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史達林格勒解放日被列入「俄羅斯軍事榮耀紀念日」(Дни воинской славы и памятные даты России)系列紀念日。
史達林格勒戰役被認為是偉大衛國戰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中最激烈的。
1942年春,希特勒將南方集團軍兵分兩路開始時實施「藍色行動」(德語Fall Blau:),右翼部隊進攻高加索地區的原油儲藏地;左翼部隊則向史達林格勒推進。為了抵抗希特勒軍隊的猛攻,史達林格勒陣線於1942年7月12日成立。第一位指揮官是季莫申科元帥。
(季莫申科元帥)
(Семё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Тимошенко)
7月17日,德軍開始猛攻史達林格勒,企圖侵佔該城,切斷伏爾加河,控制高加索地區,然後北攻莫斯科。經過3天激戰,德軍很快控制了史達林格勒以南和以北的伏爾加河流域。德軍在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和第4坦克集團軍司令克萊斯特的指揮下,多次向史達林格勒發動進攻,均因遭到蘇軍的頑強阻擊,一直未能攻下這座城市。
1942年9月22日,德軍「一月九日廣場」(Площадь 9 января)和中央碼頭附近的伏爾加河。針對「巴普洛夫大樓」(дом Павлова)的爭奪也由此展開。
註:巴甫洛夫大樓得名於雅科夫·巴甫洛夫中士。該樓是位於史達林格勒中心的一座四層高的公寓樓,建在伏爾加河的河堤邊,並可以俯視「一月九日廣場」。1942年9月,大樓被德軍進攻,蘇聯第13禁衛步兵師的一個排奉命防守於此。這個排由雅科夫·巴甫洛夫中士指揮,而他擔任排指揮官實際上是因為排中的尉官或高級士官都已受傷或死亡。
隨著冬天的來臨,德國軍隊的供應開始接濟不上,他們的坦克在巷戰中也沒有用武之地。11月19日,蘇軍西南方面軍、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同時轉入反攻,在史達林格勒地區合圍德軍22個師33萬人,並於12月粉碎了德軍的突圍企圖。3個月的防禦作戰使德軍損失70萬人。
到1943年2月2日,蘇軍全殲被圍德軍。史達林格勒軍民斃敵約23萬人,俘虜了德軍元帥保盧斯、24名將軍及官兵共9.1萬人。
(圖左二為被俘的德軍元帥保盧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