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籍日本間諜兩年前落網,居然還想搞輿論撈人

2021-12-30 後沙月光

袁克勤,日文名:エン, コクキン,中國籍。1955年生於吉林省,現年66歲,職業: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日本國際政治學會研究員。

在光鮮靚麗的學者外衣之下,袁克勤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日本情報人員。多次以學術交流為名往返於中日兩國之間,他真正任務是按照日本諜報機關的指令,收集中方機密情報,他的間諜活動重點地區在東三省。

2019年5月25日他在回國奔喪期間落網,隨後他的日本主子就開始表演「尋找失蹤人員」的老戲碼。

2019年10月,北海道大學教師及一些日本學者共80多人還具署聯名信,為袁克勤「喊冤」,企圖通過輿論施壓,撈出這名日本間諜。

10月20日,當時的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證實了袁克勤被捕傳聞,菅義偉稱:「我們會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領事人員已與其見過面,正在幫助他聯絡家屬。」這是日本官方在袁克勤所謂「失蹤」五個月後首次正式表態。

日本共同社卻透露了一則信息,中國籍的袁克勤教授真實身份是防衛省下屬的「自衛隊院校」的一名教官。所以,袁克勤在日本到底有幾份職業,幾個身份?撲朔迷離。

2020年3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回答日本記者提問時表示,袁克勤是中國公民,因涉嫌間諜犯罪被中國國家安全部門依法審查,其本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耿爽發言道:「該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已經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目前在依法辦理當中。辦案機關充分保障了袁克勤的各項訴訟權利。」

此後,北海道大學就沒有再為他興風作浪,仿佛在靜靜等待他的下場。


到了今年5月25日,袁克勤長子袁成驥及其支持者以袁克勤「失蹤」兩周年為由,在日本舉行記者會。袁成驥等稱,希望袁克勤能早日洗清冤屈,得到釋放,希望日中兩國能恢復安全安心的交流。

他的兒子上演這場鬧劇,是因為袁成驥案子已經到了法院審理階段,想製造點聲勢,看看能否將袁克勤撈出來,或者從輕發落。記者會的背後推手是誰?不言自明。

昨天,趙立堅回應此事,袁克勤是中國公民,但他長期按照日本情治機關間諜人員的要求,為日方從事對華間諜情報活動。袁克勤已因涉嫌間諜犯罪,被中國國家安全部門依法審查。此前其本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該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已經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移送法院審理。

趙立堅還反問道:「在這裡我想問那些為袁克勤鳴冤叫屈的人,你們是事實情況都沒搞清楚,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不僅僅是日本人,還有個別國內學者,他們只強調袁克勤的「學術外衣」,卻不敢面對其諸多的神秘身份。

早在2019年11月,就有國內某知名大學的教授在為袁克勤叫屈,還拿中國形象、中日關係說事。

在評論區互動時,則直接將矛頭對準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這不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嗎?這麼著急,難道是兔死狐悲?

袁克勤作為一名留日學者,卻早已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他所從事的間諜活動,哪一樣不是在危害中國的國家安全?

袁克勤1972年畢業於長春市第三十三高等學校,198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隨後留學日本,從事東亞國際政治史研究。

1987年3月畢業於一橋大學(法學碩士)

1994年在一橋大學拿到法學博士。之後到北海道教育大學任教,逐步晉升為教授(2007年4月)

在工作方面,他在1991年4月至1993年3 月在一橋大學任法學部助手。也就是說從1987年3月畢業到1991年工作這段時期是一片空白,或許他就是在這時被日本神秘機構招募。

然後,他的履歷又恢復正常,一切都是公開化。

2007年4月成為教授以來,他一度還以學者身份成為了一些國內高校的座上賓,歷史研究的學術代表。

儘管國家安全機關沒有透露更多關於他的非法活動細節,但從日本媒體發布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大魚。

一個中國人居然可以在日本自衛隊(軍事)學院任教,說明他已經通過了層層「考驗」,比日本人還忠誠於日本。

中國國籍,對他來說已不再是國家和民族的身份認同和靈魂歸屬,而只是從事間諜活動的有利包裝。

但這也是日本情報機構拋棄他的最好理由,實際上日本官方並沒有出多少力氣撈他,只是在利用他的家屬打悲情牌,搞一些輿論影響。

說白了,袁克勤很可能早就將他的兒子「抵押」給日本,以換取主子信任。

浮出水面的日本間諜機關

眾所周知,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根據《和平憲法》它是不擁有海陸空軍隊的,只允許擁有一些自衛力量,因此也不允許存在軍事情報部門。

但日本真的放棄了原有情報機構了嗎?並沒有,只是轉入了「地下」進行層層包裝。

二戰後,日軍情報機關全部解散,但美國出於自身利益需要,在暗中收養了一批日軍情報機關骨幹,將這些中高級參謀集中在東京郵政大樓,幫助美軍研究亞洲地區情報信息。對外界而言,這些人是不存在的。

日本特高課自1952年起死而復生,國內治安、諜報機構紛紛掛牌成立:

公安調查廳

根據《特別司法警察職員指定應急措施法》設立,負責國內反間諜行動,屬特別警察組織,對應的前身是法務省特別審查局。下設八個地方局,三十八個縣級局。

內閣調查室

1952年8月,根據《總理府組織條例》成立,主要針對中國和蘇聯的情報活動,允許利用媒體和民間組織為它收集情報。

自衛隊調查學校

這是軍事情報機關,1952-1954年成立,2001年改名為「小平學校」,專門培養間諜。2018年搬到富士,改名為「陸上自衛隊情報學校」。

中野學校

1938年春季,由日本陸軍設立,專門培養高級間諜,前身是陸軍參謀本部第二部第八課的「後方勤務要員養成所」。

新學校由於建在中野憲兵學校電訊隊舊址上,所以稱為中野學校,對外稱「陸軍通信研究所」。

學生不得使用本名,比如豬上一郎,就得改成犬養晉三,而不得穿軍裝。

學期一年,課程為諜報、謀略、宣傳、防諜、佔領地行政、經濟、語言、歷史等。

實戰課程有:偷拍、下毒、盜竊、錄音、爆破、駕駛、射擊、徒手殺人等。

畢業後,目的地就是前往中國及東南亞地區。

戰後,中野學校收攤關門。

然而,實際上日本將中野學校培訓項目裝入了「小平學校」,新瓶裝舊酒以掩人耳目。

1972年,原軍事情報人員丸林久信(轉業為電影導演,代表作品有《星期六的天使》、《女偵探物語:女性SOS》等),他在左翼刊物發表文章,才揭開了日本情報機構死灰復燃的冰山一角。

改頭換面的「中野學校」規定:學員入校五天後,不得再使用日語交流,否則處罰;研讀中國書籍、收聽中國廣播、按中國人方式思考;閱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等中國報紙,還有上面那些實戰訓練。

他們還要學習四川話、廣東話、上海話、閩南話等方言。畢業後,他們的真實身份也將銷毀,換上一套新的身份。、

到了社會上,日本政府還會根據他們的特點,用學者、銀行業務員、跨國企業職員、記者、藝術家等身份進行包裝。

幾十年來,這些畢業生到中國後,有不少人落網,但日本從不承認存在間諜,中方一般也是低調處理。

前些年,那些被中國驅逐或逮捕的日本情報人員,日本內閣官方長官菅義偉都一律不予承認,邏輯是既然日本沒有軍隊,當然就沒有軍事情報人員。

日本間諜滲透到中國,主要任務是:

一、收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金融、科技、能源等領域機密信息;

二、勘探測繪中國的陸地、海洋、礦山等自然數據;

三、收買、策反敏感單位以及學術界的內鬼;

四、進行心理戰、輿論戰,增加中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和情感;

五、配合美國遏制中國政策。

然而,無論日本間諜如何了解中國,並成為「中國通」,都不如中國人好用,像袁克勤這種敗類正是日本情報機關最稱手的工具。

他去日本30多年,為什麼一直不加入日本籍?是條件不符還是捨不得中國?就是因為中國人身份更具有價值。有的間諜會用外國國籍當條件,但袁克勤沒有,他確實是一條忠犬。

對於日本來說,間諜也不是僅僅是收集情報。

比如為侵華日軍塗脂抹粉的言論,如果是日本學者在中國的媒體、網絡、學術交流場這麼說,絕對會激起中國人民的怒火,會起到反作用。

而讓中國的教授、學者去侃侃而談,發明所謂的「真相」,那就會事半功倍,順便培養出一批「精日分子」,民族敗類。

日本官方還設立各種空殼公司、基金會等白手套,提供資金、機票、車馬費,以學術交流名義對中方人員進行利誘,尋找拉下水的目標,甚至以見不得光的把柄要挾其為日本情報機構服務。

從甲午戰爭到七七事變,日本對華間諜滲透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我們今天更不能有任何的鬆懈和麻木。

中日關係很重要,中日交流也沒啥可怕。但對袁克勤這樣的敗類,絕不能手軟,等到判決那一天,他會有更多罪行被曝光。

今天,央視網、觀察者網等媒體透露了一則消息,日本復興廳為了美化福島核事故,投入了20億日元(約1.2億人民幣)的宣傳經費,意欲何為?

核汙水不去認真治理,卻忙著搞輿論,如果誰拿這些狗糧在輿論場為日本服務,那麼,跟袁克勤只是分工不同的敗類而已。

袁克勤作為一名有頭有臉的學者,淪為日本間諜,最終鋃鐺入獄。出賣國家利益的敗類,等待他的必定是法律的嚴懲。

勸他那些蠢蠢欲動的「隊友們」該收手了,趕緊自首,爭取個寬大處理。

否則,身敗名裂就在一夕之間!

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不香嗎?

相關焦點

  • ISIS處決3名中國籍「東突」逃兵
    去年12月,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源稱,「伊斯蘭國」處死了100名試圖逃離的外國武裝分子,為對付逃兵,「伊斯蘭國」還設立了「軍事警察」。「據我們所掌握的情況,1名中國籍武裝人員是2014年9月底被捕獲並處決的。
  • 【視頻】美日間諜船被逼急打出中文標語:聲納無銅,撈走無用!
    美日間諜船被逼急,打出中文標語:聲納無銅,撈走無用聲納無銅,撈走無用!]我沿海漁民找到一條致富路:打撈大大小小的美、日間諜船投放的聲納,然後當廢品賣錢,收入不菲。經驗豐富的漁民不打魚了,滿中國海找間諜船,專門靠間諜船發財。現在美日間諜船一來,後面跟一屁股中國漁船,設備下水幾分鐘便杳無音訊...
  • 日本F-35A摔了,美國慌了!誰先撈著算誰的?
    (圖源:CNN)不過誰也沒想到,這支採用世界頂尖戰鬥機F-35所組成的四代機部隊,居然在成立十幾天後出了大事!不過目前還沒有發現失事飛機的飛行員,自衛隊將繼續派出飛機和艦艇進行搜索。 有客觀的讓撈回來發動機的。
  • 美媒:至少30名美國間諜被準確地剷除!美國在中國究竟還有多少間諜?
    中國相關部門成立了一個專門小組破解這套系統。目前仍不清楚中方是如何最終辨認出這些美國間諜的,但結果令美國官員震驚。據報導,這個系統讓在中國的間諜及其上線可以通過電腦和網絡聯繫,擯棄了一些更傳統的秘密方式。
  • 間諜「染色」轉變身份,臺灣「軍情局」作頻頻,「以諜拒統」註定失敗!
    但從歷史的長河中也可以發現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臺灣當局對大陸的情報竊取和滲透破壞活動,在不同的時期呈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徵。    20世紀50-60年代,國民黨敗逃臺灣,不斷派遣軍隊、海匪和武裝特務,從海上、空中對大陸進行竄犯襲擾活動,對大陸的諜報戰以反攻大陸、搞軍事破壞等為主。
  • 反間諜大案偵破始末:雙料少將劉連昆是如何落網的?
    兩對知交張志鵬與邵正宗張志鵬一生複雜,生活是灰色的,既賭也包養女人,還嗜酒,操守也成問題,幹了一輩子情報,只是個外圍運用人員。他1921年生於吉林,18歲到日本士官學校受訓,抗戰期間被軍統——臺灣「軍情局」的前身吸收,從事敵後情報工作。
  • 中國春節,日本讓美國想吐血,中國能撈好處?俄國要趁機下手嗎?
    他們原本是想隱瞞的,面對外界傳聞,極力否認。結果一個墜機視頻流出,狠狠地打了美軍方的臉。 墜機就墜機嘛,在大眾印象中又不是第一次了,就小編所知美國F-35C不僅墜機頻率高,還經常漏油呢…… 只是美國自己還無法釋懷,這次F-35C的墜機地點是南海,也就是說整個亞太地區都「笑話著」呢。
  • 96年臺海危機,李登輝稱「大陸打的是空包彈」,少將劉連昆落網
    而大陸在得悉李登輝的計劃後,果斷地從政治、軍事和外交等領域,開展了堅決反分裂、反獨立的鬥爭,解放軍也持續在臺灣海峽附近舉行了幾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目的就是為了震懾臺灣和想幹涉中國內政的國外勢力。然而,對於大陸軍事震懾方面,李登輝政府不但沒有任何收斂,反而繼續鼓吹大陸威脅論,聲稱「大陸想武統臺灣,想將臺灣化作一片火海」。
  • 96年軍事演習,臺灣稱「大陸打的是空包彈」,少將劉連昆落網
    另一方面,臺灣情報機構在查看派遣到大陸的間諜送來的情報時,在場的官員們無一例外都驚出一身冷汗,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情報使得臺灣情報官員們如此受驚呢?談起這個問題,我們還得詳細說明一下臺海危機時期臺灣間諜收集到了什麼樣的具體情報。
  • 甲午戰爭時期被中國人所救的日本間諜|人物
    甲午海戰一個日本間諜,化裝成中國人,在東北刺探軍事情報,饑寒交迫中卻蒙一家中國人相救。
  • 岸信介:從CIA間諜到日本首相
  • 「當代王牌間諜」竟是因為一枚硬幣落網?
    四年後的1957年4月26日,法國巴黎的美國大使館,一個五短身材的傢伙走了進來。他操著一口帶著芬蘭口音的英語,徑直求見大使館負責安全事務的官員。他說自己名叫雷諾·海哈南,是克格勃派駐美國的間諜。使館負責安全事務的官員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口否決了這個人要求的政治避難。海哈南急了,他一下子跳起來說:「我確實是一名克格勃的間諜,我們還有一個人在紐約,他扮成一個畫家,他可是個大傢伙!」
  • 臺灣間諜遭起訴案情重大,蔡英文媚日又添新籌碼
    在兩岸關係風雨飄搖之際,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又傳來一個重磅消息。1月28日,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透露,江蘇省破獲了一起向臺灣方面提供軍事情報的重大間諜案,兩名犯罪嫌疑人均系武警部隊老兵,已被提起公訴。此前,臺灣官員竟提出與日本合作,針對解放軍活動交換安保情報,蔡英文可真沒有辱沒皇民化臺獨急先鋒的稱號。
  • 美國人華爾被美國審判,華爾:我加入了中國籍,美國:拿出證據
    美國人華爾被美國審判,華爾:我加入了中國籍,美國:拿出證據裴士鋒在《天國之秋》中,這樣描述了華爾的外表:「他有著深不可測的黑色的眼睛和蓋住的濃密烏黑長髮
  • 日本投降後,遺留我國東北的10萬女性哪去了?難怪日本人不想提及
    但很多時候,戰爭不是想避免就能避免的,因為宗教矛盾、民族衝突或者是利益爭端,戰爭常常就那麼自然而然的發生了。在上個世紀的40年代,二戰爆發,而在二戰中,受傷害最重的就是我國了。當時的我國國力弱小,很多的非戰鬥人員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但我國並沒有放棄反抗,無數的中華兒女站出來進行抵抗。
  • 【誰是間諜?】《反間諜法實施細則》公布,這些行為將被認定資助間諜
    「由於間諜活動無孔不入的特點,只有通過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才能全面細緻地開展保密和防範工作,真正做到讓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和敵對勢力無隙可乘。」據法新社統計,目前在中國的間諜一共有115675人,其中外國籍人士48564人,中國籍人士67111人。
  • 最近中國抓了不少間諜,你還需要知道更多
    周末,《紐約時報》的報導披露,最近中國反間諜機關密集清除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埋在我國的大量間諜,而美國到現在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今天,中國政府又正式公布了六名日本籍人士因為涉嫌間諜活動被「有關部門」採取措施的消息。
  • 拯救蘇聯的間諜之王佐爾格:因一個打火機暴露
    佐爾格作者:劉繼興,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理察·佐爾格是二戰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大名鼎鼎的二戰諜王,被譽為「最有膽識的間諜」。  佐爾格搞情報的手段非常厲害。他曾這樣形容自己的傳奇情報生涯:不撬保險柜,但文件卻主動送上門來;不持槍闖入密室,但門卻自動為他打開。
  • 獨家 一枚硬幣引發的疑案:50年前蘇聯王牌間諜紐約落網記
    四年後的1957年4月26日,法國巴黎的美國大使館,一個五短身材的傢伙走了進來。他操著一口帶著芬蘭口音的英語,徑直求見大使館負責安全事務的官員。他說自己名叫雷諾·海哈南,是克格勃派駐美國的間諜。使館負責安全事務的官員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口否決了這個人要求的政治避難。海哈南急了,他一下子跳起來說:「我確實是一名克格勃的間諜,我們還有一個人在紐約,他扮成一個畫家,他可是個大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