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雙航母戰鬥群耀武揚威,實乃插標賣首,解放軍三把利刃嚴陣以待

2022-01-30 書劍雜談

1月25日,環球網報導,一架美國的F-35C戰機著艦墜毀,並且還有7名船員受傷,最終有消息顯示,美國雙航母撤離了南海。2022年1月16日,美海軍有一個航母戰鬥群與一個兩棲戒備群在我國的南海活動,它們分別是「卡爾.文森」號的航母戰鬥群,以及「埃塞克斯號」兩棲戒備群。根據美國海軍協會網站的預測,在2022年冬奧會之前,美國海軍將繼續派遣更多航母戰鬥群,最終在南海活動的美國航母戰鬥群可能達到3個,還有一個兩棲戒備群。美軍趕在冬奧會之前增兵南海就是赤裸裸的挑釁,為了維護我國的國際地位我們必須反將一軍,但三個航母戰鬥群的威脅著實不容小覷,我們得分析如何對應對這種棘手的局面。

美國雙航母起飛F-35C

擊沉一艘航母有多難?解放軍會採取什麼手段應對?

航母戰鬥群核心既是航母,其弱點也是航母。航母可以攜帶艦載機的特性讓其可以承擔對地、對艦、對空打擊的任務,並且還能夠在相當遠的距離外偵測到水面艦艇的蹤跡,具有極高的進攻與情報收集能力。在海戰中,誰先鎖定了對方蹤跡,誰就掌握了作戰的先機,而航母就是集偵察打擊於一體的戰略武器。但與之相對的,只要航母失去作戰能力,那麼其偵察打擊能力就會消失,其配套的航母戰鬥群體系就隨之瓦解了。

擊沉的美國號

因此,如何擊潰航母便成為了解決南海三個航母戰鬥群威脅的關鍵。美國曾進行過在航母落單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打擊的實驗,該實驗目標為美軍的「小鷹級」航空母艦的「美國號」,實驗持續了二十五天。在實驗期間「美國號」航空母艦分別遭受到了空對艦、艦對艦飛彈以及魚雷的全方面打擊,出人意料的是航母依舊屹立在海面上。在實驗的最後,美軍在「美國號」上安裝了炸藥才將其徹底擊沉。至此,這艘服役了三十餘年的航空母艦沉眠於海底。

美國航母非常堅硬,體型也大

這個實驗側面反映出了幾個問題首先便是航母的防護能力足以在空對艦、艦對艦與魚雷的打擊之下屹立不倒。這意味著擊沉一艘航母需要超過美軍測試時的火力,這需要更多的單位參與作戰才可能擊沉。其次在航母落單的最理想情況下也不太可能被當場擊沉。在正常情況下,我們不僅要突破航母的防護,還要將航母戰鬥群的其他水面艦艇的層層封鎖。這可謂是難上加難,但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剝奪航母的作戰能力。面對洶洶來犯的美軍,我國有許多的應對策略:東風系列的反艦飛彈、潛艇單位所攜帶的魚系列魚雷與鷹擊系列反艦飛彈、航空母艦對陣航空母艦。以上這些措施都能在交戰發生的6個小時內使得敵方航母失去作戰能力。

火箭軍的三把利刃

我國的火箭軍擁有東風系列彈道飛彈之中有不少可以打擊海上目標,就比如說有著「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1D,它的射程高達2500公裡,擁有遠距離打擊能力的東風-21D可以在航母戰鬥群的打擊範圍之外安全地完成發射準備工作並且威脅航母本身。並且東風-21D的高精確度和突防能力讓其對航母的威脅進一步擴大。採用雷達制導或雷達成像匹配技術的東風-21D可以更精準地打擊在海上移動的航母,再加之東風-21D強大的變軌和機動能力,足以讓敵方的攔截單位頭疼好一陣子。

我國不僅擁有東風-21D,我國還有能夠打擊陸上和海上大型目標的東風-26。相較於東風-21D,東風-26的射程更遠(5000公裡),並且東風-26是核常兼備的彈道飛彈,但因為打擊海上目標是兼職工作,因此其價值在於戰略威懾和填補我國中遠程彈道飛彈中的火力空缺,單體能力相較東風-21D和東風-17並不強,但其作用在飛彈體系裡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因此是不可或缺的一款彈道飛彈。

相較於前兩者,更為專業的彈道飛彈便是東風-17超高音速彈道飛彈,它的最大射程大約在1500-2500公裡之間,其反艦專業性體現在它的突防能力。得益於東風-17的奇特氣動設計——乘波體外形以及「錢學森彈道」東風-17能夠在進入大氣層邊緣之時,釋放滑翔彈頭,依靠氣動的優勢進行我們常說的「打水漂」機動。因此它的機動性與突防能力強大到能夠突破現在絕大多數的攔截單位並且精確擊中航母,即使航母不能被當場擊沉,航母也會失去作戰能力。以上這些彈道飛彈不僅單體都很強,而且它們還能組成強力的打擊體系,讓美軍膽寒。

海軍對海軍,反艦飛彈飽和攻擊也有效

遼寧號航母編隊

海軍總體來說可以通過潛艇部隊、艦載機、航母戰鬥群中的護衛艦與驅逐艦對敵軍進行打擊,再依託我國的在南海建築的各種岸基飛彈與雷達設施可以在這場對弈中獲得不少優勢。再加上東風系列的反艦彈道飛彈對敵軍的威脅,也足夠讓前來挑釁的美國三個航母戰鬥群吃不了兜著走。

隨著海軍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核潛艇技術以及常規潛艇技術相較於之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就拿我國的主力039型常規潛艇來舉例,039型採用了較為先進的H/SQG-04球型中頻主/被動探測聲吶與綜合水面搜索/引導/火控雷達(I波段),使得其擁有了優良的索敵能力,可以幫助友方單位及時發現並且追蹤敵方單位的動向,不僅能降低我方水面艦艇的損失,更能為我方精確打擊美國海軍提供條件。況且我們還有服役性能更好的093攻擊型核潛艇。

在美國有日本反潛艦隊作為幫手的情況下,我國的潛艇部隊很難悄無聲息地打擊美國海軍,但是潛艇部隊能夠依靠先進的雷達和電子設施提供能夠左右戰局的情報。畢竟誰先發現航母,誰就有了主動權,在我方擁有強力的反艦彈道飛彈的情況之下,這個條件就變得尤為重要。

對於我國來說,航母戰鬥群對航母戰鬥群是下下策,因為美國擁有數量遠超我們的航母戰鬥群,而我們如果唯二的航母戰鬥群失去作戰能力,那麼我國保護近海的能力將會大大降低。目前我國的主力艦載機為殲-15。相較於作戰半徑不過1000公裡的F/A-18EF來說,作戰半徑為1500公裡的殲-15能夠偵測/打擊更遠的目標。在掛載了鷹擊-83反艦飛彈之後可以在遠距離打擊敵方航母亦或是水面艦艇。

殲-15艦載機性能也不弱

在空戰方面,裝備了AIM-120D的FA-18在飛彈上會佔據些許優勢,但在機動上殲-15更勝一籌,殲-15的空戰推比大約為1.12(FA-18為1.07)。在亞音速飛行性能方面,由於有著面積較大的尖拱形邊條,FA-18有明顯優勢。總體來說,雙方的艦載機都各有優劣,無法分出個勝負。

航母戰鬥群中還有可以承擔反艦任務的護衛艦與驅逐艦,例如055和052D飛彈驅逐艦可以發射我國先進的鷹擊-18反艦飛彈。鷹擊-18的先進之處在於在巡航階段採用亞音速飛行,在末端轉變為3馬赫超音速突防讓敵方攔截單位猝不及防以提高突防能力。這種亞音速與音速相結合的模式讓鷹擊-18不僅擁有600公裡的射程,還有極高的機動性,對敵方水面艦艇威脅極大。還有我國的054A型飛彈護衛艦,可以通過傾斜發射架發射鷹擊-83反艦飛彈,雖然該反艦飛彈相對沒有那麼先進,但是可以與裝備在052D驅逐艦上的鷹擊-18反艦飛彈高低搭配組成體系對敵軍造成不小的威脅。總之,反艦飛彈的飽和攻擊,也可以對現代的大型航母構成威脅。

小結

總的來說,雖然美國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對我們的威脅不小,但我們也擁有相應的殺手鐧,只要美軍膽敢進犯,肯定吃不了兜著走。再加上我國海軍數量正在奮起直追美軍,再多些時日,我國就不會擔心航母戰鬥群失去之後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能夠更好的保衛我國的海疆與海上貿易。等那個時候,我國不僅能禦敵於千裡之外,更能遠洋打擊對我們有重大威脅的國家。到時候美國的海上霸權將會被打破,更能維護我國的安定。

相關焦點

  • 英國航母編隊進入南海——解放軍四個航空母艦戰鬥群收拾他!
    山東號與女王號隔海相望據公開報導,除了英國,美國在南海也有動作,他們第七艦隊的71、75、76特遣隊的濱海戰鬥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目前已經組成了一個混合編隊,未來很可能會與英國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在南海展開聯合軍事演習
  • 美軍兩個航母戰鬥群開展聯合演習,中方強硬表態
    ,2月9日,地點南海,美軍兩個航母戰鬥群又在這一地區開展聯合演習,挑釁意味十足。據環球網軍事頻道2月9日報導,英國路透社消息稱,美國海軍當天宣布,「羅斯福」號與「尼米茲」號兩個航空母艦打擊群當天在南海「會師」,並展開所謂「雙航母」行動。據路透社援引美海軍的一份聲明,當天這兩支航母戰鬥群進行了多項演習,旨在增強雙方的協同作戰以及指揮和控制能力。
  • 雙航母戰鬥群15天內兩次到南海軍演,美國三航母戰鬥群什麼時候來?
    10艦艇航母戰鬥群,主要用於在低威脅度地區執行威懾任務和巡航,象徵意義大於實戰需要;模式二,以雙航母為核心的18~21艘艦艇航母戰鬥群,用於在中威脅地區執行低強度作戰;而模式三則是以三航母為核心的由30艘以上的臨時混編的航母戰鬥群,用於在高威脅地區執行高強度作戰行動。
  • 美軍雙航母戰鬥群現身南海,中國除了強大別無選擇
    美軍雙航母戰鬥群現身南海,中國除了強大別無選擇據環球網2月9日消息,美國海軍9日宣布,羅斯福號與尼米茲號兩個航空母艦打擊群當天在南海「會師」,並展開所謂「雙航母」行動。路透社則報導稱,這是自2020年7月以來,美國海軍在南海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首次舉行這樣的演習。
  • 美國雙航母戰鬥群,來了
    2月9日,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和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闖入中國南海開展聯合演練美國海軍稱,此次進入南海的是美國海軍「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和「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兩個航母打擊群進行了「大量的演練」,旨在提高美國海軍兩大骨幹力量之間的協作性以及指揮和控制能力。
  • 中國還在過年,美軍三個航母戰鬥群齊聚亞太,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美國目前有9個航母打擊群,在大修的航母不計入內,譬如華盛頓號航母目前因為4年的檢修計劃轉移到了紐波特船廠,所以沒有了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這意味著美軍所有戰鬥群中三成部署在了亞太。裡根號航母戰鬥群,即第5航母打擊小組;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即第9航母打擊小組;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即第11航母打擊小組。
  • 派三航母打擊群+B-52轟炸機抵近中國威懾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2月4日證實,「拉菲爾·佩拉爾塔」驅逐艦當天抵達了位於日本橫須賀的母港。「『拉斐爾·佩拉爾塔』號是美國海軍最新、攻擊能力最強的艦艇之一。根據美國海軍的一項聲明,該艦可以部署兩架MH-60「海鷹」直升機,並「改善了防禦彈道飛彈、防空和水面作戰的能力」。
  • 美航母又來了,中國宣布連續15天軍演,稍有異動即擊沉
    在其上任3天後,就派遣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在我國家門口耀武揚威。美國還繼續叫囂,在所謂的「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並以此來展示決心。繼羅斯福號來了後,美航母又來了,相關海域再次進入緊急事態。  但是這次「秀肌肉」,卻遭到了羞辱。
  • 美雙航母巡航南海?我昨天看見了東風-21
    1美雙航母巡航南海?
  • 美雙航母戰鬥群南海聯演之際 法國也派核動力攻擊潛艦南海"湊熱鬧"
    McCain,DDG-56)驅逐艦上星期穿過臺灣海峽,航行到南海西沙群島附近,引發Beijing譴責後,美方周二兩艘航母同時出現在南海,並在這一海域舉行去年7月以來的首次雙航母聯合演習。美國海軍星期二(2021年2月9日)在一份新聞稿中說,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與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當天在南海舉行了多項操演,目的是強化海軍各項資源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以及指揮和控制能力。
  • 美國航母核轟南海耀武揚威,解放軍活動卻被譴責,「雙標」嘴臉令人作嘔
    長期以來,美國都被稱之為了「戰爭瘋子」或者「世界警察」,其軍事力量正在全球範圍內瘋狂的耀武揚威,進入2021年以後,美國再一次派出了自己的航空母艦前往亞太地區進行部署
  • 英國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膽敢挑釁中國主權?
    據媒體報導,該航母戰鬥群中的一些艦船已經在「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之前到達南海,並停靠周邊國家。「防衛者」號驅逐艦已經停靠在汶萊的海軍基地,對當地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潮泉」號補給艦已離開新加坡,駛向南海。
  • 南海較勁,反制美航母中國動作頻頻,美軍印太司令部:要讓夥伴安心
    美國航母頻繁出現在南海海域,尤其是近期,美國派遣羅斯福航母戰鬥群途經臺灣南端巴士海峽,航行至南海海域進行所謂的例行性訓練。
  • 臺軍剛闢謠,我解放軍遼寧艦航母戰鬥群就出動了!
    如今,我解放軍戰機戰艦繞臺巡航已常態化,在東南海空域的實戰化演練更是不斷進行。這足以說明了我大陸及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堅決捍衛祖國主權安全與領土完整的充足信念與決心、絕對能力與實力!近日,不但我解放軍轟-6戰略轟炸機編隊繞巡了臺西南部海空域及前出西太進行實戰化演練,我解放軍的遼寧艦航母戰鬥群也出動了!
  • 美國航母戰鬥群實行特殊防疫 戰鬥力會打折嗎?
    直新聞:美軍新增60多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目前美國航母戰鬥群已採取特殊的新冠病毒防護措施,包括要求所有船員都要佩戴口罩。此舉是否說明美軍內疫情再度進入危險期?美國的「羅斯福」號航母其實是一個前車之鑑,那麼現在對於美國軍方來說,航母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疫情防控仍然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也希望儘可能地採取一些有效的方式來避免出現「羅斯福」號航母所發生的那樣大規模的這種傳播。因為首先美國的軍方,尤其是美國海軍的一些高層,明確地意識到,航母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在疫情防控的問題上,其實壓力是非常大的。
  • 美國雙航母戰鬥群,來了【看世界·新聞早知道】
    晨讀三分鐘,世事掌握中2月10日星期三,農曆十二月廿九
  • 如果美國被團滅一個航母戰鬥群,美國會怎麼樣?會把對方打滅國?
    如果你輕而一舉得團滅了美國的一個航母戰鬥群,那麼你就有可能輕而兩舉或者N舉團滅N個群,美國會俯首稱臣,年年進貢歲歲來朝。
  • 美智庫臆測解放軍在2045年對第三島鏈產生威脅 有2艘核航母
    指引中國反艦飛彈的偵察系統,包括衛星、陸基及海上雷達,可以輕鬆鎖定近海範圍內活動的美國大型艦艇,尤其是航母戰鬥群。中國中遠程海空作戰實力的提升,在2045年已經能夠具備「打垮第一島鏈和第二導鏈,威脅第三導鏈」的實力。
  • 美航母戰鬥群駛入南海
    2021年2月4日夜間10時左右,據「國防部發布」新媒體消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境內實施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同時,
  • 美兩支航母戰鬥群 菲海罕見聯合操演
    【商報】聯合國常設仲裁庭隨時可能宣佈南海案仲裁結果之際,美國第七艦隊史丹尼斯號戰鬥群與雷根號戰鬥群,在菲律賓海進行了「雙航母飛行作業」,展示戰鬥群近距操作能力。史丹尼斯號與雷根號均是尼米茲級核子航空母艦,可搭載多種用途的飛機,具有極強戰鬥能力。戰鬥群還包含多艘軍艦及潛艦。美國第七艦隊在18日發佈的新聞稿中說,「指派到這兩個戰鬥群的船艦及飛機,在公海上開始協調作業,展示美國近距操作多重航母戰鬥群的獨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