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歷史|九一八事變元兇—石原莞爾

2021-02-13 共青團鎮安縣委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策劃、製造出來的。其中的主謀,即後被稱為日本關東軍「大腦」、日本軍隊的思想家、政治家的石原莞爾。

  石原莞爾(1889年-1949年)從小時起,就被他當過警察署長的父親,用「武士道」精神教導,要其勇敢而不懼艱險。石原在陸軍幼年學校畢業後,考入士官學校,並於1915年再考入當時被稱為日本精英中精英的陸軍大學。石原學習不甚刻苦,卻成績出眾,1918年以第2名的成績從陸大第30期畢業。

  從陸大畢業後不久,1920年,石原莞爾被派到中國武漢。在別人看來這是一份受排擠的差事,但石原無所謂,他早就想來中國了。石原莞爾在武漢的頂頭上司,就是後來一起策劃「九一八事變」的板垣徵四郎(時任駐中國公使館武官助理)。

  在中國,石原用一年多的時間,跑遍湖南、四川及南京、上海、杭州等地。1928年10月,石原再次來到中國,這一次他的頭銜是日本關東軍中佐參謀,此時的石原,已儼如一個理論家了。他出版了一本至今仍為某些日本人津津樂道的著作《最終戰爭論》。石原的基本判斷是在40年代中期,將發生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白人之間的,瓜分世界勢力範圍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會是以日本為首的黃種人,和以英美為首的白種人之間的對決。

  由此,石原在《最終戰爭論》中提出了「滿蒙生命線」的理論,他認為日本應該先將中國東北拿到手,以此為基地,徵服蘇聯遠東地區,再南下徵服中國政府,最終與美國進行一場東西文明的最終對決。

  石原莞爾這一代人成長的時候,是在日俄戰爭結束,然後日本轉向以國粹為核心的愛國主義,這些人和他的上一輩人,即全心傾慕西方的那一代領導人(如西鄉隆盛,伊藤博文)對西方的認識,已完全相反。認為西方在技術上雖然有可學的地方,但是從價值觀上面完全是一個反動的,不能接受的。從心靈和精神上來說,石原為代表的那些少壯派軍人,就是無意中走向了一種封閉,成為了一種對西方,取「日本不高興」的基本心態。

  1929年5月板垣徵四郎調任關東軍大佐高級參謀,他邀請石原一起來到了中國東北。在1929年日本關東軍的一次參謀會議上,石原莞爾強調滿蒙問題的解決,是日本生存的唯一途徑,他的論據有三點。一,為解除日本國內的經濟危機,需要對外戰爭。二,解決滿蒙問題,不僅是為了日本的利益,也是為了大多數中國國民的利益。三,從歷史的觀點來看,與其說滿蒙屬於中國,不如說應該屬於日本民族。

  為證明最後一點,這年二月,石原莞爾特地回日本,拜訪了當時日本中國問題的頭號專家,京都帝國大學教授內藤湖南博士。石原莞爾問,從歷史上看滿蒙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內藤湖南毫不含糊,中國的。石原不死心,不能說是日本的嗎?日俄戰爭為保住那塊土地,日本付出了那麼大的犧牲代價。內藤博士搖搖頭:作為一個日本人,我也非常想主張滿蒙是日本領土,但學問是不可以歪曲的。

  儘管不能從理論上論證滿蒙屬於日本民族,但石原仍有足夠的理由,將滿蒙問題當成他們日益關注的問題。所以,石原等人喊出一個口號,「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為了解決這個生命線,如果這個生命線不掌握在日本人手裡,日本人沒法生活下去。

  在1930年起,石原等日本關東軍少壯派,便開始積極進行具體的策劃滿洲事變、進而侵佔整個東北的計劃。對此關東軍高層,甚至日本軍部和政府,對這些少壯派的策劃,已都有耳聞。但,所有人都在裝聾作啞。對於關東軍的行動,雖然日本政府一直持謹慎態度,軍隊高層也不想出現意外事件。但一旦冒險成功,日本政府與軍部,都是不會拒絕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的。

  1931年9月初,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因為反對石原等人擅自進行的陰謀計劃,便派了作戰部次長建川美次少將,從日本轉經朝鮮來到中國東北,阻止這場驚天的事變。

  建川乘坐的火車還在路上,9月15日,日本關東軍少壯派高級參謀石原莞爾、板垣徵四郎等四人,在奉天特務機關會議室,密謀如何對付建川美次的到來。板垣拿了一支鉛筆樹豎在桌子上說:問天命吧,鉛筆往右倒下就不幹了;往左倒,咱們就賭了。結果鉛筆向右倒下,計劃要終止。四個人面面相覷,好半天沒有吭聲。突然關東軍參謀今田新一郎少佐喊了一聲,你們不幹我一個人幹!這句話說出了四個人的心聲,本定於9月28日採取的軍事行動,提前到了9月18日。

  建川美次9月18日晚到達奉天,當晚在一家名叫菊文的日式酒家裡,他被人灌醉,次日醒來,日本關東軍已經佔領了北大營,「九一八事變」爆發了。

  「九一八事變」時,在東北的關東軍只有一萬零六百人,而張學良的東北軍則有44萬人。由於中國軍隊奉命不抵抗,結果,日本人不費什麼力,12個小時即佔領瀋陽,隨後,在幾個月內佔領全東北。

  六十年後,張學良回憶當年的情形說:我當時沒想到日本人會這麼幹,我想,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沒有下達抵抗的命令,國人批判我是「不抵抗將軍」,我不承認。但是我承認,我沒有能識破日本人的陰謀。

  「九一八事變」後,「下克上」的石原等人不但沒有受到懲罰,軍銜反而升為大佐。但是,石原莞爾一生的高峰,也基本在此停步。雖然,他後來他還升為了中將,但他對日本軍隊的影響力,卻很快被邊緣化了,直到最後被打發到陸軍大學裡去教書。

  因為,石原雖然敢於冒險,但他在理智上卻並非完全贊同蠻幹。作為陸軍大學的高材生,石原始終信奉其先輩兒玉源太郎大將(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的日軍總參謀長)的一個理念:決定戰爭開始之際,就要準備好這場戰爭何時結束。

  因此,「九一八事變」事變後第四天,石原莞爾聯合板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等,將滿蒙問題解決方案,遞交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方案中,石原便主張不再擴大戰爭,只經營好滿蒙,與中國修復關係,養精蓄銳,日後對付蘇聯。後來,「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石原再次上書,反對日本擴大對中國的戰爭。按照石原莞爾的想法,中國角色是作為日本的原料提供者,而不是佔領它(滿蒙除外)。對蘇聯與美國,則將來是要進行決戰的。所以,不可以把有限的國力,消耗在像中國這樣的地方。

  但當時主持內閣與軍隊的東條英機等人,卻主張擴大與中國的戰事,在東條英機的背後,是眾多贊同「拓展我們皇國疆土」的日本民眾,及石原莞爾的效訪者們。石原莞爾原來是一個中佐,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之後,迅速升為大佐,然後變成將軍。這個榜樣,激勵了後面還有的無數小兄弟們,都是中佐、少佐,也急等著要建功立業,和平時期的時候,軍人怎麼立功?不能說你石原立了功,然後,從此就踩了剎車,把我們的路堵了吧。

  因此,中國全面抗戰開始後,石原莞爾基本被日本人自己晾到了一邊。一次,一位拜訪石原的陸軍大學官佐,說想去順便看看同是陸大畢業的東條英機陸軍大臣,石原竟嘲笑說:哦,你是說東條上等兵!因為政見不一,性格又不和,東條英機執掌軍隊大權後,就讓石原退役。

  因禍得福。退役了的石原在日本戰敗後,便逃過了戰犯的罪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甲級戰犯名單裡,有石原莞爾的好友板垣徵四郎 、土肥原賢二,也有他的對頭東條英機,而且都上了絞刑架。1949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四周年紀念日當天,石原莞爾在山形縣高瀨村的家中,口述完名為《新日本的進路》的遺書後,死於膀胱癌引起的尿毒症,終年60歲。

訂閱

1、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官方帳號」關注

2、微信號搜索「zhenantuanxianwei」

3、查找公眾號「共青團鎮安縣委」

4、掃一掃下圖中「共青團鎮安縣委」二維碼

分享

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發送給朋友分享到騰訊微博

更多資訊

點擊右上角的查看「官方帳號」查看歷史消息

相關焦點

  • 「九一八事變」罪魁禍首之一——石原莞爾
    「九一八事變」罪魁禍首之一,關東軍作戰參謀, 是日本青年軍國主義分子集團的一份子。石原莞爾(1889~1949)1928年,在河本大作的推薦下,擔任關東軍副參謀。同年提出臭名昭著的「石原構想」。所謂「石原構想」,其要點是:發源於中亞的人類文明分為東西兩支,各自發展,兩個文明現已形成隔著太平洋相互對峙的局面。對峙發展到一定程度便要通過戰爭走向統一。
  • 「九一八」的 主謀 石原莞爾 為何未受審?
    這個人就是退役的前陸軍中將石原莞爾。「九一八」事變的直接策劃和發動者。  石原年輕時支持過孫中山革命,1920年,在漢口的日軍司令部工作一年多,後.留學德國。 1928年10月,石原調往東北關東軍司令部,職務是中佐參謀。
  • 煮酒丨他,導演了「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是偶然中的必然。佔領東北進而全面侵華是日本的既定國策,但具體到「九一八」事變的背景卻要複雜得多。事實上,它是一場「自下而上」的軍事行動,積極策劃並推動事變的是日本關東軍的一部分少壯派軍官,其中的關鍵人物是時任關東軍作戰主任參謀的石原莞爾。
  • 石原莞爾為何反對全面侵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挑起軍事衝突,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 石原莞爾的偽「滿洲國」
    於是,石原莞爾中佐、板垣徵四郎大佐、花谷正少佐和今田新太郎少佐(陸大37期)每星期碰一兩次頭,專門研究佔領和統治滿洲的問題。石原還叫人擬了一份計劃。1930年12月計劃完成,石原捧著計劃躊躇滿志地說 :「好了,還有兩年。」這就是所謂昭和軍閥三大「下克上」事件的第一件:石原莞爾,板垣徵四郎策劃的「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應該說是石原和板垣是在準備進行一場豪賭。
  • 石原莞爾看透了中國,吃定了張學良
    就說說發動這次事變的主導人物石原莞爾,看看他是怎麼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怎麼看待當時掌握東北軍政大權的張學良的,可以說,石原把中國了解透了,把中國人了解透了,把張學良看透了,也吃透了,他知道軍事進攻後,這個花花公子和癮君子會是什麼樣的應對。    石原莞爾(1889年1月18日-1949年8月15日),生於日本山形縣鶴岡市,日本帝國時代的陸軍中將。
  • 舊日本帝國軍隊的天才們-石原莞爾
    這個石原莞爾最出名的功績,就是策動九一八事變,建立偽滿洲國,將東北納入日本統治中。石原是日本軍隊中少有的戰略天才。二戰後有很多日本人認為,要不是這個天才軍人不會混官場,日本不可能在二戰中輸的一塌糊塗。他到底有什麼能耐,值得日本人這麼擁護?
  • 被提前的石原莞爾設想:日本原定的全面侵華時間其實是1956年
    就是他,策劃了「九一八事變」。1915年,石原莞爾考入日本陸軍大學,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學習,以第2名的成績畢業。從1920年開始,石原莞爾開始到中國勘測地形及刺探情報,併到德國學習軍事史。1928年10月,石原莞爾被調任關東軍參謀。經過這一圈歷練,石原莞爾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石原構想"。
  • 「少壯派異端」石原莞爾的「亞洲野望」
    「九一八事變」和「滿洲國」,石原莞爾的東北「實踐」石原莞爾,1889年1月8日出生在日本山形縣,1909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先後在步兵第32 聯隊和第65聯隊任職。1918年從陸軍大學畢業後,因成績優異,被譽為「陸大創建以來最傑出的人物」。
  • 一萬關東軍為何敢挑起「九一八」事變?
    ,敢於發動「九一八」事變,而他們的對手比自己多30倍?至「九一八」事變前,東北軍在關內的兵力約為11.5萬人,在關外的兵力近19萬人,其中遼寧駐軍7.5萬人,吉林駐軍 8萬人,黑龍江駐軍 2萬人,熱河駐軍 1.5萬人。看著這麼龐大的東北軍陣容,任何人可能都想不通:關東軍僅憑1萬多人怎麼就敢挑起「九一八」事變?這就要從兩年前的一次事件說起。說到「九一八」事變,就不能不提「中東路事件」,因為這件事對「九一八」事變造成了直接影響。
  • 夜讀|國破山河在——九一八事變背後的政治角力
    到了司令部,參謀們面面相覷,大家都是匆忙而來,所以都像片倉一樣衣冠不整,有的人甚至只穿了件浴衣,只有作戰參謀石原莞爾一個人穿戴整肅,「甚至連勳章都戴得整齊」。三宅盯著石原看了半天,覺得他的樣子特別突兀。在多年後的回憶錄中,三宅寫道:當時,「石原臉上帶著一種相當高傲的神情」。少壯派九一八事變當晚,日軍佔領北大營。
  • 石原的不幸與中華的萬幸 ——一段鮮為人知的「恐怖」歷史往事」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往事;這是一段令人心生恐怖的歷史往事……歷史往事的主人公是石原莞爾,日本軍國主義時代的陸軍中將,「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策劃者和組織者,在今天被日本人譽為「第一兵家」。「石原之智」和「板垣之膽」當石原們制訂的計劃——實際上就是「九一八」事變的日軍行動方案付諸實施時,他們最初的目標其實並不是「滿蒙獨立」——而是「直接軍事佔領」。石原在1930年5月所寫的《滿蒙問題私見》中指出:「我懷疑支那人是否有建設近代國家的能力,不如在我國的治安維持下讓他們自然發展」。
  • 石原莞爾—一個危險的戰略家
    但是且慢,小鬼子其實是有一個號稱「天才異類」的戰略家的,此人就是曾任關東軍副參謀長的石原莞爾。  石原莞爾1889年生於日本山形縣鶴岡市,1907年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9年5月27日以第21期步兵科第6名的成績畢業。
  • 85年前的九一八事變,究竟誰該負全責?
    接到花谷正電報後,本庄繁立即與石原莞爾、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光治等人緊急洽商,一致認為這是動武的絕好機會,遂後確定了對策。本庄繁命令,按預先制訂的計劃行動。迅速將關東軍主力集中,進攻瀋陽,先發制人;繼而沿南滿鐵路展開攻勢,最後佔領全東北。
  • 回顧「九一八」事變始末
  •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石原莞爾,在日本軍界是一個怪胎。他陸幼陸士陸大一路學霸畢業,所謂日軍精英中的精英,為日本侵華謀劃了「滿洲事變」。
  • "九一八事變"後,整個東北如何在一百天內全部淪陷?
    是為「九一八事變」,史稱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九一八事變當夜日軍炸毀鐵路的地點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抗日戰爭自此拉開序幕。在這個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活字君與書友們分享著名歷史學家郭廷以在其巨著《中國近代史綱》中對「九一八事變」、「偽滿洲國」成立以及東北義勇軍英勇抗日這段歷史的敘述。勿忘國殤,吾輩自強。日本之炸死張作霖,阻撓張學良易幟,雖均未得遂其宰割東北的預望,但既定方針,絲毫不會改變,繼續對張學良誘脅,先求實現鐵路政策,張始終推之於中央政府。關東軍準備倒張,另立政權。
  • 九一八事變,日本愛國者是如何玩死祖國的?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對918事變不陌生,但大多數所了解的,我們的教科書和一般歷史讀物所描述的918,都是從中國的角度來描述,至於日本方面,他們為何敢對當時中國最富庶的東北地區下手?又是如何策劃這場戰爭的?而在奪得東北地區之後,他們又為什麼在作死之路上一路狂奔?這些歷史故事除了有意思之外,在現在看,也有著極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 九一八,作為中國人要知道的8個歷史真相!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炸毀瀋陽北郊一段南滿鐵路的路軌,製造藉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圖為燒毀中的北大營。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人偽造證據,用數塊枕木及軍帽槍枝,誣我軍先進攻南滿鐵路。
  • 甲級戰犯板垣徵四郎,九一八事變的策劃者,在被絞刑前說了什麼
    後來,板垣徵四郎被派駐到中國東北後,與另一個「中國通」石原莞爾結識,兩人仿佛知音一般,在東北問題上一拍即合,緊接著兩人就秘密籌劃了「九一八」事變。板垣徵四郎曾經說過,不要看中國的領土很廣,士兵很多,但是我們能夠分而制之,逐一對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