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為何在最近十年迅速發胖?原來印度的飲食習慣如此不健康!

2021-02-16 照理拍案

歡迎收看照理說事之拍案驚奇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以前印度的軍隊和警察中胖子特別多,原因似乎也不難猜,就是因為本身能去軍隊或者警察幹活的人,尤其是低層都是普通人。 

印度本身普通人比較窮苦,原先在家可能飯都吃不飽,一參軍入伍了、一當警察了,夥食敞開供應就多吃,吃得多了自然就發胖了。 

但是最近十年,印度人是越來越胖,不光是警察隊伍和軍隊中胖子多,印度普通人中肥胖者也越來越多了。走在印度大街上,以往我們經常印象中,是大量的跟瘦猴一樣、孫悟空一樣的特別瘦的印度人。 

現在告訴大家的是,他的二師弟終於也來了。我們在看到孫悟空的同時,也能看到很多個肚子特別大的二師兄了。據相關組織統計,在短短的十年之內,印度人的肥胖率就從10%上升到了20%以上。

大概有兩個因素:一方面印度人的飲食結構非常不健康。有人說不對,印度很多人吃素,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吃素。按照很多健身的理論,吃素多健康。其實不是這樣的,吃素不一定健康。 

印度人的飲食結構中由於很少的攝入肉,所以是一個低蛋白的結構,但是低蛋白能量就少,就得吃別的,他們就大量的引入澱粉類食物。而且不吃肉它不扛餓,可能吃一小塊肉就有飽腹感了,但得吃大量的澱粉類食物才能達到吃那一小塊肉提供的能量。

所以對於印度老百姓來講,通俗話就是由於他們不吃肉,所以他們得大量的吃飯,而飯才是發胖的主因。

更關鍵的是,雖然他們吃素,但是他們攝入的油脂可不少。印度的很多飲食真是高油高糖的,因為澱粉類食物確實做出來不如肉香,要調味的話就得多加糖多加油。

這一點跟美國很相似,有很多從美國回來的朋友都說,美國甜點一般中國人不能吃,吃一口簡直甜的齁死個人。印度又何嘗不是這樣,大量的麵食、大量的甜食、大量的澱粉攝入,讓印度人越來越胖。

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原因,這些年來印度經濟發展了,很多人手裡有錢了,但是印度社會的兩極分化也慢慢越來越厲害了。對於很多印度中產階級來講,他們其實可以花很少的錢就僱到傭人,因為畢竟印度還有著大量的幾億的赤貧人口。

所以對於手裡有了錢的印度中產階級來講,他們可以很輕易的僱到傭人,幫他們完成幾乎所有的體力勞動的活。而自己除了工作之外,可以什麼都不幹,這又進一步加劇了印度中產階級的肥胖。

所以如果再這麼胖下去,也可能印度人還沒有徹底富起來,他們的體型就已經很像美國人了!

往期精彩回顧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印度人口僅次於中國,他們的平均壽命為何如此之低?
    中國近年來雖然放開二胎政策,但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因此過不了幾年印度人口絕對穩超中國。印度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高調的國家,它一直以大國自居,尤其是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它的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衛生習慣和各種醫療設施的改善,使它擁有超高的生育率,印度人口開始出現突進的增長。
  • 印度人的精彩茶葉行銷戰
    ,成功的將茶葉引入印度人的飲食生活。時至今日,茶葉店已成為印度每個城市、小鎮和鄉村的標誌特色。至今,那場改變印度人飲食習慣的茶葉市場攻堅戰,依然是市場營銷的經典案例……茶葉從20世紀的現代工業開始,成為印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戰爭使工廠主們,開始注意保持工人的心情愉悅,並同意讓工人們有時間休息喝茶。到1919年,茶葉小賣部已經成為工人所關注的福利待遇而固定下來。工人們又將喝茶的習慣帶回家裡,使家人和朋友都習慣喝茶。
  • 印度人眼中的印度:上海再有十年才能超過孟買,是堅不可摧的神國
    這就讓現在的印度人變得目空一切,甚至還有很多印度人覺得中國的上海再有十年就能超過孟買。殊不知,上海要甩孟買不知道多少年。相信去過這兩個城市的人,對兩者的差距心中都有對比。因為印度信奉宗教,又將大象視作自己的神物。而中國的信仰則是龍,因此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在西方國家的挑撥下,一場滑稽的"龍象之爭"拉開了序幕。在印度人的眼中,龍象之爭,大象已經獲得了勝利。
  • 英國殖民200年,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還感恩戴德?
    英國徵服後,印度教徒取得了與穆斯林平等的地位,其經濟、文化才幹得到相對較好發揮,經濟等各方面地位在相對平等競爭下迅速、全面、大幅度超越穆斯林。很多印度精英因為這一點內心對英國懷有感激之情。第三,英國人大興教育,讓不少人受益,提高了印度人地位。俄羅斯人佔用一個地方,要的是土地。英國人殖民一個國家,輸出的是文化。
  • 不吹不黑:定居印度、愛吃牛肉的中國小夥詳解真實印度生活
    印度人的婚姻非常看重門當戶對,包辦婚姻依然盛行,女孩子倘若擅作主張自由戀愛,父母不滿意的話很可能會被逐出家門(我家一個鄰居便是如此,她當年不顧家裡反對與丈夫結婚,她父親至今都不跟她說話)。再加上印度媒體常年不遺餘力地黑中國,中國男人娶到印度教的姑娘的事情,至少我不曾聽聞過。
  • 印度人為什麼這麼慫 | 英屬印度 | 論槍桿子的重要性
    印度國家層面如此,個人層面也是如此。這就是我對高種姓印度女的印象。】 經歷C,印度高管分布,全球工業巨頭:【我們公司因為經歷過百年興衰,對印度人的品性和區域特徵了解更深。在高級管理層,印度人口一直被壓制著,亞太區也一直由新加坡人掌管。印度區域的銷售經常一個case(案例)講十年,不被壓制也難怪。
  • 為什麼說印度軍人體能差?除年齡外,還受兩大因素影響
    ▲印度徵兵現場我們可以看看身邊的男性,二十來歲男人身材是不容易發胖的,但三四十歲則很容易胖一些。尤其印度的軍官們更是如此,挺著大肚子的印軍軍官可是非常常見的。而在他們的兵員中,很多老兵也同樣如此,這些人的經驗必然比二十來歲的新兵要多,但論體能來說,就不好說了。
  • 想掙印度人的錢?真的不容易
    我把我的煩惱向和我成功合作幾次的一個印度朋友說了,他說有的印度商人再和你詢價的同時也和其他的中國企業在詢價。多頭詢價,通常是印度人的商業習慣。▼不要輕易給印度商人正式書面報價談判中的報價,最好是口頭報價,需要書面的報價也最好不要顯示公司名稱,更不要在報價上簽名。
  • 印度人吃飯為何用手抓
  • 印度軍力號稱全球第4,打仗堅持不了5天,事實真如此嗎
    圖為印度彈藥  最近這段時間,關於印度的話題一直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 印度人:我們驕傲,印度人口數量快要超過中國了
    印度是個很奇葩的國度,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印度挺神秘的。因為印度無論是人種、外貌特徵還是風俗習慣,信仰等都與中國區別很大。中國人富裕後,出國旅遊一般首選的還是東南亞,如新馬泰,韓國、日本...而選擇去印度旅遊的人相對很少。印度人喜歡和中國人比,中國人其實也比較關注印度。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印度
    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一樣,宗教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的一切生活和社交都基於宗教,這一壁壘是遠比文化差異更大的隔閡。印度人的婚姻非常看重門當戶對,包辦婚姻依然盛行,女孩子倘若擅作主張自由戀愛,父母不滿意的話很可能會被逐出家門(我家一個鄰居便是如此,她當年不顧家裡反對與丈夫結婚,她父親至今都不跟她說話)。
  • 印度生活環境為人詬病,這次新冠病毒為何在印度沒有大面積爆發?
    比如印度人喝小孩尿說能治糖尿病,家裡沒有廁所;比如印度某種惡性犯罪多,還有罪惡的種姓制度;再比如印度發射飛彈卡殼,航母下不了水,軍購被人訛詐,在閱兵式上騎摩託玩雜耍;還比如印度人坐火車不買票坐在車頂,比如印度人明明全民醫療,還喝聖水治病。
  • 印度人為什麼被稱作「印度阿三」
    大英國協體系的公務員,包括警察都習慣被稱呼SIR,上海人也習慣在單名前面加一「阿」字。上海的印度警察是英國人的忠實門衛,上海人把他們也叫作阿Sir,叫著叫著,阿Sir就叫成了阿三。印度警察被叫成「印度阿三」,進而擴展到整個印度人。
  • 印度人殺氣騰騰非法越界,中國這次為何如此淡定?
    1890籤署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沒任何意義❌真相:政府更迭不影響邊界條約的有效性✔️印度政府多次明確承認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的有效性,中國西藏地方和錫金的邊界是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的,邊界條約一經籤署,不論政府更迭、國體改變,都不影響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 最近,印度航母也有進展啦!
    此前有消息稱印度航母的舾裝工作很不順利,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艦載航空設備被俄羅斯單方面拖延,這導致原定於16年安裝完畢的艦載航空設備不得不拖延到2017年5月。在拖延的艦載航空系統交付給印度方面以後,印度人在2017年5月傳出消息稱維克蘭的舾裝工作已經完成了62%,並在2017年底前完成了輔助系統的試驗。隨後維克蘭號航母又失去了消息。
  • 英國百般蹂躪,印度都不反抗,為何牛脂豬油塗子彈,突然反抗了呢
    英國百般蹂躪,印度都不反抗,為何牛脂豬油塗子彈,突然反抗了呢印度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從來沒有成為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所以二三百年之前,印度被英國佔有成為殖民地
  • 印度,到底讓不讓吃牛肉?
    另一方面,印度擁有2億多穆斯林和其他習慣食用牛肉的人,他們的生活習慣是不會在一朝一夕改變的。牛肉出口的隱形冠軍和刻板印象不同,印度其實有很多吃牛肉的人。穆斯林雖然只佔印度人口15%,但絕對數量也2億人之巨。在他們的飲食習慣中,牛肉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任何人都不可能隨意剝奪這2億人吃牛肉的權利。
  • 印軍為何戰場上也戴頭巾?難道這貨也能防彈?
    愛去東北玩泥巴的印度人,為何總要包著頭…
  • 我所經歷的印度種姓
    第一件促使我提問的小事,是我留意到我們在外面的餐館吃飯時,布老師用杯子喝水時嘴不碰杯子,是仰著頭、用杯子往嘴裡灌的(有點像我們看到的古裝劇裡拿罐子喝酒的姿勢哈哈。)而且杯沿也是為此設計的,平滑地向外延伸。(亞馬遜上隨便搜到的)最初我以為因為杯子不是一次性的,所以他有這個習慣。但後來我發現,不僅是他,所有的印度人喝水的姿勢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