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已經待不下去了?遍地核汙染的年代,怎樣活下去丨硬核生存指南

2022-02-03 南洋富商

歡迎關注公眾號南洋富商:

工程師學者思維打造的硬核生存公眾號,從技術、人文全方位各學科剖析生存知識,後疫情時代在真實災難降臨的時候提高您和家人的存活率。

生存主義微信交流群5.0全新開啟

知識星球優惠說明1.0

日本把核廢水排放到海裡,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引爆媒體頭條。

未來或許有一天,我們要面臨一個遍地核汙染的年代。比如說,核電站被戰爭炸毀。

福島核電站的洩露,是地震導致氫氣爆炸破裂,一部分有放射性的氣體洩漏。比福島嚴重得多的,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反應堆頂蓋炸裂,核原料直接大量外洩。

若是在戰爭中刻意炸掉核電站,造成的損害可能比車諾比事故要更嚴重,因為熱武器可以把整個反應堆炸粉碎,而不是僅僅開裂。

比這更恐怖的是用一個小型原子彈襲擊核電站。一旦爆炸,可以把整個核電站所有反應堆,以及尚未裝入反應堆的核原料庫,都炸成粉碎,變成大量塵埃飛到天空。這時候的核汙染,不再是車諾比那種慢慢飄出來被風吹到各地的汙染,而是剎那間衝到幾十公裡高空的遍地核塵埃,濃度極高,可以被風吹到很遠很遠的距離,幾百公裡的範圍都會被汙染。

中國的沿海現在有47個核反應堆。隨著各國電動汽車的普及,對電能的需求會飛速增高,石油和煤作為發電材料已經到極限,風能和太陽能其實從未能夠成為發電主力,核能源會成為主要的能源,或許全球未來沿海的核電站還要翻幾番。

如果同時炸掉幾十個上百個核反應堆,核原料都變成碎屑飛到幾十公裡的天空,在對流層、平流層,甚至電離層,都有核塵埃。

根據2006年的《國家核應急預案》,核洩漏後的煙羽區的半徑為7-10公裡,這個距離內的人要儘快撤離。30-50公裡之內,屬於食入應急區。這個標準是相對於新一代核電站反應堆的意外洩露的。新一代核電站反應堆,在一般發生故障時,已經無法向上炸出,只能向下熔穿,通過汙染水源向下滲透,而現代核電站下方也是有防滲透的地下保護層的。所以正常使用時,核電站即便發生事故,也並不可怕。50公裡之外,已經非常安全。

但是,戰爭時代的轟炸,讓這些安全設施完全無法起作用,這個標準也完全不實用。一顆原子彈把整個核電站所有的核原料變成塵埃懸浮在天空,這種情況應該跑多遠才是安全?

目前政府的官方預案裡並沒有什麼資料說明這種情況需要跑多遠,因為這意味著世界核大戰。沒有哪個國家會對這種災難進行預警,大體上那時候人類距離滅絕不遠了。

有人說:「軍事襲擊運行核電站安全殼等同於使用核武器。誰敢幹這種事,立馬會被五常從地球上抹去,五常更不可能傻到幹這種事。」

這是對的,因為正常情況下人類總有道德底線。但是萬一戰爭失控,造成東京大轟炸和長崎廣島之類的大轟炸,不僅可能襲擊安全殼,甚至直接用核武器炸核電站。核電站看起來很堅固,甚至號稱可以抵擋小型飛機的撞擊,但是在戰爭面前,它依然是不堪一擊的。

大多數核電站為了便於用海水冷卻和排放廢水,都會建在海邊。只要從潛艇上發射飛彈,或者近距離的海面貼著水面發射巡航飛彈,基本上是難以攔截的,一旦發起行動,短短幾分鐘,就可以把幾十個核電站反應堆炸掉。

擁有高超航天科技的國家,用大型火箭一次可以發射60個衛星到精確的軌道,當然也可以輕而易舉一次扔60個小型原子彈到60個核電站,可以說,SpaceX這樣的運載火箭只要出動一次,就可以把一個國家的核電站全部炸掉,製造比車諾比嚴重幾百倍的核汙染。

中國、印度、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巴基斯坦、烏克蘭,都是擁有這種大型運載火箭的國籍。朝鮮這樣貧窮落後的國家,也有大型運載火箭和原子彈。有些地區雖然被禁止發展這類武器,但是科技力量足夠。無論是歐洲諸國,還是韓國、日本、臺灣、新加坡、中東一些阿拉伯國家,只要不受限制,隨時可以造出原子彈和大火箭。

有時候戰爭的起因是非理性的,比如說1900年,慈禧太后突然豪情萬丈,對列強11國同時宣戰。或許有一天,某個國家的絕望統治者跟張獻忠一樣,覺得自己反正得不到天下,不如大家死光光,於是就按下了核按鈕,觸發了全球性的死亡之手。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我這樣的小人物如何在漫天飛揚的核塵埃汙染中生存下去?

核電站被炸很可怕,更可怕的是你家附近的核電站被炸了,你還不知道。

蘇聯的車諾比核電站就是這種情況。當時為了減少影響,蘇聯政府採取隱瞞手段,虛報實際輻射量,附近的居民不知情,沒有及時轉移。等到通知他們大轉移的時候,很多人已經受到輻射危害。有些受害者幾個月死掉,有些在數年後去世。還有些雖然沒有去世,身體狀況也受到影響。

若是及早得知核洩漏,一般來說你是有充分的時間逃離的。大多數人住的距離與核電站都有足夠間隔,得到消息後看看氣象預報,根據風向,逃到核塵埃吹不到的地方,基本上就安全。

但是,在戰爭年代,有時候未必會告訴你真實情況。如果一個核電站邊上的幾個大城市總共有幾千萬人,幾千萬人同時逃難,整個道路會完全堵塞,路上會亂做一團,為了搶路和逃命,會彼此廝殺,無論多少軍警都無法控制秩序。

為了避免這種驚恐,有可能會隱瞞真相,讓大家分批逃亡。

萬一消息無法隱瞞,短短幾分鐘就傳遍網際網路,所有人都看到了蘑菇雲升起的視頻,那就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第一件事必定是所有人都同時準備逃難。因為沒有人知道核塵埃飄過來需要多久,能早跑一分鐘也是好的。

大家拿起行李,衝到車庫,啟動汽車,但是一開出小區門口,發現整個道路堵在那裡,完全水洩不通。是的,那時候一定是這樣的結果,沒有第二種可能性。整個道路會在幾分鐘之內完全堵死,進退不得,沒有任何交通警察有能力處理這種局面。

僥倖開到市外的,會發現高速公路上也堵得沒法動。所有的車停在路上。

為了逃命,更多人扔下車,徒步走路。在交通堵塞的道路上,你只能徒步走。也有人會騎自行車,或者撬開路邊的二輪電動車,讓自己走得快一點。但是也許走到半路上,會被人砸暈,自行車和電動車被人搶走。

最終是幾千萬人背著背包,一路徒步逃難。若是家裡有病人住院,或者有體弱不能轉移的老弱病殘,全家人會痛苦不堪。會有不少人在路上因為各種意外而去世。

即便是距離核電站還有200公裡的人,聽到消息後也會毫不猶豫逃亡。對於核汙染,即便政府告訴大家其實不需要逃這麼遠,人們也是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

如果你加入這個逃難隊伍,你該怎樣決策?

首先,你要果斷放棄汽車。如果不能比別人早知道消息,在最初的幾分鐘開車出城,基本上就沒法開車了。

這時候全家都背上背包,騎著二輪電動車或摩託車才是最佳方案,能跑多少公裡算多少公裡。跑到沒電了,若是附近還能找到共享單車,就一路騎共享單車。

你得穿著防護性好的衣服,還得多帶幾件備用衣服。一般人家裡都不可能有防護服,但是衝鋒衣、雨衣之類都有不錯的隔離效果。多帶幾件可以包著頭的外套,若是有一大堆一次性雨衣就更好,穿一段時間就換掉。

頭上要包嚴實,因為頭髮會攜帶核塵埃。若是套一個火災逃生呼吸面罩,就很有用!因為這東西可以把整個頭套住,防止核塵埃接觸皮膚,還有過濾裝置,可以去除核塵埃。

若是沒有逃生面罩之類,N95口罩至少要有一些,防止吸入塵埃。若有防護鏡、遊泳鏡,都可以帶上。手套和襪子一定要有,無論是吃龍蝦的塑料薄膜手套,還是勞保手套,都有效。頭上裹上伊朗風格的面紗或絲巾,對於減少塵埃是有用的。

防毒面具雖然好,這時候還是別帶了,因為一定會有人覬覦,說不定後腦挨一棍,就被人搶走了。

隨身攜帶武器。為了活命,一定會有人搶你的防護裝備,你得玩命保護自己的裝備。

逃生的方向,最好是順著穿越山洞的高速公路走,比如說你穿過括蒼山下諸永高速公路上一個8公裡長的隧道,頂上的高山是可以阻擋很多塵埃的,核塵埃隨風吹過山區,氣流上升導致溫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結,讓塵埃落到地上。很多塵埃會被植物的葉子吸附,最後被雨水衝到地面。

休息時候,身上也要遮蓋一層布或塑料紙,以減少塵埃掉到衣服上。總之,想盡一切辦法避免讓塵埃接觸身體。

到了足夠遠的地區,你就可以脫掉你的衣服,包好扔在垃圾堆。換上全新的一套衣服。然後剃掉頭髮,最好是光頭,剃掉鬍鬚。這樣可以減少殘留的核塵埃。

一路上要喝乾淨的水。

首先是密封的水。礦泉水,可樂,軟包裝飲料,裝在水壺的水,都尚未被汙染,可以直接喝。

食物可以吃方便麵、火腿腸這些外面有包裝的食物。更合適的或許是壓縮餅乾,因為體積小,能量高,儲存期很長。

如果路上水喝完了,怎麼辦?

首先是找到安全的水。

隧道和山洞的石壁上滲出的水是非常安全的,它們是儲存在巖石縫隙裡的水。地下水噴湧出來的也是安全的。懸崖邊上石縫裡的水也可以喝,這些都是尚未被汙染的水。

水井裡面的水,上層可能有浮著的核塵埃,地下可能有沉澱的核塵埃,若是不得不喝,這種水取中間部分的喝一點,以減少核塵埃的攝入。

有些水看起來髒,其實是安全的,比如馬桶水箱裡面的水,通常還未曾被核塵埃汙染。

溪流若是水流速度很快,也可以取一些水喝。因為溪水大部分是泥土滲出來的水,尚未被汙染。

隨著幾千萬人一起逃難其實是很危險的事。災難中的人性經不起考驗,無論為了一瓶水、幾件乾淨衣服,或者可以保命的任何物資,他們都可能對你下毒手。你若是沒有一伙人一起走,就會很危險。所以,若是有別的辦法,你就不要跟他們一起逃難。

除了逃難到安全地帶,你還有一種選擇:住在一個安全布置的家裡。

如果你家的窗戶可以密封,留一個口可以通風,並且通風口裝上了空氣淨化器的濾網,你就可以湊合著在家裡躲著。

窗戶和門的縫隙都用膠帶紙黏上,或者用打溼的布塞住,避免外面的核塵埃進來。衛生間和廚房的排氣扇不用的時候堵住,需要通氣的時候打開換一下氣。

家裡日常需要囤積大量的食物和飲用水。

如果家裡有空氣淨化器,就時刻打開。空氣中漂浮的核塵埃會被淨化器吸附在濾網上。所以,空氣淨化器不僅是對付pm2.5,也可以對付核塵埃。

如果家裡實在沒有裝過濾網的窗口,就選一個密封性最好的房間,在走廊、客廳擺放竟可能多的空氣淨化器。門可以留一條縫通氣。這樣外面進來的空氣,經過幾次沉澱和淨化,剩餘的核塵埃已經大大減少。在自己的臥室裡,可以經常用拖把沾一些水清洗地面和牆壁,把吸附的核塵埃清理掉,減少自己受危害的程度。然後在家裡聽收音機(若是還能上網就更好),等到外面基本上比較安全的時候,或許會有人穿著防護服、帶著救援物資來幫助你。

那時候,也許很長的時間,你都不敢吃海鮮了。那時候不吃海鮮是對的,因為汙染真的厲害,根本不是福島汙染或車諾比可以比的。


全網獨家生存主義網課請掃描下方二維碼,課程已完結,恢復至優惠價199元,歡迎購買:

文章話題探討、國內首屈一指的生存教育社區,prepper技能、信息互換互助,物資裝備測評及互動分享。南洋富商文字、語音、視頻,生存知識持續輸出中,大量生存資料共享。工程師學者思維打造的硬核生存社區,教你不花冤枉錢,少走冤枉路。在真實災難降臨的時候提高存活率。

信息就是生命,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我們,為了生命安全和未來做好準備。知識星球提供三天內免費退款服務,歡迎體驗。

相關焦點

  • 千枚核武器毀滅地球?文盲趙盛燁只是一個笑話丨硬核生存指南
    所幸的是1991年蘇聯的戈巴契夫不是這種觀點,否則我們可能都已經死在1991年12月26日,因為蘇聯真的不存在了。以蘇聯的核武器,確實可以毀滅許多人類,若是觸發死手系統,如今的中國已經沒幾個人了,生活在瀋陽的趙盛燁更是不可能全屍,瀋陽有724、黎明發動機之類的巨型軍工廠,肯定會被幾十個原子彈炸得乾乾淨淨。
  • 古今中外逃兵役逸事丨硬核生存指南
    即便你已經頭髮花白,也要重新入伍走上戰場。你的獨生孩子剛剛考上名校大學,卻要馬上當兵去遭受生死考驗。民國時期,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即便如此,窮人家若不是走投無路,依然不願當兵。「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是古訓。沒人當兵怎麼辦?當然是強行攤派,不去就抓。
  • 孤島求生指南丨新模式想要活下去?你得這麼做!
    對新模式最終12小時還是不太了解?沒關係!本期《孤島求生指南》,2分鐘讓你秒懂新模式!在全新的「最終12小時」新模式中,同局60名戰友唯一的目標就是找到僅有的4個「救生艙」逃出生天!為此,戰友們可以採取一切手段自保,包括但不限於PVE、PVP、採集物資、跑酷等形式,甚至能運用三十六計的策略蠱惑敵人,換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 丨硬核生存指南
    世界上只有以色列等幾個國家的軍事開支比例可以媲美新加坡。新加坡前總理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有名而生動的生存理論:毒蝦理論。這世界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新加坡這樣一條小蝦,如何能夠不被吃掉?那就是變成一隻劇毒的蝦,任何大魚小魚都不願意吃它。
  • 丨硬核生存指南
    斬首行動,定點清除,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這些新名詞日益流行,給人造成這樣的印象:未來的戰爭,主要毀滅高級首腦、指揮和通訊中心,或許還會摧毀軍事設施、道路和發電站、變電所之類的設施,但是普通百姓是不會受到直接襲擊的,戰爭對平民已經不再可怕。
  • 霧霾不散是因為核汙染?
    △《焦點訪談》視頻:霧霾不散是因為「核汙染」?
  • 評論丨踏足末日懸疑科幻題材 《重返地球》在危機四伏中直面生死較量
    人類又要怎樣突破重重危機,和隊友並肩作戰重返地球?在愈發容易造成審美疲勞,唯有「新」才能抓住觀眾視線的今天,由芒果TV推出過國內首檔超時空生存實驗劇《重返地球》將驚險刺激的末日科幻背景搬上了綜藝的舞臺,並融合了密室逃脫、懸疑推理和傀儡入侵等諸多刺激元素,以真人秀模式在
  • 你要好好活下去 玩家盤點十大最殘酷生存遊戲
    1、《消逝的光芒》  《消逝的光芒》沒有殘酷的永久死亡機制,也沒有無休止的無盡模式,這與典型生存類遊戲並不相同。該作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和角色升級過程,資源稀缺,武器有損耗值,你必須珍惜每一顆子彈才能活下去。有時候你一遇到敵人就要趕緊逃走,不能突突突地無腦殺過去。
  • 森林裡沒有小說家了丨觸樂夜話
    《Innawoods》(直譯過來可理解為「鑽進樹林裡」)是一款「硬核軍事風」的Flash遊戲。它體量不大,不需付費,高度自定義的裝備系統是它最大的亮點。玩家可以自定義自己的服飾、背包、防彈衣、武器裝備,從而讓初始只有褲衩的角色變成各具特色的僱傭兵、正規軍或是特種部隊。
  • 自己就是生存專家的「DayZ之父」,又做了一款太空生存遊戲
    他在木棍搭成的床鋪上露營,水已經漫過了床榻。在生存的絕境中,他想起了自己最喜歡的電子遊戲,《武裝突襲2》(ARMA 2)。可高燒的幻覺讓這個遊戲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不再是槍林彈雨和武裝載具,而是一個沒有任務、沒有目標、人物死了也不會復活的世界。玩家要做的只是竭盡全力活下去。這段絕境中的幻覺在之後成為了現實,它變成的遊戲叫做《DayZ》。
  • 核電站意外洩漏,科學家在周邊發現一種植物,能淨化核汙染!
    可是核技術是人類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們不可能會停下腳步,因為核技術能夠造福人類。從某一方面來說,我們雖然沒有辦法控制或者消除核技術的缺點和影響,但我們卻可以避免發生核洩漏的悲劇,甚至找到能夠淨化核汙染得方法,科學家在研究核汙染問題上發現了一種植物或許能夠緩解核汙染的情況,那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向日葵。
  • 比基尼環礁為何在1997年就已經符合居住標準?
    ,因為從1945年開始,從太平洋塞班島起飛的美軍轟炸機已經多次對這座城市進行過轟炸,並且此前的幾天,B29轟炸機也多次現身,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次飛來的三架B29轟炸機,其中一架攜帶了一顆重達5噸的原子彈。
  • 大國角鬥:中美爆發戰爭會怎樣?核大戰的門檻有多高?
    我們再來看美國方面美國軍方認為,美國軍隊經常經歷大大小小的戰爭場面洗禮,中國軍隊已經多年未曾實戰。所以在這一點上,美國軍隊的實戰經驗會強於中國軍隊。美國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打造的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至今仍是美國海基核威懾力量的主力。其裝備的三叉戟2型飛彈,射程超過12000公裡,基本上可以從地球上的任意海域打到覆蓋地球一半以上面積的任意地點。
  • 丨觸樂夜話
    上周五,《荒野大鏢客:救贖2》正式發行,我們辦公室的PS4花了大約8個小時,終於在快下班時間下載完了多達92GB的內容,然後還沒走的人自然要圍過來看看這款大作到底是怎樣。「又是播片?」雖然開場動畫是慣例,但大家心裡也在想,這回要到什麼時候才可以讓你真正開始玩。一位老師說:「搞不好其實是在讀取。」這種用影片來「掩飾」讀取時間的做法,現在也是常例了。
  • 那些上過太空的猴子回到地球後怎樣了?
    儘管阿爾伯特二世在這次發射中倖存下來,但在返回地面的過程中,由於降落傘沒有打開,直接撞擊地球死亡。阿爾伯特三世和四世在1949年末的飛行中喪生,阿爾伯特五世在1951年又一次遭遇降落傘故障。圖為:Sam把人送入太空當蘇聯忙著把狗狗送上天空,法國忙著用星系間的貓做實驗時,美國用猴子做的實驗為更大的靈長類動物(猩猩登場)鋪平了道路,最終人類上了太空。
  • 深度白羊座 | 帶著對死亡的準備活下去,天佑勇者!
    他決心戰鬥,但鷹眼轉向她喊道: 「不!你要活下去!如果他們不殺你,他們會帶你去休倫湖。你聽見了嗎?你是強大的!你要活下去!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要活下去!我會找到你的!無論花多長時間,無論走多遠。我會找到你的!」
  • 連核武器都不怕的3種生物,地球上的生命奇蹟,可達到永生!
    連核武器都不怕的3種生物,地球上的生命奇蹟,可達到永生!人類自稱是地球上最厲害的生物,主要原因很簡單,人類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這是很多生物都比不上的。然而人類在大自然中卻顯得格外渺小,畢竟比他身強力壯的生物不在少數。
  • 距地球最近「三體」星系中生命生存環境不太差
    新華社華盛頓6月6日電(記者周舟)科幻小說《三體》中,生活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這個三恆星系統中的「三體人」,因生存環境惡劣而展開星際遠徵。不過,美國研究人員對這個星系的觀測結果顯示,情況或許沒有小說中那麼糟糕。  第232屆美國天文學會會議3日至7日在科羅拉多州舉行。
  • 紐約的最後一次硬核
    利維坦按:這篇文章的確讓我重新認識了硬核——「硬核一邊關心著如何『操翻這個世界』,同時一邊又有著相反的觀念:尊重別人。」硬核一邊關心著如何『操翻這個世界』,同時一邊又有著相反的觀念:尊重別人。」在數分鐘的幾乎完全爆表的感知轟炸後,樂隊奏完了最後一個音符,人群歡呼雀躍的同時已經在為即將到來的下一首歌做準備了。硬核大約是在40年前開始了它在地下音樂界的統治,它強烈、原創並且創製出一套極具傳播力的文化氣氛。
  • 車諾比「變異生物」向外遷移,會對地球生態造成怎樣的影響?科學家著急了!
    曾幾何時,人類也是地球眾多生物中的一份子,我們共同遭受著大自然母親嚴酷對鞭打,自然災害、捕食者的威脅,時刻都會讓人類感覺到生存的艱辛。可能人類比較幸運或者是我們比較爭氣吧!同樣是喝著地球水、呼吸著地球空氣,但現在的人類可不是當年那個茹毛飲血、居無定所、在寒夜裡圍著火堆瑟瑟發抖的小可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