,這也是在子彈類被禁止使用的武器之一。而手雷中最為殘酷的名為「鋼珠手雷」,與上述所講的玻璃子彈一樣,這款手雷爆炸時產生的碎片與聲波足以使人造成巨大的傷害,而鋼珠手雷外部嵌入鋼珠,手雷產生爆炸之時,裝載的4000顆鋼珠也會隨著爆炸而擴散開來從而造成大面積的殺傷
  • 外殼鑲嵌4000顆鋼珠,可讓50米內無活物
    玻璃子彈只有在接觸目標之後才會碎裂,在人體內碎裂之後產生的玻璃渣子會在人的體內擴散,無法完全的清除掉玻璃碎片,從而達到傷人致死的目的,而鋼釘的嵌入更為狠辣,這也是在子彈類被禁止使用的武器之一。而手雷中最為殘酷的名為「鋼珠手雷」,與上述所講的玻璃子彈一般,顧名思義也可以知道「鋼珠手雷」的構成鋼珠是必不可少的。
  • 能瞬間把人打成篩子!
    此面向敵在M18A1被引爆時,其前部的700顆鋼珠會被爆炸的衝擊賦予1200米/秒的初速度,它們會以60度的扇形向前方飛散。地雷前方會形成一個高2米,寬50米的密集殺傷區。在這個區域內,距離地雷50米以內的目標,被命中的概率最高,基本上會被打成馬蜂窩,不過其實這些鋼珠在250米的地方仍然有殺傷力,如果運氣不好挨上一顆也很致命。
  • 敘利亞前線撿到一顆卵形物體,切開外殼後驚恐,密密麻麻全是鋼珠
    由於技術門檻不是特別高,當今世界能製造手榴彈的國家/地區有不少。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伊朗製造的一款手雷;由於曝光率極低,因此伊朗手雷不常見。畫面上這枚伊朗手雷,是在敘利亞前線撿到的,切開卵形外殼後露出嵌滿鋼珠的炸藥球,嚇人啊。防禦型手榴彈或手雷的塑料筋條就是預製破片外殼,通過爆炸碎成無數破片+鋼珠來殺傷對手,通常殺傷半徑8米左右。
  • 【講堂512期】美軍YA-9攻擊機,曾經A-10猶豬攻擊機的對手,最終卻跟蘇聯思路不謀而合
    ,噴氣式戰鬥機作為新一代的作戰平臺,被各個國家大量重視,但是這種飛機的速度太快,機動操作太困難,因此在早期的時候噴氣式飛機在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中很難進行精確地打擊目標,並且早期的噴氣式飛機很難提供類似於螺旋槳飛機一樣的航炮的動力,因此在二戰後的一些局部戰爭中依然還是使用二戰老式的飛機機體平臺,進行改進之後執行一些近距離的空中支援任務,但是這種老式的飛機機體結構並不能很好的對抗地面防空火炮的攔截。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手雷,一旦引爆3500顆鋼珠齊發射,敵人瞬間歇菜
    相較於其他武器,手榴彈最大的優勢是體積小、質量小、攜帶以及使用方便,是一種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彈藥,不僅能殺傷有生目標,還能破壞坦克和裝甲車輛,是當之無愧的單兵作戰武器中的扛把子。按照國際標準劃分,當前的手榴彈主要分為進攻型手榴彈和防禦型手榴彈。
  • 【講堂160期】XM-7蜘蛛智能網絡炸彈,信息科技下的地雷發展趨勢
    其中地雷也不列外,今天老白要說的XM-7「蜘蛛」網絡化智能地雷就是信息化的一款先進的武器。▲講堂160期視頻XM-7網絡炸彈有多出色?XM-7 蜘蛛 網絡化智能地雷的研發目的主要是用來提升軍隊的側翼保護能力以及區域封鎖能力,並且配置的信息化設備,能在1500m的距離上實現穩定的控制。
  • 榴霰彈突顯戰爭之殘酷,鋼珠四處飛濺攻擊步兵
    圖為榴霰彈使用的鋼珠,基本上和指頭一樣大。試想下,如果這樣大的鋼珠打入人體,那得有多疼啊,而且一般榴霰彈爆炸的時候,有許許多多的鋼珠襲來。榴霰彈的主要任務是殺傷敵方步兵,掩護友軍的進攻或防禦。同高爆彈相比,榴霰彈的破片散布沒有高爆彈那麼大。
  • 【講堂564期】能使用C-130超低空空投,小身材扛大炮的M551謝裡登輕型坦克
    ,方便用於空運全球部署,並且威力能對敵方造成極大的威脅,在這個背景之下,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製造的一款輕型坦克就開始進入人們的視角,這款坦克就是M551謝裡登輕型坦克。▲講堂564期視頻小身材扛大炮M551謝裡登輕型坦克發展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美國所服役的二戰老舊的坦克裝甲車輛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立體化的作戰需求,因此在1959年7月,美國OTAC提出了輕型坦克的設計需求。
  • 【講堂73期】研發了18年的AA12霰彈槍,威力驚人
    ▲講堂73期視頻高射速加上FRAG-12高爆彈族,輕鬆搞定敵人在1972年的時候美國槍械設計師麥克斯韋·艾奇遜設計出了這款槍,但是沒有多少人感興趣,為了生存,他把這款槍的專利賣給了現在的憲兵系統公司。新研發出來的AA12重量不到10斤,槍管的長度33mm,能夠發射69.8mm口徑盒76.2mm口徑的12號霰彈,並且發射的速度最高可以達到360發每分鐘,有效射程在200米左右!
  • 【講堂575期】20世紀步兵武器之王,名譽世界的RPG-7火箭筒
    ▲講堂575期視頻結構組成和原理RPG-7火箭筒由蘇聯玄武巖設計局設計,在1961年左右開始大量生產服役,其研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取代當時蘇聯配備的RPG-2火箭筒,用來增強步兵班反坦克火力。右側對應的是中型彈頭,從上到下分別對應的100米、150米、200米和300米,中間的斜線刻度可用於測距使用。
  • 【講堂537期】揭秘川崎EC-1 電子戰訓練飛機,又一款擁有奇特機鼻設計的飛機
    包括一些美國為首的國家、俄羅斯、歐盟和中國在內也都在研發各式各樣的電子戰機,當然這其中的日本也不列外,日本航空自衛隊在前些年入役了一款電子戰訓練飛機,主要用來訓練航空自衛隊的電子戰能力,當然也可以用來進行電子偵察,本期武器大講堂就和大家分析分析這款來自日本的電子戰訓練機-日本川崎EC-1 電子戰訓練飛機。
  • 【講堂126期】一個汽油桶,造就飛雷炮,抗戰時期的智慧原來這麼強大
    所以,當年的戰士們就在想,有什麼辦法能代替人把炸藥送到敵人的碉堡呢?後來通過大家一起出謀劃策,想到一個點子,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像迫擊炮那樣,把炸藥送出去?後來通過多次試驗,終於研製出了使用=一個空汽油桶,在汽油桶的內部填充作為發射動力的彈藥之後,把綑紮成圓盤形的炸藥包放進去,這個時候點燃底部的發射藥,就能把十公斤的炸藥包拋射到150-200米的距離上,然後在掉落的目標爆炸,實現損壞敵人碉堡的目的
  • 【講堂592期】電子信息化帶來的兵器革命,美軍MK-47榴彈發射器
    在槍管的前部分安裝有格柵型槍口制退器,搭配槍管短後坐式操作原理,在發射的時候能降低一大部分後坐力。在發射器的後部分是左右兩個手持的握把和發射L型扣板,握把的上方是一個控制面板,上面設計有幾個按鍵用於操控相關參數,這基本上就是發射器主槍體結構布局了。
  • 【講堂570期】二戰日本89式擲彈筒,被美軍稱為膝蓋迫擊炮,曾把士兵大腿骨震碎
    ▲講堂570期視頻綽號膝蓋迫擊炮八九式擲彈筒的研發時間為1922年,但是實際上正式量產時間為1932年左右,之所以間隔了接近十年的時間,是因為當時研發的時候發生地震,使得1922年完成的設計圖以及試製品遭到摧毀,所以在後續重新設計實驗之後才正式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