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顯吃雞!超頻後的5600G有多強?(附超頻教程)

2021-12-25 codeyuri

B站:codeyuri

視頻版:

現在顯卡市場非常瘋狂,這時Ryzen 5000系APU的性價比就出來了

5000系APU也是罕見的不溢價的APU,京東自營都經常有1599/2199的價格。

5000系APU的評測也很多但真正能發揮出性能的很少,因為他們不會超頻。本期視頻就借這顆5600G來展示下APU的真正的實力,隨便教大家如何超頻。

直接來看性能,在娛樂大師經典版我這顆5600G,顯卡跑分7.4W

3D MARK TIME SPY顯卡得分為1665

這成績比很多媒體的5700G還要高。

這個性能在A卡裡甚至比開核後的RX550還要高。

在N卡這邊也這性能可以和GTX760拼一拼,反正比那個750Ti強。

再來看遊戲性能,在吃雞米拉瑪中幀數在70~80

我這裡的設置是1080P 100%渲染最低特效,不是某些評測用的70%渲染,我表示70%渲染畫面太糊人都看不清玩個錘子。當然70%渲染的畫面幀數會更高,看各位的取捨了。

在薩諾裡幀數也基本在70~80,好的時候甚至可以跑到90~100幀。這個性能玩吃雞沒問題

在彩虹六號圍攻中1080P超高畫質平均幀數為96.對一款FPS遊戲來說建議還是降低些畫質讓幀數更高。

在CSGO中1080P默認畫質設定,平均幀數可以來到120.達到了入門級的電競幀數。

在LOL 1080P極高畫質下泉水的幀數甚至可以來到300多。

在DOTA2中1080P效果最好設置下觀看錄像,幀數在70~80,可以流暢運行。

在永劫無間中1080P最低特效訓練場幀速在50~60,只能算勉強能玩。

同樣勉強能玩的還有古墓麗影暗影1080P最低特效下平均幀為47.

我這顆5600G超頻後的遊戲性能是非常不錯的,如果你是用5700G的話遊戲性能會更好,因為5600G的核顯是Vega7,5700G核顯是更好Vega8,.

接下來教大家怎樣超APU。首先確認FCLK能到多少,也就是同步的內存頻率能到多少。FCLK的值是內存頻率的一半。

APU非常靠內存。我這裡也做了個圖,基本上你內存多超400頻核顯就能提升6%。

這代APU用核顯的情況下FCLK基本在2100~2300,對應內存頻率4200~4600,也意味著你的內存要能達到這個頻率,我推薦APU用戶買英睿達3600的條,但別買雙面顆粒的,雙面的很難超高。

既然是確認FCLK能到多少,那內存這邊就放寬,推薦設置電壓1.5V時序19-26-26-46,等確認完再調節時序電壓。

超FCLK需要動SOC電壓,求穩的建議電壓在1.2~1.25V,求極限建議電壓1.3~1.35V.

SOC電壓高了有時會出現CPU溫度識別異常問題,這裡CPU溫度就識別為0度,微星主板也出現了寒冰龍的彩蛋,但我用的是愛國者CX600塔式散熱,不可能到0度,這個問題我測試是對性能沒有影響。介意的就不要把SOC電壓放太高。

然後超核顯頻率。我也做了一個核顯頻率和顯卡性能的圖。超到2400頻率的5600G相對默頻核顯性能提升了15%。

微星主板核顯頻率的選項在超頻菜單、高級CPU配置、AMD Overclocking內。建議設置電壓1.35V然後去超核顯頻率,基本超個2200輕輕鬆鬆 ,但是再往上需要注意核顯的穩定性,建議跑下TimeSpy的測試或者進遊戲測

我這顆5600G核顯頻率超到2450後進吃雞就出現畫面撕裂的問題。所以我降到2400測。

然後壓制內存參數。這個參數不只是在CPU-Z看到的,還有小參。

這是同一套內存同樣主時是4400頻率下的AIDA64內存測試的圖,左邊的沒有壓小參右邊的壓了。沒壓小參的內存讀取帶寬6.45W寫入只有4.95W很慘,內存延遲64.4。而壓了小參的讀取帶寬6.6W寫入也為6.6W,內存延遲55.4.可以看出壓小參後內存效能大幅提升。

同樣有提升的還有核顯性能。沒壓小參的TS分數1527,壓了的分數1665,性能提升9%。

在遊戲中的差距還會大些,CSGO中壓小參後平均幀從102提升到120,提升了近18%

彩虹六號的平均幀也從84提升到了96,提升幅度14%

古墓麗影暗影平均幀從42提升到了47,提升幅度12%.

小參我建議壓tRC、tRFC、tFAW、兩個SC-L,還有關閉Power Down Enable,這些值能較大的影響內存帶寬和延遲。這些值壓到多少和內存顆粒有關,我測試用的是C9BLJ顆粒,同款的可以參考下。

在CPU的部分我的建議是開啟PBO2.0就行,因為CPU頻率對遊戲影響不大,PBO2.0已足夠用了。

APU的溫度表現也可以,開PBO2.0核顯玩遊戲CPU溫度在60~70的樣子。

顯存這邊這個性能給4G顯存就夠了

微星這邊在設置高級內建顯示配置這裡來設置顯存大小,關閉核顯也在這裡。

那麼本期視頻的內容也就到這了,希望各位APU用戶看完後能發揮出APU的完全能力。

參考購買連結:https://m.tb.cn/h.fem81DO?sm=c4690b

相關焦點

  • 【阿虎】Ryzen 1700 小鋼炮裝機+CPU超頻測試
    回家後短接通電,電壓等正常,這波不虧…方案和安耐美白金冰核1500一樣,用料差點,有時間試著做個拆解..24353遊戲測試:本想加入吃雞,LOL,csgo等網遊主機遊戲進行對比的,不過由於地形,人數,技能,死亡次數什麼的都會導致平均幀變動,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場景路線作為基準…所以這裡依舊用幾款自帶基準測試的單機遊戲進行對比.
  • 【精華】CPU超頻詳細圖文教程!
    設置基本一樣以多少V 超頻多少等等!這些都是靠自己經驗,以及CPU的體質!一、超頻前請須知:1、要CPU支持!才能完成超頻,具體查詢自己的型號(K X 結尾都可以)2、多多參考超頻數據,別亂拉電壓,搞不好真燒了U和主板3、體質好的U ,必然是電壓低,能達到你要的核心頻率。4、散片或者便宜盒裝!基本沒希望!二、首先根據官網的數據,確保主板BIOS 是最新的!
  • CPU超頻對遊戲有多大提升? B550戰斧飛彈實戰體驗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由遊民星空撰寫的微星MAG B550 TOMAHAWK戰斧飛彈主板超頻測試。AMD銳龍處理器能超頻是我們知道的,甚至用新出較低價位的B550主板都能超我們也是知道。但是,它到底能超多少?超頻前後性能又相差多少?在玩遊戲方面有多大的變化?
  • C9BLD超頻測試
    很多人包括我都在擔心C9BLD的超頻能力會不會下降,我也搞到了一套C9BLD顆粒的內存進行測試。老的C9BJZ在TRCD上比現在的C9BJZ強1,高頻表現上也強於現在的C9BJZ。從超頻數據來看C9BLD和現在的C9BJZ沒差距,體質沒變強也沒變爛。當然我也就測了一套內存,樣本有限,不曉得其它的C9BLD體質如何。除了超頻數據沒差距,C9BLD和C9BJZ解碼後的命名也沒啥差距。
  • 玩遊戲的電腦配置推薦 2018年4套intel第八代平臺吃雞
    (由於目前intel八代奔騰處理器性價比不高,因此這裡我們只推薦酷睿系列,包括酷睿i3,i5,i7)這裡最低配置推薦就不說了,GT1030亮機卡也能夠支持最低特效下流暢吃雞,不足以支撐高清畫質,只能在低畫質下簡單體驗一下,所以裝機之家小編不太建議的,還不如直接上銳龍APU了,核顯與GT1030性能差異不大,因此intel平臺建議GTX1050顯卡起步最佳。
  • 【評測】散熱最強遊戲本 GTX970M輕鬆超頻無壓力
    令人驚嘆的是,戰神Z7在超頻後不僅可以輕鬆帶來11%的性能提升,但超頻後的GPU核心溫度卻僅僅提高1℃,這也是筆者所用過的筆記本中,唯一不怕超頻「後遺症」的產品。要知道,像早期Kepler架構顯卡的核心頻率提高135MHz後,其發熱量至少會提升10~15℃!
  • 「比較」超頻三東海風雲和大霜塔哪個更好一些【使用測評】區別是什麼用後1個月爆料評價
    「比較」超頻三東海風雲和大霜塔哪個更好一些【使用測評】區別是什麼用後1個月爆料評價一直信賴超頻三的品牌,國產品牌國人的驕傲,無論是cpu散熱器,
  • 【小加評測】3700X 內存超頻實戰分享 (最低時序C14 就可以穩定3600頻率)
    最近一個月左右,網上關於AMD最新上市的ZEN2 7NM系列CPU的消息是非常非常多的,各種新聞和評測文章和視頻。
  • 測試影響吃雞幀數的主要原因
    僅供分享觀看,和理解下影響吃雞幀數的主要原因(中間為測試數據,詳情影響遊戲幀數的講解請看結尾!)遊戲測試:(以下測試均為遊戲實戰測試,沒有任何虛假)遊戲設置為:1920X1080解析度 畫質設置為,抗鋸齒為極致,紋理為中,可視距離為低(這裡糾正一下,是紋理設置為中的測試結果,圖中有誤
  • Zen2時代的超頻之王!銳龍5 3600XT評測:全核4.7GHz並不是夢
    銳龍5 3600XT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中物理分數為20837,比銳龍5 3600X多了943分,比i5-10600K也要高了689分。作為一款傳統的測試處理器多核性能的遊戲,《奇點灰燼》早期被認為是AMD的優勢項目,其實達到了6核心12線程之後,AMD與Intel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
  • 「熱點」AMD Ryzen測試:不超頻不好玩/看看性能有多強
    測試之前,咱先把準備工作給做好了,今天的測試環節中,老B沒有選用Ryzen 1700默認的3.0GHz頻率進行測試,畢竟老B特意選的供電加強型主板,為的就是給1700進行超頻,免費提升的性能,不要白不要。
  • 全核心5.0GHz CPU酷睿i9-9900KS超頻實戰
    其核心是瑞昱提供的ALC1220-VB音頻晶片,負責接收來自主板晶片組的HD AUDIO音頻數據,並在連接多聲道音頻系統時提供環繞聲音頻。音頻部分還搭配了日系高品質音頻專用電容、WIMA發燒級音頻電容。
  • 輕鬆超頻至2070MHz,ROG-STRIX-RTX3060-O12G-GAMING
    除了散熱風扇,ROG-STRIX-RTX3060-O12G-GAMING內部的散熱設計也大有乾坤。首先這款顯卡採用MAXCONTACT鏡面直觸技術,其散熱底座具有相當高的平滑度,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散熱底座和GPU的接觸更緊密,以提升熱傳遞的效率。同時這款顯卡還配備4根鍍鎳導熱管,同時還擁有大量加寬的2.7槽散熱鰭片。
  • 圖吧垃圾佬帶你500元組裝吃雞遊戲神機
    下次應該好好控制篇幅的圖吧日常操作,比平均預算水平(300吃雞)略貴500元裝個吃雞主機兼HTPC(不需要了,現在HTPC
  • 【中號硬核玩家】 映眾RTX 3070 Ti黑金至尊版測試,完美適配2K遊戲超頻再提高9%性能!
    散熱器配備了五根6MM熱管,規格沒有很誇張但還算不錯了,比公版要多出一根。RTX 3070 Ti黑金至尊版PCB採用和公版類似設計的圓弧狀收尾,供電方面採用了11相供電,並配備封閉式電感,布局和公版其實是不太一樣的,由於MOSFET、電感以及內存顆粒沾上了導熱膏墊,這裡就不完全撕下來展示了,因為很難還原。
  • 六年過後,「負優化」對「打雞血」,當年旗艦哪家強?
    ▲公版 HD7970 3G(刷BIOS硬超頻至藍寶石毒藥頻率)而為了匹配它的性能,公版GTX680顯然是不夠的,因此我為HD7970刷入了修改後的BIOS,核心頻率高達1100MHz,顯存頻率則按照大部分超公版超頻到6000MHz,基本上相當於最頂級的HD7970毒藥,相較於公版HD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