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消滅日軍兩萬多人,彭德懷大驚:哪來這麼多的兵力?

2021-02-07 古靈今怪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古靈今怪

商業合作QQ:1683804491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堅持華北地區敵後抗戰的主力軍,是中國抗日戰爭的一股中堅力量。侵華日軍絞盡腦汁地對付在華北地區的八路軍,並制定出了「囚籠政策」。

日軍所謂的「囚籠政策」就是日軍以鐵路為柱,以公路為鏈,以碉堡為鎖,將華北根據地切割成「井」字形,恰似一間間的囚室,迫使八路軍各個部隊之間無法取得聯繫。

當時,日軍在華北地區共構築了七條主幹鐵路交通線,分別是正太鐵路、同蒲鐵路、平漢鐵路、津浦鐵路、平綏鐵路、北寧鐵路以及膠濟鐵路,從日軍編織的鐵路網上來看,正太鐵路恰好處於中心的位置。

百團大戰經要圖

正太鐵路是在晚清時期由法國人修建的,全長231公裡,是山西的第一條鐵路,連接著南北向的平漢鐵路和同蒲鐵路,是日軍在華北地區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

一方面,日軍利用正太鐵路把山西的大量煤炭源源不斷往外運輸;另一方面,日軍把正太鐵路當做圍剿八路軍「囚籠政策」的支點。

為了重點保護正太鐵路的安全暢通,日軍部署了三個混成旅團,構築了50多個堅固據點。並在鐵路的兩側10至15公裡的範圍內設置了不少的外圍據點。

日軍依託鐵路、公路、碉堡和據點,並結合大規模的「掃蕩」行動,重點指向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

左權

而日軍的這一「囚籠政策」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八路軍控制的縣城由1939年春季的103個,到1940年夏季時銳減至了僅剩幾個山區的小縣城,八路軍的活動範圍供應也變得日趨緊張起來。

因此,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決定組織一場大規模的軍事反擊,給敵人以當頭一棒。這次戰役以「徹底破壞正太線若干要隘,掃除該線南北地區若干據點,以致基本截斷該線交通為作戰目的」。具體作戰部署命令如下:

一、聶榮臻集團主力約十個團破壞平定東至石家莊段正太線,破壞重點應在娘子關東段。

二、劉鄧集團(劉伯承、鄧小平)以主力八個團,附總部炮兵團一個營,破擊平定至榆次段正太線,破壞重點為陽泉至張淨鎮段。

三、賀關集團(賀龍、關向應)破擊平遙以北、同蒲線及汾離公路,破壞同蒲路部署應以重兵置於陽曲南北,阻止敵人向正太線增援。

四、八路軍總部特務團集結於下良、西營地區。


彭德懷和左權之所以選擇在八月份實施作戰,因為八月份正值夏季,正是莊稼地裡的農作物生長茂盛的時候,有利於八路軍戰士的隱蔽。同時,八月份又是雨季,日軍的巡邏就不會那麼頻繁,彭德懷、左權的這個作戰部署獲得了八路軍各個部隊的贊同和支持。

八路軍各參戰部隊在戰鬥開始之前都進行了作戰總動員,129師師長劉伯承在大會上對戰士們講:

「打蛇打七寸,我們打日本人的交通,就是打在了它的七寸上。」

當時八路軍政治部流傳著這樣一段話語:

「破壞掉敵人的一公裡鐵路,就等於消滅日軍一個連;拆毀掉敵人一根鐵軌,就等於繳獲了一挺機槍。破壞敵人的鐵路,就是要讓敵人用腳和八路軍賽跑,用牛車和馬車來拖炮彈和大炮。」

聶榮臻

1940年8月20日晚,由陳賡率領的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順利拿下了蘆家莊車站,就此拉開了百團大戰的序幕。

一時間,日軍仿佛被打蒙了,電話線早已被八路軍切斷,日軍指揮部只是聽到了槍響,並不知道前線發生了什麼事。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下令派飛機前往偵察,這才發現整條正太鐵路沿線上幾乎全是中國軍民。

八路軍戰士在要破壞的鐵路線外圍成了一個圈,時刻準備應對敵人的攻擊,而老百姓就在這個保護圈內破壞鐵路。八路軍負責掩護,破壞鐵路的工作靠動員農民來完成,最多的時候,八路軍一次就動員了一萬多農民破壞鐵路。

除了破壞日軍的鐵路和橋梁,八路軍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娘子關。


娘子關地處內長城的第九個關口,是日軍從河北進入山西的咽喉要道,八路軍如果把娘子關控制住,就等於是切斷了位於太原的日軍第一軍與外界的聯繫,也是八路軍在百團大戰中取得勝利的關鍵一環。

攻打娘子關的任務落在了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身上,聶榮臻通過戰前偵察獲知,娘子關的日本守軍只有一個中隊約兩百人。於是,他派出了兩個團的兵力攻打娘子關,以確保萬無一失。

果然,八路軍僅用了一個晚上就奪下了娘子關。但是,不巧的是,兩輛火車皮的復員日軍剛好路過這裡,先後從火車上下來了1300人左右,與剛剛奪取娘子關的八路軍不期而遇。

見日軍突然增多,聶榮臻派出的八路軍援軍也迅速趕到,雙方再次廝殺起來。戰鬥規模逐步擴大,最終八路軍再次擊退日軍,成功奪回了娘子關。

破襲鐵路

曾經是中國三大煤礦之一的井陘煤礦,礦區地處晉冀兩省交界的地帶,被稱為「晉冀的咽喉」。如此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日軍在這裡進行了嚴密的防守,在煤礦周圍設置了十多個碉堡。

擔負攻擊井陘煤礦的中央縱隊經過與守敵的一夜激戰後,佔領了礦區,很多戰士都捨不得撤出來。聶榮臻專門打電話告訴他們:

「佔領煤礦沒有意義,主要的任務是殲敵和破壞。」

得到了指示後,戰士們切斷礦區內的電源,在一片漆黑中對礦區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

直到第二天天亮後,日軍才匆匆忙忙趕到了井陘煤礦,但八路軍早就已經全部撤離了,他們立刻對煤礦的損失進行查看,根據日軍的記載:

「井陘煤礦的設備遭到了八路軍徹底破壞,至少半年不能出煤。」

加藤美穗子與妹妹

就在八路軍從井陘煤礦收兵返回的同時,在戰場中發現兩個日本小女孩的故事,是真實發生的。其中的姐姐美惠子的真名其實叫加藤美穗子,聶榮臻決定找機會將孩子送還給日軍,在發給日軍的信中寫道:

「我八路軍本著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鬥到底,必當與野蠻橫暴之日閥血戰到底,深望君等幡然醒悟,與中國士兵人民齊心合力,共謀解放,則日本幸甚,中國亦幸甚。」

不久,加藤美穗子返回到了日本,而她的妹妹卻死在了石家莊的醫院裡。1980年,在時隔四十年後,已是三個孩子母親的加藤美穗子專程來到北京感謝聶榮臻。當她見到了當年的聶榮臻伯伯後,百感交集,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百團大戰破襲了日軍華北方面軍控制的平漢津浦鐵路北段北寧、正太、平古、北口、滄石、德石等鐵路和公路的全線,以及平綏同蒲鐵路的大部分,多次中斷日軍的交通補給運輸,並拔出了深入抗日根據地的一些日軍設置的據點,從而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對八路軍實施的「囚籠政策」。

為了保證破壞鐵路的行動順利完成,八路軍第129師指戰員們與日軍的援兵進行了數次血戰,尤其是發生在獅堖山的戰鬥最為激烈。


獅堖山位於山西陽泉西南方,是正太鐵路西段的咽喉通道,日軍部隊想要對破壞鐵路的八路軍實施反擊,就必須要經過這裡。

戰役剛開始時,八路軍第129師即以總預備隊的第14團搶先佔據獅堖山,隨後第385旅旅長陳錫聯帶領著一支部隊也向獅堖山方向行進,走到獅堖山西南側的時候,發現這裡地勢比較平坦,陳錫聯指示部隊要趕快在這裡加強防範。

堅守獅堖山陣地的八路軍面對的是1500多名日軍的衝鋒,另外還有日軍的飛機和大炮。六天的激戰打下來,八路軍擊斃了400多日軍,獅堖山陣地依舊牢牢掌控在八路軍的手中,確保了破襲戰的成功。

如今,在獅堖山的山頂上還豎有一塊石碑,石碑上面是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的「百團大戰紀念碑」。

八路軍戰士

與此同時,賀龍率領的八路軍第120師也取得了很大戰果,他們成功破壞了同蒲路北段和太原至汾陽、至離石間的公路,拖延了日軍前進的步伐。

彭德懷計劃打一周的時間,看著取得的成效不錯,又接著打了兩個星期,直到9月10日才下令收兵,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作戰結束。

當彭德懷接到了戰果匯報的時候,令他大吃一驚,自己原計劃的參戰兵力只有22至26個團,但統計結果卻表明:實際參戰的八路軍兵力竟達到105個團。

原來,很多八路軍部隊儘管沒有接到總部的參戰命令,但聽到了槍炮聲之後,都自動參與作戰了。

左權脫口而出:

「好,這就是百團大戰啊!」

彭德懷當即說:

「不管是一百零幾個團,就叫百團大戰好了。」

百團大戰勝利

百團大戰第一階段戰事結束後,彭德懷決定將戰事擴大到整個華北地區,相繼拔掉了鐵路沿線的許多日軍據點,把八路軍三個戰略區連接了起來,給日軍更沉重的打擊。

但是日軍並不甘心失敗,他們調集了華北方面軍第一軍、駐蒙軍和華北方面軍的直轄部隊,並從日本國內抽調兵力,新編組了一個101混成旅團,決定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實施報復性的掃蕩。

這其實是日軍作戰的一個規律,每次在打了敗仗之後必然會出兵報復,失敗的越慘,報復的也就越兇。而且常常是趁著八路軍剛剛取得戰鬥勝利,正在消化勝利果實的時候,打八路軍一個措手不及。

百團大戰紀念館

對於日軍的打擊報復,彭德懷早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下令一切八路軍武裝力量積極襲擊日軍,迫使日軍於1941年11月24日全部撤退回原出發地。至此,百團大戰宣告勝利結束。

百團大戰讓日軍損失慘重,根據不完全統計:「八路軍先後參戰的部隊達到了105個團20多萬人」。八路軍採用的破襲戰法,以傷亡1.7萬多人為代價取得了重大戰果。

到1941年12月初,八路軍共進行了大小戰鬥1824次,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並且繳獲了一批槍炮和軍用物資。

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對支持正面戰場,遏制妥協暗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一開打,日軍頭目直接當機
    算是看在黨國份上,拉兄弟一把;二來,自己的生存空間受到極大壓縮,所以,八路軍決定打這個百團大戰。一開始,百團大戰並不叫百團大戰,而叫正太路戰役。就是日本鬼子在山西有個正太鐵路,山西鬼子指著這條鐵路運物資運兵力,八路軍就想把這個鐵路給破壞了,準備投入不小於22團的兵力,可最後打起來,八路軍投入了105個團,還不包括各地的遊擊隊。順便說一下八路軍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團。
  • 百團大戰--別樣的戰場風雲
    1940年8月,中國敵後戰場爆發了一場被日軍稱作「挖心戰」的戰役。顧名思義「挖心戰」就是指打進敵人心臟的戰術,中國軍隊對日軍後方的機關要道進行了摧毀性打擊。國共雙方在敵後都有大量的兵力,那麼,這次影響力最大的敵後戰役究竟是由哪支中國部隊發起的?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一直以小規模的遊擊戰著稱,為什麼到1940年八路軍會突然發動大兵團作戰呢?
  • 百團大戰的五大謎團:百團大戰為什麼越打越大?
    從7月22日發布預備命令到最後下達行動命令,八路軍總部部署的都是20來個團參加的正太戰役。直到8月22日八路軍總部作戰科首次對戰情進行綜合整理時,彭德懷、左權才意外地發現共有105個團參加了這次戰役。於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光輝的名詞――"百團大戰"。 為什么正太戰役會擴大成為百團大戰? 首先,是因為根據地軍民的抗日熱情。
  • 關家堖戰鬥:百團大戰中極具爭議的一戰
    ,即後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這實際上是日軍作戰的規律,即每次失敗後,必然出兵報復,失敗得越慘,報復得越兇,而且常常是敗兵剛剛收隊,大隊人馬就立即撲來,妄圖趁八路軍「消化」勝利果實時,打八路軍一個措手不及。對此,彭德懷和左權都很清楚。於是,「掃蕩」與反「掃蕩」便成了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主要形式。  與以往相比,日軍的此次報復性「掃蕩」更加瘋狂,手段更為殘酷。
  • 百團大戰取得勝利,毛主席:戰果令人激動,能否再組織一兩次?
    毛澤東後來這樣評價百團大戰:「百團大戰的戰果真令人激動,這樣規模的戰役能否再組織一兩次?」由此可見毛主席對這場百團大戰的戰果尤為滿意。這次戰爭中,我方只用百團的兵力和浩浩蕩蕩的日軍對抗,我方在人力、武器與日軍有巨大懸殊的情況下,又是怎樣一舉奪魁的呢?
  • 日本人心中的十大抗日名將:劉伯承墊底,彭德懷只能排第三名
    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在追憶過去的同時,還經常會想起那些在抗日戰爭中有傑出表現的優秀將領,至於哪些人能算得上十大抗日名將,我們怎麼說都說不清,倒不如來看一看日本人對此的看法。1998年,日本為了「反思歷史」特意在國立公文書館中設下了亞洲歷史資料中心。憑著資料庫中關於各位將領的文件數量,我們倒可以從一個比較直觀的角度來觀察,誰才是他們認為的名將。
  • 百團大戰明明獲勝,為什麼主席卻並不滿意?事實證明主席高瞻遠矚
    中國軍隊迫切需要一場大的勝利來打擊日本鬼子的囂張氣焰,既可以振奮中國軍隊的抗日信心,也可以讓中國老百姓知道中國軍隊戰勝日本鬼子是絕對有把握的,只是一個時間長短的問題。百團大戰可以說是抗日戰爭時期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這場戰役徹底的打擊了日本鬼子的囂張氣焰,最終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大大的振奮了國人和國民黨軍隊的心。
  • 百團大戰: 八路軍部隊編制一覽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據點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歷時3個半月。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八路軍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105個團,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
  • 從日本檔案中看看:百團大戰到底殲滅了多少日軍
    首先說說宣傳中的」已被消滅殆盡「的獨立混成第四旅團情況。百團大戰主要的破襲線路就是位於山西省境內的正太鐵路。而日軍的獨立混成第四旅團正好就負責這條鐵路沿線的警備,在百團大戰發起第一次攻擊後,該旅團大部分部隊均遭到了八路軍的攻擊,由於是突然發起的襲擊,日軍相互之間來不及聯繫,又摸不清八路軍的整體規模,只得各自進行防禦戰鬥。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百團大戰 抗戰史上的偉大壯舉
    「百團大戰共分為三個階段」,百團大戰紀念館館長陸茜講解百團大戰經過:「第一階段為交通總破襲戰,破壞敵人在華北所佔領的主要交通線,重點是正太鐵路。第二階段主要任務為攻堅作戰,對日軍盤踞的一些據點進行攻擊。第三階段主要反擊日、偽軍報復『掃蕩』」。  百團大戰爆發後,遭到迎頭痛擊的日軍驚呼「損失巨大」「對華北應有再認識」,日軍的囂張氣焰遭到沉重打擊。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應該了解一下日偽軍編制
    今年是八路軍百團大戰勝利80周年,前幾天我們介紹了百團大戰期間八路軍的編制(點此回顧),今天再來看看日偽軍部隊團以上編制。百團大戰期間,在華北地區的侵華日軍為華北方面軍,隸屬於中國派遣軍。日軍參戰的有華北方面軍所屬兩個師團全部,三個師團各兩個聯隊,兩個師團各一個聯隊,七個混成旅團全部,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各一部。
  • 八十年前的百團大戰:八路軍部隊編制你了解多少?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據點為目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歷時3個半月。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八路軍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105個團,因此被稱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今年是八路軍百團大戰勝利80周年,在這場著名戰役中,八路軍的團以上編制都有哪些呢?
  • 【重訪抗日戰場】百團大戰:敢於亮劍 打出聲威
    為了粉碎日軍的陰謀,1940年8月,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了著名的「百團大戰」。在百團大戰中,我敵後抗日軍民打出了聲威,也誕生了像「白刃格鬥英雄連」這樣的眾多英雄群體。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的獅腦山,是百團大戰的主戰場之一。1940年8月20日,百團大戰拉開大幕。八路軍129師以8個團的兵力,在正太鐵路向日軍發起攻擊。
  • 抗戰英雄謝家慶:打響了百團大戰第一槍
    它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和"迅速解決中國事變"的妄想。期間,許多中華抗日誌士壯烈殉國,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謝家慶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打響了百團大戰的第一槍。 謝家慶,1912 年出生在河南省光山縣。
  • 【象棋殘局故事】百團大戰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集中兵力,出動了一百一十五個團,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向正太、同蒲、平漢、津浦、北寧、平綏、平古、白晉、德石等主要鐵路交通線上的日軍以及沿線兩側敵佔據點發動進攻,並配合各根據地軍民進行反
  • 彭德懷秘書如何評價毛岸英朝鮮戰場表現?
    5.南山樵:嘉賓,請介紹彭德懷元帥後代的情況?當多大的官?楊鳳安:彭德懷後代最親近的是他的侄女彭鋼,擔任紀檢工作,是少將。她也是烈士的女兒(彭德懷弟弟的女兒)。6.小小唐:楊老:彭總如何評價幾個野戰軍的部隊在戰爭中的表現及部隊素質?
  • 百團大戰|帶著鼻涕在作戰
    小a:「你感覺今天的百團怎麼樣?」小b:「我感覺很好啊~阿嚏~不過一直帶著鼻涕在作戰。」
  • 日軍組織軍官團參觀掃蕩,王近山開會路過,順手將其殲滅
    岡村寧次,是百團大戰後日軍華北方面的最高司令長官,發明了很多殘忍的戰法,意圖消滅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但是他的多次計劃都被我軍粉碎了,岡村寧次不甘心失敗,就制定了新的圍剿計劃,他認為這次計劃肯定萬無一失,因此開戰前還專門抽調了一部分軍官和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