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小夥伴們對下面這個場景一定不陌生:
上英語課了,老師走進來,說:Class begins.
然後班長大喊一聲:Stand up!
全班學生站起來,並異口同聲地說:Good morning, teacher!
最後,老師回一句:Sit down.
這套程式化的東西雖然有點可笑,但每當回想起來,我心裡還是暖暖的,畢竟是關於青春的回憶啊!
今天純粹從語言角度分析一下像 stand up、sit down 這樣的表達。其實它們都是非常生硬的「命令式」的語句。一般來說,在西方,這種說話方式通常只出現在軍營裡面,軍官和士兵之間。
在全世界的部隊裡都是「官大一級壓死人」,級別就是一切。「命令式」的口吻是級別更高者的特權,一個士兵是不可能跟長官說 stand up 或者 sit down 的,除非他不想活了。
在日常生活中,叫某人坐下,說「sit down」確實有點不太禮貌,如果非要說,至少得加個文明用語「please」,說成 Please sit down 或 Sit down please 都是可以的。但還不夠禮貌,我們今天學一種更有禮貌的說法。
國外餐廳的外面可能會放這樣一塊牌子,上書:
Please wait to be seated.
請等候入座。
大家發現沒有,「入座」的表達為 be seated。很多人可能會問: seat 不是個名詞嗎,表「座位」,這裡怎麼當成動詞用了,而且還是被動式?
我們先看看牛津詞典對 seat 的解釋:
今後要記住了,seat 還有一個及物動詞的用法,表示「使…落座/入座」,後面可以跟賓語的,比如上面截圖中的第三個例句:
He seated himself behind the desk.
他使自己在桌子後面坐下。(即「他坐在桌子的後面」。)
凡是及物動詞都有被動語態,上句話也可以改成 He was seated behind the desk. 等同於 He sat behind the desk.
所以,詞典中另外兩個例句:Please wait to be seated.(請等候入座),以及 Please be seated(請坐),大家也都理解了吧?
現在我們來解決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說 Be seated 顯得比 Sit down 更有禮貌?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先來做一道選擇題:
公布答案:
第二句,也就是使用了被動語態的句子更有禮貌。但為什麼會這樣呢?
很簡單,主動句比較直接,故顯得生硬,會讓聽者感到壓力;而被動句因為避免出現了「動作的執行者」(又叫「施動方」),故顯得委婉,進而能傳遞出一種禮貌感。
英文中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
我們在看美劇或電影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個場景:一個老外為了確認對方是否明白自己的意思,會說一個詞:understood?
你會不會問:為什麼這裡不使用 understand,而用 understood 呢?
其實讀了今天我的文章,你應該明白原因了:
「Understand?」是一個縮略形式,完整句子應該是「Do you understand?」,這是一個主動句,而主動句會顯得生硬和不禮貌。
而 「Understood?」的完整的句子應是「Is it understood?」,意為「這件事被理解了嗎?」,這是一個被動句,完美地規避了「施動方」,顯得委婉、禮貌。
再比如 You are requested not to touch it. 要比 We request you not to touch it. 更有禮貌;You are invited to attend our party. 要比 We invite you to attend our party 更有禮貌。
下次當你想讓老外「坐下」的時候,如果說「Please be seated」,想必那位老外一定會對你的英文刮目相看。
學到了點讚。
推薦:「您先走」不要說「You go first」,不禮貌,應該用這個!
上篇:「中石化」的英文名 Sinopec 裡的 Sino 為何指「中國」?
打卡:「如果...怎麼辦?」英語怎麼說? | 1分鐘英語
要想每天不錯過
侃哥推送的原創好文
請務必按照下列方法加星標
Be seated. Give me a thumb-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