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航母戰鬥力對比 英媒稱中方與美方有幾何級數差距

2022-01-31 武器知識

英媒7月22日表示,世界各國中,中國近年的航空母艦發展計劃最引人關注。不過,專家表示,中國軍方在航母的大小、戰鬥力、實際運作、後勤支援等與美方有「幾何級數」的差別。

除了目前的遼寧艦和山東艦外,據報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配備磁力彈射戰機系統的常規動力航母,計劃中的第四艘航母可能會裝備核動力,在科技水平上追趕美國。

其實除了中國,印度、泰國、日本等亞洲國家本身也有航空母艦、或是裝備與航空母艦很接近的兩棲攻擊艦。但分析認為綜合排水量、戰鬥力等因素,未來只有美國的航空母艦可以與中國的航母相比。

如何分辨航母的戰鬥力?

如果只計算可搭載定翼戰鬥機的標準航母空艦,全球目前有22艘正在服役的航空母艦,其中11艘屬美國海軍,相當於所有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在裝備上較許多其他國家優勝。

這是因為美國的航母都是核動力,由艦上搭載的核反應堆提供動力,讓它們擁有幾乎無限的續航力,能長時間停留在戰鬥區域執行任務。需要補給的只有戰鬥機的燃料和武器,和船上官兵的食物等,這些都可以由補給艦送到航母上。目前只有美國和法國擁有核動力航母,其餘都以船隻傳統使用的重油作為動力,因此需要不斷加添燃料。

除了續航力,美國和法國的航母都配備了蒸汽彈射裝置,協助戰鬥機得以更快地加速起飛,令其可以搭載更多燃料和武器,其餘的航母都使用滑跳飛行甲板。英國最新入役的伊利沙白女王號、國產遼寧號和山東號等都是利用滑跳甲板。

配備滑跳甲板的航母,效能仍然不及配備蒸汽彈射的航母。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舉例指,使用滑跳飛行甲板的遼寧號艦載的殲-15戰機最高起飛重量約6.2萬磅,而從搭載蒸汽彈射系統的美國裡根號起飛的戰機,最高起飛重量可達約10萬磅,讓它可以搭載更多燃料和武器,增加續航力和戰鬥力。

英國的伊利沙白女王號只配備了滑跳甲板,為了繞過滑跳甲板的限制,它將主要使用可以垂直升降的戰機。

亞太地區:航母競技場?

中國、印度和泰國目前都各自擁有航母。泰國的航母稱為查克裡納呂貝特號,1997年入役,令泰國成為首個擁有航母的東南亞國家。但泰國軍方無法承擔維護這艘航母的開支,卻又不願意放棄它,因此使得查克裡納呂貝特號始終無法發揮本身的配備目標。

印度方面,自脫離英國獨立初期起,印度始終擁有航空母艦,在操作航母的經驗上比中國有較大優勢,但在數量上它現時只有一艘現役航母。

澳門軍事評論員黃東表示,印度航母的定位與中國不同,只需要中型的航空母艦,就可以守著它在印度洋的大本營,也不會與中國競爭發展核動力航空母艦等。

因此目前最值得關注的,仍然是美國的航空母艦。美國在過去一年曾經同時派駐三艘航空在亞太地區,包括常駐日本的裡根號、和在南海參加演練的羅斯福號和尼米茲號。但目前裡根號被暫調至中東地區,協助美軍撤出阿富汗的計劃,羅斯福號和尼米茲號也先後結束演練回國。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分析指出,中國目前航空母艦的戰鬥能力很有限,即使在中國鄰近水域也不能夠長時間作戰,因此它的主要用途更可能只是訓練,同時讓中國可以在一些海域宣示主權。

中國目前正在建造最少一艘新的航空母艦,美國國防部2021年發表的中國軍備發展報告指出,這艘航母很可能會安裝與美國和法國類似的戰機彈射系統。另外有媒體報導稱,中國同時在籌建第四艘航空母艦,將會配備核動力。

但黃東指出,除了航母自身的科技,船上搭載水手的訓練和他們的質素對一隻航母的戰鬥力也有影響,形容這些「都是金錢買不到」。他又說,美國第一艘航母入役至今已經一百多年,美軍對運作一艘航母經驗十分豐富,而且在過去多次參加實戰。相反,中國很多年沒有打仗,海軍更是從來沒有參加過大型的正規衝突。

黃東認為,中國軍方在航母的大小、戰鬥力、實際運作、後勤支援等與美方有「幾何級數」的差別,因此除非中國在全球建立更多的軍事基地,否則在可見將來,中國的航母只能在本國附近活動。

黃東稱,「當然在現階段,中方不會有太多的想法,主要只是解決臺灣問題和威懾南海局勢,因此目前現役和計劃的四艘航母,加上其他兩棲攻擊艦等,就能滿足目的。雖然中國的航母沒有核動力,但它在空軍和火箭軍的掩護下能保障自身安全、不會被擊沉的話,就已經是達成了目的,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作戰。」

上期精彩閱讀:

1、AK-74突擊步槍靶場實彈射擊評測 性能可靠威力大 深受青睞

2、大口徑拉蒂L39反坦克步槍 靶場射擊後坐力大的讓人膽顫

3、解放軍臺海半包圍軍事演習 西媒:對美軍機降落臺灣發警告

4、解放軍西部戰區配備炊事方艙 自動炒菜機造型曝光

5、西藏軍區大批00後入伍 新型單兵作戰裝備亮眼

6、局勢緊張 解放軍三大海域接連演習示警意味濃

7、中國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的空天運載器惹關注 專業人士釋疑

8、英國防相在日本宣布:今年在亞洲永久部署兩艘軍艦

9、國產003航母最新照曝光 彈射型殲15進展披露

10、印媒稱解放軍意識到短板 正在中印邊境建新空軍基地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凱旋歸來引世界聚焦,英媒嘆:中方研發正超越美國
    中國的凱旋讓英媒忍不住感慨中美差距。"嫦娥五號"凱旋歸來,有人歡喜有人愁根據中國政府網所報導,近日嫦娥5號凱旋歸來,於中國內蒙古成功著陸,成功將月壤樣本帶了回來。而這也正式標誌著中方探月工程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消息一出驚動全球。中國探月工程任務令人雀躍,而另一方面美方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美方一片哀嚎。
  • 2020年各國海軍交付噸位:中方第一,美方第二,日本差得遠
    在這過去的1年裡,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海軍有什麼表現,又服役了多少艦艇,增加了多少噸位,各國之間相比怎麼樣?真是不統計不知道,一統計嚇一跳啊。首先,我們來看下(在新服役艦艇噸位上)已經持續多年被我國超越的美方海軍的表現。2020年,美方服役了「美*級」兩棲攻擊艦1艘,「伯克級」驅逐艦1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2艘,LCS濱海戰鬥艦3艘,「先鋒級」遠徵快速運輸船1艘。
  • 中方未來會有多少航母?專家進行深度解刨,得知消息讓人興奮
    中方未來會有多少航母?專家進行深度解刨,得知消息讓人興奮中國作為後來之秀,應該是不少國家都在仔細關注的對象。隨著中方快速發展軍事事業,讓我們在多個領域都進入到快跑道隊伍中。航母作為海上的巨無霸,讓不少國家都對它心動不已。
  • 嫦娥5號凱旋歸來引世界聚焦,英媒嘆:中方研發正超越美國
    中國的凱旋讓英媒忍不住感慨中美差距。"嫦娥五號"凱旋歸來,有人歡喜有人愁根據中國政府網所報導,近日嫦娥5號凱旋歸來,於中國內蒙古成功著陸,成功將月壤樣本帶了回來。,在後世看來,這種對比會不會成為某種徵兆?
  • 英媒稱遼寧艦難敵美航母 專家:中方在南海佔優勢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中國「遼寧」號航母可能在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訪問拉美時,從臺灣海峽中線以西北返回。有英國軍事專業媒體指出,遼寧艦作戰時3到4天就需要補給一次,美國的核航母則是1周才需補給,由此推知,遼寧艦恐難與美核航母匹敵。
  • 中方強烈譴責美方對華新制裁,美媒稱拜登會「選擇性地」挑戰中國
    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對美方所謂籤證制裁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也敦促美方停止單邊主義、霸凌主義的做法,給予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公平待遇。在白宮一些官員忙著準備簡歷尋找新工作時,有的人卻執迷於反華表演的最後機會。被認為靠附和川普步步高升的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沃爾夫21日說,他的部門很快將發布「對抗中國的戰略行動計劃」。
  • 法國海軍看了英媒這張航母大小對比圖,簡直不要太扎心
    導讀:法國海軍看了英媒這張航母大小對比圖,簡直不要太扎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英媒:中國用手機網絡「監控」美國人,中方作出駁斥
    該文章又稱正是由於此事更應該引起警惕,指中國利用全球電信網絡的安全漏洞,操縱電信運營商來追蹤和監控美國手機用戶們的電話。美國專業人士:中方運營商監控美方手機用戶據英國媒體報導,華盛頓州前行動網路安全主管米勒在做相關研究已經擁有多年經驗,他通過分析表示,中國是藉助自身國有移動運營商給美國人發送信息指令等內容,而這些做法大多是針對去中國旅遊的美國人。
  • 印媒:中國國產航母一周年,印度卻在焦慮航母採購,這就是差距
    在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入列一周年紀念日之際,編號6字開頭殲-15首次曝光,當眾人關注中國山東艦聚焦實戰的演習時。同一時間,印度《歐亞時報》卻在瘋狂暗示印度第三艘航母採購計劃,表示同為有核國家,在同樣的時間裡,印度第二艘航母第一遙遙無期,真的不考慮第三艘航母?
  • 美國恐怕要失望,英航母駛離南海,德也承諾不會闖入中國領海水域
    而且就算是英航母離開南海,我國軍艦依舊選擇緊跟其後。究其原因,無非是出於兩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擔心英航母殺個回馬槍,或者是英航母編隊玩聲東擊西這一招。要知道,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可謂是「魚龍混雜」,是由英國、美國以及荷蘭三國艦艇組成的打擊群。而且就在前不久,美媒還在慫恿英航母闖入中國南海島嶼的領海基線。雖說英航母已經駛離南海,但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需要警惕美國驅逐艦中途脫離隊伍挑釁中方。這並不是中方臆想,而是英國在此方面有前科。
  • 英媒:中國用手機網絡「監控」美國人,中方作出強烈反駁
    該文章又稱正是由於此事更應該引起警惕,指中國利用全球電信網絡的安全漏洞,操縱電信運營商來追蹤和監控美國手機用戶們的電話。 美國專業人士:中方運營商監控美方手機用戶 據英國媒體報導,華盛頓州前行動網路安全主管米勒在做相關研究已經擁有多年經驗,他通過分析表示,中國是藉助自身國有移動運營商給美國人發送信息指令等內容
  • 美方造謠抹黑中國不厭其煩!英媒瘋狂炒作,中方嚴正發聲強勢回擊
    文章聲稱,有來自華盛頓州前行動網路安全主管加裡米勒通過分析一系列數據發現,中國利用電信網絡,通過運營商追蹤、鎖定並對數萬名美國用戶的電話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攔截。報導稱,米勒在分析時聲稱,中國在利用國有行動電話運營商,在這些美國人出國旅行時給他們發送信令信息,而這些信息通常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全球網絡進行發送,與此同時,它們還允許運營商獲得這些用戶的定位並對其漫遊費用作出評估。
  • 揚言要圍堵中國海軍後,英航母「遭遇不測」,英媒:至少趴窩半年
    據英媒12月7日報導,英國海軍威爾斯親王號航母在船塢內「遭遇不測」,導致該艦至少在2021年5月之前都無法出海,至少需要趴窩半年之久。原本對於英國來說,威爾斯親王號航母出點狀況並不讓我們意外,畢竟該艦姊妹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從建造到下水服役過程中,就遭遇了各種問題,直到去年這個時候才開始服役。不過重要的是,就在英航母出事前幾天,日媒報導稱,英國將派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前往西太平洋等地展開行動,對中國施加壓力,配合美日等國圍堵中國海軍。
  • 德媒:美航母開往波斯灣,但美方稱這與伊核專家遭暗殺無關;①據德國...
    德媒:美航母開往波斯灣,但美方稱這與伊核專家遭暗殺無關;①據德國媒體報導,對伊朗核物理學家的致命暗殺在柏林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聯邦外交部擔心美國、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爭端升級。華盛頓正將一艘航母調往海灣地區,作為對伊朗的威懾;②報導稱,在與伊朗的局勢再次緊張之際,美國「尼米茲」號(CVN-68)航母戰鬥群正在返回海灣地區。
  • 比我們多出14000次,美方卻將責任推到我國頭上,英法:顛倒黑白
    美國就是在此領域十分突出的代表,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根據美方不完全統計,美軍無人機至少執行過14000次作戰任務,不過中國雖然有發展無人機,但實際利用率卻是0。如此明顯的對比,也能看出美軍對無人機發展及利用的重視。不過就是在這樣的事實下,美方卻直接將我國推到了各國面前,指出我國才是引領無人機戰爭的主要「推手」。
  • 國際|中方回應美方「外交領事人員授權撤離」,美軍承認戰機墜入南海
    > 今日要聞提示:全球熱點:中方回應美方
  • 航母殺手"出動,專家:警告美方勿支持"臺獨"
    據中國臺灣網報導,有港媒稱,8月26日,解放軍朝南海方向發射兩枚東風飛彈。軍事專家宋忠平認為,中方此舉意在警告美方切勿輕舉妄動,更不能支持&34;。港媒稱,有消息人士透露,這是針對美軍艦機屢次偵察中國沿海的回擊,同時,解放軍也可藉此提高阻絕其他勢力介入南海的能力。
  • 航母遼寧艦西太平洋訓練已抵達三亞 美方稱無異議,符合航行自由
    【觀察者網綜合】中國海軍首艘航母遼寧艦近日進行首次遠海演練,前出西太平洋後,又沿著臺灣東部海域開往南海演練,目前已經抵達海南三亞某軍港。對於中國航母此次大動作,美國方面表示,中國的航空母艦有權在國際水域航行,美國對此並無異議。
  • 英專家對比002航母和伊莉莎白,甲板面積不同,艦載機拉開差距
    從航母研發能力來看,我們還是屬於新人行列,畢竟美英等國從二戰時期就開始大量研發和製造航母,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和技術,這點暫時是很難超越。而最近英國專家,就對比了我們的002號航母,以及英國自己生產的「伊莉莎白」號航母,那麼他們之間有何不同?
  • 中方演習反艦飛彈威力,東風26可追蹤航母,美方承認無力攔截
    中方演習反艦飛彈威力,東風26可追蹤航母,美方承認無力攔截中方的軍事發展一直被美軍所關注,但凡中方的發展有超出美軍預計的情況,就會遭到該國家的各種制裁,即便如此也沒有實現限制中方發展的效果,反而是更加堅定了該國家要強大的決心。