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中國人以後一定會「懷念」現在的日本首相

2022-01-02 智谷趨勢

◎作者 | S博士

◎來源 | 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已獲授權

岸田文雄大概是這幾年來運氣最好的日本首相。

大選的時候,他從一眾相對較「弱」的對手中脫穎。

他上任後,在歐美掀起腥風血雨的德爾塔在日本突然就消失了;面對奧米克戎威脅,他果斷下令封國;最近,日本物價指數罕見上漲,日本經濟學家認為這是日本要告別通縮的一個跡象……

這些,都讓日本國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但對於中國國民來說,我們更看重的是日本新政府會如何處理中日關係,岸田文雄能否構建中日關係新秩序。

先說結論:很難!

但我比較能確定的是,未來絕大多數時候,中日關係不會比中美關係更差,岸田時代的中日關係,一定會讓寄望中日友好的人懷念的。

當下,一個對華鴿派要能夠成為日本首相,真得需要相當的運氣。

大選之前,有不少媒體都在傳說日本可能迎來史上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我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吧。

(9月自民黨總裁選舉候選人
從左到右:河野太郎、岸田文雄、高市早苗、野田聖子)

日本這個國家雖然很多方面已經很現代化了,但有一些地方的保守是刻進骨子裡的,它可以接受女議員、女地方長官、女議長,哪怕是女天皇,但是女首相,似乎還差點火候。

回到剛剛結束的大選,岸田的對手真的有點弱。

不要說這次沒有小泉、安倍這樣強悍的對手,但凡有一個石破茂這樣的,他都懸。

石破茂,被稱為自民黨內最著名的陪跑選手,做過自民黨的幹事長,也幹了好幾個內閣大臣,但首相競選了十多年,一直在陪跑。

岸田的運氣不錯,相應的,中國的運氣也不錯,岸田的當選讓中日關係不至於出現斷崖式的下滑,即便未來要滑,也至少有一個調整的緩衝。

真要換了那個高市早苗的話,也許我們若干年後要感慨的就是,安倍當首相的最後幾年是中日關係近多少多少年最好的時候了。

我們重點說說日本的新政府。

岸田這個人在日本政壇長期以穩健的鴿派形象示人。

錯了,這句話表述有點不當。

岸田本質上就是鴿派,他是自民黨內宏池會的領導人。這一派的主張素以發展日美同盟為基礎,但相對於自民黨內的其它派別,則更注重與周邊鄰國的外交經貿往來。

這一派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比如大平正芳、池田勇人都是對推動中日關係做出相當貢獻的人物。

所以,儘管競選中岸田時常會有顛覆性發言,但是我個人其實不是那麼擔心他上任後的中日關係會變得很糟糕。

注意,我說的是很糟糕,而不是更糟糕,因為無論如何最後的結果都是一年比一年冷一點。

從這一個多月的表現來看,岸田政府鷹派姿態和動作都有,但這個真沒辦法,日本國內的政治氣候已經形成,不做出點姿態,能不能立足都很難說。

但看看岸田的人事安排,最具實權的幹事長是茂木敏充,黨內高層補充了福田達夫、小淵優子——這兩位父輩都曾任日本首相,而且都對中國有足夠的認知。

(去年訪問日本的外交部部長王毅與茂木敏充)

在內閣裡,外相則是著名的知華派林芳正。

這個陣容,不能說親華,但是和中國的淵源之深,過去幾十年都沒見過。

這個陣容到底有沒有效果呢?

當然是有的,比如最近日本國會就擱置了一項一定會刺激到中國的人權議案,給公眾的理由是不宜惡化冬奧會的氛圍。

只是暫時擱置哦,並不是今後不會進行表決。

這個就是話術。

不過,僅僅是這一擱置行動就遭到自民黨右派的公開出聲反對,其中跳得最高的就是高市早苗。

NHK網站12月13日發布的民調顯示,岸田內閣支持率為50%,不支持率為26%,大大好於他剛當選首相的時候,要知道他當選次日,東京日經指數就跌了,極其罕見。這個民調顯示,岸田已經站穩了腳跟,不會變成一個只能幹一年的短命政府。

(繼小泉純一郎政府和第二屆安倍晉三政府之後,岸田政府支持率破例上升

調查來自日本經濟新聞12月輿論調查)

關於中日未來趨勢投資策略,明晚7點半,我和智谷趨勢日本團隊將繼續直播分析。點擊下方【預約】就能鎖定直播座位!

我說岸田運氣好還有一則,他剛上任,在歐美掀起腥風血雨的德爾塔在日本突然自我消失,而他在對奧米克戎的態度上,也一反菅義偉時代的拖沓,效率低下,果斷宣布封國。

這些,都讓日本國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日本人覺得,終於有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領導人了。

運氣不錯還體現在另一件事情上。

最近有一則小新聞在日本很轟動,上了日本雅虎熱搜。普通中國人可能會說,雅虎都沒人用了。不過在日本,雅虎熱搜的地位可是相當於我們的微博熱搜。

這個被稱為驚天新聞的事情是什麼呢?

那就是松屋食品、吉野家和食其家三大連鎖的牛肉飯漲價了,漲了多少呢?普通量,也就是我們說的中碗上漲了50日元,約合2.7元人民幣。

這一下讓日本很多經濟學家激動得不行,覺得這真是一個好消息。

這個牛肉飯大概是工薪族日常填飽肚子最常見的餐食了。日本媒體報導說,這是自2015年4月以來第一次漲價。差不多就是6年半第一次漲價。

漲價,普通人聽了是要發愁的。6年多不漲價,中國人心裡肯定羨慕極了。為什麼日本經濟學家這麼興奮呢?

要知道,這個牛肉飯上一次調價不是漲,而是降。從1990年的400日元調到了350日元,現在只是回到了30多年前。

日本經濟學家把它視為日本要告別通縮的一個跡象。

通脹大家都知道,就是貨幣超發,東西漲價,當然工資也是會漲的,只不過大多時候漲不過物價。

通縮相對陌生,但它比通脹可怕,它很多是反著的,貨幣升值,物價下跌,長期低利率,當然,極大概率伴隨著工資不漲。

日本有一個說法叫做消失的三十年,大致就是這麼個情況。

通縮的可怕之處在哪裡呢?

你就想想吧,如果人們的預期都是物價下降,你投資的明天價格比今天還低,那誰還會投資消費,肯定是拿著錢等著就好了。所以,銀行的利率也就常常是零或負利率。

為什麼,過去幾十年國際上一有風吹草動,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包括這次新冠疫情,大家都扎堆去買日元,買日本資產,就因為日元幣值堅挺,這三十年基本都充當了國際避險資產的角色。

一周前的超級央行周,全球央行11月數據一亮,全都是通脹,美國6.8%,英國5.1%,歐元區4.9%,再一看日本0.5%。

我相信日本那一刻政府和學者,一定是喜憂參半的。

喜的是終於見到上漲了,其實如果不是因為政府降低電話費,那麼日本的這個數據本應該是2%,基本達到了日本央行確定的目標;憂的是還不夠高。

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如果能維持長期溫和通脹真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那就是經濟有奔頭、工資年年漲,人民有希望。

日本的麻煩在於,生產端物價還沒有完全傳遞到消費端,日本現在的燃料和電力成本較上年同期上漲16%,批發物價上漲11%,所以怕就怕岸田的福利剛發到手,但是物價卻漲得超出預期了。

只要蔡英文不惹事,那麼日本在這方面就會迫切需要中國。

岸田時代有很大希望成為未來若干年中日關係最好的時期之一。

我覺得岸田的很多經濟政策目前都很宏大,比如要實現「新資本主義」,啥意思?換一個詞我估計大家立刻就明白了,就是有日本特色的資本主義道路。

總結一下就是處理好六個矛盾:增長與分配,疫情防控與經濟增長,經濟刺激與稅收,短期利益與長期計劃,內政與外交,內部矛盾與政策統籌。

看看,是不是很像我們的政府工作報告,你說岸田還不是中國通?

尤其是岸田對分配特別看重,這使得岸田的政策有一股很濃的社會主義的味道。

但畢竟日本人現在最關心的就是經濟民生問題,這幾十年,「下流」最厲害的也主要是中產,所以他想要提升中產階級生活水平以及新收入倍增政策,很吸引人。

如果岸田能夠有所成就,那也是普通中國人投資日本,分享日本新一輪增長收益的一個絕好的機會。

相應的,只要岸田專注於疫情和經濟,中日關係就註定會比較平穩。

疫情時代,日本所受衝擊尤甚,2020年經濟下滑了4.2%,但對華貿易卻逆勢增長,在其對外貿易中佔比高達23.9%,創歷史最高紀錄,同時,日本對華投資收益率在其海外投資也達歷史最高。

目前,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代替中國在日本經濟中的地位,岸田要實現日本人的收入倍增,就不能沒有中國在經濟上的合作。

此外,中日在RCEP上也有共同利益。

在安倍的高鐵計劃連續在印度、越南遭遇尷尬之後,日本可能也希望和中國強強聯手,避免兩國競爭產生「內耗」。

另外,日本已經苦於很多年沒有找到新賽道,而在暗暗修煉內動。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氫能產業鏈上全球領先,如果能突破其中關鍵的桎梏獲得成功,那麼日本經濟就有可能翻開大衰退之後新的一頁,投資日本就真得能蹭到日本新增長的紅利。

以日本過去十多年拿了十多個諾貝爾獎來看,有潛力的領域應該是不少的。

所以,即使從國際政治經濟的角度來看,日本可能也會希望有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關於中日未來趨勢投資策略,明晚7點半,我和智谷趨勢日本團隊將繼續直播分析。

相關焦點

  • 英國外長首次訪華,竟把中國妻子叫成「日本人」...以後可能是首相呢
    據報導,亨特在向會議開始時本來想先向中方先套一下近乎,表示自己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妻子,但卻尷尬的說成了來自日本。。。「我的妻子是日本人……不不我妻子是中國人.」考慮到中日之間比較敏感的歷史淵源,當時外長大人的腦子可能已經緊張得凍住了,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但萬幸的是旁人似乎並不怎麼介意。
  • 他是愛穿中山裝的日本首相,堅稱自己是中國人後裔,後來怎樣了?
    ,但我們相信,陰謀是無法戰爭光明的。 不如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位一生致力於維護中日關係的日本前首相,他多次在公開場合堅稱自己是中國人的後裔,然而僅僅64天,他就被趕下臺了。
  • 村山前首相:我為何要承認日本對中國的戰爭是「侵略」?
    8月15日,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抗日戰爭勝利日。對於日本人來說,是「終戰日」。
  • 對話村山富市:「村山談話」是我作為首相應該完成的任務
    戰後70年,日本出了30位首相,每位首相平均在位時間不過2年多,大多數不為中國人熟知。
  • 8.15,來看看過去天皇的投降辭與現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講話
    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在日本皇宮防空室舉行 御前會議,討論無條件投降的詔書問題。日本天皇裕仁考慮國內 外形勢和「彼我雙方的國力戰力」,表示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或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決定發出 停戰詔書。
  • 菅義偉被指名為日本首相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14日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獲勝。
  •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去世,終年101歲
    在日本歷史上,從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到現任首相安倍晉三一共98任首相當中,沒有一位世界級政治家。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回國後竟被逼切腹
    首先他不知道中國的態度,他不知道自己到了中國能不能活著回去,再者他回國必將遭到日本政黨的反對,但是儘管這樣田中角榮還是毅然選擇了訪華。1972年9月,秋風送爽。9月25日,一架來自日本的專機抵達中國北京首都機場。飛機上是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和他率領的龐大代表團。田中角榮出生在日本新潟縣二田村,是家中七個子女中唯一的男孩。
  • 國家丨日本人的祖先是中國人嗎?
    只看外表,你很難區別中國人和日本人。那為什麼日本人會和中國人長得這麼像呢?有一些人就說啦,這是因為日本人的祖先是中國人,日本人繼承了中國人的基因,所以才會長得這麼像。關於中國人是日本人祖先的這個說法,在中國和日本的一些地區,至今都還流傳著一個「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
  • 安倍晉三計劃辭去日本首相一職
    摘要 【安倍晉三計劃辭去日本首相一職】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28日報導,安倍晉三因為自身健康原因,計劃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將在今天傍晚舉行記者會見進行詳細解釋。
  • 螳臂當車的日本悲劇首相小磯國昭
    但米內在東條垂死掙扎之時,就已經以軍人不懂政治為理由,拒絕了東條出任海相的邀請,此時此刻去接首相職務,實在說不過去。因此,米內再一次以軍人只負責打仗,政治應該留給政治家去煩惱做理由,拒絕了組閣的徵詢。不過,此時此刻的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連戰連敗,美軍已經登陸塞班島,已經可以說是來到大門前,本土決戰勢不可免。民眾普遍期待,新上任的首相不但要是有聲望的軍人,最好還要是陸軍。
  • 日本軍隊當年兇殘屠殺中國人的民族心理
    ……據不完全統計,自甲午戰爭以來,日軍在中國製造的慘案,有據可查的達150多起,殺戮中國人達3000多萬!這些並不遙遠的民族恥辱,成為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我曾去過日本,對日本印象最深的是:社會秩序井然,國民謙卑有禮,碰面或分別時頻頻相向鞠躬。據日本友人介紹,這是日本的傳統習慣。
  • 告訴你伊拉克現在的模樣?不敢相信
    這時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經滾圓,先前暴戾兇惡的目光變得溫順。其中一隻狼圍著汽車轉了兩圈,其餘7隻狼沒動。片刻,那隻狼帶著狼群朝樹林鑽去.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不一會兒,8隻狼鑽出松林,嘴裡叼著樹枝,分別放到汽車兩個後輪下面。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樹枝幫我們墊起輪胎,讓我們的車開出雪窩。
  • 頭條 | 他是日本「保守本流」政治的代表,更在40年前便一語道破中日關係未來痛點——
    新近出版的《外祖父大平正芳》一書作者渡邊滿子作為大平正芳的外孫女,不僅擁有同外祖父長期共同生活的經歷,還廣泛涉獵相關資料,在力求公平客觀的基礎上,儘可能從私生活出發全面呈現出一代保守政治家的各個面向。比如大平正芳的宗教信仰,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大平曾經是虔誠的基督徒,他的基督教思想來源於戰前基督教自由主義鼻祖內村鑑三及其弟子矢內原忠雄。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大平使用基督教似的隱喻來展現他對生活與政治的理解。比如,大平曾經在《日本經濟新聞》上以「我的聖母瑪麗亞」來形容他的妻子志華子夫人。
  • 臺灣差點就搞出了核武器,多虧他「叛逃」了:我是中國人,我不想中國人自相殘殺!
    「這與我想法很相似……不過我答應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很努力地讓我放心,他們會保證我的安全。」他稱,下一件事,就是要讓他跟家人離開臺灣。張憲義讓妻子洪美鳳及三個孩子到日本度假,確保他們的安全,自己則使用中情局提供的假護照飛到美國。他身上只帶了一些現金及少量個人物品,與早前的報導不同,張憲義說他離開臺灣時並沒有帶走任何文件:「美國政府已獲得所有證據,他只需要有人——就是我——去確認。」
  • 英國首相詹森表態:我不反華
    「我不反華。」10月18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表態稱。
  • 岸信介:從CIA間諜到日本首相
    盧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日「點頭哈腰」接待美國議員,一時在網上熱傳。因此他在接觸美國人時比較謹慎。         1954年5月,岸信介在東京歌舞伎座劇院宣布重歸政治舞臺。在儀式上,他邀請美國大使館官員比爾·哈奇森出席,還領著後者一一認識在座的日本精英政客。哈奇森二戰時曾擔任美國戰略服務局(即中情局前身)官員,現在以外交官身份,協助中情局在日本從事情報活動。後來的一年裡,岸信介在哈奇森家裡秘密會見了來自中情局和美國國務院的大量官員。
  • 他以壓倒性優勢即將成為日本首相!但中日關係變數猶存
    日本是議院內閣制,原則上首相由議會推舉,但實際上是議會多數黨的黨魁擔任首相。自民黨是現在日本的多數黨,自然就由自民黨內部決定首相人選了。安倍這次辭職,雖理由是因為身體抱恙的無奈之舉,但其實,安倍這個時間辭職可謂「機關算盡」。安倍之前兩度入院,檢查時間非常長,「安倍潰瘍性結腸炎復發」「恐將年內下臺」之類的傳聞早就滿天飛了。
  •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去世.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剛剛消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去世,享年101歲。
  • 【英翻】非中國人/日本人怎麼看待南京大屠殺?
    預料不及的是其中一個政客開始談論二戰時期在美日本人遭到多麼惡劣的對待,就好像中國聽眾想要想起日本和二戰一樣(作為參考,在二戰期間日本人遭到的惡劣對待也只是被拘押,但和日本人對待中國人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我無法相信在慶祝中國新年之時這個政客竟然會提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