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號颱風生成或推遲,基科增強至9級,新風暴溫貝託路徑首次東調
雙風暴再來!一個升為9級,一個路徑東調,16號琵琶或要延後生成
即使到了中秋時節,整個氣象界依舊不安寧。大陸高溫在緩解,華西秋雨在繼續,但是熱帶海洋卻更「躁動」,不管是西北太平洋,東北太平洋還是北大西洋,更是如此。從14日最新數據看,全球一共6大熱帶氣旋存在,西北太平洋有3個颱風胚胎95W,97W和98W,而東北太平洋有一個90E,甚至還生成風暴,取名為KIKO-基科。
北大西洋呢,更是不平靜,即使在全球風王多利安和風暴加布裡埃爾走後,這裡風暴胚胎依舊生成太多,目前有95L和96L,之前那個發源於非洲陸地的胚胎94L卻消亡了。不過從全球整個熱帶洋面看,新變化正在滋生。權威最新預報,16號颱風琵琶生成時間或推遲,風暴基科風力增強至9級,新風暴溫貝託又生成,且路徑首次東調,「雙風暴」共舞誕生。
我們具體看看,先說16號颱風琵琶,這個在15號法茜在還未消亡時,就醞釀出颱風胚胎的傢伙,近一段時間的發展,出人意料,一個95W變著花樣折騰,讓16號颱風生成坎坷。最初時美國GFS乃至歐洲EC都預計95W將在13日左右生成,日本氣象廳JMA為此還發布了烈風警報,也就是新颱風生成預警,結果到了後來,95W出現了「多中心」混戰的局面。
其中「主中心」多次轉移,從菲律賓附近轉移到以東洋面雲團,後來再分裂,又一個新胚胎98W誕生。至於目前95W,97W和98W三大胚胎共舞,局面複雜起來,日本JMA又撤銷了生成警報,美國JTWC卻相反,發布了風暴生成警告。不過從最新預報看,未來兩日副高又將出現新變化,95W和98W都有可能生成颱風16號琵琶,但是生成時間與最初的13號相比,卻真的推遲了。
目前來說,我們只能繼續關注,不過與此同時,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不太安靜,因為「雙風暴」共舞又來了,其中風暴基科增強至9級熱帶風暴,而新風暴溫貝託路徑首次東調。具體來說,14日下午5點,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最新播報,東北太平洋風暴基科前行到了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利亞州以南975公裡處的海洋上,地理坐標為17.3N,117.1W。
此時風暴基科的中心最低氣壓降低到了1001百帕,中心最大風速提升到了85公裡/小時,也就是23.6米/秒,風力9級,熱帶風暴等級。這下從數據看,風暴基科又增強了一級,儘管才一日時間,而且NHC最新預報認為,它將在24小時內成為一級颶風並維持風力到周一。當然從路徑看,這個風暴算是個好風暴,一路西北行的它對陸地影響不大。
說完基科,我們看下另外一個風暴,也就是北大西洋的溫貝託,也是前幾日我們一直關注的胚胎95L,後來升級為熱帶低壓或準風暴09L的那個傢伙。14日上午,官方播報,它正式生成,從而也再次開啟了新一輪「雙風暴」共舞的局面,這個新風暴不走尋常路,路徑又開啟東調了。先說最新數據,同樣的下午5點,溫貝託位於大巴拉科島附近坐標26.3N,76.0W處。
此時,新風暴溫貝託的中心最低氣壓為1007百帕,中心最大風速65公裡/小時,也就是18米/秒,風力8級,熱帶風暴等級。從潛力和路徑看,前者基本不變,最初到現在一直預測的H級,表明它或將是一個12級以上的風暴。而路徑就變了,出現了首次東調,最初預警將西北部行,登陸美國弗羅裡達州,然後轉向東北,現在直接東調至佛州以東海域,轉向了。
從影響來說,本來最初新風暴溫貝託將沿著全球風王「多利安」最初的路徑走了,結果到了14日下午時,路徑又變了,儘管也是多利安後來的路徑,但是從東調程度看,美國麻煩減輕了不少,從最初的登陸,到現在的「擦肩而過」,受影響要少多了。不過雙風暴的正式誕生,新颱風16號琵琶的推遲生成,同樣表明熱帶海洋依舊不平靜,多風暴共舞的時間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