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臺海上空陰雲密布。戰爭,已漸顯崢嶸...
本月7日,中國大陸海警在金門外海攔下一艘臺軍補給船。雖然在盤查後放行,但罕見的攔截行動釋放出一個信號:
大陸,正在加強對臺軍以及臺海的管控!
早在今年年初,臺灣媒體和諸多外媒通過各種渠道向外界表示:3月~6月,臺海方向,可能有大事發生!
比如香港中評社在3月8日的新聞中這樣寫道——
對於川普打出的「臺灣牌」,北京一定會對應,3月到6月臺灣可能會有大事發生。
「大事」指的是什麼?想必大家也能猜到一二。那就是在美臺的聯動下,兩岸關係已經降至歷史最冰點,以武力解放臺灣的時期,已無限接近...
其實,川普在未上任前,就已暴露出他想在臺灣搞事的陰謀。2016年12月11日,川普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採訪時就說:
如果中國不在各方面,尤其貿易方面不對美國做出讓步,美國不一定必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川普一早就想打臺灣牌,以此逼迫中國在貿易戰讓步!
所以,川普上任以後,就多次在臺灣問題上試探中國的底線。2017年11月,美國國會批准通過《國防授權法》。在該法案中,有一項提出允許「美臺軍艦互訪」。也就是說,臺灣軍艦可以去美國訪問,美國軍艦也可以開到臺灣去。
12月9日夜,美海軍高官揚言:把軍艦開到高雄去!
美國人那邊剛剛放話,中國這邊就立馬表態。在一次公開場合,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對美國劃下一條戰爭紅線:「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
看到中國如此強硬的態度,美國軍艦訪問臺灣的行程只能作罷。但事情,在2018年的3月出現重大轉折!
戎評在前文提到過,許多媒體說臺灣3月到6月將有大事發生。而在同一時間,有一個全球性的大事件爆發:中美貿易戰。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中美貿易戰的進展與臺海局勢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3月23日,川普在白宮正式籤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中美貿易戰爆發。同月,美國通過《臺灣旅行法》。
4月,美國提出停戰條件,要求中國放棄「製造2025」、減少2000億美元逆差、全面開放金融市場,中國直接拒接,中美貿易戰進入僵持階段。同月,美國通過《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允許美國大規模向臺灣軍售。
在4月還發生了一件大事:美國國務院允許美軍工幫助臺灣造潛艇。
這是一個很敏感的事件。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大陸對臺灣發動統一戰爭,臺灣海軍和空軍基本在第一波次就會被全殲。而唯一能對解放軍產生威脅的,也就只有大規模渡海登陸時,潛藏在海面下的潛艇。
美國這麼做,就是在給臺灣釋放一種錯誤的信號:讓臺灣以為在戰爭爆發後,美國會幫助臺灣抵抗大陸進攻。只要臺灣接受到這個錯誤信息,就會在兩岸問題上繼續挑事,從而使美國在貿易戰中有更多的籌碼壓制中國。
5月,中美達成部分協議,暫時休戰。同月,美國通過《2018年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案》和《2018臺灣國際參與法案》。
6月初,在利益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指中國拒絕放棄製造2025與全面開放金融市場),美國撕毀停戰協議,對中國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與此同時,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發起更瘋狂的「進攻」,而蔡英文也緊跟川普的步伐,把臺灣推向了戰爭的邊緣...
6月4日,在香格裡拉峰會上,美國防長馬蒂斯叫囂:將臺灣武裝到牙齒!
次日,英國《路透社》爆出大料,稱美國正在策劃派遣軍艦穿越臺灣海峽。隨後,五角大樓的官員證實了這一消息。他還提到一點:派遣軍艦,只是降級計劃!
為何這麼說?因為在這之前,美國是打算派航母穿越臺海的。
按照五角大樓的解釋,由於擔心過度刺激北京,故而將穿越計劃降級!說到這裡戎評就忍不住笑了,說擔心刺激咱是假的,害怕打起來航母跑不掉才是真的吧。畢竟上次派航母穿越還是11年前的事兒,那時候我們確實拿你沒辦法。現在?呵呵,不論是殲20還是DF21D,都夠了航母吃不了兜著走!
緊接著,臺灣「中央社」爆出爆炸性消息:美軍或參加臺灣軍演。
該消息,援引美國《2019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與臺灣有關的條款。條款指出:美國應該邀請臺灣代替中國參加環太平洋軍演,或者主動參加臺灣的演習,特別是「漢光演習」。
所謂的「漢光演習」,戎評也不給大家扯遠了,它只有一個背景:即面對大陸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時的本土防禦作戰。
從這個背景來看,美國參加臺灣軍演就很有意思了。
臺灣搞這個演習,是準備以武拒統,進行守島防禦作戰。現在你美國插一腳進來,「漢光」就從臺灣單守變成美臺共同防禦演習。演習的目的是什麼?是戰爭!這會傳遞出什麼信號?
毫無疑問,在臺灣當局看來,此舉意在表明美國不會在戰爭爆發後拋棄臺灣。而在此前,美國曾兩次派出戰略轟炸機B52穿越巴士海峽進入南海。這條線路,與大陸轟炸機繞臺的歸程路線基本吻合。
對蔡英文當局而言,美國近期的一連串動作,就好比中毒者遇到解藥:有救了!
戎評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這半年來,蔡英文快被大陸逼瘋了。
進入2018年以來,大陸對臺獨似乎越來越沒有耐性。這一點,可以從三個方面看出。
第一,軍事上:全面威懾。
4月18日,中國海軍在臺海舉行實彈演習。這句話有兩個關鍵點:1.演習地點在臺海,說明預設戰場是臺灣海峽;2.實彈演習,突出這場演習的最終目的是為戰爭服務。
在演習之前,國臺辦也首次承認:這場演習,主要是威懾臺獨勢力。
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演習是為戰爭做準備,而戰爭是否爆發,取決於臺獨當局是否還心存幻想。
5月11日,大陸再次亮劍。當天,解放軍出動轟炸機、電子機、偵察機、預警機、戰鬥機首次完成雙向繞臺巡航。關鍵點也有兩個:
①.從編隊的配置來看,覆蓋了預警指揮、電子壓制/偵查、戰機制空、轟炸機洗地等多種模式。熟悉軍事武器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是標準的戰鬥編隊。
②.雙向繞臺,突出我們在強化臺海空域的管控。既有效收集了臺灣的信息,又可以麻痺臺軍。如果臺灣將巡航習以為常,非常有利於我們打一場令他們措手不及的突襲戰。
綜上所述,大陸近期的確在做武力解放臺灣的相關部署。
第二,外交上:全面圍堵。
蔡當局若想把獨立實質化,離不開國際社會的承認與支持。故而臺灣當前僅存的「邦交國」,對蔡英文非常重要。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抓住這點對她窮追猛打!
5月1日,與臺灣擁有77年「邦交」歷史的多米尼加宣布與大陸建交,並廢除與臺灣有關的一切外交條約。緊接著,在24日,布吉納法索也宣布與臺灣當局斷交。短短一個月,臺灣連續丟掉兩個邦交國,外交戰場上可謂損失慘重。
非洲告捷後,大陸又把「戰火」燒到了拉丁美洲。
5月27日,臺灣「中央通訊社」爆出消息:宏都拉斯外長正在北京談條件,下一步海地外長可能會被叫去北京。
外交戰線全面失守,國外對臺獨不看好、島內狂噴蔡英文無能的聲音此起彼伏。氣得蔡英文在採訪時對大陸破口大罵道:外交打壓」、「挑戰臺灣社會的底線」、「不再忍讓」,並首次把大陸稱為「中國」。
第三,政治上:收集臺獨證據。
5月16日,在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前有大陸媒體刊文建議發布「臺獨」分子名單,要對惡劣「臺獨」分子進行全球通緝?大陸官方是否列有臺獨名單。對此,國臺辦就回答了一句話:
「臺獨」分子不要以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可以船過水無痕!
這話說明什麼?說明咱大陸官方對臺灣哪些人搞臺獨、怎麼搞臺獨心知肚明。臺獨名單,我們有;搞臺獨的證據,我們也有。一旦事態激化,通緝、抓捕、審判一個都跑不掉。
大陸這三拳重擊打下來,著實把蔡英文當局打懵了。整個臺獨惶惶不可終日,直到美國給臺灣遞上橄欖枝。而為了抓住一切求生的機會,臺獨也越來越沒有底線,居然提議把太平島租借給美國,以作為對大陸繞臺的「反擊」手段。
事實上,就算臺灣倒貼錢送太平島,他們也不敢要。原因很簡單,太平島目前隸屬於臺灣的一部分,如果美軍真的入駐,那叫入侵。就算咱中國不想打架,那也必須動手。
對美國而言,中美開戰顯然不是目的,大陸武統臺灣才是真正的陰謀。
很多朋友不太理解,當前美國的動作,無疑會加速兩岸關係的惡化,進而導致大陸對臺灣發動統一戰爭。但美軍在臺海又打不過解放軍,肯定不會協防臺灣。那麼,美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豈不是幫助中國完成統一大業?
其實要參透個中真相併不難,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點:美國的目的是什麼?
臺灣獨立顯然不是美國的目的。道理很淺顯,依照當前的形勢,大陸遲早會完成兩岸的統一,武統的可能性最大。如果美國膽敢武力幹涉,中美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100%。這個後果,美國和全世界都承受不起。
美國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遏制中國。為此,美國做了兩手準備。
地緣上,美國通過印太戰略構建全球最大的環形包圍圈。經濟上,美國利用貿易戰妄圖打掉中國製造2025,使中國徹底喪失與美國競爭的資本。
在戎評看來,從臺海局勢到貿易戰,美國其實布了一個很大的連環局。
美國挑起臺海危機,就是想逼中國在貿易戰上讓步。如果中國不做出讓步,美國則繼續慫恿臺獨搞事。大陸的忍耐是有底線的, 若臺獨瘋狂挑釁,我們必然發起統一戰爭。而一旦開戰,美國就會以「戰爭」或「侵略」的藉口,在全球範圍內發動對中國的經濟制裁。
1996年臺海演習
當中國因經濟制裁而爆發危機時,美國肯定會提出:只要中國放棄製造2025,美國就解除制裁。如果我們應允,就會徹底喪失未來。退一萬步將,就算我們不答應,我們的經濟也會因為制裁而遭到慘重的打擊。
這個連環局,設計的確實巧妙。但看似天衣無縫的外衣下卻有個致命的弱點:會有國家跟隨美國制裁中國嗎?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幾乎沒有任何國家敢於制裁中國。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市場影響。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且正在進一步開放。在今後,誰能贏得中國市場,誰就贏了未來。這一點,戎評在《大分流》系列中詳細講過,不再累述。、
第二點,一場全球性經濟危機正在襲來。
進入6月以來,隨著美聯儲加息和負債槓桿不斷失衡,發達國家和有實力的新興國家,已逐漸滑向經濟危機的深淵。近期,世界兩大金融巨頭先後發布警告:金融危機即將到來。
本月初,金融遊資界教父索羅斯警告稱:
歐盟正處於一場生存危機之中。一切可能出錯的事情,都出了問題...我們或許正走向另一場重大金融危機。
緊接著,在中國久負盛名的橋水基金首席投資官Greg Jensen說道:
2019年已經被設定為危險的一年,因為財政刺激正逐步減少,而美聯儲收緊貨幣的影響將走向巔峰。
發達國家方面:義大利國債收益率不斷升高,其債務泡沫破裂的風險急劇擴大。截至8日,義大利利國債收益率累計攀升37個基點,上漲至3.104%高位。如果義大利債務泡沫破裂,其佔據歐元區23%的債務總量,足以引爆整個歐盟。
新興國家方面:在美元加息、油價上漲、利率上升的三重壓力下,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均出現大規模資金外逃的現象。
為了遏制事態進一步惡化,實力最強的印度率先打響「盧比保衛戰」。6月6日,印度央行四年來首次加息,會將附買回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6.25%,其他國家也好不到哪裡去。
債務失衡、通貨膨脹、資金流出...毫不誇張的講,整個新興市場面臨的危機比發達國家更嚴峻,而世界近2/3的經濟增長,都來自於新興市場強勁的發展。
在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均陷入危機前奏的情況下,世界性經濟危機不再圈裡的老虎,而是洶湧襲來的洪水猛獸。如此嚴峻的情況,不論是歐盟還是印度、日本等國,都沒有心思制裁中國,甚至他們還指望著中國出手救市呢!
所以,在戎評看來,美國連環局的陰謀必定失敗。
對於中國來說,美國陰謀策劃臺海危機,並不全是壞事兒。兵法有云:
「夫兵形如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這句話用在中美博弈身上,就是說沒有絕對的進攻、也沒有絕對的防守。一切,都與天下大勢有關。美國拿打臺灣牌看似是進攻,我們就可以借天下勢順道卸力,把美國的進攻轉為我們的進攻。怎麼轉化呢?一句話:
只要臺灣踩過界,解放軍就可以過海了...
到了那個時候,美國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紅樓夢那句詩咋念來著?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臺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