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加工技術這麼發達,為什麼飛機零件還要手工打磨?

2021-02-15 工具機商務網

說起現代飛機的生產,很多人都認為,現代化的生產廠房,現代化的自動化生產線,飛機的生產速度應該是很快的。

其實,飛機的生產速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快,現在的飛機生產仍然離不開千錘百鍊的手工打磨。以國產的殲轟-7A、轟-6K和運-20為例,來看下手工打磨的工藝。

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國防科工》就報導了一位用榔頭和戰機「對話」的人,他叫李世峰,航空工業西飛鈑金工,一錘一鑿,金屬板變「薄紙」,一把榔頭,敲出幾百架戰機。我們先來看段視頻:

殲轟-7A、轟-6K和運-20的零件,大部分(能佔到飛機整個機身的40%-70%)都是工具機加工,手工修整出來的。因為飛機零件形狀特殊,品種多數量少,很多都是獨一無二的定製款,由於專用工具機少,通過手工打造飛機鈑金零件,是國際上通行的方式。

現代戰機機身所用的材料非常特殊,原料在進廠時都是軟料,初次定型後,要經過一次500攝氏度的高溫處理,和一次30攝氏度的常溫處理,才能讓金屬強度達到裝備要求。一熱一冷會讓金屬板發生不規則扭曲,並且材料越薄變形就越厲害,之後需要復原調校的工作,這就是李世峰所在車間困難的工作之一,需要高超的手工打磨技術。

經過一整天數萬次的敲擊,之前那張凹凸不平的金屬板,竟然平整得如同一張薄紙,看似極其枯燥單調的工作,對李世峰這樣有著30餘年經驗的國家級鈑金工而言,這是他和金屬零件在「對話」,更是與尚未「出生」的戰機的「對話」。

「這個零件也像是有生命的,安撫它它就會平,你要是硬來硬打它,越打越翹,越打越翹。那怕幹到最後十分鐘,快成了,你再胡砸了一樣報廢,一天的工作就白幹了。」李世峰說到。

據李世峰介紹,榔頭落在哪,必須全神貫注,稍有閃失零件就可能報廢。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李世峰正在加工的是戰鬥機機身結構中可使用的最薄板,僅有0.5毫米厚,被安裝在機身和尾翼連接處,要做到和機身完美貼合,間隙精度不能超過0.02毫米,一根頭髮絲都穿不過去。

為什麼需要這麼苛刻的間隙精度?因為有間隙之後,它就會不密封,有可能就從那個部位撕裂。要知道,在空中解體,撕裂蒙皮,就像我們撕一張紙那麼容易。

據李世峰介紹,他用手中的榔頭敲打出幾百架守衛祖國空天的「戰鷹」。在70周年國慶閱兵,當轟-6K方隊飛過天安門時,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樣,老大、老二、老三一架架的飛過來,心情非常激動、自豪。

在他看來,工匠精神,就是對極致永不停息的追求和努力,100分的題,就是做到了99.9分也不能交卷。


30年來,李世峰在工作與生活中他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參與了多個重點型號的研製和生產,承擔了13項課題和攻關的首件製造。在《新型薄鈦TB5合金板料冷成形工藝技術研究》課題中,他創新出一套獨特的TB5鈦合金圓管漸進冷成形技術;在《747-8VF超大腹板冷狀態成形攻關》中,憑藉多年的經驗及高超的技藝,他消除了薄板零件普遍存在的淬火變形所導致的開裂、鬆動缺陷,該技術成為747-8VF飛機生產階段性勝利的一大標誌。李世峰以其突出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成果先後多次榮獲省級以上榮譽稱號。李世峰在崗位上的重複與堅守,厚積與創新,深深詮釋了工匠精神,以及工匠對極致與創新的追求。


當然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吐槽說工具機技術不行,人工打磨成本便宜等。其實不僅僅是網友們表示擔憂,早在2018年1月份時,央視曾經為我國第一款艦載戰鬥機——殲-15型戰鬥機做過特別節目,其中也提到該機的某些零部件因為形狀複雜,加工難度較大,因此一直由工人師傅手動加工。

為此加拿大有媒體曾經聲稱,「人工打磨零件導致殲-15戰鬥機產量不足,進而影響飛行員的訓練和飛機裝備的總數…」
那麼,手工打磨飛機零件真的是工藝落後、產能不足的標誌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人工加工飛機零部件,並不是工藝落後的體現,相反,儘管當今工業技術已經高度自動化,但是受制於技術限制,部分零部件的製造和打磨依然無法使用自動化工具機完成,必須由人力加工來完成!

而且手工打磨並不是只有我們國家這樣做,前面也提到過這是在國際上通行的方式。

在波音位於西雅圖的工廠裡,就有一批20人的工人隊伍, 專門負責打磨飛機的蒙皮,其工作和《國防科工》中介紹的李世峰完全一樣,就是一把榔頭、一把鑿子,然後純手工打磨飛機蒙皮。當今世界漫天飛行的波音737型、757型、767型、777型等各種大型民航機,都是在西雅圖的工廠這樣一榔頭一榔頭敲出來的。

歐洲空中巴士公司位於土魯斯的工廠、英國勞斯萊斯公司位於德比的工廠,同樣有著手持榔頭和鑿子的工人,專門負責打磨飛機的蒙皮。因為飛機的蒙皮是不規則曲面,而且很薄,稍不注意就會出現缺陷,根本沒有辦法用工具機加工,只能由人力一點一點敲出來。

飛機的零部件眾多,需要手工打磨的也不少,小編這裡的列舉的零部件有限,有了解的大家歡迎留言補充~

--END--

來源:國防軍事《國防科工》、東方軍事評論 作者:東方前哨、中航工業、谷火平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手工打磨飛機零件,是我國工藝落後、產能不足嗎?
    ▲轟-6K轟炸機近日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國防科工》欄目,介紹了當今我國最先進的各型飛機,不過其中提到,包括最新型號的運-20、轟-6K以及飛豹等「國之重器」依然有部分零件需要工人手工打磨。為此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還曾經提到稱,「人工打磨零件導致殲-15戰鬥機產量不足,進而影響飛行員的訓練和飛機裝備的總數……」那麼,手工打磨飛機零件真的是工藝落後、產能不足的標誌嗎?
  • 機械零件加工「技術要求」匯總!
    1、零件加工表面上,不應有劃痕、擦傷等損傷零件表面的缺陷。2、加工的螺紋表面不允許有黑皮、磕碰、亂扣和毛刺等缺陷。所有需要進行塗裝的鋼鐵製件表面在塗漆前,必須將鐵鏽、氧化皮、油脂、灰塵、泥土、鹽和汙物等除去。3、除鏽前,先用有機溶劑、鹼液、乳化劑、蒸汽等除去鋼鐵製件表面的油脂、汙垢。4、經噴丸或手工除鏽的待塗表面與塗底漆的時間間隔不得多於6h。
  • 中國第一打磨匠,製造精度可達2微米
    20年來,經他之手打造的數千件產品無一瑕疵,以獨家絕活打破技術封鎖,通過技術革新為企業增效上億元。令人肅然起敬的是,剛到不惑之年的洪家光已先後榮獲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車工冠軍、全國最美職工等幾十項榮譽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發動機作為飛機心臟,一萬多個精密零部件中,葉片就有近千片。
  • 日本車工逆天技術,鑽通直徑0.5mm、60mm長的自動筆鉛
    :見識短的小編後來才發現原來很多數控加工的師傅都能玩這個絕活很多企業鉗工大比武中刻字都是基本功齊藤雅晴是這家公司的王牌技術員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工具機世界聞名一般的造精密車床的公司都是名不虛傳在這樣的公司中能脫穎而出技術真的不是一般的厲害
  • 精細 在0.2毫米零件上打孔 研磨師用雙手提高飛彈打擊的精度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正是因為飛彈技術太高新、太尖端,很多零部件的加工無法通過自動化工具機來生產,必須手工打造。  在九三閱兵方隊中,有六個型號飛彈的關鍵部件打造需要藉助高超的手工技藝,甚至可以說,這些零件的加工精度,直接決定著飛彈能否準確擊中目標。
  • 飛機零件加工去除率太高,增材製造可行嗎?
    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傳統的機械加工方法是
  • 北歐國家為什麼都這麼發達?他們憑什麼富裕?
    其實北歐那地方,冬天長、日照短,不適合人生存,在古代當然不是啥發達的地方,那是維京海盜的底盤,財富基本靠掠奪,但後來為什麼都變成了發達國家呢?瑞典首先我們來看一張圖,如果我們將化學元素周期表每個元素是哪個國家發現的就用這個國家的國旗代替,那麼我們將看到如下這張圖:
  • 模具零件智能加工工藝設計系統研究
    夏琴香,曾偉國,黃國軍,王亞東.模具零件智能加工工藝設計系統研究[J].工具技術,2021,55(5):43-48.為減少傳統依賴於設計人員的水平與經驗存在的模具零件設計周期長、不適應市場變化、工藝設計不穩定和零件知識獲取困難等缺陷,開發出具有自動下載、自動獲取、自主決策和自主適應等功能的智能加工工藝設計系統,並已成為實現加工工藝設計過程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研究熱點。相關文獻採用實例推理技術,實現了汽輪機葉片加工工藝設計過程的自主決策。
  • 在純氬氣的環境下焊接鈦合金-噴氣式飛機發動機部件焊接
    ▼ 自動測量裝置能檢測出零件的細微公差。現代發動機的零件和工裝治具在外形上必須極其精確。▼ 自動化生產能夠降低成本,提高加工質量,所以也適用於真空滲碳加工。在金屬表面滲入碳原子能提高表面硬度,增強耐磨性能,這裡使用了易普森真空爐。
  • 踢館 | 美軍瀕海戰鬥艦既然這麼坑,為什麼還要造這麼多?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問:問個問題塘主,既然美國海軍已經認識到濱海戰鬥艦是個坑,為什麼不像朱姆沃爾特一樣砍掉,還要繼續準備? 所以砍掉重練的話,美軍也不怕斷檔之類的問題,大不了現在的伯克現在湊合著,等伯克3出來繼續更好的湊合著。最多也就是無法在對地支援的時候發揮那麼大作用,而且對地支援用其它火力也能湊合一下。而瀕海戰鬥艦雖然也使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存在試驗性,但是他本身性能是獨特的,其他艦艇取代不了。
  • 73個孔,一次加工,100%的合格率,萬無一失
    四通均流閥允許的最大公差是兩絲,加工粗糙度僅有1.6微米,73個孔要在兩天之內不停機加工完畢,保證100%的合格率。這樣嚴苛的加工要求,韓利萍實現了。而大國重器背後的大國工匠,不僅只有韓利萍一位。今天,小編給讀者們介紹幾位傑出工匠,修復600多臺航發、手工焊接精密部件、加工長徵系列發射平臺關鍵零件……她們是誰?
  • 機械加工圖紙技術常見要求!大全
    一般技術要求1. 零件去除氧化皮。2. 零件加工表面上,不應有劃痕、擦傷等損傷零件表面的缺陷。組裝前嚴格檢查並清除零件加工時殘留的銳角、毛刺和異物。保證密封件裝入時不被擦傷。鑄件要求1. 鑄件表面上不允許有冷隔、裂紋、縮孔和穿透性缺陷及嚴重的殘缺類缺陷(如欠鑄、機械損傷等)。2.
  • 機械零件加工變形的原因及其改進探究
    因此,在零件加工過程中避免零件的變形顯得尤為重要。操作人員需要考慮各種因素都,並在加工過程中採取相應的措施預防變形的發生,以便使成品的零件能夠正常使用。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必要分析零件加工中出現變形現象的原因,對零件變形問題找出可靠措施,以期為現代化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 【工藝】航天鋁合金薄壁零件高效加工策略
    高效加工是以高速加工技術和切削工藝優化相結合的新工藝,是解決航天複雜整體結構件的關鍵技術。高效加工技術的特徵是加工過程中的高材料去除率和短的單件加工時間,並通過切削參數優化,保證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高效加工方案1 加工系統優化高速高效加工相比普通加工對整個加工系統具有更高的要求。
  • 【原廠專訪】日本Oyaide歐亞德(一):武士道精神的電子零件
    Oyaide為何要比大部分類似的電子組件還要貴?不就是電源插座、端子、線材,怎麼到了Oyaide手上就變成高價品了?還有,Oyaide全部都在日本製作,邀請我們來日本參觀,就是要實地體驗近乎「武士道」精神的嚴謹手工。以往覺得「日本制」昂貴,原因出在日本的人工貴,但這次在東京穿梭奔波,才發現日本什麼都貴,相對之下Oyaide的價格就不顯得那麼貴了。
  • 深度剖析數控技術——不懂的同學看看吧.
    現在,數控技術也叫計算機數控技術(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簡稱:CNC),目前它是採用計算機實現數字程序控制的技術。這種技術用計算機按事先存貯的控制程序來執行對設備的控制功能。由於採用計算機替代原先用硬體邏輯電路組成的數控裝置,使輸入數據的存貯、處理、運算、邏輯判斷等各種控制機能的實現,均可以通過計算機軟體來完成。
  • 看高手如何設計製造槍模:PPS-43衝鋒鎗手工袖珍工藝模型
    槍身採用熟鐵皮製作,一方面是為了便於加工,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達到與真槍一樣的表面處理,使其更加逼真。模型槍全槍長227mm/173mm(託伸/託折)。全槍共82個零部件,大體結構與真槍一樣,主要分為上機匣、下機匣、槍機組件、復進機組件、彈匣等。機匣採用不同厚度的鐵皮手工折彎而成。除槍機之外,模型整體表面全部採用發藍處理,大部分零件在發藍之前,經過酸洗處理形成亞光表面。
  • 精準 彈藥精度把關人 用雙手打磨完美彈道
    當張新停對量具手工研磨進行調整後,再測量,數值就穩穩地停在了零的位置上。  38歲時,張新停就獲得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成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的關鍵技能帶頭人。吳運鐸,我國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革命根據地兵工事業的開拓者,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百名英模之一,他「把一切獻給黨」的兵工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兵工人,使我國的軍工裝備從簡單的槍械修理、手工製造、機械加工不斷向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