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轉?這兩天,臺灣省收到的信息量有點大,島內已經「慌」了...

2021-02-07 瞭望智庫



從下列一連串事件中,你會發現,儘管這些新聞發生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但它們都和中國的一個省隱隱相關,那就是:臺灣。


11月20日,巴拿馬總統巴雷拉表示,本國「棄臺」之舉,可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榜樣。


11月20日,澳大利亞媒體公開稱,澳大利亞因擔心中國大陸的態度而擱置了與臺灣籤訂自貿協議。


11月21日,中國與梵蒂岡共同宣布兩國將首次展開雙向同步藝術展。


11月21日,日本辭典將臺灣列為中國的一個省,引發島內迴響。


但以上還不是最勁爆的,近日,臺灣媒體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在兩岸關係、對大陸印象等議題上,臺灣民意出現顯著變化,支持和平統一的比例明顯上升。


 臺媒報導截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


短短兩天內,一系列事件密集發生,已令島內輿論炸鍋,「蒙上陰影」、「煎熬」、「臺灣已錯過機會」等字眼更是頻現報端。


有趣的是,一連串令臺灣當局「不甚舒服」的事件爆料,都是來自境外媒體。


香港《南華早報》20日首先報導了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的那句表態:「放棄臺灣」轉而同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可以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榜樣——「毫無疑問,我們的決定可能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對象,也就是說,其他國家將效仿我們支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做法。」


巴拿馬總統巴雷拉


BBC中文網更是預測稱,下半年臺灣的「外交」處境面臨巨大艱困。


報導甚至在標題中猜測:「巴拿馬之後,下一個『拋棄臺灣』的會是哪個國家? 」


臺灣媒體第一時間對巴拿馬總統的表態進行了報導,《中時電子報》援引《南華早報》文章稱,巴雷拉表明,他希望此行不僅能強調巴拿馬支持一個中國政策,還能表達巴拿馬歡迎中國擴大在拉丁美洲影響力的立場。


對於其他國家是否會追隨巴拿馬與中國建交的問題,21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只要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中國同各國關係發展就有堅實基礎,合作也會有廣闊空間。


11月21日,陸慷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巧的是,就在同一天,澳大利亞媒體也緊跟著爆料稱,臺灣曾積極爭取與澳大利亞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免陷入經貿孤立的困境,但前景並不樂觀。


澳《金融評論報》報導說,澳政府幾年前原有意與臺灣籤訂自貿協定,但因擔心觸怒大陸,後來決定擱置,這項政策一直持續至今。


 《金融評論報》報導截圖 


臺灣《旺報》就此評論稱,對關注兩岸關係及全球經貿趨勢的人士而言,這個訊息(澳大利亞放棄與臺灣籤訂自貿協定)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兩岸市場規模差距極大,加上大陸全球政經實力提升,尊重大陸對涉臺事項的立場,是各國非常自然的選擇。


報導還稱,目前來看,臺灣在「國際舞臺」難有突圍空間,蔡當局如果真心想為臺灣打開經貿活路,就必須誠實面對兩岸經貿的關鍵性。


就澳大利亞放棄與臺灣籤所謂自貿協定,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1日回應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中國的建交國與臺灣當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觸和往來,也反對商籤任何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定。


就在巴拿馬和澳大利亞帶來的「煩惱」尚未消化之際,臺灣一些團體又盯上了一本日本辭典。


21日,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報導稱,素有日本國民辭典之稱的百科綜合國語辭典《廣辭苑》將臺灣標為了中國的一個省,且在其他相關內容的表述中遵循了「一個中國」的原則。


報導中詳細羅列了這本辭典的三個所謂「重大錯誤」:如表述中「臺灣1945年日本戰敗回歸中國」、在地圖中將臺灣列為中國第26個省,以及辭典中《日中共同聲明》一項表述為「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等。


《廣辭苑》辭典


據報導,對於以上內容,有在日臺灣團體竟然要求該辭典在明年的改版中進行「悉數修正」。


但有意思的是,對於辭典中的表述,部分臺灣網友的反應卻「亮了」:



但這本日本辭典或許還不是眼下讓臺灣媒體「焦慮」的唯一關鍵詞,因為就在21日當天,中國和梵蒂岡共同宣布,兩國將首次展開雙向同步藝術展:北京故宮博物院、梵蒂岡美術館將交換40件藝術文物,並於明年3月在兩地同步舉行展覽。


中梵雙方舉行發布會宣布將首次聯合舉辦「中梵雙向同步藝術展」


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再平常不過的藝術交流活動,卻讓臺灣媒體紛紛坐不住了。


在一篇《大陸和梵蒂岡推動藝術外交》的報導中,臺灣聯合新聞網「憂心忡忡」地直言:「臺梵關係」拉響警報。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


「大陸對梵蒂岡的一系列舉動虛虛實實,看不清楚,更讓臺灣『外交』處於恐懼的煎熬之中。」聯合新聞網如是評論道。


如果說臺媒的焦慮體現出臺灣在兩岸關係上的深度不自信,那麼近期一項島內民調結果卻可謂是給出了「實錘」。


20日,臺灣《聯合報》公布的一項民調報告激起島內各方巨大反響——調查結果顯示,島內挺「獨」的人數明顯減少,主張「急獨」和「緩獨」的人數總比例降為24%,此項數據為歷年來最低。有40%民眾表示願意赴大陸就業,有38%的家長願意讓孩子來大陸讀書,創8年來新高點。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上月《中時電子報》的另一份民調,那次結果顯示,85%的臺灣民眾自認是中華民族;兩岸如果無法維持現狀的狀況下,62%民眾認為和平統一對臺較有利,仍堅持維持現狀者僅1.2%。


《聯合報》民調結果報導截圖


自2010年來,《聯合報》等臺媒持續對兩岸關係做民意調查,但對比以往,今年的結果卻有了顯著不同。


對於這份民調,臺媒的反應可謂相當複雜,雖然有媒體以《聯合報》讀者年齡偏大、打電話時間是在白天等為理由採取「不信服」的態度,但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報導中則指出,《聯合報》有著長期民調經驗和權威性,島內不少學者認為民調結果可以採信,報導還推斷大陸正顯現「吸磁效應」。


在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朱松嶺所長看來,這項民調顯示的趨勢「是一個好跡象」,「當下臺灣年輕人發展環境不理想,出現人才外流等現象,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大陸在對臺青年人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因此才有了臺灣新世代對於大陸好感度上升的趨勢」。


朱松嶺同時告訴銳參考,一系列令臺灣媒體焦慮的事件其實並非意料之外。


「中國作為世界大國,本身是世界市場所在,政治影響力也世所公認,所以跟大陸打交道、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進一步友好往來和交流合作,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願望。」


而對於這一點,部分臺灣網友表示自己「早已看穿了一切」: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責任編輯: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黃俊峰

相關焦點

  • 這兩天台灣當局收到這幾個信息 一個比一個讓其絕望
    儘管臺灣方面陸委會又開始妄稱「這是大陸打壓臺灣」、「將引起臺灣民眾的憤慨」,然而小銳卻看到,不少臺灣網友乾脆直接喊出了「感謝祖國」:  解放軍戰機連續兩天繞臺,蔡英文卻在曬美食  先來看看讓臺當局最為緊張的解放軍軍機「繞島巡航」。
  • 平視 | 臺灣省發行原諒色新護照,並強行印刷美國建築,這是地圖吞併美國?
    據聯合報12月26日消息,臺灣省「外交部領事事務局」25日起開放民眾申請換發第二代晶片「原諒色護照」(e-Passport)沒錯就是上面這個綠本本,本來吧,這臺灣省「護照」的內頁每頁都有臺灣景點作為底圖,但是這次的被臺灣網友發現稍微有點不一樣。島內網友發現,其中第5頁的底圖機場照疑似誤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照片。美國:?????
  • 關於臺灣省近期規劃建設意見稿
    近期由於以民進黨、國民黨為代表島內分裂勢不合時宜的言行舉動、蔡英文在偽雙十講話上的繼續玩彌不化,加上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頻頻幹預,臺海形勢急轉直下,面對複雜嚴峻局勢,放棄一切幻想,武統成為唯一的選擇,時事造化,這也為解放臺灣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 臺軍試射能打到大陸的飛彈,臺退將叫囂先發制人,島內為何慌了?
    「雲峰飛彈」是1996年臺海危機之後臺灣當局秘密研發的重量級武器,因為當年解放軍二炮部隊往高雄和基隆外海試射多枚地對地飛彈,引發臺灣島內一片恐慌,而臺灣卻沒有相應的武器可以制衡,因此臺灣當局也立志發展自己的彈道飛彈。在歷經多年的秘密研發之後,「雲峰飛彈」2014年起在臺軍秘密服役,據估計目前已經有超過20枚投入使用。
  • 支付寶還信用卡超2000元將收費;柯文哲:臺軍面對大陸擋不了兩天
    近日,臺北市長柯文哲屢屢喊話臺當局,批評其兵役制度不夠合理,稱當局口口聲聲喊「臺獨」又取消徵兵制,實行募兵制,並質疑大陸如果打來,臺軍是否撐得過兩天,該言論在島內引起巨大爭議。這意味著眾議院可能將就此舉行一次投票,此前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已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激辯。4、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超聲內窺鏡探頭。1、支付寶將對信用卡超額還款部分收取費用
  • 菜菜子,飄大了!
    可能是連任勝選後有點飄,蔡省長最近接受BBC採訪時候竟這樣表示。她大概忘記了,前幾天墜機摔死一窩將軍的UH-60M黑鷹直升機,可是她「逃跑計劃」中的唯一機型。「任何時候你都不能排除戰爭的可能性,」她說。這可能倒是句實話。到那個時候,蔡省長能做的也許只剩下痛哭流涕地高喊:「美國爸爸快來救我!救我!
  • 中國臺灣省新生記
    這三項工作,大陸現在都無法進行。老虎吃天,無處下爪。在這種形況下,現在,誰在臺灣講統一,就是票房毒藥,有點像過街老鼠。不要說綠營,就是藍營,國民黨青壯年立委,為了迎合多數選民,為了迎合青年選民,也必須堅決反對統一,反對一國兩制。
  • 一場停電演練讓島內產生「開戰聯想」
    《聯合早報》稱,大陸多家媒體轉發這則新聞,不少網民在微博留言評論說,「懂的都懂」,「信號很強烈,意義不同尋常」。但也有網友說,惡劣天氣只會越來越多,福建又靠海很符合邏輯,奉勸各位網友不要胡亂聯想。這一消息也同樣被敏感的島內媒體捕捉到了。臺媒的報導大部分是轉載了大陸媒體的相關新聞稿,不過在標題中基本上或明或暗地體現出「備戰」「開戰」之類的意思。
  • 蔡英文這次飄大了,竟然對大陸說出這樣的話!
    可能是連任勝選後有點飄,蔡省長最近接受BBC採訪時候竟這樣表示。她大概忘記了,前幾天墜機摔死一窩將軍的UH-60M黑鷹直升機,可是她「逃跑計劃」中的唯一機型。「任何時候你都不能排除戰爭的可能性,」她說。這可能倒是句實話。到那個時候,蔡省長能做的也許只剩下痛哭流涕地高喊:「美國爸爸快來救我!救我!救我!」
  • 我國臺灣省目前管轄下的南沙太平島,如遇外敵攻擊,能守住嗎?
    這讓我想起太平島士兵被外敵嚇哭一事,還真有其事。那是2012年3月22日和3月26日,非法佔有我國南沙群島敦謙沙洲和鴻麻島的越南武裝巡邏艇曾兩度接近太平島限制水域,太平島的限制水域一般在6000米。22日越南武裝巡邏艇曾兩次侵入太平島6000米內限制水域,26日當天還侵入到4000米禁止水域。
  • 菠蘿比飛彈威力大,大陸禁運菠蘿對臺影響強過演習,全島都慌了
    因為多次檢出介殼蟲的年更有害物質,我國大陸全面禁止臺灣鳳梨輸入,大陸禁了臺灣菠蘿,導致全臺上下包括政界與民間都陷入一片慌亂,感覺這小小的菠蘿比飛彈威力還大按照臺灣種菠蘿農民的話來說,菠蘿賣不到大陸,猶如晴天霹靂,這將意味著價格崩盤,未來生活會很「艱苦」。臺灣的鳳梨一直出口外銷,其中97%銷往大陸,臺灣鳳梨在2019年外銷5萬1476噸,創近年來最新高,但是去年受新冠影響,比前年減少四分之一。
  • 臺灣島內不祥預感!統一時間已定?
    3月1日,大陸出臺了一份《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一些敏銳的網友立刻從中發現一大亮點,臺灣省臺北市也出現在這份綱要的規劃當中。有島內網友表示,這根本就不是交通規劃,而是已經出爐的統一時間表。對此,島內網友就開始提出不滿,聲稱這根本就不是交通規劃,而是一份統一的時間表。在島內媒體的分析看來,大陸此舉是在告訴包括臺海在內的外界,大陸有信心在2035年之前完成將鐵路修建到臺海。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來想的話,一般跨海大橋修建至少需要5年,那麼2030年就應該解放臺海,而那個2030年局勢相對來說應該已經穩定了,所以還需要再往前推個2年。
  • 臺灣又被標註為「中國臺灣省」 蔡英文當局氣炸!
    近日,有臺媒發現,全球風能組織(Global Wind Organization, GWO),在學員資料登錄頁面,將臺灣標註為「中
  • 中國大反擊:日本慌了!樸槿惠認慫?
    日本慌了,樸槿惠更是鴨梨山大!中國百艘漁船在釣魚島進行漁業,日本慌了!昨天,日本的媒體發布消息,說中國在東海石油鑽井平臺安裝雷達裝置,並向中國表示持續抗議。過去中國一直實施韜光養晦的戰略,努力發展本國經濟,但是這些年中國的經濟已經非常強大,成為全球第二,再想隱瞞自己的實力已經很難,要保衛自己的經濟成果,必然需要展露自己的實力。相反美國在成為全球老大之後,不斷拼命的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只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保護到自己本國的經濟利益。
  • 勿謂言之不預也,權威官媒再次罕見使用,信息量很大!
    勿謂言之不預也,權威官媒再次罕見使用,信息量很大!近日,大陸媒體連續多日播出「揭露臺獨間諜活動」節目,透過一幀幀畫面,一組組數據,我們看到了臺灣當局以及其間諜情報機關如困獸猶鬥,近乎瘋狂地對祖國大陸實施各類情報滲透破壞活動。
  • 蔡英文收到壞消息,網友:真的被「放鳥了」
    然而蔡英文高興早了,近兩天收到一個壞消息。15日,臺灣野鳥學會(簡稱「中華鳥會」)在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根據國際鳥盟全球理事會的決議,由於「中華鳥會」的中文名稱對國際鳥盟的夥伴關係造成經營上的「風險」,因此將「中華鳥會」自正式夥伴關係中移除。國際鳥盟自1922年成立(當時名為國際鳥類保護協會),是一個關注鳥類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聯盟機構。
  • 港澳颱風雲:臺灣省「松聯幫」原幫主覃志偉喋血街頭
    覃志偉,臺灣省「松聯幫」原幫主。
  • 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中國臺灣省軍事力量
    ,軍力一個比一個強,才顯得臺灣省的軍事力量比較弱小。在520架戰鬥機中有F-16 120架,「幻影-2000」 57架,IDF「經國號」127架,這300多架戰鬥機是臺灣方面的主力機型;另外還擁有E-2T預警機6架,配合這300多架戰鬥機使用,將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 島內發出警告,一旦這事發生攻臺條件就形成了
    近段時間,「臺獨」分子無視兩岸民意,執意對美勾連,這是真當解放軍不會來?島內發出警告,一旦這事發生攻臺條件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